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强
农村教育是我国整个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没有农村教育现代化就没有教育现代化。在以实现现代化为目标的教育改革发展的各项擘画中,突出农村教育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农村是相对于城市而言的地域概念。传统意义上的农村是指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的劳动者聚居之地。伴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特别是交通、通信条件的极大改观,以及作为县(市)、乡村经济文化中心所在地(镇)的地域扩张,当今的农村概念已经不再是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单一从业者聚居处。伴随乡村城镇化、农民市民化的进程,农村教育特别是以服务乡镇及其所属村的乡村教育事业已经发生了巨大的且仍在继续的变化。这样的变化,得益于各相关方的高度关注与大力支持。而总结以往工作、直面农村教育现状,当下农村教育需要有更为切实的政策措施,并将之落实、落细、落到位。
就农村(这里指县域,下同)教育进行全面长远的规划,是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长期以来的重要工作。这些教育规划均体现了教育主管部门对农村教育整体的、长期的基本问题的考量,并常有实现相应目标的行动方案等。然而,就县域教育规划来看,以下几个方面需要进一步加以重视。
一是增强科学性。县域教育规划既要全面准确把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及其对本地教育的影响和要求,也要全面深入分析本地城乡教育现实状况,科学规划各级各类教育改革发展方案并做好可行性论证,切忌就教育论教育、应时应景地设定目标。
二是强化统筹性。农村教育一般由县城教育和乡村(本文指保留的建制乡镇以及村,下同)教育构成。规划农村教育应把县城教育与乡村教育视为一个整体,统筹进行城乡教育一体化规划,避免出现“重县城轻乡村”“强县城弱乡村”的情形。
三是彰显地域性。我国漫长的设郡立县治理体制,涵育了不同县治下各具农耕特点的县域文化。也就是说,各县域文化不尽相同的格局,是由相对稳定的乡村文化涵育而成的。而文化又是教育的土壤。因此,县域教育规划应彰显本地乡村文化形成各自的特色,力避出现与城市相类似且乡村特色难觅的情形。
教育体制机制在组织、管理和调节我国农村教育改革发展的制度、方式、方法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极大地改变了农村教育发展的自在状态。
1985 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的颁布,标志着我国教育走上了完善体制、保障发展的康庄大道。在江苏则形成了“县乡村三级办学、县乡两级管理、社会参与、学校自我发展”的农村教育体制。通过推行农村教育综合改革,有力促进了农村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普职成”协调发展等历史性任务的完成。现行“省市共管、以市为主”的农村教育体制和“省级统筹、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体制,均有力地促进了城市与农村、县城与乡村的教育均衡发展。
而新旧体制转换迄今,仍有一个问题值得思考:在新体制的作用尚无法涉及、或涉及力度不大的空间里,是否需要继续发挥旧体制的作用?一般而言,建立或完善教育体制是为了最大限度地集聚教育资源,加快实现教育目标。新体制虽然产生于旧体制的完善和改革中,但其功能往往又无法全部覆盖旧体制原先的作用。于是,发挥旧体制中与新体制不相冲突且有利于当下农村教育发展的作用,实属可行且必要。为此,政府主管部门仍应鼓励企业、公民无偿向教育捐资助教,向学校和学生捐资助学;仍应提倡镇、村为乡村学校创造良好环境,建立奖教奖学制度。
农村教育体制机制的不断完善,为农村教育发展特别是其各阶段显性任务的完成提供了必要资源。但是,一方面由于农村教育特别是乡村教育基础差、欠账多,没有持续增长的高质量的资源供给;另一方面,尽管政府长期以来努力发展农村教育,但乡村城镇化又使得其效应始终有相当部分被消解,在农村学校特别是乡村学校规模扩大、教师队伍建设、教学质量提升等方面与城市学校差距依旧明显。
我国城镇化历程始于1998 年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小城镇,大战略”举措,加速于2000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印发后,转型于2012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每个阶段都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农村教育资源效应的减损。减少城镇化对农村教育资源效应的消解,在做到科学规划的同时,需要持续集聚各类教育资源。
应将已有的关于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倾斜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落实到位。在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财政投入和县级以上政府优先保障用于乡村振兴的财政投入中,应确保乡村教育投入力度不断增强、总量持续增加,保障农村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重点用于农村教育。应优化教育经费支出结构。新增教育支出要更多用于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村教师特别是乡村教师待遇。新基建项目应首先布局农村学校,并尽快发挥其效用。应设立农村教科研专项课题,实施教科研下乡村计划,推进城市学校、县城学校与乡村学校联合开展教研、科研工作,促使农村教育内涵提升、质量提高。
县城教育伴随县城所在镇的城市化,事业规模必然扩大且非完全有序可控,而县城带乡村、城乡同步现代化的要求,使得县城教育在布局空间拓展与要求升级中面临提高自己与带动乡村的双重压力。乡村必然减少但不会消失,乡村教育事业必然萎缩但乡村学校必须办好。
为此,县城学校应依据县域城镇化、城镇城市化规划合理布局。近些年,人们的注意力被所谓“县中坍陷”吸引。暂不论这是否属于危言耸听,但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掩盖了县城教育发展中更多需要考虑的问题。因为,伴随高考制度改革、中招体制完善、教师地位待遇提高等政策的到位,“县中问题”的解决,乃至整个县域高中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已可期可待。而与县城发展及城市化要求相适应、相匹配的教育事业的科学合理布局则刻不容缓。因此,县城教育布局既应有满足短期需求的作为、更应有带动与促进县城城市化现代化的考量。
应充分考虑城乡发展一体化带来的教育需求变化,统筹规划建设县城与乡村学校,既要为乡村学生就近享有高质量教育提供保障,又要满足“新市民”孩子的教育需求。应依据协同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合理布局,考虑设置和撤并乡村学校,应保证与乡村振兴的时间表、路线图“同频共振”,甚至先于乡村振兴规划进度。应将尊重农民意愿、保护优秀乡土文化和统筹布局公共服务相结合,重点建设乡村学校。
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改变长期存在的区域、城乡、校际的不均衡,使之逐步走向基本均衡、优质均衡已成为可能,而其中的难点和重点在于城乡的均衡。实践表明,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城乡校际基本均衡并非易事。因此,县域义务教育由基本均衡走向优质均衡时,需要总结经验教训、借鉴“他山之石”,找到实现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目标的路径和策略。
大力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江苏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标准(试行)》的颁布实施以及“两类学校”建设,有力促进了各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目标的实现,但由于自身的基础状况和发展差异,大致形成了或高于、或达到、或低于标准学校的格局。因此,继续完善办学标准,并按照标准办好每一所学校,是真正实现基本均衡、为优质均衡奠基的上乘之策。
加快推进学校现代化建设。国内不少地区已出台关于学校现代化的标准和要求。无论它们能否准确描述学校现代化的样态,都不失为学校进一步发展的引领。县域城乡学校在完成标准化建设任务后,应尽早以现代化为目标,不断提升层次和品质,以保持城乡校际的持续均衡、实现优质均衡。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而农村教师队伍并不能完全与之相匹配。在振兴乡村成为国是的当下,农村教育势必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但不能回避农村教师队伍现状堪忧的一面。
调查表明,相对欠发达的县域教育部门与学校负责人普遍认为,本地本校工作的最大难处是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伴随城乡一体化工作的推进,农村优秀教师因待遇或环境因素“孔雀东南飞”,依旧势不可当。许多留在本地的教师,由于学校编制紧张、科任教师少,多年得不到培训提高的机会,这些状况短期内难以改变。
教育兴则乡村兴,教育兴需要教师强。而目前农村特别是乡村教师队伍无论在数量、结构和质量上都与这种定位不相适应。因此,政府主管部门应增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把现行关于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同时出台一些确有实效的政策。比如,显著提高农村特别是乡村教师的地位待遇,以吸引优秀教师到乡村学校长期任教;及时落实相对欠发达地区优秀教师的职称评审倾斜政策;规范城市和发达地区从欠发达地区和农村引进优秀教师的做法;等等。
在快速推进城镇化等相关政策的影响下,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基本上处在被动地位。伴随几轮撤乡并镇,大批乡村学校被撤并,其中不乏历史较长、已成为区域文化标志的学校,回荡了几十年甚至百多年的琅琅书声正在渐渐远去。眼下,少量乡村学校与十几里,甚至数十里外的中心镇学校只能“遥相呼应”,成为游离于乡村社会的“孤岛”,再无以成为乡村文化的渊薮。
可以预见,无论是伴随城市化进程数量持续增加的县城和中心镇学校,还是仍将继续减少的乡村学校,如果既没能摆脱“土”样,又没能彰显自己的“色彩”,那么,不但农村教育发展的被动局面难以改变,而且农村学校现代化也将是不完整的,因为学校客观上应是区域文化品位的标志。因此,无论是县城学校还是乡村学校,都应重视文化建设,以提高学校品质,成为所在区域的文化息壤。
农村学校应挖掘本校及所在区域优秀历史文化,积淀当代经济社会与科学技术发展和农村“两个文明”建设成果;建设富有农村特色的校园、课程、教学文化,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农村、热爱农村、贡献农村。另外,县城及中心镇学校应主动走向社区、乡村,宣传法律法规、方针政策,普及科学技术知识,促进移风易俗,服务农村社会进步。乡村学校应利用学校资源,帮助村级组织宣讲乡规民约,开展科普和文娱活动,成为所在地的教育和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