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东群 (福建省晋江市慎中实验学校,福建 晋江 362261)
情境创设教学法是现今教育界比较常用的方法之一,其指通过合理科学地创设情境来进行教学.其有利于教师在教学课堂上把枯燥难学的知识简单化,以更加鲜活的方式展示在学生面前.初中对学生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奠基阶段,数学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锻炼了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需要重视的一门学科.情境教学可以将初中数学的重难点简单化、生动化,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与效率.
情境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工作中的应用是多元化的,一些教师之所以会在这种方法上投入那么多的时间,是因为该方法具有一定优越性.在长期的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一些教师发现,部分初中生的数学思维不够完善,对于同样的知识,数学基础较好的学生可能一下就听懂了,部分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很难听懂.需要明确的是,数学的学习极考验学习者的思维能力.初中数学知识抽象,教学过程枯燥,情境教学能将数学中较难、较复杂的知识点以活泼生动的形式呈现,从而降低学习与理解的难度,大大增强了数学的形象性.教师可以各种情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对初中数学的学习欲望,提高学习质量与效率.但是,要注意的是,情境要与教学内容一致.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情境教学方法的调整,使其与教学相辅相成,从实际教学目标出发,这样才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成效.
兴趣是激发一个人潜力的最好动力,初中数学学习过程是学习者进行思维活动的过程,学习者的思维能力能否得到提高这取决于教师对学生的引领方法是否恰当.部分学生会对初中数学产生厌恶之情,认为数学打击了他们的学习信心.
教师通过利用情境创设法可将课堂教学内容设计得更加贴近生活,更加生动有趣.比如,讲解一部分比较抽象的数学知识时,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引入一些趣味性的情境.此时,学生学习的不是枯燥无味的数学知识,而是嵌入情境之中的有趣的数学知识.这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学生对初中数学的学习欲望,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对数学学习的能动性,使学生在活跃的氛围内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在轻松的环境下形成缜密的数学思维,提高数学学习能力.
情境创设可从两方面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水平.一方面,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在情感上使学生体会到放松、愉悦,从而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另一方面,其发挥了数学的实践作用.教师以多样化的情境来引导学生,使学生利用适当的数学知识解决遇到的问题,增加学生的实践操作机会.在初中阶段,课堂上,教师讲解的很多内容是具有一些难度的,比如二次函数的相关知识,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学生必须要系统掌握每一部分知识,才能够解答比较复杂的二次函数题.但是在情境教学法下,所有的数学知识都可以被简单化,以生活中的问题的形式出现在学生面前.教师引导学生将现有的知识储备与生活经验相结合,来解决情境问题.这样既可以发挥数学知识的实践作用,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应用操作能力.创设更加具有价值的教学情境,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初中阶段,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的很多知识是比较有难度的,而近年来教育领域的很多变化又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导致一些教师不得不重视教学技巧.教师应当明白,教学技巧固然重要,但是教学是否产生了实际效果也是需要重视的问题.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让他们有兴趣学习、愿意投入数学学习,可能比掌握关键的解题技巧更为重要.
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一些学校与教师采用新的教学方式来进行课堂教学,以推进改革工作.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以情境创设教学法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但是由于方法不够成熟,他们过于注重于形式、技巧,过多强调情境创设本身,而忽视了在教学过程中情感的投入.这样的教学方法不具有灵魂,只具有形式,教学效果不明显,甚至会降低学生的活跃度.
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在平时开展课堂教学的时候,笔者发现一些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很难有效学习知识.这是因为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不足、基础差,听不懂复杂的知识,只能附和教师.在教师眼里,这些学生在认真听课,但他们实际上兴味索然,没有将重点内容记在脑中.
传统教学方式持续了很多年,在新教育的推行之下,教师转变教学观念,不断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纠正教学问题,改善教学结构.现在,在大多数教学过程中,教师起到引导和带领的作用.虽然新的教学理念逐渐被接受,但是传统观念的影响仍存在,在教学过程中,一些学生的参与度仍然很低.情境教学法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理解程度.如果无法打破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那么情境教学法的作用便无法发挥出来,这不利于学生学习与教学质量的提高.
数学学科理论性强,部分学校虽然推行情境教学,但一些教师在进行情境创设时没有仔细分析实际教学情况,采取的教学方法与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匹配.一些教师根据教学经验套用以前的方法.同样的方式在不同的学生身上可能并不适用.比如,一部分数学教师采用简单的引导方法在课堂上讲一个小情节,期盼学生能深刻理解.但教师的讲解本身不够有趣,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样的情境是很难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的.所以,运用情境教学法的时候,教师必须明白单一的情境不能完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科学、不合理的情境根本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师要避免采用单一的教学手段,应定期更换情境引导方式.比如平时上课的时候,一些教师总是采用图片引导法,在课堂上借助图片资源创设情境.刚开始,这样的引导方式是有效的,但随着使用的次数越来越多,学生可能会被相同的教学手段所干扰,这不利于激发他们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教师要用丰富的情境来保持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新鲜感,这样情境创设法才能充分发挥作用.
以生活为教育的重心,才能创造出具有生命力的情境.数学与生活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数学知识在生活中能得到体现,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也是将所学应用于生活实践.因此,只有将数学学习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才能造就具有生命力的数学教学课程,才能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数学的亲切感与实用性.教师进行情境教学时应联系生活,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唤起学生的生活感受,并将其与数学知识相结合,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丰富的生活是良好的学习资源,教师将教材与生活结合在一起,以学生最熟悉的身边的事物来推动学习与教学的发展,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欲望,提高学习质量.
例如,在对华东师大版初中数学关于图形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案例对立体图形有更加深入的了解.电视机是长方体,梭子是菱形体,方糖是正方体,柱子是圆柱等,以身边的事物为参照,可以增强形象记忆.“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一课也是这样.生活中处处都是数学的影子,教师在课堂上带领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图形,让学生积极思考,深刻探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不断提出与数学知识有关的问题,学生会主动回答.这使得课堂气氛活跃,使学生在学习知识时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疑惑引发思考,思考引发学习,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认知欲望,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推动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可以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以问题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课堂中,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思考,积极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课堂参与度,提高自主探究能力.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后,教师可以以一定的问题来巩固学生学习的知识,避免学生遗忘,使学生对所学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提问.学生提出问题,找出自己学习的不足.教师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在初中数学“二元一次方程组和它的解”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几道一元一次方程让学生作答,并提问二元一次方程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区别.回答完这些问题后,学生可以对二元一次方程提出自己的见解.教师可以由此了解学生的预习水平,进行师生互动,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的特征与解法,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教学完毕之后,教师给出几个二元一次方程作为作业,让学生在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的二元一次方程知识点,熟悉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同时,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向学生拓展三元一次方程的知识,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通过自主思考来总结三元一次方程的特点.
枯燥单一的数学教学与练习可能会打消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数学课堂教学感到厌烦.爱玩儿是孩子的天性,游戏是大多数学生都喜欢的活动项目,将游戏与教学相结合,则可以使教学事半功倍.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游戏情境,以在快乐中学习为教学理念.在设计情境时,教师根据教材的实际情况为学生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活动,创设积极愉快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胜负欲、好胜心,使学生在积极竞争中进行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在教学初中数学“尺规作图”时,教师就可以在教学的同时组织一些小比赛.教师画出角度相同的角,每个小组派出一名学生代表用尺规规范地画出角平分线,其他学生在座位上观察作图者的操作是否规范及最终结果是否正确.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使整个班级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黑板上,每名作图者在画图的过程中都可以规范自己的作图过程.作图表画完之后,观察者提出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既加深了对作图方法的掌握,也锻炼了信心与提出疑惑的勇气.评价完之后,教师选出作图最优秀的学生并进行奖励.这样的教学方式既可以提高教学效率,也可以增强学生的竞争心理,提高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信息技术在不断发展,同时被引入教学过程.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上,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来使枯燥的数学知识具象化、形象化,通过图片、声音、视频的形式为学生展示不一样的数学知识,动静结合,声像俱全,以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敏感性,全面培养学生的智力与非智力能力.同时,多媒体可以将晦涩难懂的数学知识由抽象变为形象,由简到难、由浅到深地对数学问题进行剖析,建立严密、富有逻辑性的数学网络.这种教学方式更加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学生可以巩固自身的数学基础,对数学知识进行掌握和运用,进而真正喜欢上数学.
例如,在对初中数学“频率与概论”进行教学时,教师为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制作商场抽奖项目的概率统计表并计算中奖频率.这是一项非常繁重的任务,商场人数众多,抽奖的次数也十分多,仅靠人力,学生是无法完成的.这时,学生就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的帮助,使用计算机快速输入数据制作表格,直观地展示出频率和概率.学生通过完成这一学习任务,学会相关知识,提高了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增加了实际经验,提高了数学运用的能力.
随着教育教学工作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情境引导方法涌现出来.在教育领域,教师运用的方法应是有效的.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给他们讲解一个情境化的故事,可能不如使用一些情境化的道具更能够吸引学生的目光.
例如,教学“二次函数”这部分知识的时候,教师走进班级的时候,手中拿了一个七彩的弹力球.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这种小学生才会玩的玩具似乎有些幼稚.不过,也正因如此,学生的目光才不由自主地集中在了教师身上.有些比较好奇的学生就会问教师为什么手中拿着这样一个儿童玩具.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卖一个关子,表示这个道具是今天上课的时候会用到的,只要大家认真听讲,就知道这个小球是干什么用的了.上课的时候,教师借助弹力球引入抛物线的相关知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二次函数的具体内容.弹力球砸到地面上的时候,会马上反弹,形成一条完整的弧线.如果运用多媒体制作一个弹力球运动的模型,那么整条运动轨迹就会是一个二次函数.用不同的力度从不同的角度抛出的弹力球,其运动轨迹是不一样的.教师在讲解这部分知识的时候,就像是带着学生在课堂上玩了一场小游戏,不仅增强了整节课的趣味性,还培养了学生认真听课的学习态度.
总而言之,教学需要特定的方法,但是教学可以有很多方法,情境教学法只是现时代教学方法之一.它是一种辅助教学方法,教师通过建设各种各样的情境来让学生深刻体会数学的世界,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加入学术探讨过程.创设生活情境、游戏情境、问题情境、多媒体情境等的本质是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教师要投入情感,不能只注重技巧,要以心换心,才可以得到最好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