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022-11-21 02:09智,赵冬,金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共同体中华民族民族

陈 智,赵 冬,金 浩

(1.内蒙古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010070;2.中央民族大学 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院,北京100081)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中推进,这是中国各民族共同的伟大梦想。面对世界格局的新变化和民族领域可能出现的风险挑战,必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唯有如此,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才会紧密团结,在党的领导下共创美好未来。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前提条件,深刻理解与全面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辩证统一关系,既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新时代推进民族工作的现实需要。2021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 “要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1],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先导。这就是说,要抓住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这一根本,用辩证认知指导工作实践,在民族工作中切实落实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的原则要求。

一、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关系的哲学视域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命题充满着哲学智慧。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现实存在物都是包含着共同性与差异性的矛盾统一体。中华民族亦是共同性和差异性并存的共同体,缺乏对各民族共同性与差异性的正确认识,便无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更无从推进。

(一)共同性和差异性是有机统一的辩证关系

共同性和差异性是辩证统一的矛盾体。首先,两者互相依存。共同性是指事物及其内部各要素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即相互吸引、相互联结及相互渗透的倾向和规律,是事物内在本质的一致性和共通性;差异性是指事物及其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分化、彼此排斥的倾向,表现为多样性、特殊性、个性。共同性寓于差异性之中,又统摄着差异性,差异性只有在共同性场域中才能存在,二者互为存在前提,并且有机统一,共同形成事物的整体面貌,进而推动事物的发展。没有事物的差异性,共同性便缺乏依托的载体,而没有事物的共同性,差异性就失去了存在的根源。其二,两者相互作用。差异性的存在与发展必须倚借稳定而持久的共同性,并依循共同性不断整合交融;共同性的稳定和增强在一定程度上也依赖于差异性的存在与沟通。其三,两者辩证统一的关系是有条件和边界范围的。共同性与差异性是共存于同一个共同体之内的共同性与差异性,超出共同体的边界,讨论共同性与差异性就失去了实际意义。

作为包含着共同性和差异性的矛盾统一体,中华民族是 “多元一体” 的,各民族之间及其与中华民族之间的关系在共同体之中都得到了合理定位。各民族和而不同又和合共生,构成一个有着共同根本利益、民族精神、家国情怀及价值追求的统一整体。撇开 “多元” 谈 “一体” 、忽视各民族现实差异,共同体就会失去活力和动力;撇开 “一体” 谈 “多元” 、忽视各民族一致性的根本利益,就会 “丢失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2],共同体的存在就会受到威胁。

(二)共同性和差异性是不断变化的

就民族共同体而言,差异性的种类和程度会随着生产发展、技术进步、人口流动、环境变迁等发生变化。总体而言,差异性会逐渐缩减,表现形式出现新的变化,差异程度不断减小,而共同性会逐渐增多,以往的差异性会被不断整合,特别是随着互联网等传播技术和媒介的发展, “共同体的塑造越来越不再受制于地理范围”[3](12),共同性的内容边界不断拓展,在精神文化认同的基础上,利益诉求、发展目标、价值信念、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共同性也会得到进一步强化。

这里要特别重视与保持共同性和差异性在变化过程中的动态平衡。处于矛盾体之中的共同性和差异性有着反相共生的关系,它们在一定范围内是互相促进的,但一旦超过限度,就会出现对抗的不利局面。因此,不能过度要求差异性的整合统一,以防止差异性在过度压力下走向对立面,甚至冲出共同性的边界;更不能过度强调和人为夸大差异性,以防差异性过度分散而破坏共同性和整体性。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和强化民族统一战线,不断改善民族关系,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引领着各族人民朝着共同目标奋进,在培育和增进各民族共同性的同时,使各民族的差异性在交往交流交融中日益得到整合,极大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认同度和向心力。

(三)共同性和差异性在矛盾体中的地位不是同等的

在共同性和差异性这对矛盾中,共同性具有优先性,是统领差异性的,是根本、主流和方向,具有内在构成的本质属性; “差异性” 是历史的、具体的,只有在合成与表现共同性的视界中才有存在的意义,二者的地位不能混为一谈,更不能随意颠倒。

中华民族共同体就是由共同性和差异性构成的矛盾体。中华民族共同体不仅为各民族差异性的存在提供了公共语境,使具有差异性的各民族得以合理定位: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关系,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民族之间的共同性在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实践活动中不断得以增强;更为各民族的发展进步提供了价值导向:民族问题的实质是生产力发展的问题,生产力发展要求各民族强化共同性,使具有差异性的各民族为着共同的理想而紧密团结、共同奋斗和进步。

(四)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是可优化的

共同性和差异性关系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客观规律性,但并非不可调节和优化。共同性和差异性关系的优化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客观意义上的共同性并不能催生出真正的共同体,比如生活在同一地域的人们,虽然在社会中形成了紧密关系,却无法保证在精神和情感上的互相认同。精神意识上的共同性犹如发酵剂,能够深化共同体成员的情感认同。共同性不是在简单划归共同体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它需要一种包容性和总体性,需要聚焦于成员的生活需要和共同体的发展,在精神、思想及政策等方面促进各民族的整合,潜移默化地对各民族加以熏陶、教导和提升。共同性也不是对各民族差异表征的简单抽象概括, “而是在长期的社会真实互动中逐渐产生的”[3](6)。而民族共同性是民族国家发展的必要条件和支撑保障,所以在处理民族问题的过程中,需要主动增强对具有差异性民族的共同性的把握,不断保持民族共同性和差异性的良性关系。

当然,充分尊重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客观性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依据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共同性是主流,民族和民族差异性将随着共产主义社会的到来而自行消失。但在现阶段,民族差异性的存在是客观现实,绝不能不顾历史条件强行消灭民族间的差异。失去差异性,社会将丧失活力,走向封闭和僵化。反过来,更不能因为差异性与多样性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提供了可能和前进动力而忽视共同性、固化甚至人为扩大差异性。如果忽视共同性,各个不同方向的差异性极易相互掣肘,导致社会原地踏步,甚至产生内耗,最终导致关系紊乱、秩序破裂、社会倒退。

二、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是民族工作的重要原则

民族工作应坚持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的原则。共同体是指 “具有共同性的人类群体” ,而 “共同性的‘稀薄’与‘浓稠’决定着共同体韧性的弱与强”[4]。中华民族是共同体,增进共同性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脉和灵魂,也是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基础和抓手。在寻求与增进共同性的过程中要做到开放包容,在尊重与包容差异性的基础上实现统一和谐。具体来说,一方面,要引领各民族深化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认同,形成强大的精神纽带,这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方向;另一方面,要在尊重和包容差异性上下足功夫,充分考虑民族文化、民族意识和具体利益,这既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也是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点。

(一)增进共同性

共同体 “是共同体成员共有的心灵港湾”[5]。共同体之所以存在,靠的不是对成员的强制性和主导性,而是成员内在的民族和国家认同感以及外在的共同行为准则和价值尺度。主观上的认同很多时候要比客观上的各种规定性更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倾向,因此增进共同性是改进民族工作的重点努力方向。

强化国家认同是增进共同性的主体内容。各民族跨越差异性相互认可,在相互联结的基础上组成现代意义上的政治共同体——国家,在其中寄托自己的身份和情感。这种认知、认同和行为对国家这一政治共同体的生死存亡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对于建立在56个民族基础之上的中国而言,必须强化各民族对伟大祖国的认同意识和爱国之情,把国家认同作为增进共同性的主体内容。

国家认同体现在各民族的利益同构、国家意识、公民意识等方面。中国各民族利益同构已是不争的事实。历史上,在各族人民出于不同需要而交易时,各民族的共同利益便开始出现和扩展。现代以来,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走过一个又一个历史征程,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成就,中华民族日益成为牢不可破的共同体和大家庭,各民族命运相连,休戚与共,共生共荣,各民族的长远和根本利益具有一致性。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各民族间的利益联结更是不断拓展,相互依赖性持续加强,更需要代表各民族的统一意志和共同期望的国家为各民族提供价值引领和现实规范,为各民族的联结、互动和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从而促成各民族与国家的 “同心” 契合。

公民意识是国家认同的前提和基础。公民是国家的公民,这是一种归属关系,内含着对国家的认同与忠诚。各族人民的权益得以不断实现、维护和发展,并以公民身份共享机会、资源与发展成果,要以履行公民责任和义务为前提基础,为国家社会发展尽心尽力,不断在精神、情感、价值观上认同所归属的国家。此外,国家认同还需要卓越的政治智慧和策略来跨越原有的共同体边界,激发爱国主义的强大精神力量,推行一体化的公共政策,引导与强化各民族的国家认同,实现各民族的 “美美与共” ,不断塑造与国家认同同轨的中华民族共同体。

深化中华民族认同是增进共同性的核心要素。中华民族认同是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精神支柱,体现于对中华民族的内在认同与归属。56个民族组成了完整的中华民族,彼此相互依存、不可分割,这已是客观事实。但客观事实并不一定促成主观认同,当人们将自己、和自己相关联的事物放置于民族共同体的视域中,并自觉认为两者的存在意义是一致的和共通的,这种发自内心的、持久的民族认同才会对人们的行为产生深刻影响。所以,中华民族的发展与复兴必须以民族认同为根基,强化对中华民族历史的认知和认同,强化各民族共休戚、共存亡、共荣辱、共命运的感情和道义。

历史地看,千百年来,各民族共同谱写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从来都是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不断维系和巩固着各民族的团结,各民族也都有着中华民族大义的心理认同。近代以来,面对亡国灭种的危险,中华民族这一共同体意识猛然觉醒, “自觉的民族实体” 开始形成,中华民族认同在民族救亡图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后,中华民族的普遍认同和根本归属感激励着各族人民克服各种艰难险阻,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现实地看,仍然需要强化各民族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和信念。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各民族间的利益联结不断拓展,相互依赖性持续加强,更需要深化交往交流交融,需要确立与坚定共同的发展目标,从而共同团结奋斗,共享发展成果,共创美好未来。

增进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是增进共同性的深层基础。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强烈的文化认同对民族团结奋斗、社会和谐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挥着长远和根本性的作用。就中华民族而言,作为各族人民共同记忆的 “天下一家” 的社会理想,既是中华民族整体意识的深层积淀,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初源头和思想基础。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不断整合并得以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高度认同而形成的强大凝聚力。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是覆盖中国各民族的共性文化,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和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我们既要认同中华民族内不同民族创造的优秀民族文化,更要认同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当代的集中体现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民族要走向复兴,必须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发展中华文化的思想精髓、人文关怀、道德追求及精神特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使之成为各族人民的精神信仰、价值标准和道德追求,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增进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是增进共同性的关键因素。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过去是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的领导核心,在新时代则是中华民族强起来的重要保障。因此,必须进一步增进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一是增进对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认同。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守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带领各族人民取得了伟大的奋斗成果,形成了以建党精神为源头的精神谱系,各族人民应认同党的奋斗历史和成就经验。二是增进对中国共产党的地位认同。不可否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正确选择,党同军队、国家和制度等具有同构性,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就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三是增进对中国共产党的理论认同。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导思想,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从而引领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各族人民需要坚持习近平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加强对党的最新理论的认同和支持。

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是增进共同性的动力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领导人民开创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光明大道。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各民族间的利益联结不断拓展,相互依赖性持续加强,各民族需要深化交往交流交融,共同团结奋斗,共享发展成果。各族人民应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保持共同的追求,以昂扬的精神状态和强烈的首创精神,同心共筑中国梦。各族人民应自觉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认同和自信,坚持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完善和发展包括人民当家作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推动各民族文化和中华文化的创新发展。各族人民应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来,不断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二)尊重和包容差异性

增进共同性并不是要消灭差异性,而是要在尊重和包容差异性的基础上做到开放包容,增进统一和谐。一方面,增进共同性是主旋律,差异性不能削弱和危害共同性,更不能以尊重和包容差异性为由,美化和遮蔽差异性中腐朽、落后的因素。另一方面,差异性需要被尊重和包容,尤其是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部分,更需要保护与传扬。

民族文化、民族意识上的差异性需要尊重和包容。差异性体现于多样性之中,多样性也包含着风险性。如何控制和降低风险性,使差异性向着利好的方向发展,不仅要在态度上平等对待、互相尊重,更要在行动上开放包容。首先,应尊重和包容各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引起各种文化的碰撞与竞争,这也是文化发展的必经过程,这样才能保持人类文化的总体活力与生命力。各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发展脉络和文化信念,共同组成了中华历史文化。要充分尊重与保护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并促进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进而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繁荣兴盛。其次,应尊重和包容各民族积极的民族意识。各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观、宗教信仰、伦理价值等,这些民族意识是其生存发展的重要精神内容。各民族意识整合形成了中华民族意识,并服从于中华民族整体意识,只有在尊重和包容各民族意识的基础上,中华民族意识才能延续和发展。只有真正理解、真心尊重并广泛包容各民族在历史文化、民族意识等方面的差异性,才能对各民族的存在和发展有正确认知,中华民族才能有最广泛的认同基础。

具体利益上的差异性需要尊重和包容。当前,各民族基于自身发展的需要,会有不同的价值需求和目标取向,在中华民族整体利益下存在不同的利益诉求。对此,一方面,要积极引导各民族将自己的具体利益融入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之中,认识到自己的利益与共同体利益是一脉相连的,而不是只寻求自身利益的满足,不顾整体利益的实现和增进。另一方面,要尊重各民族实现与发展自身正当利益的愿望,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缩小少数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差距,在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巩固共同利益基础,不断创造各族人民更有实质意义的共同富裕,使各民族真正体会到彼此之间同舟共济、休戚与共的关系,从而自觉维护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

三、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增进共同性是民族工作实践的重要要求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做好做实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要达到三点基本要求:首先,真心尊重差异,因为在尊重差异中强化情感认同和赢得人心是关乎民族工作成败的决定性因素;其次,坚持包容多样,因为在包容多样中促进交融与汇聚力量是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动力支撑;最后,不断增进共同性,因为在增进共同性中促进团结和发展事业是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所在。

(一)在尊重差异中赢得人心

在尊重差异中增强各民族情感认同。差异不是鸿沟,尊重差异才能实现各民族平等相处,增强各民族的情感认同。 “古往今来每个民族都在某些方面优越于其他民族”[6](194),各个民族都为世界历史发展作出了贡献,他们是独立和平等的。客观地看,各民族都有民族特性。唯物主义认为,构成事物的内在结构和元素并不是同质性的,大多存在差异,也正因如此,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才会形成互补关系,事物才能发展。中国各民族的差异性历史地存在着,今后仍会长期存在,应尊重这一客观现实,并保持对这一客观现实的正确态度。虽然各民族长期以来在人口数量、发展程度、意识理念等方面存在差异,但也正是这些差异的存在,各民族才有交往交流交融的可能和趋势,中华民族共同体才能汇聚生成。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少数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是 “中华民族文化多样性的源泉”[7](46)。共同体不是绝对同一性的代名词,而是对相对差异性的最优整合。没有各民族间的差异,中华民族这一共同体便不可能出现。这些差异不仅不应成为民族优劣论的托词,相反,一定程度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正是来源于对各民族客观差异性的把握和对共同性的塑造。也就是说,尊重差异才能发现和增进共同性、增强情感认同和归属。这就要求我们在民族差异性中不断寻求和谐统一,在共同性内做到包容开放、尊重差异,塑造与强化各民族情感上的 “五个认同” 。唯有如此,中华民族才能日益团结统一,更加繁荣发展。

在尊重差异中赢得最为广泛的人心。共同体是个体或者群体以 “同一基本关系”[8](124)为社会基础的一种联合,这种关系应在尊重差异中不断拓展,继而不断凝聚人心。做好民族工作, “最管用的是争取人心”[9]。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指向,关键在于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广泛赢得民心,形成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社会氛围。而共同体理念要深入各族人民的现实生活, “飞入寻常百姓家” ,就要尊重差异,要认识到多民族共存的客观现实,认识到多民族是我国发展的特色与优势,自觉树立维护统一又包容差别的思想意识。人心凝聚才能汇集力量,各族人民才能团结一致,勇毅前行,只有不断关注与尊重各成员的差异性、最大限度满足各成员的现实合理需要,差异性才不会成为阻碍人心团结的因素,才能建立起自觉和稳定的社会秩序。

(二)在包容多样中汇聚力量

在包容多样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本身就有包容多样的内在要求,在包容多样中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深度交融。在哲学视域中,多样性和差异性是共同性借以表现的手段和方式。宇宙万物丰富多样但又一体相通,这种相通就体现为具有差异性的不同事物之间的开放包容、交流沟通和共生共处。换句话说,哲学上的 “万有相通” 理念 “既要求重视万有之各自的个性,又提倡万有之间的交融共生、平等对话”[10](373)。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而言,正是基于不同的民族特性,各民族才有了交往交流的现实需要;正是因为能 “容忍和尊重他人的独特性”[10](254),各民族才能和谐共处,并进一步交融汇聚成为中华民族。

在包容多样中汇聚全国各族人民力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汇聚、迸发出强大的力量,在包容多样中才能实现。差异性意味着多样性,而这正是我国实现创新发展的动力源泉之一,这种动力要靠各民族相互了解和尊重,相互学习和交流,相互包容和帮助,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中国共产党来自各族人民,也始终存在于各族人民之中,其初心是为了各族人民,依靠各族人民,带领中国人民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时刻不忘推进统战工作,各民族形成了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汇聚起推动中华民族不断实现跨越性发展的磅礴力量。新时代以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形成的伟大抗疫精神,这些都极大地增强了各族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中华儿女的精气神更加高涨,为新时代实现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汇聚了人心力量,增添了精神动力。总结历史经验,起航新征程,更需要尊重和包容各民族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差异性和多样性, “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11](40),巩固中华儿女大团结,激发全国各族人民的无穷智慧和力量。

(三)在增进共同性中发展事业

在增进共同性中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历史照进现实,每当各民族团结时,国家便能繁荣发展;每当各民族分裂时,国家就会衰败羸弱,这是历史发展的趋势与规律。当今,中华民族大团结和各民族共同发展事业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基础。 “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9],民族大团结不能只靠各民族自发的共同生活及交往交流来维系,更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从精神、意识及理念上巩固与发展民族大团结。中华民族如何保持 “亲如一家” 的答案要到增进共同性中去寻找。在共同团结奋斗和共同繁荣发展这一民族工作的主题中, “共同” 这一理念意义非凡,各民族应不断深化 “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1]。只有不断增强各民族在追求团结统一、美好生活等方面的共同性,共筑精神家园,中华民族大团结才有坚实根基和支撑保障。增进超大共同体的共同性有两条路径,一是在意识层面进行宣传教育,二是共同体成员在实践活动中体验、感知与认同,两个层面同时发力,方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增进共同性应特别注重各民族的历史文化认同,强化各民族理想信念认同和价值共识。首先,各民族基于深厚的文化认同,构筑起共有精神家园。认同是一种心理认知、情感和倾向,需要全社会广泛的文化心理基础,而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的认同”[12],事关根本,事关全局,事关长远,需要各民族认同自身和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更需要各民族对中华文化深切认同。其次,要加强大历史观教育,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大团结。要让各族人民深刻理解辽阔的疆域、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伟大的精神是由各族人民共同开拓、创造、书写、培育的。最后,要深化各族人民的价值共识和理想信念认同,为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铸魂。中国各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形成了对道德、价值及理想等的总体看法, “从‘共同体’的价值指向看,向善的伦理观念是中华民族各成员共同的价值追求”[13]。因此,在现实生活中,完全有条件以爱国主义精神为引领,以实现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路径,以实现每一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目标,深度凝聚各族人民的价值共识与精神追求。

在增进共同性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增进共同性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强大作用的体现,要通过培塑各民族的历史文化认同与共有精神基因,增强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忠诚感,各族人民同心协力,使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获得源源不断的力量支持,从而使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各项事业在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中不断开创新局面。首先,在增进共同性中发展民生事业。增进共同性要充分认识到各民族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多做顺民意、惠民生的实事,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扩大和保障民族地区就业,健全差别化的民族区域政策,不断改善民生,不断满足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和向往[14]。其次,在增进共同性中推动各民族共同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梦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梦,各民族都要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努力,在团结拼搏中共创美好未来。发展是有效解决民族地区问题的 “总钥匙” ,要坚持和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落实各项民族政策,推动民族地区教育、医疗及特色产业等的发展,不断激发民族地区的发展潜力,提高民族地区的发展能力。同时,只有将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各民族的具体利益才会有更坚实的保障。

猜你喜欢
共同体中华民族民族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哪项世界遗产被 誉为“中华民族不 屈的脊梁”
论《飞越大西洋》中的共同体书写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MINORITY REPORT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
传承 民族 文化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