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 颖
教学的艺术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地引导学生作答。有价值的关键问题,才能促使学生对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1]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问题的探讨交流中,根据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路径,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解决问题的渴求以及新知的融会贯通,习得新知。
教材文本都是精挑的作品,呈现出精美的语言文字和经典的思想内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掌握文本内容的重点是什么?难点又在哪里?会出现什么疑点?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又是什么?怎样才能让小学语文核心素养落地开花结果?这些都需要教师对文本内容进行细读与透彻理解,才能抓住文本的本质内涵,提炼出有价值的问题。比如:在进行《去年的树》教学时,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感受小鸟与大树之间真挚的友谊,受到真、善、美的熏陶”。然而如何引导学生去学习本节课的重点呢?面对这一难点,我让学生采用诵读法和角色扮演法,细细品读小鸟和大树之间的对话,把握他们语言的感情色彩,揣摩他们的心情变化。在解决这一难点的过程中,学生们存在一个疑问:“鸟儿与大树之间的约定最后到底实现了吗?”针对学生的这一疑惑,我引导性地问道:1.鸟儿与大树的约定是什么?2.大树最后变成了什么?3.小鸟对着灯火唱去年唱过的歌时,灯火什么反应?带着这三个问题,学生重新研读文本,顺利地解决了心中的疑惑。
学情分析是教与学目标预设的基础。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必须要考虑学生的需求,了解学生已经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水平,才能设计出适合学生学习水平的问题,让学生通过问题的分析与思考,探讨交流,习得新知,掌握技能,有效达成学习目标。[2]否则,脱离学生学习实际的问题,就会适得其反。比如:在进行正式教学《去年的树》之前,我对学生说道:“从题目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这一问题可以很好地判断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水平,有的学生认知水平比较低,他们简单地回答道:“这棵树是去年的。”而认知能力比较高的学生,则一针见血地说道:“与现在相比,去年的树已经不存在了。”然后针对学生的学情,我设计出了水平高低各不相同的问题,促使学生的能力在各自的基础上都得到发展。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不但可以了解学生的思维,而且还可以与他们在探讨中培养感情,为后续课堂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教师围绕所学的文本内容在设计问题时,要有新意,能激发学生求知欲,驱动学生主动去思考,启迪学生的创造性智慧,主动获取新知,生成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提升语文学习能力。比如:在进行《去年的树》教学时,我提问道:“树和鸟有性别吗?”这一问题勾起了学生的好奇心,他们再次将注意力聚焦于教材,企图寻找出蛛丝马迹,过了一会儿,学生惊喜地回答道:“树是男的,鸟儿是女的。”“有什么依据吗?”我再次反问。学生说:文中有写“伐木工人用斧子把他砍倒,拉到山谷里去了”,“鸟儿又回到这里,找她的好朋友树来了”,他代表树,她代表鸟儿。我听了赞同地点了点头,看着他们骄傲的神情我继续提问:“通过小鸟和大树的第一次对话,揣摩一下他们各自有什么样的心情?”这一发散性问题瞬间打开了学生的话匣子,有的学生说:“大树充满了不舍,鸟儿则表现得很坚决”,还有的学生说:“小鸟和大树都很开心,因为他们来年又可以相见了”。然后我让学生带着自己的观点阅读后面的篇章,一起来验证自己的观点,学生表现得很是积极。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一定要根据文本内容和学习目标来思考,首先知道文本所承载的目标,然后根据目标来科学合理地设置学习任务。比如:在进行《乡下人家》教学时,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1.正确认读本课生字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乡下人家各组景色的特点,积累优美的语言,感受田园诗情;3.学习作者通过描写和乡下人家最密切的景、物来抒发情感的写作手法。其中第一个、第二个学习目标通过朗读法、查阅法可以轻松解决,第三个目标则需要教师设计学习任务:1.找出文中用颜色描写景物的句子;2.找出文中的动词;3.说出文中所描写的主要场景。在任务的驱动下,学生投入到课本阅读中去,并通过小组探讨,圆满地完成了任务:1.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在屋后种几十枝竹,绿的叶,青的竿……天边的红霞……汇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2.文中出现结、探、蹲、耸、唱……;3.文中主要描绘了瓜藤攀岩、雨后春笋、鸡群觅食、月夜如梦等场景。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学会了课文的写作顺序,积累了优美的语言文字。
学习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教师所设计的问题要与学生的经验相结合。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精估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和方法,通过自己的经验去寻找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生成新的教学性资源,不断生成新的知识点。比如:在进行《乡下人家》教学时,有一部分学生熟悉农村,他们对文中所描述的句子并不陌生,所以在交流的时候语言显得比较单一,为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我邀请他们介绍各自的家乡,这一做法果然立见成效,他们的语言立马变得活色生香。其余一部分学生从小生活于城市,对乡村较为陌生,于是我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了乡间的田园景色,勾起学生的向往之情。在此基础之上,我又引导全班学生细细品读文中句子,并从中凝练出精简的问题,引发学生的质疑思辨,不断提升他们的语文学习能力。
1.从文本题目中寻找
教师在教学文本时,一看见题目就能透过题目悟出文本的精髓,从而设计文本的核心问题。比如:在进行教学《飞向蓝天的恐龙》时,在正式进行文本阅读之前,我针对题目提出以下问题:(1)这个恐龙长什么样子呢?(2)恐龙是如何飞向蓝天的呢?(3)飞向蓝天的恐龙是真实事件吗?然后让学生基于已有的知识经验想象、思考这些问题。学生经过交流之后得出:(1)恐龙在原来的特征上,还需要有一双翅膀;(2)恐龙是经过演化过程而飞向蓝天的;(3)有两种答案,一种答案认为是真实的,在物竞天择的进化规律下,恐龙可以飞上天;另外一种答案认为不真实,因为恐龙身体太笨重,所以无法飞上天。听着学生的答案,我提议:“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本,看看答案是否正确?”学生一致点头同意。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不但可以勾起学生继续阅读的欲望,而且还能锻炼他们的思维,开拓他们的视野,促使其语文核心素养得到真正的提高。
2.从文本中心句寻找
每一篇文本都有用来凸显作者观点和情感的中心思想,有的直接出现在文本的开头或者结尾;有的隐藏在文本的句子里,需要学生去感悟。因此,教师要带领学生去发现表达文本内容主题的句子,从而去精心设计问题。比如:在进行《乡下人家》教学时,文中主要通过瓜藤攀岩、雨后春笋、鸡群觅食、月夜如梦场景来表达自己对乡下生活的喜爱之情。于是我紧扣这四个场景设计了四个问题:(1)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可爱多了,这句话中“别样的装饰”是指怎样的装饰?(2)几场春雨过后……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结队地从土里探出头来,这句话用了什么手法?(3)鸡和鸭子的觅食方式有何不同?(4)它们便唱起了歌来:“织,织,织,织呀!织,织,织,织呀!”它们指的是谁?针对这四个问题,我让学生首先进行小组交流,学生们通过精细阅读和合作交流顺利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针对每个场景设计相应的问题,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厘清段落大意,还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概括出文章的主旨,帮助学生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陶冶情操。
总之,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授业解惑的前提就是想方设法地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开动脑筋,启迪智慧,寻找问题,发现问题,从而更好地去解决问题,生成语文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