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树下,红领巾飘起来
——论重庆市江津区综合保税区小学校少先队活动课程评价机制

2022-11-21 00:04:07涂小伟何小芳重庆市江津区综合保税区小学校
教育家 2022年37期
关键词:江津少先队员少先队

涂小伟 何小芳 | 重庆市江津区综合保税区小学校

道路两旁,阳光透过枝繁叶茂的银杏,洒在重庆市江津区综合保税区小学校充满生机的校园中;升旗台下,小红领巾们望着鲜红的旗帜徐徐升起。建校以来,学校始终以“润”文化为核心,以“彩笔篆云悦童年,清风琢玉润童心”为办学理念,高度重视少先队工作。为促使少先队活动课程更好地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拓宽发展空间,学校始终关注课程建设的薄弱点——评价,由此倒逼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等各方面的建设,不断优化少先队活动课程体系。

以“研”筑行,瞄准问题增共识

发现问题找路径。学校通过课后访谈及问卷调查等方式,精准把握现有活动课程中师资、少先队员学习能力及活动场所现状,发现课程建设中出现的问题,从整体上探寻活动课程的提升路径。

专题研讨增共识。学校通过开展自主研修、集中研讨以及邀请市内外专家实地指导等方式,引导教师凝聚共识,明确各项少先队活动的最终目的是指向学生的全面成长。如,在专家的高位引领下,学校依据CIPP评价体系,构建了集“课程开发准备、课程方案选择、课程实施、课程成效评估”四位一体的“润劳”课程评价模型,教师们均可据此定位课程中的具体问题。

课题研究促成长。依托区级课题 《红领巾主题架构和实施研究》,学校鼓励教师主动参与相关研究,让其经“课题引领+项目带动”取得专业成长,从而进一步打造优质少先队活动课程品牌。

以“行”促实,课程建设明路径

课程建设体系化。结合校情,学校初步构建了“润”文化下的“润玉”课程体系框架,并优化课程群,使粗放零散的活动课程进一步规范化、体系化。同时,初步编撰了基于学校特点的《少先队活动操作手册》《中国少年先锋队中队工作手册》,让少先队的各项活动有了细致的参考依据。

活动课程精品化。立足少先队员成长需求,学校研发了“阅读润心课程”“润劳课程”“职业初体验课程”等活动课程,期望以实际活动培育有信念、有道德、有文化、有创新的“四有”少年。

基地建设常态化。结合地域文化特色,学校梳理周边可利用的活动场地,发动社会力量为少先队员提供活动场所、人员保障等全方位的服务。目前,学校已初步建成了“润心农场”“职业初体验”“爱国主义教育”等活动基地。

以“评”增效,提升课程品质

定量定性协同推进。学校重视指向立德树人的表现性评价,将少先队活动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过程及最终结果作为考核要素,明确了课程评价指标体系,细化了评价等级与标准,初步形成了两大课程评价成果:一是少先队活动课程评价结构图,二是《综保区小学少先队活动课程评价细则》《综保区辅导员年度考核评价》。真正实现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管、评建结合,走上内涵式发展之路。

展示评比尽显风采。除了少先队员入队考核,学校还会不定期地开展“少先队活动课程开放日”“少先队员才艺大比拼”等展评活动,提升活动课程品质。建校以来,学校已先后收获重庆市江津区优秀少先队集体、江津区优秀少先队辅导员、江津区优秀少先队队员等多项表彰。

路漫漫其修远兮。未来,学校将依据少先队活动课程评价结果再出实招,组织“5+”课程建设活动:搭建“学习+”,完善少先队活动课程体系;借助“网络+”,搭建一个智慧平台,为少先队员成长赋能;发挥“榜样+”,培养一批优质少先队员;开展“活动+”,赋能师生全面发展成长;完善“评价+”,优化活动课程评价体系,提升活动课程品质。

猜你喜欢
江津少先队员少先队
认识少先队
江津区科协全新打造《科普江津》栏目
电脑迷(2020年10期)2020-12-17 23:15:12
一山一水皆诗情——重庆市江津区蔡家真开展诗教工作纪实
中华诗词(2020年5期)2020-12-14 07:44:52
不老的少先队
少先队员永向前
少先队活动(2020年8期)2020-09-11 06:42:52
少先队员永向前
少先队活动(2020年7期)2020-08-14 01:18:00
让少先队走向校外
少先队活动(2020年6期)2020-07-27 01:34:54
少先队学科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少先队活动(2018年9期)2018-12-29 12:18:40
三峡库区县域土地生态红线划定研究
——以重庆市江津区为例(内文第 52 ~ 58 页)图版
江津区经信委关工委的爱心篮球板让山区孩子更快乐
下一代英才(2016年4期)2016-11-19 20:5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