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亚军
陶行知先生是我们众所周知的教育大家,他一生倡导“生活即教育”的思想,积极主张把教育与生活融为一体,让学生能够在生活化的情境中获得多种感官的自由解放,从而能够获得学习的快乐体验。因而,语文教师要能够积极勾起学生对生活与自然的回想,将其作为教育的重要资源,以此为基点来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培养其生活情感,不断发展语言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感受语文之美。
在语文教学中,让小学生能够有效调度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来深度学习文本,教师就必须将学习文本与学生的生活、与学生感性的元素相结合,这样才能引发学生进行高度的感知体验式学习,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语文文本中的多种美。
例如,教学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的第七单元知识。这一单元的整体情感态度目标之一就是“借助于文本中的语言进行想象,感受到多种艺术之美。”既然涉及了艺术之美,那么整个单元中所编排的文本就会涉及不同的艺术,如《伯牙鼓琴》中的古典音乐、《月光曲》中的现代音乐、《书戴嵩画牛》里的绘画艺术,当然还有《京剧杂谈》里的戏剧艺术。在对这些不同的文本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呈现不同的艺术表现情境,让学生能够一睹其艺术形态之风采。在教学《京剧趣谈》时,教师就可以立足于文本中的京剧艺术表现形式,播放京剧演唱视频,让学生感受其独有的魅力。同时,延伸京剧的历史来源,让学生感受其艺术价值与生活价值。在教学《书戴嵩画牛》一课时,教师就可以链接学生的真实生活,勾起学生对放牛情景的想象,让学生体验放牛与画牛的不同感受。甚至,还能够从中思考一些人生的哲理,如“人生如画”。由此,学生的语文学习情感得到了培养,艺术细胞也能自然生长[1]。
小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需要建立在和谐、唯美的气氛之中,把课本内容、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知识储备这三者进行有效对接,才能让小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获得多感官的学习体验,才能让心灵获得美的享受。
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之中不仅要积累知识,还要获得自主学习的方法与能力。因而,语文教师要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激起学生对学习素材的阅读理解兴趣,关注学习活动中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加强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不断丰富语文学习的多种方法。
例如,在教学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大自然的声音》一节课中,教师要能够给予学生进行更多自读的时间,让他们感受到语言的生动描写、丰富的想象,凸显了对大自然中各种奇妙声音的理解,让学生留下深刻印象。作者用拟人的手法来展现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同时写道:“当微风拂过,那声音轻轻柔柔的,好像呢喃细语,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温柔;当狂风吹起,整座森林都激动起来,合奏出一首雄壮的乐曲,那声音充满着力量,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虽然作者用非常细腻的语言描绘了风,但是如何让学生能够悟出对风的特点,使其对风产生情感呢?教师先要给予学生品悟的时空,给予学生交流的机会。而后,学生就会在品悟中理解“拂过”“温柔”等词语的意蕴,在品读中感受到“风在合奏中的气势”。小学生体会语文学习中的自然之美就会渐进形成。
由此可见,对于语文文本的学习,小学生不仅要具有一定的词语理解力,更要有对生活与自然的品悟力,这样才能在阅读与感悟的过程中渐进地形成语文美感认知思维能力。
小学生的语言感受力与其生活体验极为密切,只有在生活中经常进行观察、想象、思考等感知活动,才能在渐进中形成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将语文学习文本与学生的生活感受高度融合,激起学生进行更多的语言表达实践,从而能够生发浓厚的语言情感。
例如,在教学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草原》这篇课文时,学到文末之处,通过朗读读本,学生虽然知道了“文本语言的叙述不多,却真实表达了人们离别时的不舍之情。”但是,难以理解“不舍之情”。接着,教师要能够积极地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营造“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场景与氛围,让学生能够融入情境。此时,再引领学生回想生活中已经积累的素材,问:“你曾经与谁离别过吗?”“那种场景还能记得吗?”“离别时的心情怎样呢?”勾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激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自然而然地就与课文文本产生了对接,生发出积极的情感共鸣。由此,学生也能够懂得人与人之间的真情,同时也能提升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陶行知先生倡导“六大解放”教育思想,力求真正把儿童的创造能力给解放出来。因而,教师要能够积极地利用好学习文本,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创新设计语文活动,激活学生的语文思维,引发学生能够在语言上创新理解文本,不断提升思维能力。
例如,在教学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小说内容时,单元的开篇之作就是《桥》这一文本,无论是内容的安排、环境的描写,还是语言叙述的特点,皆彰显了小说文体的鲜明特征。这一单元的语文学习目标之一就是“品读小说文本,关注情节与环境,感受不同人物的性格、形象。”其中,小说中的情节安排和细腻的环境描写也都是为了凸显人物的性格特点与形象而服务的[2]。
因此,教师就要能够引领学生细读语言,引发学生品悟、思考,从情节叙述与环境描写的细节入手,感受老支书的心理变化,从而洞察他的性格特征。倘若只是朗读了一两遍,学生对人物的形象与性格特征就不会有较深刻的印象。对此,语文教师就可以为学生搭建进行深度理解的平台,让学生能够从立体的视域去感知人物的内在特征。教师提问:“在为老支书开追悼会时,假如邀请你为他撰写悼词,你能为他写些什么话呢?”文章中也没有这一方面的语言信息,这就需要学生融入对老支书人物形象与其品格的理解,也需要学生能够将自己融入相应的“开追悼会”现实氛围之中,加以联想与想象,进行语言创新。立足于对文本中人物的深刻理解,融入生活化的氛围,学生的语文思维便会被有效激活,他们也就会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来表达自己对文本的感受、对人物的理解,进而能够说出丰富的语言,同时也在渐进中提升了自己的语言素养。
脱离了生活就没有真正的教育,语文课堂也就不会有很强的生命力。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思想给我们指明了方向,语文教育也要能够开展语言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发挥好“动手、动脑与动口”的能力。为此,教师要能够引领学生将课本中所学到知识运用到语言实践活动中来,给予学生进行语言思维与语言表达的时空,不断提升其语言运用能力。
例如,在教学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爬山虎的脚》一文时,文本中用生动活泼的语言描写了爬山虎脚的外形特征。然而,课文之中的许多关键词语,学生在生活之中观察体验却很少,这就给孩子们的理解带来了困难。基于此,教师就可以把爬山虎的实物或图片带到课堂上来,让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对照文本中的描写语言,进行深度理解,引发学生找到隐藏于深处的爬山虎的“脚”。
此时,在深度学习中,学生就能够理解了更多难以理解的词语,也能习得更多描写植物的方法。在课文学习之中,教师再引领学生梳理描写爬山虎的重点词语与描写方法,勾起学生对生活中常见植物的观察体验,引发学生能够模仿本课的描写方法进行写作练习。给予学生进行构思的时间,让学生说说文章描写的预设,充分调动学生的“想”与“说”的能力,他们就能够写出生动可感、语言顺通的作文来。
总而言之,小学生学习语文离不开生活。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生活教育”“六大解放”教育思想理念,以其独有的魅力引领着当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不断前行。语文教师要能够依托课本、延伸知识,将学习内容融入学生的生活,在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中实现语言能力的提升、语文情感的培养,从而让小学语文课堂更具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