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卉青,何山河,黎 岩
(1.内蒙古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010000;2.中央民族大学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北京100081)
在2021年8月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 “要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1]习近平总书记在此阐明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并存而非对立,中华文化认同和各民族文化认同并存而非相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从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的高度认识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强调 “文化认同” 。在承认各民族文化 “多元” 的基础上,强调中华文化的 “一体” ,即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而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这一论断精辟表达了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的精神内涵。
文化一般分为三个层次,即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指人类创造的具有一定物质形态的文化,如服饰、饮食、建筑、工具等有形物体。制度文化指人类创造和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典章制度等。精神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实践中所涵养出来的政治、哲学、宗教、道德、法律、艺术等体现各种观念的思想产品。
一般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指从远古时期至1840年鸦片战争中华民族所创造的与其生存方式相适应并积累起来的一切文化成果。当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现代文明,已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和人们的共识。可是,毋庸置疑,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传统文化几度被口诛笔伐,尤其是鸦片战争爆发、 “西学东渐” 以后,有些国人认为传统文化是现代化的包袱,甚至有人认为传统文化是落后文化的代名词,完全无视优秀传统文化的巨大价值。回顾或不忘这段经历,对我们更加坚定地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无意义。
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东南浩瀚的大海、西南高耸的青藏高原、北边茫茫戈壁共同围护起与外界相对分隔的广大区域。这里地域辽阔,有高山、盆地、丘陵、峡谷等多元的地形,有横跨五个温度带、四个干湿区的复杂气候,我们的先民就胼手胝足、披荆斩棘、共同生息繁衍于此。多元的地理环境、多元的社会实践以及偶然性等因素的孕育和制约,形成了艰难、质朴、多元的传统文化,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现代考古资料表明,从旧石器时代开始,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青藏高原、东北地区等都发现了早期人类活动的遗址遗迹。我国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指出,中华文化的发祥地 “犹如漫天星斗” 散布在祖国数百万平方公里的辽阔版图上,熠熠闪光。由此可见,中华文化的起源是多源多流的。人是社会的动物,由于资源竞争、战争、迁徙、种族的生存或延续等动力因素,必然与其他区域的人接触、混杂、联结及融合,形成有机统一的中华文明共同体。《礼记·王制》较早生动地记述了东西南北中五个不同地域夷、戎、蛮、狄、中国 “五方之民” 多元地理环境形成多元的文化特点。由于气候寒、暖、燥、湿不同,地域广阔,山川各异,因此,五方之民言语不通,风俗不同。《史记》中有比较系统的东夷、朝鲜、匈奴、西南夷等不同民族的列传,记录了东、南、西、北各民族多元的生活智慧、习俗、技能和生活场景等。各民族传统文化在其形成、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三次民族大融合,直至鸦片战争,不同脉系的多种文化频繁接触、彼此渗透、相互交融,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各地域文化互相汇集、交流、采借、吸收、交融,既丰富了自身,又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
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共处的关系,这些独特性孕育了每个民族文化的独特性。文化的多样性根源于民族的多样性,中国56个民族就体现出多元的文化特点。
1.各民族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物质文化是人类改造自然的物质形态成果,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各民族的物质文化内容十分丰富,包括服装、饮食、建筑、家具、交通工具、瓷器、乐器等[2](1)。我们的先民通过对造型、质料、色彩、装饰等多方面的结合,贯穿以比例、平衡、调和、统一等原则,将传统观念、美好祝愿、阴阳平衡等传统文化元素巧妙融入其中,共同缔造出各民族异彩纷呈的物质文化。远古时代,燧人氏 “钻燧取火” 结束了人类 “茹毛饮血” 的生食状态,在人类饮食文化历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伏羲氏 “织网罟以教佃渔” , “养牺牲以庖厨”[3](2530),神农氏 “教民播种五谷……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辟就”[4](208),使人类的肉食、粮食来源有了较可靠的保障。食物的烹饪方法也随着炊具的发展越来越多样、精细。今天满族的烤乳猪、蒙古族的烤全牛和烤全羊、维吾尔族的烤羊肉串、汉族的烤鸭等,都是由古代烹饪方式发展而来的。陶器的出现使食物的炖、煮、煎、熬、发酵等制作方法的采用都成为可能[5](157)。汉武帝时丝绸之路的开辟使得西域的西瓜、葡萄、石榴、黄瓜等食材传入中原,更加丰富了中国饮食文化。在自然环境、生存方式、就近取材等因素的影响下,古代各民族先民的居住文化分为干栏式、地穴式、屋宇式、帐篷式四大类型。为了躲避野兽袭击和防潮等,南方多为干栏式建筑,北方则为了保暖多采用穴居式建筑。傣族的竹楼,苗族、壮族、水族、侗族、土家族等民族依坡而建的吊脚楼,怒江大峡谷 “前脚落地” 式建筑都属于干栏式民居类型。由于帐篷式民居易于装拆搬迁的优点,使其成为我国牧区 “逐水草而居” 的藏族、蒙古族、达斡尔族、哈萨克族、鄂温克族等游牧民族典型的传统民居形式。中国素有 “衣冠之国” 的美称,各民族服饰造型各异,美不胜收。汉族传统服饰是上衣下裳,古有上为阳、下为阴的说法,阴阳平衡,万物方可吉祥通泰,上衣下裳设计风格,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和谐之美。苗族服饰在纺织、印染、刺绣时将多种手法结合起来,所以苗族服饰绚丽多彩、花团锦簇。蒙古袍宽大、高领、长袖,右衽再配上马靴,腰间扎宽腰带,显得男子魁梧彪悍、女子苗条柔美。藏族男子穿氆氇长袍,配皮靴或 “松巴鞋” ,已婚妇女则穿长袍,腰前系彩色横条的 “邦垫”①“邦垫” ,藏语音译,汉语意为 “围裙” 。。维吾尔族穿 “袷袢”②“袷袢” ,维吾尔语音译,汉语意为 “外套” 。、皮靴和 “喀拉西”③“喀拉西” ,维吾尔语音译,汉语意为 “套鞋” 。,无论男女都喜欢戴一顶别致的小花帽。各民族物质文化博大精深,不一而足,构成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直观、靓丽的色彩。
2.各民族独具特色的制度文化。制度文化是各民族创建的用来维护、保存、推动、壮大本民族发展的不同的社会组织和结构。制度文化是一个包括基本制度、具体制度、特殊制度在内的多层次的复杂系统,内容非常广泛。中原地区在历史上主要有汉族政权,也有不少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各民族在其统治期间都推行了有本民族文化特点的政治、法律、军事、社会等制度。宗法制度起源于上古的血缘种姓制度,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以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庶以贵不以长” 为继承原则。宗法制度以男系血缘为基础,将族权与政权相结合,提倡尊祖敬宗,上下尊卑,等级森严,宗法制度筑就 “家国同构” 的超稳定结构格局,是中国封建社会特别长的重要原因,也是迈向近现代文明的阻碍。中华民族素有 “礼仪之邦” 的美称。作为社会政治制度的 “礼” ,是维护宗法等级秩序、治国安邦的根本,而作为人们日常行为规范的 “礼” ,对上自朝廷政权的行使、下至民间的婚丧嫁娶等社会生活行为都具有最权威和最普遍的制约作用。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礼” 是统治阶级维护其社会秩序的工具,它钳制了人们的思想意识,束缚和压制了人们的想象力。但另一方面, “礼” 有伦理道德功能,对于国人道德素质的提高,形成人与人之间文明和谐的关系大有裨益[6](179)。再加上中国的官制文化、法制文化、政治体制、管理机构、考试制度文化等,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严密的制度体系。各民族政权将继承前朝与采用统一政权制度文化相结合,形成了各民族独特而多样的社会、政治、经济、家庭、亲属、法律等制度,从而传承和维护了中华民族的核心政治文化。有些比较封闭的少数民族,他们的制度往往以习惯、经验、舆论的力量来维系,制度的传承靠口口相传。应该注意的是,不管处于哪个发展阶段、哪种社会组织结构的民族,一般都采取因俗而治的政策,因此更好地保存了各民族制度文化的独特性。
3.各民族博大精深的精神文化。从精神文化的层面讲,各民族创造了内涵各异的政治、道德、哲学、风俗、文学、艺术、科技等,体现了各民族不同的认知、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情趣、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源远流长的古代文明孕育了汉族有别于世界其他民族的价值观念、道德尺度、精神境界等,形成孝亲、尊祖、敬宗、忠君、重民、长幼有序、尊卑有别、仁爱忠孝等伦理型文化,形成主张平衡折中、反对极端的中庸之道,勤劳务实、吃苦耐劳的精神,以及重人事、重现实、重人生、讲入世的价值观念。与汉族比起来,少数民族在精神文化上表现出较高的一致性,如崇尚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的世界观,以及重诚信、重血缘、重传统、重集体、轻利益、轻变革、尊老爱幼、恪守礼仪、乐观知足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创造了形式各异、内容丰富的文学、表演、绘画、雕刻等艺术表现形式。在文学方面,各民族成就卓著,很多作品都 “以其特殊的民族风格和民族气质所体现出来的民族特点,显示了特有的艺术魅力,丰富了祖国文学的宝库”[7](1)。各民族在科学技术方面也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明代回族航海家马欢的《瀛涯胜览》是一部较早研究中西海上交通的重要著作,明代维吾尔族农学家鲁明善所著《农桑衣食撮要》和《农桑辑要》《农书》并称元代三大农书。
19世纪末 “民族” 概念从西方传入中国,1902年梁启超提出 “中华民族” 概念。1988年,费孝通先生在题为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的演讲中认为,中华民族在近代反抗外国的侵略中由自在变成自觉的实体。2018年3月, “中华民族” 首次被明确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序言中,确认了 “中华民族” 作为各民族成员共同身份的法理正当性,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中华文化是中国各民族创造的一切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5 000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璀璨明珠,包括中国古代文化、近现代文化和当代文化。中华文化是中国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
中华文化是56个民族共同创造的文化。中华文化的整体是56个民族共同贡献的结果[8](99)。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中华文化包含各民族文化,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中华文化是生活在中国领土上的古今各民族人民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是各民族文化长期交流交融的文明成果。56个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但中华文化不是56个民族文化的简单叠加,而是有机统一。在中华文化中,各民族以其独特性构成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以其共同性构成中华文化的一体性。在我国历史上,各民族之间大融合、大杂居,频繁接触、彼此渗透、相互交融,形成了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的关系。这种联系已经达到互相交融、密不可分的程度,这种联系不仅是政治经济的,而且是社会生活全方位的,这也是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的生成原因,一定意义上可以看作是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汉族与少数民族互相影响、互相交融,是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的交融。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统一体,是各民族文化兼容并蓄、共生共荣的文化共同体。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并非此消彼长、非此即彼的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关系。
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实现了文化的互鉴、交融和共生,形成彼此互嵌的共生共荣格局。
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中原周边戎、狄、夷等民族向中原地区聚拢,汉族前身华夏族形成。梁启超指出, “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 ,远古时期,各民族交错杂居,在接触交流中求同存异,逐渐融合成一个民族,就是华夏族[9](51)。商、周时期的甲骨文、金文、玉器、铜器、庞大的宫殿建筑群,以及传统汉服的上衣下裳、哲学等都是当时华夏文化的代表。随着华夏族不断向外拓展,华夏文化不可避免地在民族交流中向四周辐射、传递、浸润,促进了与周边民族的文化交融。同时周边民族的优秀文化也被华夏族吸收,最典型的例子就是 “胡服骑射” 。秦灭六国后,统一了文字、货币和度量衡,再加上汉朝进一步开拓疆域,北遏匈奴、南服百越,设郡西南地区,并 “凿通西域” ,更加有力地促进了民族文化交融。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史称 “五胡” 的匈奴、羯、羌、鲜卑、氐等塞外游牧民族大规模南迁,与中原农耕居民大杂居, “胡文化” 与中原农耕 “汉文化” 在冲突、对抗、交流、互鉴中逐步走向融合。 “五胡” 各族通过学习借鉴汉族典章制度、语言文字、经典著作等逐步汉化,出现民族文化交流交融的新高潮。以往汉族服饰主要是上衣下裳之制,但到了隋唐时代,由于受胡服影响,一变而为 “上衣下裤” ,服饰大为改观,并一直沿袭至今。
宋元明清时期,辽、夏、金和其他少数民族或者采用中原王朝的政治制度治理国家,或者将儒家思想作为其指导思想管理人民,或者仿照汉文化轨迹发展本民族文化。随着这些措施的推行,他们都不同程度受到中原汉文化的影响。蒙古族由于建立了空前广大的大帝国,形成广阔的中原文化、边疆各民族文化、北方草原文化、域外文化等四种不同文化交融的格局。明清王朝对汉文化的汲取、吸收,以致逐步汉化,更体现出汉族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深度交融。
当代中华文化由中国传统文化发展而来,文化自信来源于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认可。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强调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是因为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突出优势。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不仅保护、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且引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各民族共同创造了许多符合时代精神的优秀文化。
每一个民族都以其独特的传统文化而区别于另一个民族,民族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的基因,因此,保护、传承、创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1.保护和传承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努力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保持自己文化的特色既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也是推动世界文化发展多样性的需要。保护好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地域文化的多样性,是保护中华文化活力、促进现代文化建设、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在保护文化多样性的同时,也要处理好保护文化资源与合理开发利用之间的关系。一是要 “摸清家底” 。对传统文化进行整体性调研,确定文化遗产抢救、挖掘、保护及传承重点;二是将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运用人工智能、VR技术、 “互联网+中华文化” 行动等,将传统文化提升到一个新水平;三是要深入挖掘和利用少数民族历史文化资源,探索适合本地区、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路径,助推巩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四是推动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要在增强对中华文化认同的基础上进行,不能本末倒置。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些民族文化形式会出现变化甚至自然消亡,汉族有这种情况,少数民族也有。要把那些可能消失的文化形式作为一种文化记忆加以保存,但不能不分良莠,全盘保护,更不能借保护文化多样性之名宣扬保守封闭的意识,固守愚昧落后的生活方式和陈规陋习。
保护是传承的基础和前提。2017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标志着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逐渐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文化创新就是要在传统文化认同的基础上,使传统文化与时俱进,从形式到内容实现适应时代、服务现实生活的提升和超越。我们应秉持客观理性的态度,对落后于时代的内容进行扬弃和更新,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既 “不复古、不泥古” ,也不 “简单否定” , “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10]。民族文化创新有助于推动实质性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 “能够吸引多数人群的目光” ,这对于发展 “特色民族食品产业” 和 “文化旅游产业” 都 “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11]。旅游、饮食、医药等是一些少数民族丰富自身文化内涵、拓展民族交往空间的重要平台。
2.促进传统文化向现代化文化转换。在我国各民族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迈进的过程中,在强势文化的冲击下,许多传统文化被淘汰的速度加快,传统文化的多样性正在被现代文化的普同性所取代。因此,要保持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我们就必须提升传统文化的适应度,使其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使传统文化面向现代社会做出必要转换。比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就是根植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 “仁爱” “诚信” “和谐” “天下为公” 等思想;传统文化中的 “天人合一” ,对于自然要 “取之有度,用之有节” , “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 等思想构成了今天生态观的基本内容;儒家思想中的礼文化, “长幼有序,尊卑有别” 和 “孝老” “敬祖” “爱亲” 等思想理念构成了今天良好家风的基础。凡此种种,不胜枚举,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民族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引领中国传统文化与时俱进,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向现代社会转化。
总之,只有相互尊重、包容、开放,各民族才能共同前进,才能在文化上相互欣赏、相互吸收,才能由文化的平行发展走向交融发展。通过交融,文化的共有认同性才能进一步增强,以各民族文化为根基建设的中华文化才能够得到普遍认同。
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增强,全球范围内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中华文化面临着历史性转折。要保持中华文化的正确方向,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借鉴世界优秀文化,强健中华文化。
1.坚持党对民族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做好党的民族工作的根本政治保证就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要把党的领导贯穿民族工作始终,就要形成党委、统战部门、政府、民族工作部门通力合作,社会全员共同参与的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1],不断提升党的政治领悟力、判断力、执行力和解决具体民族问题的能力和水平。要坚持党的领导就必须加强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及民族团结教育,提升各族干部群众的思想和理论水平[12]。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加强全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13]。
2.必须妥善对待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传统文化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同时,我们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我们不能数典忘祖,更不能妄自菲薄。作为我们党根本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在精神上高度契合,在实践中有机统一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回顾历史,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并且用来解决中国的民族问题,本身就包含着马克思主义对中华文化传统的继承。
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作为民族灵魂的文化都是国家和民族弥足珍贵的财富和立足世界的名片。我国是世界上5 000年来唯一没有出现文化断层的国家,我们更应该珍惜具有旺盛生命力的传统文化,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给予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文化足够的理解和尊重,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 。中华文化具有包容开放的特质,在新时代对待世界文化的问题上,我们必须坚持 “引进来” 和 “走出去” 的基本途径,要加强相互学习、交流互鉴,坚持求同存异、取长补短。我们要科学拓展传统文化内涵,激发传统文化活力,寻找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新的契合点,强健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竞争中掌握话语权,进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总之,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不同文化的交流、争锋、借鉴、激荡越来越激烈。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源头活水,我们要秉持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坚定文化自信,促进文化认同,要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凝聚力。在中西文化交流中提升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在世界多元文化的冲击中,固守根本,利用现代化传播手段,以中华文化特有的文化符号和文化形式彰显中华文化魅力,为世界文化增添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