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月凤 (福建省厦门市蔡塘学校)
近年来,为进一步推进依法治国战略,党和国家以及教育部门高度重视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培育工作。基于学生的思维领悟能力和价值判断水平,在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第一学期开设了集中法治教育专册。教师应积极探索有效的法治教学策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法治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促进学生自觉地做出合乎法律的行为,成为一名知法、懂法、守法的小公民,使本课程能真正服务于学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制定其他法律的依据,一切法律、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六年级法律专册以宪法精神为主线,围绕着宪法的根本法地位、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国家公权力的来源及行使等基础法律问题展开。
法者,治之端也,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作为一名思政教师,学好宪法、讲好宪法是职责所在。作为一名师者,如果宪法知识空缺,怎能更好地引领学生学好法律知识?因此作为学生引导者的教师,应先熟悉宪法文本,加深对宪法的理解。法治教育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艰巨的任务,作为道德与法治教师更应义不容辞地勇担重任。
引领学生诵读宪法,合理地安排是必不可少。一是利用课前5分钟诵读。教师选择宪法中相关法条引导学生诵读,经过一学期的积累,部分宪法内容将深植孩子内心。二是举办有仪式感的诵读展示。日积月累地诵读,会产生疲累感,班级内的个人展示、小组展示对学生有积极促进作用,展示后的“诵读宪法小标兵”的授章仪式让学生成就感满满。三是借助学校活动。“宪法宣传周”“12月4日国家宪法日”学校都会举办一些活动,在道德与法治课上提前预热,巧借学校活动,将宪法学习推向更大的舞台。
法律知识比较枯燥,若教师只是围绕教材的固有内容进行教学,学生会觉得单一枯燥。为此,教师可以将法治教育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努力将“法言法语”转换成“童言童语”,精选具有典型意义的生活案例,通过“以案说法”的方式,以案例为载体,围绕相关法律话题展开学习活动,从而使法治思维得到有效发展。
案例的选择应是与学生生活相关联的事件或是新闻热点,让学生能触摸到法律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感受到法律的实用性。因此案例的选择应凸显儿童立场,坚持正面的价值导向,以积极的价值观引领学生成长。
除教材案例、教师提供的案例,也可以鼓励学生课前收集典型案例,如法治网站、电视、广播、报刊杂志中的案例都可借鉴。而链接现实生活,选取真实的生活经验,以案说法会更具针对性和现实性。如“公民的基本权利”一课,一个装修扰民如何维权案例引起学生极大的共鸣:楼上装修敲打声绵绵不止,严重影响到正常的作息,业主找物业协调得不到有效解决。学生从案例中感受到当事人的无奈,也提出了自己家长的一些处置方式:寻找法律条款知悉晚间18:00时至次日上午08:00和节假日,不得从事敲、凿、锯、钻等产生严重噪声的施工行为;拨打市长热线12345进行投诉;拨打110让警察帮忙处置等。社会生活中的实例与课本知识紧密联系,将启发学生从法律知识看到生活智慧、做人准则,以及社会的道德规范,获得法治意识的成长。
道德与法治课上的案例教学需要教师以案例为基础,逐层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利用教材相关知识,解决案例中“出现的问题”,使学生逐步养成利用法律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和思维方式。例如“守法不违法”一课,采用案例“悔恨的泪水”,以点到面,引导学生认识校园欺凌的主要行为,进而分析抵制校园欺凌的方法;引用“女童保护”团队相关报道,在教学中提出问题:为什么要建立“女童保护”?我们要如何保护自己?通过小组讨论“如何区分正常的身体接触和不当的身体接触”这一敏感话题,引导学生懂得在生活中预防、远离性侵害行为,能够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
法律知识比较抽象,如果直接让学生去理解、背诵,效果不理想。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教师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学生在生动、形象的情境之中易产生学习欲望,沉浸在法律知识的学习氛围中。
课堂中教师可借助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运用故事创设教学情境等,通过开展小品表演、法条诵读、故事讲述或辩论等活动,形成师生共同参与、互动、积极和谐的良好氛围,使情境更加趣味化,教师在过程中观察学生一言一行,了解其做出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在“专门法律来保护”一课,笔者采用创设故事情境的方式:法律三兄弟开办“法律援助中心”,学生扮演法律三兄弟、多多同学,在“大家庭之自我介绍”“法治救援队”情境中,活用“法律学习卡”找寻法律依据,初步了解三部专门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学生在有趣的活动情境中培养了信息处理与运用、明辨是非的能力,懂得活用法律。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应充分挖掘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生活经验,通过生活情境在课堂的思辨,强化学生对法治知识学习的迫切感,将“生活原型”与“法治学习”有机整合,实现教学方式的生活化。如“认识身份证”一课,围绕身份证在核酸检测、搭乘动车、飞机等的实际使用,采用“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体验交流—总结分享—得出结论”五环节,引导学生感受身份证的实用性及保护个人信息的重要性。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如果仅靠教师单纯的讲解课本知识无法使学生很好地生成法治认知,还需教师巧妙利用时政资源,使学生在客观的时政探究中体会法治的意义。
道德与法治教师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更新自己的认知,不断更新思想观念、树立全球视野,与社会同在,与时代同频,顺应时代的发展,准确把握时代的潮流趋势,常讲常新,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丰富学生的法治认知。电视、广播上的新闻频道,“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报刊杂志等有许多时政报道,教师只需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许多时政热点都可以作为教学资源使用。
在教学时选用社会时事,构建与法相关的价值判断情境,引发与法相关的时政热点讨论,以真实、具象、客观的现实情境吸引学生,可以降低法律知识探究门槛,丰富学生在德法课堂上的学习体验。如“我是中国公民”一课在升华作为中国公民的自豪感时可以选用孟晚舟回国的新闻视频,“我们是未成年人”一课在如何看待未成年人做家务这一问题时可以引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这则国家政策法规。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指出:“要更多采取实践式、体验式,参与式等教学方式,与法治事件、现实案例、常见法律问题紧密结合,注重内容的鲜活,注重学生的参与、互动、思辨、创新形式,切实提高法治教育的质量和实效。”教师需要为学生创设更多的实践体验机会,让学生在不断实践经历和感悟中升华学习认知。如社会调查、实地观察、公益宣传、资料搜集、动手操作等,引导学生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
如“权利行使有边界”一课,学生参观市行政服务中心,通过调查采访,亲身感受“一站式”服务,加深对“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共同服务”的体验和感悟。如果有条件,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庭审,模拟小法庭,在宪法活动宣传日进行法律知识竞赛、拍摄法治学习宣传小视频等来增强实践体验。
古语云“知之者不如行之者”,习近平总书记也提出“一切学习都不是为学而学,学习的目的全在于应用”。教师除了要采取相应的法治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促使学生自觉自律学习,还要引导学生学以致用,以法导行,将法律知识学习作为自身的需要,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成为学生的内在追求和自觉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