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区域游戏中培养幼儿良好品质的实践

2022-11-20 23:26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清泉幼儿园毛应春
家长 2022年9期
关键词:设置区域游戏

□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清泉幼儿园 毛应春

幼儿良好品质的形成有助于其更好地开展学习活动,可以说区域游戏是培养幼儿良好品质的有效途径。教师应根据幼儿发展情况设置区域游戏,通过合理的游戏流程、游戏设计等,让幼儿自主探索和活动,在玩中学,学中乐,形成良好的学习意识和品质。下文笔者从自身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体会出发,主要探讨区域游戏中培养幼儿良好品质的策略。

一、区域游戏培养幼儿良好品质的积极作用

(一)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对幼儿来说,区域游戏有着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作用。一般情况下,幼儿在区域游戏中会保持较为愉快的心情、活跃的思维和较强的思维能力。通过区域中的游戏,幼儿可以学会正确的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会因此而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比如,大班的区域游戏“苗苗服饰中心”,此游戏内容包括了裁剪、制衣、验收、厂方直销和服饰专卖各项环节。在不同的游戏内容和环节中,培养幼儿的方向也不同。如裁剪环节主要在于对幼儿模仿学习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制衣环节在于对幼儿耐心和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在于幼儿初步审美观念的建立;验收环节主要是培养幼儿的细心和责任心;厂方直销环节因为渗透了现代营销理念和与人沟通的技巧,所以通常能培养幼儿的社会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服饰专卖环节则注重对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和服务意识的发展。在这一系列的游戏环节,幼儿可以一遍遍地强化自己的良好品质,可以在人与人的交往体验中,树立道德规范,增强礼仪规则。

(二)促进幼儿创造性潜能的开发

对幼儿来说,区域游戏可以开发自身的创造性潜能。陶行知先生曾言,“天天是创造之时,处处为创造之地,人人皆创造之人。”区域游戏的魅力在于其有着极强的挑战性。在区域游戏中,需要设置游戏环节,需要创新游戏方式,更需要布置一系列的游戏任务,发放相关的操作材料,幼儿需要通过对自己创造性、想象力的发挥,完成区域中的各类游戏。

比如,在“创意DIY”游戏中,教师通常需要提供众多可供操作的废旧物品和辅助材料,将幼儿置于主体地位,由幼儿自由选择材料,根据自己的意愿为依据设计操作物品。而在动手动脑的结合中,幼儿可以对各种各样的作品创造性地制作。总体来说,区域游戏赋予了幼儿充分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平台,所以能在展示幼儿自身能力的同时,培养幼儿良好的品质。

(三)促进幼儿独立自主性的发展

在幼儿阶段,开展区域游戏可以促进幼儿独立自主性的发展。在区域游戏中,幼儿通常都是通过对某一具体区域游戏的参与和实际物品的制作,对自己所有的生活认知和体验进行表达,而此种表达不仅促进了其自主性的发展,还有效地培养了幼儿的语言能力,更能增强幼儿的合作分享品质。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只需适当地建立游戏规则,让幼儿可以在自主性发展中有据可依。

比如,在“贝贝理发店”的区域游戏活动中,受各种因素影响,幼儿对此类游戏活动并不感兴趣,这也使该区域游戏活动的参与人数较少。此时教师就需要在了解这一情况后,可以“顾客”的身份参与游戏。“顾客”来到理发店,和店中的“礼仪小姐”礼貌地打招呼过后,由“礼仪小姐”介绍“理发师”,而后“理发师”再为“顾客”理发。在理发的过程中需要注意,“顾客”和“理发师”之间需要有互动。“理发师”可以和“顾客”沟通,如阿姨需要其他服务吗等。作为“顾客”的教师则需提出自己的要求,可以适当地“刁难”“理发师”,如需要卷发、烫发等。而担任“理发师”的幼儿就要通过思考,得出满足“顾客”要求的方法。这样的方式,可以有效发挥幼儿的自主性,让幼儿发散思维,在其问题思维的培养中,提升其问题解决能力和优秀的思维品质。

(四)促进对幼儿协作精神的培养

事实上,在幼儿良好品质的发展中,区域游戏可以促进对幼儿协作精神的培养。幼儿受年龄特征和家庭教育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存在以自我为中心、合作意识淡薄、缺乏合作机会和能力等问题。还有少数幼儿因为受到溺爱,养成了唯我独尊的刁蛮性格。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培养幼儿良好品质,教师可以应用区域游戏。区域游戏属于一种需要幼儿相互合作的游戏,因而此游戏有着培养幼儿合作意识、训练幼儿合作技巧的作用。在游戏中遇到困难或矛盾时,幼儿需通过协商、合作、分工和协调等团体协作方式,顺利完成活动任务。

比如,在大班区域的“小小设计师”游戏中,在教师的指导下,幼儿通常知道需要对大规模的立交桥模型进行拼搭,但如果只是凭借一己之力,能力较弱的幼儿一定无法完成。此时教师就要让其自主选择同伴,或教师指定合作小组,让幼儿通过和同组成员的商量合作等,对作品进行设计制作。在制作完成后,教师再让幼儿一起对所完成的作品进行欣赏,并在欣赏时对其中的不足之处进行思考改进,对其中的出彩之处进行分析和探讨。

二、在区域游戏中培养幼儿良好品质的实践

(一)依托区域游戏,优化幼儿品质

1.重视区域特色,激起幼儿活动兴趣

作为幼儿教师,要想对幼儿良好的品质进行培养,就必须关注幼儿,了解幼儿,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培养幼儿。幼儿教师要以区域游戏为依托,在重视区域特色后,以区域特色为基础设置区域游戏。教师要充分考量不同区域的特性,要研究活动区域的性质后,将性质较为相似的区域安排在一起。如此方能在了解不同区域的特色和区域游戏的特性后,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让幼儿可以在不同的活动氛围中满足自己的探索欲望。如可以在教室中设置阅读区、美工区、绘画区等,设置对应的阅读游戏、绘画游戏。由于科学探索区中的活动需要用到水,教师要在靠近水源的地方设置该区域,并在确定区域活动的位置后根据区域活动的特性设置区域游戏。表演区一般来说需要用到较大的空间,所以可以将表演区设置在开阔但又不会影响到他人的位置,然后进行表演游戏。幼儿可以以自己的兴趣爱好为前提,选择区域游戏,然后在区域游戏中发挥自己的能力,提升自己的品质。

2.合理空间设置,提升幼儿的活动积极性

合理设置区域的游戏空间实际上才是最重要的。教师要积极应用教室的空间,利用好教室的边边角角这些区域,不同的区域分别安置对应的桌椅,以此在优化整体布局时,为幼儿的游戏操作提供便利。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教师要适当留出区域中间的位置,当其他区域不够宽敞时,以此满足活动需要,让幼儿可以在相对独立但灵活的区域之间,尽情地参与游戏。比如,教师在教室中间的大块空地上设置建构区域,在该区域组织幼儿用大块的积木构建“飞机场”。根据飞机场的特性,发挥幼儿的想象,设置对应的建构游戏。在兴趣和环境的相辅相成中,让幼儿更加积极自主地参与区域游戏,从而在快乐发展中优化品质。

3.设置区域隔断,集中幼儿活动专注力

幼儿因为年纪尚小,并没有良好的思维能力和意志力,也无法长时间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这些特性都影响到了正常活动的开展。教室内的空间相对教室外来说自然是较为狭小的,不同的区域需要的空间和环境又存在不同。所以这个时候,也就需要幼儿教师可以设置区域隔断,以此集中幼儿的活动专注力。教师要注意加大班级的弹性空间,对可收可放的区域隔断进行设置。可以根据不同区域的特性设置隔断,如角色扮演区域和表演区域在一定程度上比较相似,且都属于热闹的区域,此时就可以将这两个区域设置在同一边,并进行隔断。而诸如美工区、阅读区和建构区相对来说较为安静,就可以设置在同一边,以桌椅等不同材料简单隔断。之后教师再根据区域的情况,对与区域相符的区域游戏进行设置。这样可以使区域游戏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可以在保障区域游戏的趣味性和便利下,给予幼儿独立的游戏空间;可以在集中幼儿的注意力下保证幼儿的活动空间,从而促进幼儿良好品质的发展。

4.设置区域联动,引发幼儿活动创造性

培养幼儿是需要注意区域联动的。所谓区域联动就是对各个区域进行整合,使其由不同的个体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一般来说,设置区域联动可以对幼儿进行明确的职能分工,幼儿可以在不同的区域游戏形式下拥有更多的自由创造空间。根据此,幼儿教师要组织不同的区域游戏,在划分区域后,根据区域的特点组织游戏,幼儿要参与这些区域游戏,收获游戏经验。当他们有了一定的游戏经验后,教师就要加强幼儿之间的交流,幼儿要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游戏伙伴交谈,分享自己的游戏经验后,一起策划其他不同的区域活动内容。如此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培养其良好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参与哪种区域游戏,如喜欢美食的幼儿参与美食区的游戏,制作推销和售卖该区域的美食。有着强烈表演欲望的幼儿则可以参与表演区的游戏,或是排演情景剧,或是表演所看到的电视节目等。手工区的幼儿则可以参与小工艺品的制作售卖游戏。这样区域联动的方式,可以直接全面地联系起各个区域游戏,可以在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后,提高幼儿的实际动手能力。

(二)有效开展游戏,逐步提升品质

1.内化区域规则,培养良好意识

区域游戏与其他游戏最大的不同就是,更能体现出幼儿的主体性,但在自主化的区域游戏中,教师不能直接放任幼儿,而是需要在了解区域游戏的实际情况后,对一定的规则进行明确制定。利用区域游戏规则的内化,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教师可以在区域游戏规则的制定中,画出对应的图片。如图书区,可以画出一张张“打开的嘴巴”,而后在“嘴巴”上打上鲜红的叉,以此明确表示在图书区应该保持安静的规则。或者教师也可以直接画出一张“嘴巴”后,在“嘴巴”前面画上一个“竖着食指的手”,以此告诉幼儿在读书时不要说话。这样在区域游戏中张贴简单易懂的图片,可以让幼儿明白游戏规则,从而树立起规则意识。又如,教师可以在游戏区,贴上几只“小脚印”,让幼儿在游戏时脱下鞋子,将脚整齐地放在“小脚印”上。一旦“脚印”上放满了鞋子,那就会被淘汰该区域。如此一来,幼儿就会形成良好的游戏习惯,就会因此形成良好品质。

2.注重材料投放,激发探究兴趣

实际上,在区域游戏活动展开的过程中,相关活动是否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实现活动开始前所制定的教学目标,除了与教师的区域活动规划设计理念,以及对区域活动的认知有较为密切的关联外,幼儿是否有参与相应区域游戏活动的兴趣,也是决定区域游戏活动展开是否顺利的关键性因素。因此教师在提升相应活动质量的同时,需从幼儿的角度出发,尊重幼儿的兴趣和审美特征,创造更为丰富的互动场景,提升幼儿参与积极性,以及相应区域性游戏活动的趣味性。譬如,教师在开展区域性幼儿演唱活动的过程中,有些幼儿对单独的演唱活动并未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为了能提升幼儿的兴趣和参与积极性,教师可以在进行演唱活动的过程中,穿插与歌曲相关的小故事讲述,这不仅能使没有唱歌天赋的幼儿在故事讲述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才艺,还能使现场的氛围变得更加热烈,这样一来,相应的区域化游戏活动便能进展得更为顺利。正因为不同幼儿的兴趣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性,教师不一定要在区域游戏活动策划的过程中,以统一的方式让全体幼儿进行一种活动。而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倾向,进行不同幼儿的分组,将兴趣倾向相类似的幼儿分在一组进行相应的游戏活动,这样一来,每一组幼儿都能按照自身的愿望进行相应的游戏活动。为了使不同类型的幼儿区域游戏活动能在贴合幼儿兴趣时更符合幼儿的期许,教师在进行相应的区域化游戏活动策划前,可提升与幼儿之间的相处和交流频率,或通过直接询问或观察幼儿,了解幼儿所期待的区域化活动形式,这能使相应的区域化游戏活动给幼儿带来更多的乐趣,并丰富区域游戏形式。

在区域游戏中,教师必然需要投放对应的材料,并保障投放材料的探究性。只有这样,才能同步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保持幼儿的好奇心,增强幼儿的求知欲。幼儿教师要将课堂还给幼儿,在手工制作区投放废旧的纸盒,发挥幼儿的主体性下,让幼儿独立思考或合作探究,以废旧的纸盒对不同的物品进行制作。在区域游戏中,一份材料不能使用太久,教师要注意及时更换材料,对新鲜好玩的材料进行添置。同时,教师要了解幼儿的发展情况后,以幼儿的年龄为基础投放不同的材料。如面对小班的幼儿,可以对色彩鲜艳的材料进行投放。中班的幼儿有了一定的游戏经验,此时可以直接增加区域游戏的难度。对不断增强好奇心的大班幼儿,则可以投放具有强烈挑战性的材料。这种以幼儿年龄和身心发展特点为基础投放材料的方式,能有效提升培养效率,保证幼儿优良品质的发展。

三、结语

良好的品质是学习的基础,是学生成长的关键要素。所以在幼儿教育中,教师必须明确自己的教学任务,培养幼儿的良好品质,通过科学合理组织区域游戏,让幼儿在实践中提升品质。

猜你喜欢
设置区域游戏
变电站五防系统临时接地桩的设置
分割区域
ControlUWP 让Windows 10的设置更方便
擦桌子
栏目设置一览表
区域发展篇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