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超 (陕西省宝鸡高新第一中学)
近些年来,互联网行业飞速发展,尤其是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虚拟仿真、5G技术不断完善,再加上多样化智能终端的出现,各类智慧教育教学方面的理论、模型建构、校园管理等方面成为专家学者都在积极探索的课题。自2012年以来,以智慧教育为文章标题或关键词的CSSCI(中文社会科学索引)文章达到了200余篇。2018年,《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首次在我国官方文件中出现了“智慧教育”的概念,并将其作为创新发展的领域。可见,智慧教育的概念不再是一个新名词,关于智慧教育的研究已经涉及诸多学科和领域,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势在必行。再加上许多智慧城市的建设方案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还有一些卓有成效的智慧城市实例,都为打造智慧校园、开展特色智慧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参考。2014年,教育部要求将立德树人作为新时代教育的终极目标,立德树人的关键是办好教育,尤其是随着教育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突出智慧教学优势,创新驱动发展,是今后相当长时间内基础教育的主题,理应受到中小学校的重视,以促进学校向着更快更好的方向发展。
不断提升的信息技术为各类先进的智慧管理提供了巨大的便利,例如智慧城市的建设,数字化农业的发展、智慧工业模式的建立等,智慧教育也就应运而生。著名学者王济军教授提出:“智慧教育是建立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泛在网络基础之上的一种全新教育样态。”[1]曹延汹教授在充分整合专家学者论述的基础上,深入解析智慧教育与现代教育的关系,提出:“在学校教育中实施智慧教育,能够更好地落实现代教育理念。”[2]可见,智慧教育将是未来学校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信息化的大背景下,与公办学校相比较,民办学校体制灵活,可以进行自主发展的潜力较大,也可结合学校发展特点进行资源整合,积极与教育装备、智慧工具开发公司合作,创新性地开展智慧教育的实践与探索,这样不仅能够让学校始终保持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智慧教育对于学校的办学灵活性有较高的要求,民办学校常常是以集团化办学的方式,生源相对稳定,且办学机制更加趋向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尤其是学校的活动专项资金,能够促进学校开展互动显示屏、平板、PC端等各类智慧教育设施设备,这对智慧教育的高效开展是至关重要的。宝鸡高新第一中学(下文简称“高新一中”)自2014年开办以来,就为打造西北一流的智慧校园投入专项资金,现已成为陕西省首批智慧教育示范校。同时,以智慧教育引领学校各项工作,也已成为宝鸡市“作业革命”示范单位,并引领区域智慧教育的发展,智慧教育也因此成为学校的办学品牌,目前正在全面稳步推进,学校的区域影响力将进一步得到提升。
与智慧课堂相比,传统的课堂往往存在以下弊端:一是学生多数情况下从头到尾都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课堂容量往往比较大,如何设计不够精细,常常出现教学重难点不突出,学生在学习时抓不住要探究的核心内容,学到的知识也不够灵活,运用起来自然显得很难得心应手。二是传统课堂教学的评价都采用的作业、考试等终结性评价,虽然也能够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但是却由于反馈不够极速,错失了很多宝贵的教育教学资源。作为新兴的智慧教育,要想全方位把握智慧教育的内涵,教师就必须首先厘清教师与学生的关系。高新一中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提出智慧教育背景下师生关系的全新概念:教师应该是学生的“学习型导师”和“成长型导师”,因此,教师课前应充分分析班情和学情,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在尊重学生学习成长规律的基础上,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课堂上设计典型问题,以问题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课后利用优学派等互动平板的反馈结果,对课堂教学进行二次设计,以便进一步优化智慧课堂教学,摒弃传统课堂的弊端,不断提升教学实效。
就我们了解到的做法而言,常规课堂中最浅层次的做法是:学生机械性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堂任务,这样的课堂创新性不足,学生的能力很难得到根本提升;稍微深层一点是:学生与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学习,这种学习方式虽然已经有所改进,注重学生课堂上的学习和互动,试着从学生的角度解决问题,然而,这些方式不能及时收集到学生的课堂表现信息,其评价略显片面,不够客观,体现不出智慧教育的优势。高新一中经过对大数据平台的反复升级和优化认识到:在智慧班开展教学,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会发生一些转变,学生成为习得知识的共同体,在多样化的课堂教学中,实时获取个人表现大数据信息,学生与学生也会因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而共同进步。例如,通过智能平板开展的互动游戏、小组探究实验、学习经验交流等活动,学生更容易看到自己的不足以及与他人的差距,便于反思自我,逐步提升自我,也是常规课堂教学难以比拟的,值得不断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
在常规教学中,教师受制于课件或是对于课堂预设不够致使课堂效率低下的情况比比皆是,多数是因为没有处理好教师和工具的关系。就智慧班的教学而言,在“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原则的基础上,授课教师应该树立的是“学习为主,工具为辅”的思想认识,即电子白板、优学派平板等都是为教学服务的,都是教学提质增效的工具,教师不能因为工具的嵌入而打破原有教学秩序。基于此,教师必须要学会自我整合优学派智慧课堂App提供的各类教学资源,并结合教学实际真正用好工具,让学生学多、学宽、学活、学厚实,让工具真正得到智慧化使用。只有深刻认识到教师和工具之间的关系,在设计课堂教学活动时才不会受制于工具,忽略学科教学的最本质的内容。例如,在向学生讲授“地球的运动”时,利用优学派平台上的互动题板功能,将“二分二至日地球公转”情况立体化呈现出来,最终的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地球公转的概念及地理意义,从而将学到的知识更好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传统班级资料的管理多是档案袋式的管理,常常是由班主任对学生每周、每月、每学期、每学年的学习、行为等各方面表现收集起来,最后加以整理,形成学生的成长资料。这种方式不仅显得冗余而且效率较低,有时候过程性资料积累也不够细致,不能够全面理清班级发展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高新一中所有班级采用的是希沃云班、班级优化大师平台对班级资料进行管理,借助信息化管理平台,能够极大地提升班级管理的效能。例如,高新一中最常使用的是希沃云班牌,希沃云班牌主要是将班级管理的方方面面立体化的呈现,包括班级课表、平时班级活动开展情况、学生的社会实践情况、学生教学区和生活的日常表现等,班级管理者都可以拍成照片实时上传至云班,在教室外的电子班牌会同步显示,学生可以随时查看,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信息化工具的使用,不仅可以实现班级数据的实时更新和维护,还能够形成班级的序列化德育管理资料,更好地适应未来班级的发展。
常规评价的方式都在教师单一的资料评价,而对于学生日常行为表现的方方面面却不能精确地记录,这样的评价自然是有失公允的。若是能借助大数据管理平台,评级会更加贴合学生的成长实际。例如,高新一中最常用的班级优化大师软件,它是一款人机互动操作软件,可以实时记录学生行为表现数据,教师也可结合班情,自主设计学生评级项目,系统地对学生的学习、生活诸多方面进行评价,并根据生成的数据报表,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科学、客观、公平地评价同学,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增强家校沟通的时效性。此外,针对学生的个性特征,利用大数据反馈功能,制定学生的个性成长计划,打造学生成长共同体。学科教师还可以进行作业布置,设计个性化作业布置和评价方案,采用系统自带的激励性语言评价学生,增强学生的成长自信心,这是“双减”背景下提升作业实效的重要方式。
家校互通从来都是学校教育的重点话题,常规的促进家校沟通的方式是开家长会、家长进校园活动、家长沙龙等,这种常规方式虽然能起到良好的家校沟通效果,但却无法打破时空的界限,教育有一定的滞后性。采用智慧教育方式,则可以很好地提升家校沟通的效率。例如,高新一中为每名同学都配备了电子校徽,可以记录学生在学校的行动轨迹,操作后台可以便捷地获取到学生在校的出勤、实验课、体育课、就餐、就寝等数据,便于班主任和家长掌握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学生也可以使用智慧校园卡与家长进行联系,避免了学生使用智能手机、电话手表等电子产品对管理带来的不便,学生自觉抵制各类影响学习的电子产品的意识得到提升,其学习行为会有全方位的改善。另外,高新一中智慧班使用的优学派平板教学,课前学生根据老师推送的自学提纲进行自主学习,可以用限时作业、限时练习、作业考试化等多种方式进行引导,帮助学生养成自觉管理平板的好习惯,积极发挥平板的正向引导作用,让平板工具真正助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信息化工具的使用助力“双减”落到实处。
以前多是以纸质教案为主,许多老师由于日常非教学事务繁多,在书写教案上态度出现敷衍,教案的使用率也在下降,其效果也都很难保证。随着近些年来国家“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公共教育资源、各省的电化教育研究等平台的不断改进,采用信息化备课的方式越来越受到老师的青睐。高新一中采用的则是命制电子共案的做法,不仅减轻了老师的备课负担,还极大地提升了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具体而言,就是将学科组的不同人员进行分工,共同参与校本研究网络研修,构建学科学习小组,对引入优学派、希沃互动课堂教学形式进行深入探讨,结合学科特点,设计电子教案。特别是今年进行的教育信息化2.0培训,要求每位教师要利用信息化工具精心设计一节课,特别是要重点表明是如何使用工具促进教学的,这一培训再次彰显了信息化工具对教育教学的促进价值,受到老师们的一致认可。
传统的教师培训多是专家讲座、学科组教研等方式,随着教育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各类教师继续教育平台不断完善,培训的内容不仅信息量大,还是紧跟教育发展的形势,可以很好地提升教师的信息化理论和技术水平。高新一中则是积极组织教师开展网上教研,采用希沃云平台、腾讯会议、网易云课堂、慕课等方式,让老师全方位熟悉各类信息化工具的使用,总结使用技巧,创新教学模式。高新一中每学期都会利用信息化工具,就学校发展、学生管理、学科发展等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交流讨论。例如,笔者参加过中国地理学会学术年会直播课、地理核心素养网络研修专项培训、地理深度学习网上问卷调查等,这些线上学科研讨会让教研更加丰富多彩,实现了一线教师与地理名师的实时互动,不仅为老师带来了丰富的专业知识,也在相互交流探讨中提升了教师的团队协作意识,使打造名教研组成为可能。
常规教育背景下,通常是老师自己整理各类纸质信息,资料繁杂且不利于保存,也不够系统。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快,海量信息、大数据、云计算等为教育教学方式的创新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例如,为了提高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我校积极组建了地理模拟实验室,学生在学习地理运动的章节内容时,进到实验室里,感受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特点,这种采用虚拟仿真技术的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更能借助技术增强学生的课堂体验,深入了解学生真实的学习感受,从而指导教师不断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思路,最终指向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采用各类信息化技术手段促进教学,已经成为未来教学的重要转向。
智慧教育背景下必然需要智慧型的教师,不仅表现在对信息化工具的使用上,更多的是智慧地开展教学、做好学生管理,用技术在促进教学的同时,更好地带动个人的成长,增强自己的职业认同感和幸福感。例如,我校作为智慧班的代课老师,应该重视教师个人深度学习能力的培养,学会突破常规角色,成为真正的智慧型教师。例如,我校积极开展特色信息化校本课程,要求教师多读一些教育信息化和学生心理方面的理论书籍,还必须熟悉与教育相关的各类工具,前者主要是为了打开教师的思维,后者主要用于分析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真实表现。还有借助希沃管理下的智慧校园平台,详细记录教师的教育教学过程,包括教学成绩、课堂教学时间线、教师课堂走动轨迹等,都可以用电子报表的形式导出。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更要着力提升个人对课堂的掌控,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活动,在充分了解学习环境的基础上,通过技术融合学习环境,通过人机协同培养学生智慧,打造智慧课堂,实现教师的高效教学和学生的个性学习。结合教学实际,借助学生的课堂教学、课后作业、阶段考试等大数据,学科组同事之间相互配合,进一步形成研究课题,打造教师成长共同体,在锻炼自己的同时,真正提升个人的核心素养。
智慧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这类人具备良好的人格品性、较强的行动能力、较好的思维品质和较深的创造潜力。因此,作为一线教师,要全方位地学习实施智慧教学的相关理论,在实际教学中运用并总结反思经验,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和教育价值的最大化。当然,智慧教育的开展尚且处在探索研究阶段,高新一中的智慧办学方法也有一些需要改进。因此,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学校管理的实效,打造学生乐学、教师乐教的智慧校园生态,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