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敬国 夏艳霞 孙荣利 (. 哈尔滨师范大学;. 绥化学院;. 齐齐哈尔医学院)
2019年3月18日,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八个相统一”,其中指出“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这启示我们,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既要立足显性教育正面性、直接性、外显性的育人效力,也要发挥隐性教育渗透性、潜隐性、间接性的育人优势,从而使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与践行实现知、情、意、行的有机统一。
梳理学界对隐性教育内涵的研究成果,笔者认为隐性教育是相对于显性教育而言的教育理念,是指施教主体将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潜隐于适宜的教育过程或环境之中,使受教主体在无意识之中,通过体验、观察、内省等方式主动接纳教育内容,逐渐达成教育目的的教育过程。就施教主体而言,隐性教育不是无目的,无组织,无计划的“无为而教”,潜隐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更不是简单的转换或屏蔽,而是施教主体依据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精心设计施教方案,周密组织施教过程,科学选择施教载体,将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分解、渗透、融合于适宜的教育过程或环境之中,是“化有形于无形”的施教过程;就受教育主体而言,无意识亦非不思考,而是在摆脱“戒备性”和“排斥性”心理体验的状态下,主动体验并内化潜隐于教育过程或环境之中的教育内容,是“化无形于有形”的学习过程。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隐性教育是指,施教主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主旨和精神内涵,落小、落细、渗透、融合于适宜的教育过程或环境之中,使受教主体通过体验、观察和内省等方式,在潜移默化之中认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而在思想上内化,在行动上践行的教育过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隐性教育所呈现出的目的潜隐性、受教主动性、内容渗透性、载体广泛性既是其鲜明的育人特征,也是其显著的育人优势。
第一,教育目的的潜隐性。教育目的的潜隐性是隐性教育区别于显性教育的显著特征,是开展隐性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不必在每个具体情况下知道老师是在教育他。教育意图要隐蔽在友好和无拘束的相互关系氛围中。”[1]如前所述,“隐”不是简单的屏蔽或转换,而是施教主体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动机和内容合理分解,使之有机融合于适宜的教育过程或环境之中,避免了直接的灌输性给受教主体带来的“强制性”和“戒备性”心理体验,从而有效激发受教主体的积极心理体验,在潜移默化中主动认可,内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二,受教主体的主动性。实践表明,一味地灌输性教育会使受教主体产生被动感和束缚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受教主体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隐性教育在潜隐教育目的,渗透教育内容的过程中,紧紧围绕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从需要入手,激发兴趣,寓理于情,设境激情,通过给予受教主体积极心理体验,唤醒其内省意识,使之主动体验、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达成思想政治教育“育人自育”目的的同时,彰显了隐性教育的素质教育本质。
第三,教育内容的渗透性。教育内容的渗透性是指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主旨和精神内涵,有机融合于与受教主体息息相关的课程、生活、文化、实践、网络等教育过程或环境之中,通过暗示、启示等心理作用,使受教主体在生活、学习和工作过程中观察、体验、认可、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的渗透性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隐性教育艺术性和吸引力的生动体现。
第四,教育载体的广泛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隐性教育载体的广泛性是实现其潜隐性和渗透性的重要基础,保证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隐性教育的稳定性和可行性。实践证明,可承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用以潜隐教育目的、渗透教育内容、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隐性教育的载体分布十分广泛,涵盖了社会、学校、家庭中的所有的隐性教育载体。这其中既包括显性课程中所蕴含的隐性育人载体,又包括生活、文化、制度、管理、娱乐等教育载体。广泛而丰富的隐性教育载体为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隐性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2]这反映了新时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应然趋势。一直以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在显性教育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思想、文化、价值观领域的交流、交融、交锋日趋激烈,大学生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发展态势日趋显著。国际上,敌对势力和平演变的图谋愈演愈烈,这些国家利用科技、经济等优势,通过影视、娱乐、网络、宗教等隐性手段向我国大学生群体渗透以“普世价值”“自由主义”和“利己主义”为内核的有害价值观,这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显性教育面临严峻的挑战。在此背景下,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隐性教育,就成为新时代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应然要求。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这为高校在新时代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出了要求也指明了方向。因此,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隐性教育,进而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时效性,正是主动适应新时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要求的因势而谋、应时而动、顺势而为之举。
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知、情、意、行有机统一的教育过程。有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识知晓度为76.7%,情感认同度为63.6%,认知认同度为95.3%,价值践行度为90.1%”,[3]知识知晓度和情感认同度比例相对较低。“这透视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或许不是源于自己的理性了解和情感喜好,而是一种朴素性认同。”[3]而要提升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性认知和情感认同,就必须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吸引力。实践证明,新时代大学生群体渴望更加符合自身身心发展特点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从而更加深入地在情感上认同,在信念上坚信,在意志上坚守,在行动上践行,使自己能够在复杂多变的成长环境中找到正确的方向,实现人生理想。高校积极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隐性教育,是对大学生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吸引力诉求的主动回应,通过创设教育情境潜隐教育目标,渗透教育内容,可使大学生在共情纳悦的状态下,体验、内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主旨和精神内涵,不断增强情感认同,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吸引力,进而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育人效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要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4]这为高校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隐性教育实施路径指明了方向。
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者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对受教育者进行启迪和示范的过程。”[5]通过榜样的良性示范,潜移默化地促进观察者思考,使得“榜样表现出观察者原本不具备的新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通过观察,观察者也能形成同样的形式的思维和行为”。[6]因此,通过榜样引领构建示范路径,可有效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隐性教育。高校辅导员,朋辈大学生,课程教师、党政及后勤工作人员,家庭共同构成了榜样引领的示范主体。一方面,从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时间、场域和频率来看,辅导员与大学生交往时间最长,共处场域最广,互动交流最多。其言行举止,职业素养,道德品行对大学生的道德养成产生深远的影响。高校要引导、鼓励辅导员群体自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将其转化为爱国守法、敬业爱生、育人为本、终身学习、为人师表的职业操守,用高尚的师德师风和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同时,不断完善知识储备,练就精湛业务本领,正确引导学生处理学风养成,心理健康,就业创业等成长问题,努力成为学生钦佩的人生导师,使学生在情感上亲近,在业务上信服,从而“亲其师而信其道”,在潜移默化之中内化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另一方面,朋辈示范具有关系平等,情感亲近,借鉴性高,复制性强的隐性育人优势,高校应积极创设教育情境,引导优秀大学生发挥朋辈示范引领作用,用身边事,说身边理,使学生在消除“戒备性”和“强制性”心理体验的情境下,意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成长成才中的积极作用,从而激发其内化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动性。再一方面,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其他专业课教师在内的课程教师,高校党政干部、后勤服务人员,他们的人格魅力,言行举止和管理服务水平,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道德培育水平。高校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通过完善日常管理、畅通沟通渠道等措施不断提升师德师风建设水平,使学生在人格魅力熏陶和管理服务关爱中,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后,家庭是大学生成长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第一任教师,其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潜移默化中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具有极强的影响力。高校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准,通过家访、资助、座谈、网络等方式加强与学生家庭的联系,协调育人立场、标准和方法,形成隐性育人合力引导学生内化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课程学习是大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因此,深挖隐性课程资源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隐性教育课程路径,是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隐性教育的必然选择。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其他专业课程中蕴含着丰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隐性教育资源。一方面,高校要深入整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不同内容章节和实践环节中所蕴含的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通相融的价值主旨和精神内涵开展隐性教育。另一方面,依托课程思政建设,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隐性教育。课程思政所包含的课程在名称和形式上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没有直观联系,而在教学内容特别是学科发展史中却往往蕴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主旨和精神内涵,如历史学中包含大量的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传记。这对于“戒备性”和“排斥性”心理体验具有良好的“脱敏性”,加之课程思政所包含的课程数量众多,门类广泛,使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隐性教育的潜隐性、渗透性,广泛性高度契合。在此过程中,高校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了解大学生成长诉求、思想特点、话语特征、发展趋势的职业优势,积极搭建平台使之与专业课程教师形成合力,协助专业课程教师挖掘专业课程中蕴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主旨和精神内涵的课程内容,及时反馈教学效果,从而助力专业课程教师更好地发挥榜样示范作用、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实现专业课教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隐性教育相互促进、共同提升。
价值观形成的过程亦是价值观去伪存真的澄清过程。恩格斯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7]这启示我们,对思想活跃、思维独立、思辨激烈的大学生群体进行价值观教育,就一定要使价值观内容在生活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印证。通过实践活动可使大学生在自主、独立的条件下,体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的积极作用,进而破除有害价值观的干扰,使之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达到知、情、意、行的统一。因此,高校通过实践活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隐性教育,就是要立足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以及新中国成立70余年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依据大学生的身心特点,选择或创设隐含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主旨和精神内涵的实践活动情境,使学生在独立自主的实践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体验、内化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方面要搭建社会实践平台。通过开展以科技、文化、卫生为服务主题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学习“雷锋精神”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等主题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广泛深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个人成长中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要搭建与课程思政相呼应的专业实践平台。通过指导学生开展专业实习,引导其在实习锻炼中明确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养什么样的公民。例如,组织大学生到科技公司进行实践体验,可引导大学生在体验科技强国的伟大力量的同时,内化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层面核心价值观。在体验公司发展与社会进步的相互促进的同时,内化公平、正义、平等、法治的社会层面核心价值观;在体验积极的团队文化的过程中,内化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个人层面核心价值观。
2021年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9.89亿网民中,手机网民多达到9.86亿,20岁至29岁网民占比达24.6%,特别是从学历结构来看,大学专科及以上群体占比达19.8%。这表明,互联网以其信息海量,交流平等,互动即时等优势而广受青睐,特别是随着手机作为个人便携式信息终端,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广泛普及,互联网已经名副其实地成为大学生的生活环境,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因此,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隐性教育,必须充分利用网络育人优势,构建网络路径,以学生喜爱亲近的方式开展隐性教育。一是要深入挖掘、整合蕴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主旨和精神内涵的隐性教育资源,通过微信、微博、QQ、app,抖音,微视频等大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交流形式感染学生,使学生在纳悦的生活氛围中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是要搭建积极的网络交流平台,如校园贴吧,留言吧,跟帖专区等,过滤不良网络信息,创设积极的网络交流情境,寓理于情唤醒学生交流互动的积极性,使学生在主动思辨中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是发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角色优势,主动创建网络隐性教育平台。鼓励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通过撰写博文,建立个人微信公众号,推送微信朋友圈等方式,用贴近学生的网络语言,在情理交融中,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如辅导员将学生排练大型团体操的过程拍成微视频,以集体主义涵养爱国主义,以拼搏意识涵养敬业精神,以公平竞争涵养诚信精神,以团结协作涵养友善精神,在引起学生情感共鸣的同时,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润物无声中深入人心。
文化的内核是价值观 。文化熏陶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情感、认知和行为产生着深刻而持久的影响。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以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中,蕴含有丰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隐性教育资源。因此,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隐性教育,必须运用好这三种文化资源:一是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活动体验,媒体宣传,历史传承以及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等方式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学生的生活、学习和创新创业等活动之中。特别是要引导学生过好中华民族传统节日,讲明节日来历,体验节日含义。如,通过端午节包粽子,颂《离骚》等活动,可使学生在寓教于情,寓教于史之中内化爱国主义思想。二是要充分运用革命文化。紧密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活动,通过拜访革命前辈、考察革命遗迹、参观革命场馆、参加体验式教学等教育形式,使学生感受真实的历史,唤醒学生的思辨意识,使学生触“史”生情,在红色的教育情境下,由情入理自觉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是要营造符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求的校园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一方面营造良好的校园物质文化,通过寝室、教室、校园等物质环境建设向学生渗透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标准;另一方面营造良好的校园精神文化,深入挖掘校训、校史中蕴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主旨和精神内涵,并通过培育良好的制度文化和管理文化引导学生树立公平、正义、民主、法治的价值规范。最后,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评比形式和艺术形式感染学生内化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个人核心价值观,如上海交通大学组织学生排演话剧《钱学森》,通过主人公真实而感人的生平事迹感染学生,在艺术情境下,完成激趣,共情,寓理的过程。以艺术的方式使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潜入学生的思想意识之中,收到了事半功倍的育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