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观照下的诗词教学策略例谈

2022-11-20 13:24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黄埭实验小学金静华
小学教学研究 2022年10期
关键词:首诗比喻诗词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黄埭实验小学 金静华

一、发掘语用资源,搭建语用平台

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是一门关乎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学科。语文课程的首要目标就是要引导学生关注语言文字,在品味语言、内化语言的过程中,提升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古典诗词同样也不例外,教师要善于从古诗巧妙的构思、凝练的语言中发掘适切而丰富的语用训练价值,旨在训练学生对语言的品味、洞察、运用搭建平台的能力。

以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望天门山》一文为例,李白以28个字,展现了天门山的雄伟壮观和楚江的波澜壮阔。从这首诗歌中,教师可以发掘哪些值得学生品味和感知的语用资源呢?细细品析,我们就不难发现,这首诗的独特魅力就在于诗人运用了一系列动词。教师教学首句中的“断”字时,可以从诗歌描写的画面入手,让学生想象山断裂开来悬崖峭壁的画面,感受天门山的陡峭与危险;教学第二句中的“回”字时,则激发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想象楚江之水撞击在山崖后,又激荡回来的场景;教学第三句中“出”字时,教师则调整学生的关注视角,以远望的方式,让学生感知两座断裂之后的大山向中间“突出”的场景;教学最后一句中的“来”字时,让学生想象广阔的江面上,孤帆在红日的映照下漂流而至的场景。

再比如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村晚》这首古诗,诗人以优美、凝练的语言描绘了乡村傍晚时的优美景色,其中一、二两行中“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中动词运用得堪称经典。以“衔”字的教学为例,为了引导学生品味这一动词的精准,教师提供了辨析对比的“吞”字。学生在对比中认识到,傍晚夕阳落下的过程是缓慢的,如果换成“吞”字,力量过大、速度过快,与夕阳落山时的缓慢、柔和的美感相悖;同时,“衔”字表明夕阳处于半露半遮的状态,而“吞”字则表示太阳已经完全被山峰所遮挡。无论是从静止的形态,还是从动态的落山过程来看,诗句中的“衔”字都是最为精准妥贴的。

在这两个案例的教学中,教师紧扣遣词造句的要点,从诗歌中的语言入手展开体会,一下子就抓住了文本中的语言,更好地推动了学生语言实践能力的生长,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提供了语用训练的基础。

二、聚焦思维素材,发展思维意识

皮亚杰说过,语言即思维。如果语文教学不能关联学生的思维意识,那么,语言训练必将陷入机械的泥潭。只有融入了学生的思维意识,语文素养的发展才能水到渠成。

以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咏柳》这首诗为例,诗人贺知章将柳树比喻为“碧玉”和“丝绦”,将“二月春风”比喻为“剪刀”。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比喻?诗人究竟想借助三个比喻表达怎样的意蕴呢?……这些问题不仅仅是体悟其表达的作用就能感受到的。教师需要充分激活学生的思维意识,在感知理解、洞察妙处的基础上,奔向诗人的内在用意。在联系对比中,我们不难发现,这三个比喻都蕴藏着一个鲜明的共性特征:赋予其女性的柔美。首先,将柳树比喻成“碧玉”,取小家碧玉之意,自不必说;其次,“丝绦”也具有非常鲜明的女性特征,古代只有女性才会有偏向绿色的丝带;最后,二月春风为什么不可以是“镰刀”“菜刀”?试想,菜刀用于厨房切菜剁墩,镰刀用于庄稼收割,显然过于生猛,都不符合诗人贺知章内心的表达定位,唯有剪刀,才能展现女性独有的温柔。由此,三个看似并不相关的比喻,却在同样的意蕴下,形成了紧密的联系。

再如宋代诗人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很多教师都会将这首诗解读成写景诗,将重点设置在感受荷花的美丽景色上。诚然,古诗中“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作为展现荷花景色的千古佳句,所展现出来的优美画面,理应进行品味和解读,但这绝不应该作为这首诗教学的全部。从诗歌来看,这应该是一首送别诗,但为什么整首诗对于“送别友人”只字未提呢?其送别之意究竟藏在何处呢?这就不是简单地理解所能发现的,而需要激活学生的内在思维,才能真正揣摩出诗人所要表达的言外之意和弦外之音。鉴于此,教师可以拓展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两人志同道合、互视对方为知己。后来,林子方被调离皇帝身边,赴福州任职,职位知福州。林子方自以为是仕途升迁,因而很高兴。但杨万里则不这么想,在与林子方离别之际,以“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为题,写下这首诗,劝告林子方不要去福州。鉴于此,教师则需要激活学生思维,从现有的语句中探寻杨万里的“劝说”之意。有了资料的支撑,学生就能逐步发现诗句象征之意:“毕竟”展现了杨万里的急切之意,“不与四时同”则暗喻在福州为官的不易,最后通过“无穷碧”和“别样红”等语句,表达了对林子方到福州为官前途的担忧。由此一来,杨万里蕴藏在诗歌中的“劝说”之意则显得越发鲜明。

纵观这两首诗的教学,教师没有仅仅停留在语言所表达的浅层信息之中,而是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意识,使学生感受到诗歌的言外之意和弦外之音,真正探寻诗人内心意欲表达的情韵和独特内涵。教师只有真正激活学生的思维,在细致辨析和深入实践的过程中,才能更好地推动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的不断发展。

三、强化审美感知,提供审美资源

有人说,汉语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能够精准地表达意思、抒发情感、传递观点,同时,其独特的节奏和音韵之美,也非常强烈,尤其是古典诗词,这种独特的语言之美,就显得更加鲜明了。此外,古典诗词所营造的意境之美,更为语文核心素养中强化审美意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教师就需要在诗词理解的基础上,把握其基础性情感,发掘出丰富的审美资源,引导学生在想象中体验,积极落实审美鉴赏。

以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望洞庭》这首诗为例,诗人刘禹锡以细致的观察、精妙的比喻,展现了洞庭湖的美丽景色和优美画面。其中的美感究竟蕴藏在哪里呢?究竟怎样教学,才能让学生对文本中的美感也能进行鉴赏呢?笔者则从这首诗的诗眼入手,紧扣古诗中关键性词语展开想象。首先,“湖光秋月两相和”,紧扣诗眼“和”字,洞庭湖优雅的水面,在皎洁月色的关照下,彼此之间相互融合,其包含的丰富美感,就可以引导学生在想象的基础上,运用语言加以描述;其次,“潭面无风镜未磨”,可以想象洞庭湖水平如镜的画面,就像没有磨洗过的镜子;最后,教学后面两句“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时,其审美意蕴就更加丰富。可以先从这话中最为鲜明的色彩角度出发,“白色”的银盘中托着一颗“青色”的螺蛳,白中带青,青中泛白,色彩之和谐,跃然纸上;还可以从诗人所比喻的事物入手,诗人将洞庭湖整个湖面比喻为“盘子”,则是顺势将湖中央的君山比喻成 “青螺”,不仅形成了“盘子中装青螺”的画面之美,而且所呈现出来的形态也是和谐的。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幽默地设置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将洞庭湖比喻为“银盘”之后,就要将君山比喻为“青螺”,而不比喻成“一把钥匙”呢?除了君山的形态不像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钥匙与银盘并不搭配。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并没有始终局限在所有的理解古诗大意的层面上,而是让学生在深入实践的过程中,抓住诗歌中的美感素材,通过想象画面、辨析对比的方式,强化了审美训练,助推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四、关注文化脉搏,开辟文化通道

古典诗词源自传统文化,同时又属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本身就蕴藏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和要素。因此,教学古典诗词时,教师如果不能触及其大意背后所蕴藏的文化,就没有真正彰显古典诗词独有的特质和魅力。为此,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在理解大意的基础上,积极探寻其中所蕴藏的文化气息和元素,将学生的认知提升到一个全新的层面上。

以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石灰吟》为例,教师从学生理解的规律入手,先帮助学生理解故事的大意,梳理诗歌中所描写的石灰制作过程,从深山开凿,然后运出深山,随后经过烈火焚烧,变得粉骨碎身,最后将全部清白都留在墙上。教学至此,并不能就此结束,可以提出问题:为什么一位明朝重臣,要写这样一首描写石灰的诗歌呢?情况肯定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为此,教师鼓励学生收集资料,一方面了解诗人于谦的身份和他一生中的重要时机,另一方面了解这首诗的创作背景。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宁愿“粉骨碎身”,也要将“一生清白”永留人间的高贵精神品质。在学生的认知逐步趋向理解的同时,教师相机指出这是典型的咏物诗,借物喻人是其独特的文化符号。为此,教师还相机拓展了其他咏物诗,引领学生在积极探究的过程中,把握咏物诗“人即是物,物即是人”的文化特征。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没有将教学的视角始终局限在诗歌的意思上,而是着眼于其类同性,发掘其中的文化符号,更好地凸显出文本的核心价值,收到了一举两得的教学效果。

古典诗词有着独特的文体特点,与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有着高度的契合性。教师只有找准两者之间的联系,才能真正推动学生语文素养的不断发展。

猜你喜欢
首诗比喻诗词
《上课没人抢》
比喻
买椟dú还珠
过得再粗糙,心里也要有首诗
秋千
诗词之页
比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