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的历史传承与文化内涵

2022-11-21 03:14张艳丽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22年9期
关键词:管乐管仲诸葛亮

张艳丽

(山东理工大学 《管子学刊》编辑部,山东 淄博 255000)

一、问题的提出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期的蜀汉丞相,是备受瞩目的历史人物,是忠诚与智慧的化身,是治国与治军的相将人才,世人对诸葛亮充满了尊崇与敬重之情。较早为诸葛亮作传者是西晋时期史学家陈寿,其《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高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1]911陈寿介绍诸葛亮时,指出他“自比于管仲、乐毅”,但当时世人并不认同,只有好友崔钧和徐庶深信不疑。陈寿还曰:“亮之器能政理,抑亦管、萧之亚匹也。”[1]931在史评中陈寿认可诸葛亮的治国才能,曰:“诸葛亮之为相国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1]934传统历史意识中,世人有喜好古今比附的习惯,这可视为“好古”“崇古”的体现[2]。陈寿在传记中把诸葛亮与春秋时期的管仲、战国时期的乐毅、西汉时期的萧何相类比,后三位历史人物都是知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为政时期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按照传记中的表述,诸葛亮把自己比作管仲、乐毅,而陈寿作为史学家,认为诸葛亮的治国能力可以与管仲、萧何相提并论,从而肯定了诸葛亮的治国才能。

当代学界对诸葛亮“自比于管仲、乐毅”的文化现象,进行关注和研究。王利器[3]26-30以此为切入点,分析认为诸葛亮政治思想本于管仲、乐毅所追崇的黄老之学。在罗列历代学者如袁宏、习凿齿、张辅、陆游、陈亮、杨维桢等人对此事的评价之后,认为前述“无论是说诸葛乃管、乐之比,或管、乐非诸葛之比,都没有道出其所以然,从而也未能使人厘然有当于心”,认为“诸葛之以管、乐自比,即其政治思想处于孕育萌芽阶段,自得于中之言也”,而“以管、乐自比,即欲以黄、老之道易天下耳。因之,诸葛一生,其以管、乐自比,可谓有自知之明。”王瑞功[4]不认同诸葛亮自比管、乐是尊崇黄老之道的观点,而认为是年轻的诸葛亮想从先秦历史中吸取营养。这表现出年轻人的自信,希望提高自己的声名而引起当政者的注意。陈寿将这些内容载入史册,是为了说明诸葛亮少有大志、且与后来的功业相埒。

此外,张大可[5]228指出,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是他的志趣,体现他兼有将相之才,表明他以兴微继绝、兴复汉室为己任。刘祚昌[6]认为,诸葛亮自比管仲,展示其政治抱负是辅佐圣明的国君统一中国。黄丽峰[7]指出,诸葛亮自比管、乐,体现出其早期鲜明的个性特征,包括学识的博通、性情的自负、行止的洒脱不拘等。付开镜[8]认为,诸葛亮以管、乐二人自比并效仿之,志存高远,意欲建立管、乐二人般功业,这充满了个人英雄们所具有的高尚政治人格与情操。由此可见,当代学者对诸葛亮自比管、乐的关注,重在分析年轻时诸葛亮的志向追求、政治抱负及一生建立的功业,并与历史人物管仲、乐毅进行对比或类比,是三国文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9]。

这些已有的研究成果,展示出诸葛亮“自比于管仲、乐毅”文化现象的时代价值,只是学界缺少对这一文化现象的历时性梳理和分析。实际上,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诸葛亮自比管、乐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传承资源,三国之后许多学者对此进行点评,借以表达自己的看法,用来阐释秉持的学术观点。尤其是“孔明自比管乐论”这一论题成为科举考试的题目,在各个等级的科举考试与书院馆课、课艺中被士子们反复习作,成为诸葛亮文化研究中不可忽视的方面。这一定程度上使诸葛亮自比管、乐的文化内涵得到扩展,给世人以启迪与借鉴。

二、三国之后历代学者对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的述评

自陈寿记述“亮……每自比于管仲、乐毅”之后,后世学者在提及或评价诸葛亮时,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诸葛亮与管仲、乐毅等人进行类比或对比。同为西晋学者的张辅在《乐葛优劣论》中对比乐毅与诸葛亮,认为:“孔明包文武之德……文以宁内,武以折冲,然后布恩泽于中国之民。其行军也,路不拾遗,毫毛不犯,勋业垂济而陨。观其遗文,谋谟宏远,雅规恢阔,己有功则让于下,下有阙则躬自咎,见善则迁,纳谏则改,故声烈振于遐迩也。……殆将与伊、吕争俦,岂徒乐毅为伍哉?”[10]560指出诸葛亮在功业和影响方面,远远超过乐毅,乃至可以与伊尹、吕望相媲美。

南北朝时崔浩作《论诸葛武侯》,其曰:“承祚之评亮,乃有故义过美之誉。案其迹也,不为负之,非挟恨之矣。何以云然?夫亮之相刘备,当九州鼎沸之会,英雄奋发之时,君臣相得,鱼水为喻,而不能与曹氏争天下,委弃荆州,退入巴、蜀,诱夺刘璋,伪连孙氏,守穷崎岖之地,僭号边夷之间。此策之下者。可与赵他为偶,而以为管、萧之亚匹,不亦过乎?”[11]377指出陈寿“过美之誉”评价诸葛亮,认为诸葛亮没有突出的军事才干,看不清当时的政局,个人品德乏善可陈,根本无法与管仲、萧何相提并论。

唐朝李翰作《三名臣论》,来探讨世人比较关注的三位历史名臣即管仲、乐毅、诸葛亮的优劣。文中提到,有人向李翰咨询诸葛亮自比管、乐的事情:“或问于翰曰:‘昔诸葛亮拥膝南阳,为《梁甫吟》,自比管仲、乐毅,州平、元直以为信然。虽涯量罕窥,而遗迹可见。夫此三名臣者,亦有优劣乎?愿闻其说。’”李翰认为这是一个必须慎重思考之后才可以回答的问题:“翰辞不敢对。至于再三,问者固请,不得已而应之。”李翰直接指出:“如仆所揣,则管不逮乐,孔明其伯仲之间与。”这和大部分人的看法不一致。当时人们普遍认为,乐毅的才能应该在管仲、诸葛亮之下,李翰却把乐毅放在最著处。至于原因,则与李翰评价历史人物时以“道德”为首要评价标准,并把“功”和“才”分开来看有关。李翰指出:“夫才生于代,功与运成,固有才优而功微,运合而才劣,先当格以道德,合于终始,审其邪正,观其去就,然后事可明也。”管仲邀功自傲,生活奢侈,僭越礼仪,品德方面受到诟病,而诸葛亮“济于事而未全于道,得诸己而未审于人”,乐毅则“怀禄不屑其荣,周身不违于道”,李翰以反问“安可以功业之成败,断才能之长短耶”[12]4995-4996的方式,来肯定乐毅的才能。

南宋理学家朱熹对比诸葛亮与管仲曰:“看武侯事迹,尽有驳杂去处;然事虽未纯,却是王者之心。管仲连那心都不好。程先生称武侯‘有王佐之才’,亦即其心而言之,事迹间有不纯也。”[13]840朱熹认为管仲没有“王者之心”,品性驳杂,在这方面比不上诸葛亮。

明代亢思谦作《诸葛、管、乐优劣评》,专门对诸葛亮、管仲、乐毅进行对比研究,指出世人对诸葛亮自比管、乐议论颇多:“昔孔明高卧隆中,长吟《梁甫》,每以管、乐自比,时人莫之许也。噫!岂惟时人,后世寡闻之士,习见之臣,执而议之者亦屡矣。”世人大多认为诸葛亮不及管仲、乐毅,亢思谦则主张:“夫君子之论人也,原其心不滞其迹,正其义不计其功者哉。”认为诸葛亮在处理君臣关系方面贡献卓著,高于管仲、乐毅一筹:“孔明以王佐之心,而明万世君臣之义;管、乐以一时之烈,而紊万世君臣之防。”(1)亢思谦,《慎修堂集》卷十五,明万历刻本。

清人毛宗岗《读<三国志>法》对诸葛亮推崇备至,也把他与管仲、乐毅对比,其曰:“历稽载籍,贤相林立,而名高万古者,莫如孔明。其处而弹琴抱膝,居然隐士风流;出而羽扇纶巾,不改雅人深致。在草庐之中而识三分天下,则达乎天时;承顾命之重,而至六出祁山,则尽乎人事。七擒八阵,木牛流马,既已疑鬼疑神之不测;鞠躬尽瘁,志决身歼,仍是为臣为子之用心。比管、乐则过之,比伊、吕则兼之,是古今来贤相中第一奇人。”[14]738毛宗岗认为,诸葛亮是古往今来最有影响力的相辅,比管仲、乐毅的才能更强,兼有伊尹、吕望二人的能力。

由上可知,自诸葛亮“自比于管仲、乐毅”之后,后世学者对诸葛亮进行评价时,多有对诸葛亮自比管、乐史事的点评,对三者的才能、功业和历史影响进行比较,或认为诸葛亮能力超群,远胜于管仲、乐毅,甚至可以与伊尹、吕望相媲美;或认为诸葛亮远远不及管仲、乐毅,在军事才能、个人品性方面略有欠缺。

然而,南宋张栻极力反对诸葛亮自比管、乐,甚至想直接删掉这一史事。其《<汉丞相诸葛忠武侯传>跋》明确指出:“始侯在隆中,传称以管、乐自许。予谓侯盖师慕王者之佐,其步趋则然,岂与管、乐同在功利之域者哉!意其传者之误,故不复云。”[15]4439张栻直接否定了诸葛亮“自比于管仲、乐毅”史实的存在。因为义利之辨是张栻学术思想的主旨,在看待和评价历史问题时,张栻总是以义利之辨为准绳,作为史著中材料取舍的依据和史论中人物得失的标尺。在张栻看来,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管仲,和辅佐燕昭王连破齐城的乐毅,就是功利杂伯的代称,诸葛亮则是其心目中正义至道的典范,故而直接否定诸葛亮年少躬耕隆中时曾有“自比于管仲、乐毅”的举动。当然,这种“传者之误”的臆测,使人难以信服。

张栻又在《<汉丞相诸葛武侯传>又跋》中提到,朱熹读到张栻撰写的《诸葛武侯传》之后,认为“不当不载以管、乐自许事”。朱熹的理由是,诸葛亮为蜀汉后主写《申》《韩》《管子》《六韬》之书,备载于刘备遗诏,确凿无疑。张栻不能因为视《管子》为谋功取利的“杂伯”之书,就武断删去诸葛亮“自比于管仲、乐毅”的史事,这样删削欠妥。张栻拒绝了朱熹需在诸葛亮传记中提及自比管、乐的建议,指出“时有万变,而事有大纲”,“诛贼以复汉室”乃“天下之大纲”[15]4439。张栻故意不记载“自比于管仲、乐毅”的史事,不是因为史料上的疑误,而是出于贬抑管、乐功利之说,以彰显美化诸葛亮忠义风范的主观需要[16]。

此外,一些学者认为诸葛亮自比管、乐是“自谦”之辞,明人孙宗伯《益智录》曰:“孔明读书,略得大意。陶渊明读书,不求甚解。皆其善读书处,非经生佔毕所能知。孔明自比管、乐,谦词耳!杜少陵曰:‘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乃千古定论。”清代张廷玉提到此论也曰:“予向来管见如此,不意与退谷先生吻合。”[17]356退谷先生即孙宗伯。

明人余绍祉以诸葛亮自比管、乐为切入点,在《元邱素话》中对比了古人类比情况的差异和本质区别,其曰:“孔明自比管乐,而人许以王佐。王莽自比周公,而世指为奸回。大言徒以欺人,公论自在天下。”(2)余绍祉,《晚闻堂集》卷十五,清道光十七年单士修刻本。指出诸葛亮自比管、乐,世人表示认同,赞许诸葛亮有辅助王政的才能。这与王莽自比于周公截然不同,王莽篡夺西汉政权的丑恶嘴脸世人皆知,受到历代唾弃。

清人黄彭年则从性质上分析,认为诸葛亮自比管、乐的“崇古”做法,在于追求类似的“精神气概”。其《<夏雨轩杂文>序》提到:“善学文者,取古人专家之文学之,不必其声音体格之如一也。然或行或止,或食或寝,心目手口,无非一家之文,则精神意致必有与之相类者矣!学为人也亦然……诸葛之自比管乐,其所遇不必相同,其行事或则过之,或则不及,而其精神气概,固若出一辙而不甚相远。使其慕之不专且笃,则乌能隔数百年而相契若此?此古人为学之真,所以不可及也。”[18]1209指出诸葛亮与管仲、乐毅在“精神气概”的追求方面是相互契合的。

民国时期徐凌霄、徐一士兄弟以擅长收集史料掌故而著名,其所写《诸葛亮自比管乐之真意》注重在浩如烟海的史料中,探究诸葛亮自比管、乐的真实心理意图。其中引用了明人张燧和清人俞樾的看法,认为能自圆其说,比较符合诸葛亮当时的志向和意旨。徐凌霄、徐一士曰:“诸葛亮自比管乐,其旨后人多所推测。”张燧《孔明比管乐有取》分析说:“孔明自比管乐,后人多疑其谦,不知此自有深意。比管仲,取其尊王也;比乐毅,取其复仇也。盖隐隐有兴复汉室之图,于比拟间微示其意。”指明诸葛亮自比管、乐,想要表达“兴复汉室”的意图。

徐凌霄、徐一士指出,俞樾《与易笏山方伯》也探论到诸葛亮的这种意图:“前日谈及考试正谊书院,以‘孔明自比管乐’命题,弟归途于舆中思之,孟子以管晏并称,太史公亦以管晏合传。乐毅与管仲,人本不伦,从古无以并论者。孔明生当汉季,草庐中自揣其才,若汉室未亡,群公中有能用我者,则我必为管仲,尊汉室以匡天下。计当时惟曹孟德可辅,而惜其不能为齐桓公也。苟文若一误,我不可再误,则管仲已矣。又思若汉室沦亡,则择可辅者而辅之,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我其为乐毅乎?盖为管仲是一番事业,为乐毅又是一番事业也。其后受知昭烈,辅相后主,拳拳以讨贼为事,盖此时意中惟有一乐毅矣。观其《出师》两表,与昌国君《报惠王书》,异曲同工,可知其瓣香有在,乃秋风五丈原,大星遽陨,不能为管,又不能为乐,而其自比管乐之意,千古遂无知者,可叹也。”并且,由于记载张燧观点的《千百年眼》流亡日本,俞樾并未看到此书,而得出的观点几乎与张燧毫无差异,“若诸葛自比管乐,其实即就政术武事言,已自可通”,可见他们“论述史事,颇有创解,足以发人思致。”[19]253-254

三、科举视域下以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为主题的策论分析

诸葛亮自比管、乐的史事文本见载于《三国志》,作为一件史事,也曾多次被纳入科举考试的策问和论之中。策与论是重要的科举文体类型,两种文体都是对古今经史治乱进行发问,让士人做出判断。其中策主要是对社会现实问题的看法,看重士子处理世事的能力;论主要看重士人读书的知识面及对相关问题的看法[20]5。科举考试是古代统治者选拔人才的主要方式,科考的内容体现出统治者重视的治国理念。既然科试中出现过诸葛亮自比管、乐的考题,作为以科举考试为核心的各级学校教育,在例常的馆课习作中,必定也有类似论题的练习。明清学人的文集中,经常能见到诸如《孔明自比管乐论》《武乡侯自比管乐论》《诸葛亮自比管乐论》等文章,虽然一定程度上无法区分这些文章是科试的题目,还是书院馆课中练习的题目,但不可否认,这些都是在科举视域下士人审视诸葛亮自比管、乐史事所体现出的儒家价值理念追求。

南宋曾丰在《策问》中曰:“诸葛孔明之相蜀也,志大而功小,是纷纷之论,迄今未决。当其高卧南阳,自比于管、乐,时人莫之许也,而徐元直许之。夫元直,孔明之友也,时人莫之许而元直许之,岂其友故私之耶?抑平居相知之深,故信其说,而时人盖未相知欤?”进而指出,历代一些学者把诸葛亮也比作其他古人:“上至于许由、皋陶,中至于伊尹、颠、夭,下至于管、晏、乐毅,同时至于荀长文、司马仲达,往往又皆援引以比方焉。”有鉴于此,曾丰要求“诸君试考其事实,详校而悉论之,以袪千载未决之疑,毋忽”[21]372。

明代王维桢曾任南京国子监祭酒,其《相业策》曰:“始孔明未遇时,尝自比管、乐。吾观孔明之才,不谢伊、周,而顾以管、乐自比,岂宋人睹其素许如此,而事功又如彼,乃遂为观场之见而少之乎?且固有说也。”(3)王维桢,《槐野先生存笥稿》卷十三,明万历三十四年黄陞王九叙刻本。王维桢指出,诸葛亮的才能不逊于伊尹、周公,诸葛亮自己认为可与管仲、乐毅相类比,而宋代士人对诸葛亮评价却比较低劣,让士子探究其中的原因。

策问中发问的统治者无论是要求士子对诸葛亮自比管、乐或其他历史名人进行史事的描述,还是以此为契机分析诸葛亮历史评价褒贬的社会背景,实际上都试图指引读书人了解史实,进而追求儒家倡导的“修齐治平”价值理念。

在宋、元、明、清的科举考试中,“论”是重要的科试文体[22]41-61。现在收集到的古代学者以诸葛亮自比管、乐为论题所作的文章,约十余篇,包括宋代朱黼《武侯自比管乐论》,元代杨维桢《孔明自比管乐论》,明代有杨守陈《孔明自比管乐论》、柯茂竹《孔明自比管乐论》、熊明遇《孔明长啸自比管乐》、李光元《孔明自比管乐》,清代有许承宣《孔明自比管乐论》、周金然《孔明自比管乐》、陈锡嘏《孔明自比管乐论》、潘谘《孔明自比管乐论》、孔昭焜《诸葛武侯自比管乐论》、胡道康《孔明自比管乐论》、秦焕《武乡侯自比管乐论》、吴鲁《诸葛亮自比管乐论》、王福善《孔明自比管乐论》等。其中明清学者的文章较多,这一方面与明清朝代距离当今时代较近,保存史料较多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明清时期科举考试的高度发达有关。

通观这十余篇文章,可以看出,后世学者对诸葛亮“自比于管仲、乐毅”史事的态度和评价,主要有以下内容和写作特点:

许多文章对比诸葛亮与管仲、乐毅三者的才能、功业和品性。既然讨论的对象是这三位历史人物,很多学者直接对三人进行比较,大多数认为诸葛亮的才能高于管仲、乐毅。如朱黼《武侯自比管乐论》开篇曰:“孔明高卧南阳,自比管、乐。余窃论之:孔明王者之佐,伊尹之俦也。管、乐之比,特主乎拨乱继绝之志,一时自寓之言耳,何足以尽孔明哉?”(4)张鹏翮,《诸葛忠武志》卷八,康熙四十四年刻本。认为诸葛亮的才能,可与伊尹相提并论,自比管、乐的提法,是自己寄托情怀、志趣追求的言论,而这些不足以涵盖诸葛亮卓越的能力。也就是说,朱黼认为诸葛亮的才能超过了管仲、乐毅。周金然开篇也曰:“管仲有治天下之才,而无定天下之量;乐毅有胜天下之智,而无先天下之几。合二子之偏以为全者,其惟孔明乎!”[23]765指出诸葛亮既拥有管仲治理天下的才能,也拥有乐毅取胜天下的智慧,是二人能力的综合。周金然也认为诸葛亮才能超过了管仲、乐毅。

每篇文章都有鲜明的儒家主旨思想。如王福善曰:“千古王佐之才,必不汲汲于名位;而经世之猷,济时之略,无不早定于胸中。上观自古治乱之局,下验当今时势之机,外审人事得失之林,内返我躬学问之实,则不待攀麟附翼,才略乃可自信。当其匡居抱膝,自命固已不凡矣。《语》曰: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非大人天民,其孰能与于斯?”[24]25指出真正的儒者,不会汲汲于功名利禄,而是早早立下经世济时的志向,审时度势,才略自信,行义达道,并引用《论语》中孔子的言论来佐证这一观点。吴鲁也曰:“然管之事桓,乐之奔赵,皆非臣子之正谊,论世者不无遗憾焉。诸葛武侯纯乎其纯也,自比管、乐,第就遭际之时,意在拨乱世而反之正,非必区区于事功心术之间也。”[25]45认为诸葛亮在处理君臣关系时,重申臣子“正谊”,纯正对国君的忠义,而不醉心于“事功心术”。这些儒家的意旨,注重对读书人的道德教化,使其早立大志,志存高远,忠君爱国。这些“论”偏重对于经书义理和重要历史问题的讨论,体现出刘勰《文心雕龙》“述经叙理曰论”[26]116的写作特点。

多数文章在写作章法和技巧上注重折中群言,辨正然否,即注重综合各家之说,树立论辩靶的,以佐证自己的结论,提升观点的接受度。如前所言,自陈寿提及诸葛亮“每自比于管仲、乐毅”后,后世学者对此的关注和评价不绝于史册,这些是探讨其文化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增强论题观点说服力的证据。如杨守陈曰:“汉之诸葛孔明,方其躬耕南阳之时,尝自比管仲、乐毅,人固谓其大言夸世耳。至其出佐昭烈,都将相宰,山河勋业,扬于天下,令名垂于后世,于是郭冲谓其有踰管、晏,陈寿谓其管、萧之亚匹矣。后数百年,至唐之杜子美,乃谓其见伊、吕而失萧、曹。又数百年,至宋之诸儒,亦谓其出处近于伊尹,又谓其《出师》二表与《伊训》《说命》相表里。而世乃有折衷论之曰:孔明才业,实管、乐之亚;而其道德,则伊、傅之畴也。以余观之(5)此处“余”不是杨守陈自己的观点,而是抄录自元代杨维桢的《孔明自比管乐论》,参见王复礼:《季汉五志》卷五,清康熙四十一年杭城尊行斋刻本,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编纂委员会编:《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42册),济南:齐鲁书社,1996年版,第153页。,其才业则过于管、乐,而道德视伊、傅或少劣焉。”此中杨守陈按照时间顺序,列述了晋朝郭冲、陈寿,唐代杜甫、宋儒,元代杨维桢及当世人的看法。意在说明为人处世不要因为一时的毁誉或世人的不理解而却步不前,应该行君子之道,磨砺德行,建树功名。“嗟乎!如孔明者,犹必待数百年之久,而后有知之明论之当者。士而砥行立名,顾欲以一时之毁誉为前却,可乎?故君子之道,必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6)杨守陈,《杨文懿公文集》卷十五东观稿,明弘治十二年杨茂仁刻本。这也提示人们说,连诸葛亮这样的人物都会受到世人的误解,普通人更应该做好这方面的心理准备。

一些文章后面带有师友的点评,对理解文章主旨和写作手法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点评柯茂竹《孔明自比管乐论》之文曰:“得武侯心事而词凄然。”该文计约1200字,通过评析诸葛亮自比管、乐,来阐述“时未可为,而君子必欲为之,有不可与俗人言者。以不可与俗人言者,而姑取古之似以自况,此殆难以其伦拟也”的观点,感慨诸葛亮“君子之志,始不白于天下”(7)郑贤,《古今人物论》卷十六,养直堂藏板。的人生际遇。点评许承宣《孔明自比管乐论》之文曰:“人有誉人而人不喜者,为其无当也。此篇表扬武乡处,皆是爱惜武乡处。然具此知人论世之识,恐又未能如此之波澜反覆、出奇无穷耳。”该文计约1500多字,在“论”体文中算是较长的文章。许承宣用发展变化的视角,指出三代至春秋战国,再至三国时期,社会时势发生剧烈的变化,由“尚德”至“尚才”,再至“力搏势争”“以智术机诈相取”,诸葛亮面临的时势远比管仲、乐毅严峻。然而,“充管、乐之才,仅可止于霸;而充孔明之才,则可至于王。何者?管、乐纯乎才者也,孔明以德用其才者也。”(8)许承宣,《金台集》卷上,清康熙衣德堂刻本。许承宣通过这样层层递进的论证方式,展示其高超的知人论世的写作技巧。

这些以诸葛亮自比管、乐为主题的“论”体文,着眼于从特定的角度阐发儒学大义,注重辨证群言的反思性,经过科举考试和书院馆课的磨练,展示出立论讲求醒豁、辩论讲求技巧、强调行文气势、修辞性因素很强的“论”体文特征[27]。明人吴讷《文章辨体序说》曰:“按《韵书》:论者,议也。梁昭明《文选》所载,论有二体:一曰史论,乃史臣于传末作论议,以断其人之善恶,若司马迁之论项籍、商鞅是也;二曰政论,则学士大夫议论古今时世人物,或评经史之言,正其讹谬,如贾生之论秦过,江统之论徙戎,柳子厚之论守道、守官是也。”[28]43后代学者论述诸葛亮自比管、乐的“论”之文体,应该归于第二类的“政论”,属于点评历史人物、修正谬妄的范畴。学者们对诸葛亮自比管、乐史事的集中关注和评论,体现出对诸葛亮这一历史人物新颖的观察视角,借以诠释君子立志、坚守道义的儒家理念范畴,体现出儒家道德精神的理性自觉和对实践方式的不懈追求。

四、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的文化内涵

毋庸讳言,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诸葛亮自比管、乐已然成为一种持续传承的文化资源,诸葛亮类比管仲、乐毅的文化形象始终活跃在世人的记忆中,其中包含的丰富文化内涵和意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其一,为了增强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凸显人物的历史影响力,史学家擅长使用类比或对比的方式进行描述或评论,诸葛亮自比管、乐是典型代表。宋人王十朋分析说:“君子读书稽古,岂徒对圣贤而已哉?必曰古人可作,吾谁与归!心有所慕,则将学其为人,而以其身比之也。历观古人自比于前修者多矣,亦各不同,有以不如己者自比,有以胜己者自比。自比以不如己也,能自谦矣,而有志者卑之;自比以胜己也,能自强矣,而好谦者妄之。”指出古代自比于前代知名历史人物者很多,而诸葛亮自比于管仲、乐毅,世人有谦逊和卑微两种截然相反的评价:“诸葛武侯自比管乐,或羡其徳之谦,或陋其志之卑,亮果谦乎?卑乎?君子必有以处之也。”[29]732无论秉持哪种观点,人们通过对诸葛亮自比管、乐文化现象的关注与探讨,对如何“立己”自立,如何确立价值追求等,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和坚定的信念。清人邱志广《问诸葛忠武自比管乐何如》也阐明了这种比附古人做法的内涵:“读书怀古,追慕前哲,而窃比之,往往也学焉,而得其性之所近,此希圣希贤者之所为。若豪杰之士,有志经济,必取古之立功一时垂名千载者,以为己之所期。”[30]90这展示出知识分子的担当、责任和使命,是儒者期望建功立业、爱国护民的真切情怀。

其二,鉴于诸葛亮自身比附管仲的做法,及管仲、诸葛亮显赫的历史贡献和影响力,与“管晏”类似,此后士人有“管葛”并称的提法[31]。如《世说新语·赏誉》记载:“殷渊源在墓所几十年。于时朝野以拟管、葛,起不起,以卜江左兴亡。”[32]97-98指出世人把殷浩视为如管仲、诸葛亮之类的治国人才。《晋书·王导传》记载史臣评价王导曰:“至若夷吾体仁,能相小国;孔明践义,善翊新邦,抚事论情,抑斯之类也。提挈三世,终始一心,称为‘仲父’,盖其宜矣。”[33]1761史臣把王导比作管仲、诸葛亮之类的人才。诗歌创作中也有“管葛”并称的提法。如李白《驾去温泉后赠杨山人》曰:“少年落魄楚汉间,风尘萧瑟多苦颜。自言管葛竞谁许,长吁莫错还闭关。”[34]947明代刘基《题李伯时画渊明归来图》也曰:“我才非管葛,谁能起沦沉?所以歌去来,归卧五柳阴。”[35]342后世文人把管仲和诸葛亮合称“管葛”,借以指代良臣贤相。这一定程度上也是诸葛亮“自比于管仲、乐毅”的文化传承。

其三,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诸葛亮自比管、乐的话题受到古今中外学人的关注,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对外传播,增加了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厚重的中外交流价值。从时间传承来看,虽则1912年之后清政府统治已经宣布终结,但在教育指导学生时,如同科试或馆课一样,诸葛亮自比管、乐的论题依旧出现民国时期的考试或习作中。如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贵州省务川县长张志清为毕业会考出的试题即是《诸葛亮隆中自比管乐论》(9)申政伯,《务川女子教育的兴起》,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贵州省务川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务川县文史资料选辑:第三辑》,遵义:务川县人民印刷厂,1985年,第92页。。而20世纪30年代,上海中医学院的学生上国文课时,老师经常出一些读史笔记或对时政评论的题目来做,其中就包括“诸葛武侯自比管乐论”等,这样可以督促学生实现从语文到医学论文写作的自然过渡,提高中医基础的理论水平[36]91。现代学者刘子清在给诸葛亮立传时,也标以《天才横溢文经武略可比管乐的诸葛亮》的题目[37]335。从空间传播来看,国外学人也曾对诸葛亮自比管、乐毅论题进行过阐析。如创刊于光绪年间的《闽报》,于1898年1月4日刊登了日本前文部大臣井上毅撰写的《孔明自比管乐论》,对此所蕴含的文化内涵进行分析[38]38。这是中国文化输出和中外文化交流的见证,也是传统文化富有生命力和吸引力的展示。

不可否认,历史上除诸葛亮之外,还有其他古人自比于管仲、乐毅,但都不及诸葛亮具有代表性、知名度和影响力。明末士人钱澄之曾自比管、乐,好友曹尔堪《念奴娇·送幼光还白门》曰:“孤舟初发,正严霜似雪,布帆如纸。一派残云萦别恨,愁向青山隐几。晚圃黄花,小槽红酒,客路谁同醉?蒯缑黯淡,自将管乐为比。”[39]113幼光是钱澄之的字,他自比管、乐,有经纶济世、报国安民之志,只是身处明清易代的国变之际,不愿献媚新朝,便陷入穷愁潦倒的境地,只好仿效冯骧打算束剑归去。而明清之际道教人士盛青崖,人称金筑老人,曾中进士,《菰城拾遗》说他“学富五车,尝自比管乐,明末遂隐”[40]95,在浙江天柱山开创了全真天柱观支派。钱澄之是抗清志士,盛青崖是道教全真派传人,两人都曾自比管、乐,但与诸葛亮相比都大大逊色。

可见,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的文化主题被后世关注,历代文人在诗歌和评论中多有提及和阐述,或赞同诸葛亮的志向,或褒扬诸葛亮的谦逊,或批判诸葛亮的自大,或贬斥诸葛亮的失误,在评价诸葛亮时自觉或不自觉地与管仲、乐毅进行类比、对比,反复进行辨析。这是世人的一种共识,是对诸葛亮人物形象和精神符号的高度认可。2021年4月中央宣传部正式印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十四五”重点项目规划》,对做好未来5年的传承发展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其中提到,要记忆、传承、创新、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逐渐让人们了解优秀传统文化、热爱优秀传统文化,从而使文化自信显著增强。从学史增信的角度来看,为了更好地增强和坚定民族自信,诸葛亮自比管、乐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应该进一步挖掘和创新。

猜你喜欢
管乐管仲诸葛亮
2022第二十届上海管乐新年音乐会举行
诸葛亮喂鸡求学
诸葛亮没看过的书
管鲍之交
管仲:我给你们唱个曲儿
诸葛亮隆中决策
乐师
鲍叔牙与管仲
点点和小e / 管仲之器小哉
中国行进管乐的发展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