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华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碎片化的信息充斥着中学生的生活,使他们的心情变得浮躁;另一方面,中学生面临着升学的巨大压力,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学生们不得不被困于教室或家庭这一方小天地中,压抑的心情得不到疏解。好的音乐具有陶冶情操、放松心情的作用,有益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音乐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繁重的学习任务会给学生造成极大的学习压力,不论是身体上的抑或是心理上的,基于此,教师在日常授课的过程中,不妨通过为学生播放音乐和提供多种听音乐的途径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调整心状态,备战考试。[1]
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一段轻柔的音乐,让舒缓的音乐带走疲惫,将浮躁的内心安抚下来,让学生以一种平和的心态投入到接下来的学习之中。在课间的时候,教师可以把教室多媒体的使用权暂时交给学生,让学生处于紧绷状态的大脑在音乐中得到休息。
教师可以给学生推荐好的音乐曲目,以及一些不错的听歌软件,帮助学生更好地享受音乐。教师可以注意培养学生“音乐+”的思维,让学生在听音乐的时候,将注意力投入到感受曲子的思想感情中去,体会音乐的风格、类型。比如学校为学生组织了一场英语竞赛,在竞赛开始之前,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一首舒缓的音乐,帮助学生缓解参赛的紧张感。赛后教师可以向学生了解一下,“有谁在音乐的作用下,觉得不那么紧张了”。结合了解到的实际情况,鼓励这些受到音乐帮助的学生将这首歌曲或者同类型的歌曲当作必备歌曲,在觉得有压力的时候循环播放,帮助自己更好地应对接下来的挑战。如此,音乐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就能高效地发挥出来,学生可以利用音乐完成对负面情绪的释放,完成对情绪的调节。
正如前文所说,学生们在中学阶段承受着巨大的学习压力,可用于休息和娱乐的时间非常少,由此也就导致学生在中学的整个阶段难以交到知心的好友,难以实现彼此倾吐心声的愿望。久而久之,学生极易产生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教师可以以帮助学生寻找知己好友的方式进行授课,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教育。
比如,教师可以多准备一些音乐,播放给学生听,在最开始的时候,每次播放的音乐风格都要不同,方便学生清晰地对比出不同风格的音乐之间的区别,让学生可以更加有效地找出自己喜欢的音乐风格。每次播放完音乐以后,教师要询问一下这种风格的音乐都有谁喜欢,让喜欢同一风格音乐的学生坐在一起,鼓励他们一起探讨音乐,便于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发现与自己“心意相通”的知己好友,互相分享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鼓励有相同音乐喜好的人选择一首最喜欢的歌曲,在课间休息的时候、体育课自由活动的时候,或者是去上课的路上,一起哼唱,通过唱歌让彼此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让音乐在相处的过程中发挥作用。
家庭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重要场所,家庭教育是不可忽视、无可替代的教育力量,但是因为很多家长的教育方式并不恰当,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遭受到来自家庭的“打击”,导致心理健康出现问题。那么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享受音乐的平台,帮助学生“走出”家庭的固定氛围,实现排忧的目的,让学生的内心世界变得温暖、阳光。
教师可以给学生创建音乐表演的舞台,结合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提供合适的音乐表演形式。如果学生是内向、胆小的,或者是有些自卑的,那么教师可以为他们安排合唱,帮助他们尽快融入集体,在一次又一次的合唱中,不断增强自信。
此外,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鼓励学生去校园外寻找音乐爱好者,和他们展开有关音乐的讨论,让学生在交谈和分享的过程中打破对音乐的刻板印象,拓宽音乐格局。[2]音乐教师还可以给学生们找一些音乐家的直播课,让他们听一听音乐家对音乐的理解,帮助学生从更加专业的角度欣赏音乐,培养音乐审美。教师可以通过音乐视频素材,告诉学生音乐是没有国界、没有等级的,每一个人都有享受音乐的机会,鼓励学生在学习之余走出教室,去听一听来自世界各地的音乐。
音乐使学生们的视野变得更加开阔,不再拘泥于眼前的挫折和坎坷,很多困扰自己很久的问题都会消散。如此,学生们的内心变得更加干净和纯粹,学生也会更加积极、健康。
音乐陶冶人们的灵魂,培养人们高尚的情操,还能给人以鼓舞的力量,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提升人们的精神世界,是人类不可或缺的一种抒情活动。于中学生而言,音乐无疑是一剂良药,可以在他们学习累了的时候放松心情,可以在他们感到压力大的时候舒缓身心,也可以在他们不被人理解的时候得到慰藉。因而,音乐在中学生的教育阶段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值得被重视和进行创新实践,帮助更多的中学生拥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