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化传播视域下社交媒体对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及路径解析

2022-11-21 02:43陈宇欣
传媒论坛 2022年16期
关键词:受众社交价值观

陈宇欣

自2010年微博推出至今,由于其内容制作门槛普遍较低,表现形式的多样性与丰富性可随时与微信、QQ、抖音以及其他网络媒介平台之间的关系链直接挂钩,具备很大范围内的用户自主性、交互性、参与性以及共享性。根据2021年新浪微博公布的《2021年微博热搜榜趋势报告》中可探知,在过去的一年中,热搜中的社会热点呈上升趋势,而娱乐热门趋势在持续降温,更多的社交热点也加入热搜榜。此外,热搜对青年用户的吸引力也在持续增加。而大学青年因好奇心强、易于接受新事物,致使微博成为众多网民获取外界新闻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作为一个社交和传播为属性的媒介,微博的信息碎片化等特点已经对如今价值观的教育形态、目标定位等许多方面产生了一些巨大的影响。而正伴随全球信息化时代节点的日益到来,数字媒体、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也更为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信息交互模式和新思维定式,这不仅使得未来互联网领域将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的战略主阵地,同时无疑也是为核心价值观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机会与挑战。因此,在碎片化传播视域下,微博这种新兴信息网络平台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塑造产生哪些影响,以及怎样看待在社会信息高度碎片化快速传播的大语境下利用新浪微博平台来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必须思考和处理的重要问题。

一、碎片化特征在微博中的境遇概况

社交媒体作为新兴网络媒体平台正在促进着各种资讯知识和信息内容资源的全方位互动化传播,并汇聚起了一个微传播的庞大集群。集群中形成的诸如微博、微信、微视频、移动客户终端系统等应用领域,迅速有效地改善了社群的信息传播环境和信息舆情场域,并迅速呈现出了递增的信息传递能力和快速传递产生的重大社会价值,已经发展成一个系统的、完整的、高效的和富有重大影响力的,并具有巨大发展前景的新媒介。

微博依托于社交网络、大数据云储存服务器和移动智能终端用户平台,在用户定位、传播媒介途径、平台内容发布、品牌营销手段等方面,与追求时尚、新潮、炫酷个性的年轻一代的现代审美特点密不可分。媒介即讯息,微博等新兴媒介的重要功能,早已影响到网络群体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所以,在内在情感、认知方式和价值观念都表现出与过去完全不同的品质特性。在全面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工作中,人们必须高度重视在信息内容传播过程中,由于信息载体的内容、认知主体的思维特点、诠释方式等,造成的信息碎片化。

(一)叙述文本的“碎片化”

在微传播这种新兴的信息传递渠道中,文本信息更新速度快、篇数较多,但140个字以内的文字内容限制使得发布的微博多数是日常闲杂类的唠叨、零碎的生活细节。微博没有标题,也没有中心思想,使得文本内容总体上缺乏结构完整性,和互联网中其他发布的文本信息格格不入。正是因为这种局限,也更加强化了叙事文本的“碎片化”特点。

(二)信息样本的“碎片化”

身为一款面向Web2.0的新兴互联网产物,和博客有所不同,微博信息样本的切入方法一直都是“碎片化”的,从日常生活琐碎到严肃的政务新闻皆如是。不管是半句话还是一个字,不管消息背后的含金量如何,每一条微博都在这种平台上形成一种消息样本的“碎片”。2010年世界杯期间,仅仅用新浪微博这个平台,每秒钟内最多可以制造出3000篇“观赛碎片”。如果博客中的文本内容倾向于长篇幅、理性客观的话,那么微博中随性而至的简短文本表达,更偏向于情感。

(三)微博“碎片化”特征所带来的困境

微博可作为突发事件应急报道的重要补充,它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大大提高新闻报道的时效性。但是,由于新浪微博目前传播的主要内容是部分新闻报道信息的片段,而信息存在于各种零散的人和事物中,受众需要在各类“信息碎片”中寻找彼此联系的内容,归纳整理出自身的价值判断。微博这种以秒计算的以及不断更新的信息平台,为公众提供了容量更为庞大的信息集群。但在同一时间内,内容的“碎片化”也拆散了传统新闻的完整性,文本“碎片化”造成了更多的文本间隔、差异和矛盾,使得传统新闻信息追求的结构统一性和意义一致性也在一定程度上被弱化。

二、碎片化视域中社交媒体对意识形态的双重影响

任何新事物的发展都有双面属性,碎片化的信息传播方式带来的新闻传播主体、信息传播生活化、内容呈现方式越来越多元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带来了诸多机遇,但也影响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内容形式、认知思维、解读方式等方面的地位和作用。

(一)碎片化传播视域中社交媒体对核心价值观的正面影响

在碎片化视域中,社交媒体(微博)的即时性、平民化和海量化等特征,将其快速渗透到人们的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并影响了社群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在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过程中,微博这个社交媒体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1.微博提高了核心价值观的亲和力

零散的信息传播往往以更简单、更直接的表达形式、更简洁的内涵和更生活化的话语类别存在。这有利于增强核心价值观的亲和力。在当代经济社会中,社交亲密度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碎片化传播更多地体现在以受众社会关系为中心的信息传播上,这可以增强社区与政府之间的亲近感。同时,在碎片化的社会语境下,碎片化的传播更容易引起网民群体的共鸣。因此,碎片化的信息表达对于提升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力具有一定意义。分散的话语传播也可以通过更多生活化形式和更多的生活化信息传播方式融入微博宣传中,将原来的空洞说教、政治修辞等转化为生动的日常用语。比如像部分政府的宣传部门已经在相关政务微博栏目中开通了微博与粉丝互动,有时还会通过微博制作一些有亲和力的微视频来提高与受众的互动性。在两会期间,微博实时报道会议的各项进程以及委员们提出的各项建议,也引发网友热议,这也大大增加了人们自身对价值观的自我认同感。

2.微博增强了核心价值观的吸引力

与其他传统意义的大众传播媒体相比,趣味性也是新兴网络媒介呈现碎片化的一个重要传播特点。使得培育核心价值观更具吸引力。首先是内容的传播。微博平台上的碎片化内容主要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微小事件上,比如外出旅行、美食娱乐、网上购物等。与传统媒体相比,微博聚焦重大社会事件、时代人物和时事新闻,能够传递主流受众的生活话语、人生经验和直观感受。第二,传播的形式。在新浪微博的应用中,碎片化的传播形式可以通过综合运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传播手段,充分调动和激发受众的多种感官,让粉丝感受到参与传播的欲望。比如,当普通网友偶然发现身边经常发生的一些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的社会行为时,他们可以从第一人称的观察视角发表和转载,无形中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碎片化传播视域中社交媒体对核心价值观的负面影响

社交媒介对受众核心价值观传播产生正面影响作用的同时,因为其本身存在的实际特征以及考虑到一些相对状况,也不可避免地形成了一些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微博使核心价值观的主导性被弱化

一些传播者在传播核心价值观时,对其固有特征信息的了解掌握程度并不全面;抑或是对价值观的一些具体核心内涵信息挖掘不够深入;要么是对我们眼下意识形态发展变化的复杂性把握不足;又或者是对一些新兴网络媒介技术的使用认知不合理,在微博宣传中对内容文本进行不当裁剪,导致理论分析不彻底,无法说服人,也就无法真正掌握目标群众的用户黏度,从而导致了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从根源上产生了碎片化现象。

现今的电子媒介已经日益渗透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包括微博在内的每一种信息宣传渠道,都或多或少地具有价值偏好和传播特点, 长久传播就会产生隐喻效应。一些非主流的价值观甚至是反社会的思潮,也可能会通过微博去进行宣传,争取社群,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被冲击。

对于信息接收方来说,大数据算法让他们只能看到自己想看的内容,这可能会导致很多粉丝群体沉迷于“微博冲浪”,容易产生片面的世界观,陷入“拟态环境”中。微博由于其用户对所谓的网红感兴趣,也逐渐侵蚀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些具体内涵,扭曲了青年对自己、对社会、对国家、对未来的正确认识。微博的巨大粉丝流量给受众营造出一种假象:如果你颜值高、口才好,那么最好不要学习也不要努力养活自己,而是发布一些没营养的文案和视频。

2.微博使核心价值观的精准度被降低

在新媒体时代,每个人都是信息的发布者,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知识层次和现实社会经历选择跟踪、编辑、转载或评论,这降低了核心价值观传播的精准度和准确性。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微博故意断章取义,或者故意曲解核心价值观的原意,如此一来,很容易导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异化,进一步降低精准传播度。

3.微博使核心价值观的严肃性被弱化

核心价值观是以具有民族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为基础,是全社会的价值共识,支撑和影响着当代大众精神的主流价值和判断。但微博的碎片化、片面性在满足受众娱乐化需求的同时,也在颠覆和消解具有普遍性、民族性、历史崇高性的文化底蕴,进一步削弱核心价值观的凝聚性内涵和严肃性,动摇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文化根基。例如,在微博上,一些非常严肃的事件和评论报道被加以娱乐化看待。

三、碎片化传播视域中社交媒体对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路径解析

微博作为一种新媒体形式,具有信息碎片化海量性、交互性及开放性等特点,对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产生了较大影响,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微博在碎片化传播中的积极作用,克服其负面影响,积极探索和培育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进一步提升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实效性。

(一)强化社交媒体中对核心价值观的系统认知

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培育是一个注重理论认知、深入学习实践的自觉过程,受众是理论认知的主体。各种主流思潮在社交媒体上“擦肩而过”,网络社交乱象丛生。因此,必须在碎片化传播中保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受众与环境的互动,对网络中的各类不良信息进行分类管理,净化社会价值观和网络不良思想环境。例如,在微博上,一些意见领袖可以利用自身影响力和粉丝社群,发布正能量和有利于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二)实现社交媒体对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认同

在碎片化传播的今天,利用社交媒体培育核心价值观,就要坚持公共利益至上的价值取向。粉丝对价值观的认同显然是具有情感色彩的,在微博通过同样的兴趣爱好去寻找志同道合之人的价值共识,并在此基础上发展成为现实生活的人际交往。因此,要深入挖掘核心价值观的趣味因素,就需要把理论知识宣传转化为生动有趣的画面、故事、事件等,引导受众以艺术性、趣味性、准确性去贴合主流舆论。

(三)提升社交媒体中受众的道德素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种大德。要在碎片化传播领域培育核心价值观,就必须充分发挥核心价值观的向导功能,将其与受众的网络道德素质结合起来,提高受众的道德修养。只有加强受众对网络道德知识的学习,促进网络道德知识的内化,提高网络道德判断能力才能有效提高网民对网络道德的认知。在微博中,作为网民,我们有言论自由的权利,但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不信谣、不造谣、不传谣,不制造虚假信息违背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内涵。

四、结语

通过社交媒体更好地传播核心价值观,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充分利用信息时代传播的碎片化,创设无界限的话语空间,通过无处不在的碎片化传播去提升核心价值观的亲和力、吸引力和凝聚力。

猜你喜欢
受众社交价值观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我的价值观
新媒体传播以及受众参与式文化发展
聪明人 往往很少社交
浅析新媒体时代下受众观的演变
受众需求视野下对电台编辑工作的优化措施探究
社交距离
价值观(二)
价值观(一)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为内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