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张竞月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世界和中华民族的瑰宝。但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面临困难,这些宝贵文化财富亟须得到保护和延续。近年来,社会各界纷纷提出有关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路径,其中教育界积极推进中华传统文化进入中小学校园。这项提议不仅有利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而且有助于学生身心发展和价值观的形成。2014 年以来,国务院、教育部等多次颁布相关文件,把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学校教育的各领域中,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但在推行过程中遇到师资、课程建设等相关问题,影响了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价值的发挥。因此,探寻中华传统文化进入中小学校园的合理路径势在必行。
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丰富,对于其内涵的阐释也是众说纷纭,有直接阐释本质特征的,有列举众多现象概括形成概念的等。笔者将从文化角度和对进入中小学校园的意义两个角度来阐释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
对于中华传统文化,学者往往从整体宏观或具体微观层面对中华传统文化内涵进行解释。从整体宏观层面上,张继功等人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对提高人民的思维能力,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一切有重大价值的优秀精神成果的总和”;李申申等认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指那些经过了实践检验、时间检验和社会择优继承检验而保留下来并能传之久远的文化”。从具体微观层面,张智彦分别从结构、时间、哲学等方面综述了各类学者对中华传统文化不同角度的内涵阐释。由此可见,中华传统文化是时间和空间整合下,物质和精神文明的总和。
中小学生在学校所受到的文化熏陶,影响其观念形成,也影响着未来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发展。因此,进入中小学校园的中华传统文化必须是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和价值观形成的。具体而言,可以从全面发展的角度进行阐述。
道德教育层面,中华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道德体系完整而丰富,这些文化养分是中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体系的有效助力剂。青少年可以通过学习经典篇目和人文典故,不断提升个人道德修养,塑造完整的健康人格,达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智育层面,中华民族通过自身智慧所发明和发现的科技成果和理论知识有利于学生的智力发展,从而更好地了解中华文化的底蕴。体育和美育层面,中小学生通过学习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不仅增加自身的艺术才能,进行个性发展,而且可以陶冶情操、增强体质,提升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素养。劳动教育层面,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劳动技能以及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都是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的重要课程内容来源。通过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中小学生可以进行全面发展,同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进行个性发展,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综上所述,中华传统文化是经过历史检验并保留下来的,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具有教育功能的一切有重大价值的优秀文化成果的总和。
近年来,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已经成为教育的热点话题,并且在中小学教育过程中推行。但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作为一种基础教育改革的措施,势必会产生诸多问题,使实际的推行效果举步维艰。如今,中华传统文化进入中小学校园在师资、授课内容、教学方法和学生兴趣等方面存在问题。
师资力量对于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十分重要,推进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也需要相应的专业师资力量,才能保证传统文化传承的专业性。但目前大部分中小学缺少传统文化专业师资队伍,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专业教师数量少,学校师资力量有限,传统文化的专业教师更是少之又少;二是师资的专业性不高,各学校经常由科任教师兼任,大大降低了传统文化授课的专业性。
与此同时,无论是学校、家长还是学生自身,都更加重视学习成绩。在这种情况下,学校要求升学率,学生和家长拥有考入名校的愿望,迫使教师将更多精力投入对于考试课程的研究中,无心关注传统文化教育。教师主体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视不高,使得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受到更大的阻碍。
首先,在推进的数量上,大部分学校仅仅停留于现有教材中存在的传统文化元素,没有自主创新开发相应的校本课程。同时,原有的教材中包含的传统文化知识也十分有限,以语文课本为例,古诗词在不同年级的课文总篇章的占比较少,且选入的古诗词朝代、文体有限,编排缺乏系统性。其次,在推进的种类上,出现在中小学校园的传统文化课程十分单一。推进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的示范性学校也多以戏曲、武术、剪纸等课程为主,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小学生对于广泛的中华传统文化的接触和学习。
现在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将中华传统文化知识化,传统文化变成了课堂上“满堂灌”的知识,以单纯的讲授和解读文本为主,尤其对于经典篇目更是采取反复诵读和死记硬背的方法。教学方法单一、枯燥,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无法通过各种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展现在学生面前。摒弃了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使得中华传统文化教学缺乏趣味性,久而久之容易挫伤学生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情。
中华传统文化的起源和发展距离现在年代久远,学生接触的机会较少,对其丰富的内涵和魅力体悟不深。同时,中小学生学业上的巨大压力,让其难以有时间按照自己的兴趣特长学习考试课程以外的内容,无法真正发自内心地去关注、了解、喜爱和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加之由于师资有限、课程类型单一、教学方法枯燥无趣,少数喜爱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火苗也被上述问题所浇灭。
针对目前出现的问题,中华传统文化进入中小学校园的路径可以从课程、师资、教材、校园文化和社会力量五个方面进行探寻。
1.发挥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优势
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应借助新课改中课程三级管理模式,结合地方和学校相关的中华传统文化资源,建设独具特色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使宣传中华传统文化与开发特色课程相辅相成。
首先,融合地方特色发展地方课程。发展地方特色课程,需要将教育与当地的经济、文化、人口等诸多因素相联系。以民族因素为例,部分优秀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遗产保护名录,当地可以利用这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构建富有特色的地方课程。同时,当地师生大多是土生土长的少数民族,更易于接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因此,将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列入学校课程中,学校环境、教师能力、学生兴趣都可以推进地方课程的顺利开展。
其次,结合学校资源开发中华传统文化校本课程。基于学校实际情况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充分利用本校的资源,发挥教师自身所拥有的相关专业或特长,同时征询本校学生意见,更好地满足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以北京市朝阳区白家庄小学为例,该校从2001 年起逐步形成以“品味文化”为核心的校本课程,从对北京文化的探究性学习到先后形成近一百门校本课程,创建各类校本课程体系,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也引领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2.开发设计中华传统文化融合课程
教育部制定并印发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简称《指南》)中指出,将中华传统文化与各学科教学相结合,针对不同学科的具体要求,更好地为优秀传统文化融合课程指明了方向和规划了路径。将优秀传统文化与学科相融合,有利于针对不同学科特点扩大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内容,采取多样适合的教学方法,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形成纵向有机衔接、横向协同配合的格局”。开发和设计传统文化融合课程,一方面不增加新的课程安排,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另一方面使传统文化成为学科中的重要元素,有利于教师增强对于优秀传统教学的意识,不断更新教学方法,促进中华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
3.构建中华传统文化的网络课程体系
现在是科技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应充分利用信息媒介作为中华传统文化进入中小学校园的有效途径之一,使推广的效率和范围最大化。针对中小学传统文化的课程类型有限、师资紧缺等问题,可通过建立中华传统文化的网络课程体系解决。根据类型、难度等因素将传统文化分类,建立相关课程体系,聘请从事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专业人士进行网络授课,将传统文化的优质课程在网络课程体系中进行共享,使全国的青少年都可以通过网络媒介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如现在资源较为丰富的网易公开课、可汗学院等都可为传统文化网络课程体系的建立提供范本,这样的传统文化网络课程体系,使学生“有课可学”、专业人士“有生可教”,且能够保证传统文化传承的专业性。
完善中华传统文化教师师资力量主要可以从发展专业的师资队伍和积极开展教师专业培训两方面进行。
发展专业师资队伍需要学校领导和教师培养两方面的支持。一方面,学校应积极响应相关政策的号召,切实邀请专业教师进入校园授课,推进中华传统文化在青少年群体中的传播。另一方面,社会和高校应培养相关专业的人才,在师范类院校设置传统文化的专门课程,培养传统文化的专业教师,增加传统文化专业师资的后备力量。例如,北京市第十二中学拥有武术专业毕业的教师,将武术带入体育必修课和选修课,带领学生参加武术比赛并获奖,研发武术操成为北京十二中特色的课间操之一。由聘用专业教师开始,发挥教师的专业技能,锻炼全校学生体质并了解武术文化,激发学生兴趣并实现个性发展。
积极开展教师培训,符合教育部颁布《指南》的要求标准,将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情意进行有机结合。首先,开阔教师传统文化的知识视野,增加教师专业知识,使教师深入了解传统文化,提高教师对于传统文化的认同度。其次,完善教师的教学方法,提升教师专业技能。将基础课程和中华传统文化的素材相结合,需要教师促进教学方法多元化,使学生更容易接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知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树立传授传统文化的思想意识,提高教师专业技能。相关的专业培训有利于让教师理解融合课程、改革教材的意义和改进意图。
1.编订传统文化专用教材
编订专用的传统文化教材可提升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的系统性和广泛性。
首先,注重编订传统文化专用教材的编排系统性。一方面,从传统文化的时代变迁角度,中华传统文化融入教材的内容应符合时代变迁规律,在时间上更具顺序性和历史感,易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有利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整体传承。另一方面,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角度,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阶段性等特点,教材的编写要考虑不同阶段学生的接受程度,从而设计相应的重点内容。
其次,注重专用教材中传统文化的广泛性。提升专用教材内容的广泛性和包容性,包括经典篇目、人文典故、基本常识、科技成就、艺术与特色技能以及其他文化遗产等内容,通过周边知识的延伸学习,也有利于将知识学透学深。北师大版《中华传统文化》教材涵盖中华传统文化诸多要素,呈现方式尊重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由易到难,要求逐步提升,是中华传统文化教材编写可供参考的典范。
2.开发具有传统文化特色元素的融合教材
中华传统文化应渗透进学生学习的各种内容中,这就需要将传统文化元素与基础课程教材相融合,在教材的编写数量、内容等方面进行改进。在现有的中小学教材中增加中华传统文化内容的比重,包括主体知识和课外补充内容数量的增加。在这方面“部编版”教材做出了很好的示范。2017 年秋季,全国中小学的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三科课程统一使用“部编版”教材,“部编版”教材的编写把中华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内容融入教材的诸多方面。如在语文教材中传统文化篇目有所增加,并在小学一年级就加入古诗文,整个小学6 个年级12 册共选优秀古诗文124 篇,占所有选篇的30%,比原有人教版增加55 篇,增幅达80%。这样的知识融合,加强了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理解,同时丰富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校园文化的营造对在校园中的中小学生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校园文化的创建可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成为学生价值观发展和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隐性途径。
首先,合理规划校园物质文化。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作为校园环境与校园文化的黏合剂,同时又通过这些载体宣传传统文化,达到一举两得的效果。具体来说,可以将与中华传统文化相关的著名人物雕像按时代变迁坐落在校园各处,引导学生探寻各时代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用民俗工艺品等点缀校园走廊等细小之处,引导学生欣赏传统文化之美。
其次,提升校园精神文化内涵。中华传统文化可在岁月的累积中沉淀出精华,融入中小学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中。一方面,需要学校管理人员经过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形成有利于学校建设和学生发展的学校传统与理念。另一方面,通过课堂对学生的文化熏陶,校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借鉴传统文化的精华,帮助学生提升文化素养,以加强校园的精神文化建设。
教育作为社会系统中的一个要素,与社会其他文化因素共同构成了一个文化生态圈。因此,要有效利用社会文化资源推进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形成学校—社会合力。
首先,相关行业媒体创设平台。一是媒体行业发挥宣传作用,呼吁社会对于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关注;二是与学校合作举办传统文化活动,让更多的学生萌生对了解和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例如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推出了“戏曲进校园”活动,以中央电视台的名义和各地学校合作,让拥有戏曲表演才艺的中小学生登台表演,同时也使更多学生受到戏曲魅力的感染。
其次,鼓励专业人士进入中小学校园传授中华传统文化,弥补传统文化师资力量的空缺。例如,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刘兰芳从2015 年起开展“刘兰芳大讲堂”,通过讲座的形式向学生传播评书知识,并以亲身表演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评书,由此提升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
除了著名的社会人士外,学校也应充分发挥家长和知名校友的力量,举办各类活动,将优秀家长和校友代表聘用为学校的“传统文化导师”,不仅一定程度上补充了传统文化的师资力量,而且有利于拉近学生与中华传统文化的距离。
中华传统文化是现代社会文化发展的养分,传承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不仅是在保存和延续中国文化的瑰宝,更是中华民族坚定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过程。现代社会在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下,需要增强人们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促进人的综合素质发展。立足于中小学教育实践,推进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是对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创新型实践,也是中小学学生提升综合素质、进行全面发展的尝试性创举。以此为契机,逐渐创建和谐文明的文化社会是未来中国教育发展的前途和方向。在此基础上,突出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增强我国公民的文化自信和社会责任,发挥中华传统文化对当代社会的价值和作用,提升全民的文化素质,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与价值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