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如何有效渗透安全教育

2022-11-20 10:15福建省晋江市梅岭街道桂华中心幼儿园吴丽梅
家长 2022年15期
关键词:午休幼儿教师危险

□福建省晋江市梅岭街道桂华中心幼儿园 吴丽梅

(左毓红)

人身安全是一个人立足社会生存最基本的条件。幼儿阶段的孩子年龄小,意识不到危险事物,且当危险来临时也不知道该如何恰当应对,这都使其人身安全受到极大的威胁。也正因为如此,幼儿教育工作者应高度重视面向幼儿的安全教育,在与幼儿相处的过程中给予他们正确的安全引导,使幼儿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具备一定的自保与自救能力。这既是保障幼儿健康成长的要求,更是维护家庭与社会稳定的要求。身为一名幼儿教育工作者,笔者在自身的幼儿教育实践中就格外关注幼儿安全教育,并从幼儿园一日生活各个方面入手巧妙对幼儿进行多维度的安全教育,这种抓准时机巧妙融入的安全教育获得了预期中的理想效果,使幼儿树立了安全意识,并能有效将其迁移、延伸至社会生活中。以下,笔者仅结合自身的幼儿园教育实践经验,针对幼儿园一日生活中有效渗透安全教育这一主题进行细致阐述与探讨。

一、幼儿园一日生活渗透安全教育的可行性

(一)一日生活环节众多,安全教育可以适时渗透

幼儿从早上来园到傍晚离园,在幼儿园这一天的时间统称为一日生活。也正是由此,一日生活环节众多,涉及幼儿学习、玩耍、休息等不同的方面,每一方面都有许多安全教育时机,这便构成了大量的安全教育素材。以就餐为例,幼儿教师便可以借此对幼儿传达正确的用餐方法,如正确使用餐具,避免错误使用餐具而导致的危险,还可以对幼儿进行健康食物的安全教育,引导幼儿吃健康食物,避免食物中毒。又如,入园时,教师可以认真观察幼儿,告诉幼儿在感到身体不舒服时及时跟教师报告。从这一层意义展开来讲,一日生活环节众多,幼儿教师要把握恰当时机,找准切入点,面向幼儿进行安全教育。

(二)幼儿年龄较小,需要灵活的安全教育渗透方式

幼儿阶段的孩子年龄小,若教师枯燥地面向他们讲解安全知识,告诉他们要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幼儿很容易失去聆听的积极性,导致“一个耳朵进,一个耳朵出”。这样的安全教育效率低,且也不能对幼儿的实际社会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为此,幼儿教师需要转换教育思路,以幼儿能接受且容易理解的方式巧妙渗透安全知识。在一日生活中,幼儿本身就处在一个个真实的情境中,这时,教师若能把握时机,有效面向幼儿渗透安全教育,幼儿很容易进入情境,并置身不同的情境去理解,这将有助于提升幼儿的安全学习效果,并能促使着其将所学到的安全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之中。因此从幼儿的实际认知特点来看,在一日生活中巧妙渗透安全教育具备了极强的可行性。

二、幼儿园一日生活渗透安全教育的切入点

(一)入园环节中的安全教育渗透

幼儿入园环节包含着丰富的安全教育素材,但其很容易被教师所忽视。例如,从家里来幼儿园时,一些幼儿会有意或无意地携带一些物品,这其中便包括一些容易对自己或者他人身体造成危害的物品,如易燃易爆物品(打火机、火柴等)、尖锐物品(小刀、玻璃等)、体积较小的物品(弹珠、小粒积木等)。幼儿教师一定要在入园环节认真检查,与此同时,还要在这一环节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告知他们携带的这些危险物品有可能对自己或者他人所造成的危害。如某次笔者班上一名幼儿来园时携带了一小块玻璃,家长也并不知道这一情况,在入园做常规检查时,笔者发现该名幼儿携带这一危险的物品,在耐心的询问下才知道他携带的原因。然后笔者及时告知该名幼儿,让其知道玻璃是不能用来玩耍的,很容易割伤自己或者他人,与此同时,还同他约定好,将这块玻璃由笔者来保管,将它放到安全的地方。就这样,在入园环节通过认真检查与疏导,既避免了这名幼儿携带的危险物品有可能发生的危险情况,而且也让这名幼儿知道了不能将玻璃等同于玩具进行玩耍,因为它很锋利、很危险。懂得了这一点,幼儿在日后的社会生活中也不会再玩耍玻璃。这便是在幼儿入园环节巧妙渗透安全教育的有力体现。

(二)如厕环节中的安全教育渗透

提到如厕,很多人下意识地会认为其只是去厕所,不会有什么危险。但面对年龄较小的幼儿,即使如厕这一再简单不过的行为也有一定的危险系数。例如,有的幼儿性格比较内向,不愿意跟教师说自己想要如厕的需求,长时间憋着就很容易对其身体造成危害。又如,有的幼儿如厕时非常着急,不认真观察地面的水迹是否已干,这就很容易踩到湿地面导致出现滑倒、摔伤等不同的情况。还有的幼儿在如厕时会与其他幼儿打闹,这也很容易出现危险。对此,幼儿教师应意识到这些潜藏着的危险情况,在幼儿如厕的环节认真讲解,耐心引导,巧妙将安全教育融入其中。如某次生活老师将厕所的地面清理干净,班上几名幼儿着急去厕所,笔者首先带着这几名幼儿尽快如厕,并在他们如厕回来之后向全班小朋友进行讲解,告诉他们地面若比较潮湿时要注意不要跑,不要闹,要认真走路,避免摔倒,与此同时,笔者还引导班上的幼儿联想,如果我们不是去如厕,而是做其他事情,遇到地面比较潮湿的情况应如何做。幼儿年龄虽小但也具备良好的迁移意识及其能力,他们能结合刚刚学到的知识联想到地面潮湿时不要跑、慢慢走的道理,以避免摔倒的危险情况。如此一来,通过如厕这一环节便很好地融入了潮湿地面要小心行走的安全意识,且对幼儿所形成的影响比较大,有助于规范其言行。

(三)游戏环节中的安全教育渗透

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幼儿总是对各种不同的游戏有着极强的参与兴趣与融入欲望,并享受游戏带来的快乐。也正是由此,多姿多彩的游戏构成了幼儿一日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室内游戏、户外游戏不一而足,很好地满足了幼儿对游戏的需求。但与此同时,幼儿教师也应注意到不同的游戏中也蕴含着一定的危险因素,教师应想方设法融入安全教育,引导幼儿安全地参与游戏,在保护自己与他人安全的基础上更好地享受游戏带给自己的快乐。例如,我园便在户外放置了一个大型的滑梯设备,这是不少幼儿都非常喜欢玩的地方,大家乐此不疲。但笔者注意到一个情况,即由于需要排队,一些幼儿又急于自己去滑,有的时候会在前一名幼儿还没做好往下滑的准备时便推其一把。这种行为对滑行的幼儿来讲显然是非常危险的。在注意到这一情况之后,笔者会及时制止推他人的幼儿的危险行为,与此同时,还会解释清楚这一做法的原因,在没有做好准备的情况下滑下去,很容易在滑行的过程中磕到、碰到,严重还会摔伤,擦伤。这一讲解让那名推别人的幼儿意识到了严重性,也让其他幼儿能在心中提升安全意识,规范自己的行为,不在滑滑梯的过程中推挤别人。这其实便是在游戏环节中把握有利契机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的突出证明。

(四)进餐环节中的安全教育渗透

幼儿阶段的孩子年龄小,考虑到其实际情况,幼儿园所准备的餐具与食物都会格外注意,如避免向幼儿提供筷子,避免向幼儿提供温度较高的汤水等。但纵使如此,由于幼儿的实际年龄小,在比较安全的食物面前他们也有可能面临一定的危险。因此,在进餐环节注重把握契机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也便具备了其突出的必要性。有的幼儿吃饭时经常大口,吃下的食物塞了满满一嘴,不认真咀嚼的后果便是吃下的食物极容易卡到嗓子,甚至容易出现窒息的情况。对此,笔者除了会提醒这些幼儿,引导他们小口吞咽、认真咀嚼之外,还会有意识地教给他们一些被卡住的正确方法,如果在吃米饭、馒头等食物时被卡到了,要赶紧吐出嘴中剩余的食物,并要多喝一些水,将卡住的食物冲下去;但如果是鱼刺这类食物,就不能将其冲下去,因为冲下去的过程很容易导致食道被划伤,正确的做法是用手尝试着抠自己的嗓子,以产生呕吐的感觉,在呕吐的过程中将卡住的鱼刺等吐出来。这样一来,就在进餐环节教给了幼儿丰富的安全知识,一来约束了他们的进餐行为,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危险,二来也能让幼儿知道真的出现危险之后正确的急救方法。这便是在进餐环节巧妙融入安全知识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的突出价值所在。

(五)午休环节中的安全教育渗透

午休是幼儿一日生活中极为重要的一环,高质量的午休能缓解幼儿一上午的身心疲劳,为其下午更好地享受幼儿园的生活做好充分的准备。午休环节也存在着一定的危险因素,幼儿教师也需要注意到这一点,并在幼儿午休之前对其进行引导与教育,以此保障幼儿的午休质量,同时也让幼儿在家庭生活中懂得如何安全、正确地休息。例如,有的幼儿午休时喜欢将被子蒙在头上,在幼儿看来,这可能比较有安全感,但却很容易导致幼儿在睡觉的过程中呼吸不顺畅,影响睡眠质量,而且也极容易发生窒息的危险。对此,笔者会在幼儿午休之前认真提醒,告诉幼儿不要将被子蒙在头上,要让自己的脸露出来,以确保正常的呼吸。这不仅保障了幼儿在园内的午休质量,还能使其在家庭生活中注意这一点,避免不必要的危险。又如,有的小女孩会带着各种好看的发卡或者头绳等,看起来非常可爱、美丽,但这些小小的发卡以及头绳也可能带来危险。像有的小女孩将头绳戴在手腕上忘了摘下来,紧绷的头绳在手腕上勒得时间长了,就极容易导致手腕部分的血液不流通,对身体健康有害。针对这一情况,在午休之前笔者会提醒班上的幼儿注意检查手腕、手指、腿部、脚步、脖子上是否带着头绳、项链等物品,一定要将其取下来。在笔者的反复引导下,班上的幼儿也会格外注意这一点,在幼儿园午休时会注意检查,在实际生活中也会避免长时间带着紧绷的物品,以带给自己的身体不必要的损伤。因此,在午休环节抓住幼儿需要引导的契机对其进行安全教育不仅保障了幼儿的午休质量,而且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六)离园环节中的安全教育渗透

在离园环节,若教师或者幼儿掉以轻心也极有可能会发生不必要的危险。例如,离园铃声响起,幼儿都着急跑到指定位置,这一过程中你追我赶,互不相让,便极容易发生碰撞危险。又如,有的幼儿没有等到自己的家人来接,自己就着急离开了幼儿园,这也是非常危险的。鉴于此,幼儿教育工作者应重视离园环节中蕴涵的安全教育契机,有意识地借此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以笔者的实际经验为例,离园环节中笔者会向幼儿反复强调一定要看到自己亲密的家人来接时才能离开,亲密的家人包括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一定不要跟着自己不认识的人离开幼儿园,也不能跟着自己认识但并不熟悉的人离开幼儿园。在向幼儿强调的同时,笔者也会高度把关,对熟悉的家长会让幼儿跟随其回家,对不认识的人则会及时与幼儿家长取得联系,并反复确定,以确保来者的安全性。这一行为保障了幼儿离园时的安全,与此同时,也向幼儿传递了一个清晰的认识,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不能轻易跟着自己不熟悉的人离开,面对陌生人要注意这一点,面对自己见过但却不熟悉的人也要同样如此,一定不要掉以轻心。从离园这一常规环节入手,笔者巧妙地面向幼儿渗透了安全教育,且对幼儿产生的效果格外突出。

三、幼儿园一日生活渗透安全教育的注意事项

(一)渗透方式应巧妙灵活

幼儿普遍喜欢新颖有趣的事物,但对一成不变的事物却较为抵触。因此,幼儿教师在一日生活中渗透安全教育时要注意方式的多样性与多元化,避免过于单一。幼儿教师应立足自身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渗透安全教育的方式方法,以让幼儿始终有新鲜感,愿意融入其中去聆听、去学习。例如,可以通过讲述式的方式进行安全教育,在教师富有条理的描述中引导幼儿安静聆听,认真吸收与掌握。又如,还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手段的形式呈现安全知识,让幼儿更加形象、直观地看到,便于幼儿理解,并有效将其转化为自身的实际安全行为。简言之,安全教育的渗透方式方法多样,需要幼儿教师积极探索。

(二)渗透效果应及时检验

在一日生活中渗透安全教育的效果如何,幼儿教师需要于内心深处形成一个良好的认知,只有做到心里有数,才能知道日后的幼儿园教育该如何调整与优化。为此,幼儿教师需要立足实际情况恰当地检验一日生活中渗透安全教育的效果,可以通过认真观察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行为表现,可以通过询问家长幼儿在家中的表现,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幼儿回答的方式,等等。当了解以往一日生活中渗透安全教育的实际效果之后,幼儿教师才能在接下来的幼儿教育实践中做到有针对性的调整,进一步保障一日生活中融入安全教育的实际质量。

四、结语

一日生活是幼儿在幼儿园生活的集合,其包含着极为丰富的安全教育素材。幼儿教师一定要意识到这一点,认真挖掘教育切入点,找准时机,恰当而巧妙地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以此为幼儿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在日后的幼儿教育实践中,笔者会持续关注一日生活与安全教育有效融合这一主题,旨在引导更多的幼儿教育同仁重视一日生活中安全教育资源的挖掘与利用,引导幼儿感知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多姿多彩,让幼儿从中学到许多的安全知识,以推动幼儿健康、安全地成长。

猜你喜欢
午休幼儿教师危险
光影视界
凡尘多少事,都付一梦中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喝水也会有危险
疯狂编辑部之午休时间
被网游点燃的午休时间
拥挤的危险(三)
话“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