|李红松|中共贵州省委党校 发展研究院,贵州 贵阳 550028
意识形态工作不仅关乎文化安全和文化发展,更关乎国家安全和国家发展。因此,“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全党特别是宣传思想战线必须担负起的一个战略任务”[1]312。做好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必须深刻把握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内在逻辑。
十八世纪末法国启蒙思想家特拉西首次提出“意识形态”概念,用以批判宗教神学,并考察观念的真正起源,从而使意识形态具有批判性意涵。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德意志意识形态、青年黑格尔派的批判则使意识形态概念更具颠倒性和虚假性。同时,在马克思那里,意识形态概念还有两种意蕴,这两种意蕴某种程度上都可以看作是中性的。一是指统治阶级的思想。“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不过是以思想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2]550-551二是指观念上层建筑。“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一种是人们借以意识到这个冲突并力求把它克服的那些法律的、政治的、宗教的、艺术的或哲学的,简言之,意识形态的形式。”[3]591列宁大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概念,认为意识形态可以是科学的。“任何科学的意识形态(例如不同于宗教的意识形态)都和客观真理、绝对自然相符合,这是无条件的。”[4]“马克思学说具有无限力量,就是因为它正确。”[5]这样,意识形态概念就从仅具批判性、否定性和虚假性意涵逐步过渡到兼具肯定性意涵,从而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提供了概念及理论前提。因而,我们可以这样定义意识形态:意识形态是特定阶级与社会团体利益的系统化理论化表达,是与一定生产力状况所决定的经济结构和政治结构相适应的观念体系。判断意识形态是否正当的标准,是这种意识形态是否兼具真理性和价值性,也就是说,如果某种意识形态把握住了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和生产力发展方向,继而反映了经济基础的客观要求,那么,这种意识形态就是科学而又正当的。
意识形态在社会结构体系中的这种地位,决定了要加强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就必须深刻认识和正确把握两种关系(这两种关系是在理论和思想认识上一直存在争论的两种关系)。第一种需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的关系是意识形态工作与中心工作之间的关系。作为阶级的意识形态,在战争状态下,无论是对外战争还是内部战争,各个战争主体的直接目标和任务是取得战争胜利,不同阶级主体、战争主体的意识形态工作也是围绕着赢得战争胜利展开的,因而会竭力把“笔杆子和枪杆子结合起来”[6];而在和平状态下,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的功能主要在于论证和维护政治系统的合法性,因为不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社会意识或外部输入的敌对意识形态往往会攻击现存政治系统的合法性,尤其是在历史向世界历史的快速转变进程中,意识形态因而还承担着维护特定民族国家或社会结构体系安全的重要功能。同时,作为观念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属于文化领域,它不仅关乎文化安全,而且对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发展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意识形态往往对经济领域产生巨大反作用继而推动社会整体领域的发展,而经济领域的发展成就也会增强社会成员的政治认同,从而有利于意识形态建设和安全。意识形态的这种地位和功能,一方面要求必须根据中心工作,推动意识形态建设;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在任何历史环境下,都应把推动经济发展作为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支撑。中心工作是根据国家内部的阶级关系状态、社会主要矛盾、国际环境、社会发展阶段等来确定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由于国内状况和国际环境的变化以及发展生产力的迫切需要,经济建设成为我们党的中心工作。党的十九大庄严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并作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关系全局的重大科学判断,这表明经济建设依然是我们党的中心工作,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早就强调指出“只要国内外大势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不能也不应该改变。”[1]153大力推进经济建设,克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可以极大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人们对马克思主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和高度认同。但仅仅注重推进经济建设是不够的,在各种思潮相互激荡、国际环境复杂多变的当前状况下,必须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它不仅对中心工作有重大影响,而且关乎党的前途命运,关乎国家长治久安,关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以安全为前提,推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必须统筹考虑,把意识形态工作与中心工作充分结合起来,既要在维护好国家安全的基础上,推动物质变精神,又要维护好意识形态安全,推动精神变物质,使二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第二种需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的关系是宣传灌输与自发生成之间的关系。意识形态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式,从根本上讲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会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意识形态。在这个意义上,社会意识是随着社会存在的演变而演变的,即便系统化理论化的意识形态,也应是精神生产者根据社会存在的状况而生产出来的,换句话说,意识形态在某种程度上确实是自发生成的。问题在于意识形态、社会意识还具有相对独立性,它既可能超越也可能滞后于社会存在的发展状况。滞后于社会存在和发展状况的意识形态虽然已经失去了现实性,但它在一定程度上仍客观地存在于一些社会成员包括先前居于统治地位的阶级成员的头脑之中,难以迅速褪去;而反映社会存在状况及社会发展必然性的社会意识、意识形态,则因此难以被这些社会成员所理解或接受。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作为反映社会发展必然性的意识形态,在面对封建社会意识形态残余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冲击时,同样需要解决如何让绝大多数社会成员广泛接受的问题。这就要求必须在人民大众自发生成社会主义观念及意识的同时,对他们进行思想理论灌输,从而让“思想的闪电”彻底击中“素朴的人民园地”,让人民大众真正把马克思主义“当做自己的精神武器”[2]17-18。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共产党一分钟也不忽略教育工人尽可能明确地意识到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敌对的对立。”[3]66列宁更是强调“工人阶级单靠自己本身的力量,只能形成工联主义的意识”[7],要让工人真正具备无产阶级意识,只能从外部对工人进行灌输。虽然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但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再加上封建意识残余的影响、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渗透、各种腐朽思想的滋生蔓延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高度的抽象性和逻辑性,要使绝大多数普通工人和农民群众更好更快接受、理解、认同马克思主义及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绝非易事。这就需要对人民大众进行广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灌输,否则各种错误思潮和腐朽思想就会立刻抢占地盘。当然,这里的灌输并不是教条式或填鸭式的强制性灌输,而应是潜移默化的、启发性的教育和引导。比如,可以因地制宜、因人而异采取不同的话语表达方式及生动的表现形式来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可以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体,凭借新媒体新技术,综合利用多种方式,及时生动宣讲、深度传播党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
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现实逻辑体现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发展状况及发展进程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客观需要上。总的来讲,主要基于以下这些方面的客观需要。
首先,应对市场经济的负面后果,迫切需要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中国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提速是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结果,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同样会以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方式展开。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虽然能够极大地克服市场经济的诸多负面后果,但现代化本身就意味着包括思想文化领域在内的整个社会结构体系的分化,而利益分化及其所引起的价值观念的多样化同样也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这就为道德失范以及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消费主义、拜金主义的滋生蔓延提供了可能。同时随着资本逻辑在全球范围内的展开及西方现代性的完成,包括解构主义、后现代主义等在内的种种思潮也会传播开来。所有这一切都在消解或冲击着我们正在培育和弘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也就是说,随着新时代改革开放步伐的日益加快以及世界历史进程的深度展开,市场经济所引起的道德及价值观念问题必将进一步显露出来。为抵消市场经济的这种负面后果,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头脑、教育人民,从而高效整合各种社会意识,增强社会凝聚力、向心力。
其次,是应对各种非马克思主义错误思潮挑战的迫切需要。虽然当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已取得长足进展,但马克思主义主导地位仍面临着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潮的挑战,其中不仅包括民粹主义、极端民族主义、历史虚无主义,还包括主要从外部输入的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普世价值”等错误思潮。民粹主义、极端民族主义等善于打着各种旗号,利用一些民生问题或对外关系问题,煽动普通民众情绪,企图破坏社会秩序。新自由主义、“普世价值”、民主社会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多在知识界或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群体中传播,宣扬西方价值理念,直接以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和颠覆社会主义制度为目的。这些社会思潮总能寻机发声,彼此往往还交织呼应,严重影响舆论生态,甚至挑战马克思主义主导地位。之所以“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在一些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8],之所以有人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了“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吹鼓手”[9]327,之所以出现“意识形态淡化论”与“意识形态泛化论”之争,等等,实质上都与上述种种错误思潮的滋生蔓延有关。
再次,是应对西方敌对势力遏制与渗透的迫切需要。虽然当今仍处于资本主义主导整个世界历史的时代,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中国发展的辉煌成就足以表明世界历史正有力地趋向于“历史的拐点”[10](即由资本主义所主导的历史时代向社会主义所主导的历史时代过渡的转折点),这种现实状况引起了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高度紧张和不安。因此,在科技、经济、外交、军事等各方面给中国持续施加压力的同时,他们还在国际上极力渲染“中国威胁论”,把中国社会制度歪曲为“国家资本主义”“中国特色资本主义”,妖魔化中国,并绞尽脑汁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向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比如,在国外诱骗、拉拢培植各种人员抹黑中国;通过研讨会和各种论坛,以学术交流的方式传播西方价值观;通过宗教传播方式在我国某些落后地区以极其隐蔽的方式植入西方文化;以维护宗教信仰自由的名义支持少数民族地区极端势力,妄图分裂中国,颠覆社会主义制度;打着“自由”“民主”“人权”的幌子,或暗地通过基金会等非政府组织渠道,或干脆公开支持和煽动颜色革命。其最终目的都在于阻断中国这个崛起中的社会主义大国的蓬勃发展进程,企图让世界永远停留在由资本主义所主导的历史时代。
最后,是应对新媒体挑战的迫切需要。新一轮科技革命催生了新媒体,论坛、微博、微信、客户端、视频直播、社交媒体等新媒体新应用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其跨时空、非线性、圈层、链接、超链接甚至裂变式的传播特点也带来了传播方式的深刻变革。传播方式的这种变革对于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而言是把“双刃剑”,用好了,会起推进作用,用不好,则会深受其害。新媒体可以成为加强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手段和方式,但同样会并已经成为西方意识形态进行渗透的工具;可以为培育时代新人提供平台和通道,但也成了各种网络谣言、错误价值观和错误思潮滋生蔓延的场所;可以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便利,但也诱发了许多新矛盾新问题。各种庸俗低俗文化在网络上大行其道;被传统主流媒体过滤和剔除掉了的种种错误言论和错误思潮,在新媒体上也可“大展身手”,混淆视听,迷惑煽动群众,不仅造成了人们的思想混乱,甚至还激起群众怨愤,直接导致恶性事件的发生。比如,一些微社群既有较高的群内整体性认同,又有较强的现实参与性,群体成员很容易形成线上线下联动,从而在别有用心的意见领袖的煽动和组织下迅速生成强大的动员和行动能力。因此,针对新媒体,做到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管得住”“用得好”,充分发挥其“正能量”[11]318,是巨大的挑战和艰巨的任务。要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就必须过好这一关。
在思想认识与所面对的现实问题上达到了对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高度自觉之后,要切实解决的就是如何实践的问题,也就是如何推进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继而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引领力的问题。总体来讲,推进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应辩证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在内容上应注重把建构性与批判性结合起来。建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守护好马克思主义这面旗帜和灵魂。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看家本领,增强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努力构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不能让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更不能让其在一些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在这方面,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11]325-326,不断加强理论创新。要把坚定“四个自信”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关键,做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这方面须特别注意的是要把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剥离出去,并吸收当代优质文化因素,赋予其新的内涵,比如,对“仁”“忠”“孝”的本原精神赋以新的内容,祛除其人身依附因素,在传承中不断更新;同时,还要把传统文化中本来就很优质的文化因子发扬好,比如“天人合一”“身心合一”等都是克服“现代性后果”[12]所急需的思想资源。广大文化文艺工作者要以精品奉献人民,引领风尚,立足新时代,“随时代而行,与时代同频共振”[9]350。核心价值观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一定要弘扬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大限度地整合好社会意识。与此同时,还应进一步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炼和阐释工作。24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虽然是“经过反复征求意见,综合各方面认识”[1]168而提出的,但2013年12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仍然强调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加强提炼和阐释”[1]161。比如,生态文明要素是否应列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的划分是否非常严谨?现有这24个字是否能够进一步压缩以利于更好记忆和传播?等等。这些都是需要进一步深入思考的问题。
任何一种意识形态都同时具有批判性和建构性两种相反的功能。构建意识形态的过程,也往往伴随着对先前的或同时存在的其他敌对意识形态的批判。做好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必须在努力建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同时,加强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和各种腐朽思想的批判。要敢于向历史虚无主义、“普世价值”、新自由主义、西方“宪政民主”等错误思潮亮剑,露头就打,并在理论上给予其彻底回击,大大压缩“黑色地带”[13]219。对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腐朽思想要及时给予纠正和引导,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抵制市场经济的负面后果。
二是在方式上应注重把网上网下结合起来。意识形态工作是做人的工作,人在哪里,意识形态工作就应该延伸扩展到哪里。随着网民规模的急剧增长,网络空间已成为人们的精神家园,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渠道。网络空间治理要重点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要让网络成为反映民生和造福人民的新渠道、新平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大多数普通网民的观点和想法要多一些包容和耐心,不能要求他们对问题都看得那么准、说得那么对,应及时同他们交流沟通,化解人们的怨气怨言,引导和纠正人们的错误认识和看法,合理吸纳其建设性意见,通过网上网下的充分结合,切实为群众排忧解难,让互联网成为为人民服务、发扬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监督的新途径。另一方面,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舆论飞地”,“管得住是硬道理”[11]318。要提高网络宣传质量,推进信息生产供给侧改革,切实把握好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及时传播准确、权威的信息,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挤压虚假、歪曲信息的生存和传播空间。积极培育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大力阐释、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要促进党委、政府、企业、社会、网民等多主体参与,加强网络立法,充分利用经济、法律、技术等多种手段,切实提高网络综合治理能力。坚决管控网络暴力、网络欺诈、网络色情行为,严厉打击利用网络煽动民族分裂、颠覆国家政权等非法活动,深入开展网上舆论斗争,严密防范网络攻击渗透行为,打好网络意识形态攻坚战,营造清朗网络空间,确保意识形态安全和国家政权安全。
做好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必须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推动媒体融合发展,要求统筹好主流媒体和商业平台、中央媒体和地方媒体、大众化传媒和专业性传媒、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关系,形成协同高效的全媒体传播体系。新兴媒体不是要取代传统媒体,二者各有长处,能够优势互补。在做大做强传统媒体的同时,要推动二者融合发展,“催化融合质变”,把网上网下结合起来,形成网上网下“同心圆”[11]317。
三是在主体上应注重把落实主体责任与建强宣传队伍结合起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加大反腐败力度,提升党和政府的公信力,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前提和保证。与此同时,针对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还必须落实好主体责任。意识形态工作不是软指标、软任务,不是宣传部门一家的事,要坚持全党动手,形成各条战线各个部门齐抓共管的局面,为此必须落实各级党委(党组)主体责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党委(党组)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主动权、管理权和话语权,把意识形态工作放在更高位置,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党委(党组)全会、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述职报告的重要内容,建立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检查考核制度,定期听取相关汇报,分析研判意识形态领域形势,通报新情况,切实当好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者、推动者、执行者。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负责人要敢于担当、履职尽责,敢于站在风口浪尖,旗帜鲜明地站在意识形态工作第一线,带头策划部署意识形态工作,带头批评错误观点和错误倾向,有理有利有节地开展思想舆论斗争。各级领导干部要抓好分管部门、单位的意识形态工作,切实把意识形态工作的主体责任融入各项工作,形成常态长效机制,落细落实、落地生根。要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贯彻落实主管主办和属地管理原则,加强重点部位和薄弱环节的管理,做到不挂“空档”,不留“盲区”,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要正确区分和处理好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既不能随意上纲上线,也不能丧失政治敏感性,既要把党心民心凝聚好,又要把意识形态工作抓实抓好。
在落实好主体责任的同时,还要建强宣传队伍,把二者充分结合起来。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根本上要靠人才,要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11]315,“以政治家的标准严格要求、以专门家的标准提升素质、以实干家的标准推进工作”[13]219-220。各级宣传思想部门的领导干部要加强学习、加强实践,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11]315,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辨别是非;增强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善于运用媒体宣讲党的创新理论和政策主张,同各种错误思想作斗争;善于引导社会情绪,做让人信服的宣传思想工作的行家里手。新闻舆论工作者要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找准坐标定位,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根本问题,严格要求自己,守正创新,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努力成为“全媒型、专家型人才”[9]333。要深化宣传部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大力吸纳优秀人才,充分信任、大胆使用、关心关爱新闻舆论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