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生本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的创新

2022-11-20 14:04顾玫瑰
名师在线 2022年14期
关键词:理念文本教材

文/顾玫瑰

引言

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小学语文作为最重要、最基础的学科,是教育改革的关注重点。同时,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承载了更多的育人任务与使命。因此,教师在对语文阅读教学进行改革创新时,应从多方面思考转变教学策略。生本教育理念的逐渐普及,使教师对语文阅读教学的创新有了更多想法,生本理念对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强调,也促使教师开始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从而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设计出真正适合学生能力发展、素养提升的教学方案[1]。在阅读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教师亦可通过对学生的正确引导,将课堂作为学生发展自我的“舞台”,使学生能够全面展现自我,获得最优发展。如此,教师也能从中收获教学反馈,进行教学反思,从而完善自身对生本理念的实践,实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的创新与完善。

一、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近年来,新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其教学思想、教学理念更为贴近现今时代的发展趋势。因此,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创新时,更要充分结合现代元素,真正实现语文阅读教学的“与时俱进”,消除传统教学观念影响下,语文阅读教学留给学生的刻板印象。基于此,教师在调整阅读教学策略时,可通过融入现代信息技术,将新颖的方式与语文教学紧密结合,促使学生对语文阅读产生更为浓厚的兴趣。而信息技术的运用,不仅能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还考虑到学生现阶段的直观思维发展,从而使阅读教学对学生发展需求实现“由表及里”的满足,发挥生本教育理念的引导价值,使教师的教学得到进一步优化和创新[2]。

例如,在《精卫填海》的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学习目标,教师需要帮助学生从简短的文字中,体会精卫锲而不舍的精神,并在阅读故事的过程中品味神话故事的独特韵味,从而爱上神话故事阅读。对此,教师首先要从学生的阅读兴趣出发,在课前、课中及课后,巧妙运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对这篇神话故事所传达的内涵进行剖析和领会,培养学生的拓展阅读意识。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在预习环节,通过互联网了解《山海经》的相关资料,从而获得阅读背景。正式授课的过程中,教师在进行新课导入时,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一幅精卫填海的图片,并提问学生:“图片中是什么鸟?它在做什么?”学生基于自身的阅读经验及预习活动,能准确回答教师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向学生展示与《山海经》相关的重点资料,向学生列举诸如女娲补天、夸父逐日、后羿射日等故事,来突出我国古代神话故事的魅力与趣味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接下来,教师利用PPT 展示文中句子,引导学生进行断句学习,使其理解文章意思。在学习完文意后,教师再鼓励学生自主讲述这一故事,并提问学生:“你们从这个故事中能够受到什么样的启发?”学生积极讨论,分享了自己的收获。最后,教师再借助PPT,相机总结,突出故事背后的深意,在拓展延伸中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上述案例中,教师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预习,调节课堂氛围,使学生的阅读兴趣被充分激发,调动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实现了对生本理念的有效运用,促进了阅读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创新。

二、巧借教材插图,激发学生阅读想象

由于小学生的思维方式以直观思维为主,其抽象思维正处于形成、发展阶段,所以小学阶段的语文教材尽量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编排,尤其是中低年级的教材更是如此。对此,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的创新过程中,便可充分运用教材中的插图,根据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将生本教育理念贯穿整个语文阅读教学中,以此加深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多方面认知。同时,教材插图的丰富性与多样性,更能使学生在阅读文本时感受到阅读活动的乐趣,从而迸发出无限的学习活力。在教材插图的引导下,学生对阅读内容的想象空间得到有效拓展,从而突破文本的束缚,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这样的方式既遵从了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又促进了学生有效达成学习目标,使教师的引导作用更具价值。

例如,在《守株待兔》的教学过程中,由于课文内容以文言文的形式展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因对文言文不熟悉而产生一定的畏难情绪,教师便可运用教材中形象而丰富的插图,帮助学生实现对这一故事的有效阅读,从而成功消除文言文所生成的阅读障碍。首先,在导入环节,教师向学生展示一组图片,并要求学生根据图片猜测故事情节,这样的环节不仅能够达到活跃课堂氛围的目的,还能帮助学生在后续的文意理解中,积极运用教材插图,想象故事情节。其次,教师向学生展示教材中的插图,并提问学生:“大家能从这幅图中获得什么样的信息?”有的学生认为,农夫劳作累了在休息;有的学生则能结合文题,道出农夫其实是在等兔子。教师接着提出问题:“看了插图,读了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呢?”基于此问题,学生便会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提出各种有趣的问题,从而为阅读活动拓展出更多的想象空间。比如,在讲解“田中有株”时,教师便要求学生结合插图及注释,来理解“株”为何意,学生很快就能够直白地描述出来。这样巧借插图,学生快速理顺了文章内容,并深刻理解其中的道理。

由此可见,教师适当地运用教材插图,不仅使阅读教学具备了创新意义,还凸显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组织合作学习,丰富学生阅读途径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已逐步从机械的“讲与练”模式中跳出,获得“新生”。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策略的创新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教学策略的“新”,还要意识到学生学习途径和方法的“新”[3]。基于此,教师应对学生的阅读途径进行适时的丰富,并予以适当引导,以此帮助学生选择正确的学习方法。语文阅读内容的复杂性,决定了语文课堂的互动性应是强烈而热烈的。因此,教师要加强课堂互动环节的设计,从学生个性发展的角度出发,为学生创造互动学习的机会,以此推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在此过程中,教师也要发挥自身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如帮助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为学生的组内分工提供一些建议,在学生遇到合作难题时加以点拨等。这样的合作学习才能真正展现生本教育理念,为语文阅读教学的创新指明道路。

例如,在《小英雄雨来(节选)》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考虑到,学生对故事性强的文本阅读关注点往往在于情节,而这也是培养学生概括能力的绝佳机会。同时,这一文本的篇幅较长,部分划分得也较为明确,有利于学生进行概括方法的学习。因此,教师要以生本教育理念为核心,以适当的方式促进学生相关能力的发展。除此之外,具有对话的文本,也便于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或表演,以此感知文本的深意。对此,教师首先在课文阅读环节,要求学生自行默读,而后,要求学生思考每部分写了什么内容,并在学生思考和发言后,给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小标题,作为范例。在此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展开合作学习,要求其尝试为第三到第六部分分别概括出一个小标题,并在讨论结束后以代表发言的形式开展班级性的交流。基于此,学生对课文情节的把握更加牢固,并且通过小标题的撰写,实现了概括能力的训练。而学生之间的讨论互动氛围,也让学生的阅读活动进展得更为顺利,使学生以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实现了阅读学习,其学习情绪也更为高涨,为后续的情节和人物的分析做好了铺垫。

上述案例中,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适时地穿插合作学习环节,使课堂氛围变得更为热烈,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实现了提升与发展,促进了阅读教学的创新。

四、注重方法传授,推进学生自主阅读

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教师应尊重、依靠学生,但小学生的学习能力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时期,要其实现完全自主是不现实的。因此,教师除了做好引导工作,还应注重教授学生阅读方法,推进学生自主阅读。教师只有将阅读方法教给学生,才能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以此提升学生自主阅读效率。在进行方法教学时,教师要以实际的文本阅读进行体现,而不是仅通过言语强调。学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感知到阅读方法的应用价值,从而养成积累阅读方法的意识。而这样的阅读教学能有效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真正将课堂塑造成学生发展个性的平台。

例如,在《草船借箭》的教学过程中,由于这篇课文选编于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而学生对名著的阅读接触往往源于课余的阅读活动,并未系统地学习如何阅读名著,所以教师可借此机会,为学生传授较为基础的名著阅读方法,使学生在初步的阅读方法学习中,激发对古典名著的阅读兴趣,从而引发课后的自主阅读行为。首先,由于故事的篇幅较长,教师要教授学生梳理情节的方法。对此,教师可要求学生先行默读课文,并思考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进行叙述的,是按照怎样的顺序组织故事情节的,哪些情节或是细节令你印象深刻。基于此,学生便明确了名著阅读的第一步——理清故事结构。而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具体分析情节,要求学生再次回顾课文内容,找准故事的起因、经过及结果,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进行探讨、发言及交流,从而彻底明确故事发生的前因后果。而在理解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时,教师逐步引导学生查找文中的相关信息,并做好批注。在这一环节,学生对名著中人物形象的理解,有更多自主性的想法,并学习了“作批注”这一阅读方法。课后,教师还可让学生自主阅读名著中的其他相关章回,使学生在进一步了解人物的同时,将所学的阅读方法付诸实践。

由此可见,基于学生对阅读方法的学习需求,教师做出了适当的方法传授,使学生的阅读自主性得到了充分的激发,使其对课外拓展阅读呈现出更为积极的态度,证实了教师的阅读教学策略创新的可行性。

五、加强问题互动,启发学生阅读思维

小学生要想探及阅读文本的深度,就需通过教师的引导,对文本内容“抽丝剥茧”,由表及里地去探知,从而实现阅读价值。对此,教师应通过适当的引导,“唤醒”学生的阅读思维,助力学生深入了解、品味文本,使学生获得精神上的满足。而问题互动作为语文课堂中的常见形式,往往能以较为简单、轻松的互动形式来引发师生之间的思维碰撞,从而实现对学生阅读思维的启发,催生其对阅读文本的独到想法,促进其思维能力的发展,达到生本教育理念的重点要求。

例如,在《桥》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认识到这篇小说的情节较为跌宕,而学生在阅读时,往往会被情节的转折所吸引,从而体悟作者的写作深意。其实,这只是较为浅层、简单的分析,并不利于六年级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发展。为了帮助学生在阅读中通过对环境描写作用及短句的表达等分析,深刻理解党员同志舍己为人的精神,教师就要在课文分析环节中有机融入相关问题,促进学生深入探究意愿的生成。比如,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中的句子,感知洪水的可怕,对此,提出问题:“课文中哪些句子令你感受到洪水的可怕?为何可怕?”又如,分析短句“像泼。像倒。”时,教师提问:“这样简单的两句读来有何感受?”学生表示感觉到雨下得很大很大。基于此,教师继续追问:“为什么用两句话表述?而且还这么的简短?”学生讨论后,认为是为了渲染当时紧张的气氛。教师予以肯定,并在分析全部环境后,强调了环境描写的重要作用。

上述案例中,问题的提出使学生的阅读思维获得更有针对性的启发,使其不再满足于浅层的了解,而是进行更深层次的阅读,从而收获更多实用的阅读技巧。

结语

总而言之,生本教育理念对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创新而言,是较为可靠的观念。在此基础上,教师才能真正认识到,语文阅读不再是教师的教学主场,而应是学生能力与素养发展的重要阵地。只有学生实现了各方面的提升,教师的阅读教学创新才更具意义。

猜你喜欢
理念文本教材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方传芸舞蹈创新理念拾微
环保节能理念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教材精读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走进文本 走近大师 走出文本 走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