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守美
(福建省宁德市周宁县实验小学 福建 周宁 355400)
统编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围绕“小说大多是虚构的,却又有生活的影子”这一主题安排了三篇小说《桥》《穷人》《在柏林》作为课文内容。这个单元的单元要素指向不仅要引导学生关注小说的情节,环境、充分感受人物形象,还要完成另一指向教学目标,发挥想象,创编生活故事。小小说《桥》《在柏林》语言精炼,设置巧妙,欧亨氏的结尾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给读者以强烈的震撼。托尔斯泰的《穷人》篇幅相对较长,再加上外国文学作品的人文特色、语言风格等对学生来说相对比较陌生,因而核心内容相对难以捕捉,语文要素落实也较有难度。如何才能在小说课堂实现从“教课文”到“教语文”?如何用本单元第一篇小说《桥》作为载体,了解小说的基本特点。让学生意识到,作者安排的环境、人物、情节,对于烘托人物形象,凸显小说的主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本单元后面的俩篇小说《穷人》《在柏林》等学习有个依托。让学生在以后读小说的过程中,能自觉地关注小说三要素:情节、环境、人物。本文以《桥》为例,浅谈对小说阅读的解读思路及教学。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1)读小说,关注的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2)发挥想象,创编生活故事。《桥》是本单元第一篇精读课文。从单元统整教学视角来看,本课教学承载着为本单元另两篇课文教学准确定位的任务。因此,在诸多可教的内容之中,本课教学聚焦的乃是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的指导。《桥》是篇小小说,这一文体与学生此前接触的大量的记叙文(记实文)《我的战友邱少云》《狼牙山五壮士》等不一样。记实文是对真实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记录,而虚构性是小说最大的特点。然而虚构,来源于现实生活,是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进行了加工改造。使人物形象更丰满,更立体,更能反映某种社会现象。因此备课伊始就得明白小说阅读的价值是什么?小说教学教什么?如果仅仅对人物形象进行归纳、概括,如《桥》中:“老汉是个怎样的人?”“大公无私”“舍己为人”……“哪些句子让你有这样的感受?”这样的教学,我想我们又重回老路“教课文”上了,与小说阅读“以人为本”“移情理解”“思想共鸣”的初衷相悖南北了,拚弃了小说教学对人物处境和内心的理解的引导了。纪实文故事以叙述事件为主,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主。这是我们在教学中最该区分的体裁。从而“量裁定教”。因此我在教学中这样设计:在学生初读的基础上,问:小说通过什么事来体现老汉的舍己为人呢?(洪水中,组织村民过桥;过桥中揪出小伙子、推小伙子上桥;结果自己和小伙子都牺牲了。)引导学生理清人物,再次熟悉作品内容,然后梳理关键情节,设身处地读小说。(1)假设你是文中的儿子,老汉是你的父亲。(2)孩子们,你能理解你的父亲此时的一冲一揪一吼和后面的一推吗?引导孩子们走向小说的情景里面,以己身换彼身的体验人物的处境,感悟内心情感,从而移情理解。最后引导学生自主交流、合作探究的学习,了解小说虚构这个特点。(3)你觉得这是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吗?为什么?那么作者谈歌是怎么在真实生活的基础上,一步步进行虚构,添加,来烘托老汉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呢?(1)添加环境描写。交代背景,为后文做铺垫。(2)添加人物。作者谈歌还虚构了什么来烘托老汉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呢?(儿子、老太太、村民)既然直接描写老汉就能体现他的精神,为什么还要描写儿子呢?是不是多此一举呢?添加了儿子,烘托了老汉的高大形象,升华主题。(3)体会欧亨氏结尾。本来老汉的故事在一片白茫茫的世界,这里就可以结束了,为什么在结尾添加了一个老太太?作者在之前设置种种悬念,就是为了让故事结局出人意料,让故事情节更加跌宕起伏。循序渐进引领学生感悟作者是如何构思故事情节。如何让情节一步一步地推向高潮?如何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进入小说的世界里面,让学生真切的理解小说中的环境、人物、情节,更加深刻地感受小说的冲击力,从而内心深处产生触动,同时了解小说的基本特点,也领略到小说的艺术魅力。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注意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吴忠豪教授《再论语言积累是学习语文的基础》指出:对小学生而言,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可以为他一生语文能力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语言材料积累与其语文能力发展呈正比。首先,语言积累的数量是决定一个人语文能力的关键要素;其次,大量的语言积累能帮助学生熟悉并掌握汉语语言规则;三,语言积累能够丰富学生语感经验……小小说《桥》独特的诗化的语言,善用比喻、拟人、通感的修辞手法为小说增添了诗的韵味,使小说的意境更加清新、含蓄、悠长。更是丰富学生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审美情趣的语言范本,如文本中的语言: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变大了,像泼,像倒。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这些短句,独句成段,比喻,拟人等语言描写分布在文章的各个段落,有些描写扣人心弦,值得我们关注。教学时,引导学生运用梳理、提取、整合的阅读方法,读、找、圈相关语句,进而阅读感悟:通过这些描写带给你什么感受?你还发现了什么?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逐步发现:当万分危急的时刻,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三个感叹号让老汉的威严镇定的形象跃然纸上,一冲一揪一吼让我们感受到老汉在千钧一发时刻的无奈、无私。“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发抖”“呻吟”等语言,也说明人物的矛盾与冲突已然达到了高潮。这些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不仅交代的故事发生的背景,渲染了紧张的气氛,推动了故事情节发展。还从侧面反衬出老支书的形象。
小说中的人物都是立体的,多面的。这立体的,多面的人物形象作者如何通过文学作品的细节一点一点的,如山般耸立起来,最后雕成了一尊塑像,屹立在人们的心中。作者如何用细节赋予人物丰富的属性?如何用细节让人物拥有更为真实的模样,比如:“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当水渐渐窜上来”老汉的“冲、揪、吼”“木桥发抖、呻吟”“老汉一推”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走进文字,让学生自行琢磨、同伴讨论,最后,以朗读、角色扮演的方式,体会人物说话时的语气、情感以及人物活动的动作、神态、心理活动,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和不同理解,进一步体会到老汉立体、鲜活形象。
充分感受人物形象,是读懂了小说的关键,人物读懂了,小说也便理解了。小说中的人物之所以能成为人们口中喜闻乐见的“宠儿”,那是因为细节描写生动形象,让人过目不忘。如《景阳冈》中的武松形象的塑造,语言和动作最为出彩:语言描写最精彩的便是“喝酒”这一部分。首先是武松的三“叫”:①“主人家,快把酒来吃!”②“这酒好生有气力!主人家,有饱肚的买些吃酒!”③“主人家,怎的不来筛酒?”三“叫”中,那个粗枝大叶、大声说话、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直爽的武松形象尽显无遗。其次是武松的三“笑”:①武松笑道:“原来恁地。我却吃了三碗,如何不醉?”②武松笑道:“要你扶的不算好汉。③武松听了,笑道:“我是清河县人氏,这条景阳冈上少也走过了一二十遭,几时见说有大虫!你休说这话来吓我!便有大虫,我也不怕。每一“笑’都彰显武松酒量惊人、胆量过人、豪放不羁的人物形象。再次是武松的三“疑”:①“你如何不肯卖酒与我吃?”②“叫我做甚么?我又不少你酒钱,唤我怎地?”③“便真个有虎,老爷也不怕。你留我在家里歇,莫不半夜三更要谋我财,害我性命,却把大虫吓我?”寥寥数语,又把武松倔强的性格描写的淋漓尽致、跃然纸上。
还有一细节描写主就是“打虎”这一部分。先是老虎的跳、按、扑、撺、搭、掀、倒竖、剪、兜,尤其是出其不意的三招“一扑”“一掀”“一剪”,在动词之前加上“一”字,动作简单粗暴又干脆利落,可见老虎来势汹汹,速度之快、力量之猛、威胁之大,令人不寒而栗。再是武松的“三闪”,看似被动应对,实则机敏聪明,在极为不利的情况下,唯有先避其锋芒,再挫其锐气,方为上策。随后武松主动出击打虎的部分,动词运用更是丰富而精准,梢棒的“抡”和“劈”,赤手空拳的“揪、按、踢、提、打”,一连串的动作描写,颇具画面感,令人读来自有一种势大力沉、威猛无比、虎虎生威之感。此外,这一部分人与虎的动作描写交替进行、主动与被动的形势转换,既生动地展现了人虎相搏的惊心动魄,又让武松临危不乱、武艺高强、英勇无畏的英雄形象深入人心。而“下冈”部分时的“坐”“挨”“挣扎”等动作,非但无损于英雄的形象,反而显出武松平凡、普通的一面,关注到这些生动形象的细节描写,武松这人物形象更加朴实、立体、真实、可信。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第三学段“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体会作品的情感”。在细节中品形象,既落实课标要求,又在润物细无声中为语言积累做积极的探索,培养了语感,提高了语文素养。我想,长此以往,郭沫若的“胸藏万汇凭吞吐,笔力千钧任翕张。”精辟论说一定能在学生们的笔下汩汩流淌。
纵观统编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安排的古典名著阅读《草船借箭》《景阳冈》《猴王出世》《红楼梦春趣》从四大名著中选文段作为课文内容。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安排了外国文学名著的阅读,分别从《鲁宾逊漂流记》《骑鹅旅行记》《汤姆索亚历险记》中节选文段作为课文内容。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安排了三篇小说《桥》《穷人》《在柏林》以及我们在读的,或者以后读的。小说作为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每一部作品都有自己的文本体式。都有自己区别于其他文体的独特的地方和价值。而它以其他文本的不同之处,就是我们要引导读这篇小说的独特价值所在。怎么读小说?无非关注的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如何构思故事情节?故事情节如何一步一步地推向高潮?让学生真切的理解小说中的环境、人物、情节,更加深刻地感受小说的冲击力,从而内心深处产生触动,同时了解小说的基本特点,也领略到小说的艺术魅力。然后学生在这个过程当中自主的学习语言、品味语言,进而发现不同作品尽管语言表达、描述不同,但都最终为烘托人物形象服务。教师如此一步一步引导学生长此博览群书,广泛涉猎。学生必定能够拥有丰富的语言素养和积淀,必能在中外文学作品之间架起一座文学审美的桥梁。为学生整个学习生涯,乃至整个人生奠定了一定的文学基础审美情趣。
随着社会进步,许多文学名著都被拍成了各种版本的电影、动画片,绘制成连环画等等,开展突破纸质阅读的综合阅读也是举一反三的一种思路。比如,在阅读《猴王出世》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推荐学生观看电影电视剧《西游记》。读课文《三打白骨精》其中妖精“三变”——课文节选《西游记》中的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改动压缩的课文。原著中描写这样描写村姑:“说不尽那眉清目秀,齿白唇红……柳眉积翠黛,杏眼闪银星。体似燕藏柳,声如莺啭林。半放海棠笼晓日,才开芍药弄春晴。”读着,此时的白骨精可谓“沉鱼落雁、闭月羞花……”。课文呢,仅仅用“变成个美貌的村姑”。如何感悟美貌?如何体会白骨精手法的高明?再如:原著中环境描写生动,如:“虎狼成阵走,麂鹿作群行。无数獐豝钻簇簇,满山狐兔聚丛丛。千尺大蟒,万丈长蛇。大蟒喷愁雾,长蛇吐怪风。”烘托了恶的环境;接下来,从塑造人物时,文章的写法上也很有趣,比如白骨精的“三变”中,妖精的心理变化很精彩,所变化的小姑娘、老婆婆、老公公外貌描写到位;悟空的“三打”重点感悟打妖精的动作,唐僧的“三拦”中,语言生动又有趣等等,对比课文、原著,再观察电影电视剧有哪些独特的表现手法?又是如何再现文学作品内容的?在这种对比与讨论交流中,学生可以体会到艺术表现形式不同,对内容、情节、人物的呈现效果也不同。如此,学生能够对原著内容形成了更鲜明的印象。
倘若孩子们意犹未尽,我们大可以尝试引导学生从一部作品走向另一部作品。比如说《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是一部以孩子的视角来反映社会生活中的问题的成长小说。在孩子对成人世界仅有朦胧的意识时,阅读这一类作品有利于塑造观念。因此,我们就可以推荐《少年维特之烦恼》《大卫科波菲尔》等同样有关成长的文学作品。这样既拓宽学生的阅读面,又让整本书有广度、有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