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梦洁 (江苏省常州市龙锦小学)
学者康德认为:“无规则即是无理性。”遵守规则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美德,也是个体道德社会化的重要表现。学校是培养学生个体认知能力的重要场所,学者张帅从行为层面探究了规则教育,学校的规则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规则的认同感和遵守规则的自觉性,要让大家养成按照规则办事的好习惯。但是小学生集体意识淡漠,他们很难深刻认识到自己在集体中扮演的身份是什么,同时也缺乏规则意识,更不能自觉进行规则建设。因此,教师要利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从课堂教学内容中挖掘信息,引导大家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其提升规则意识。
绘本具有图画的形象性和连贯性,还有语言的简洁性和留白的开放性,所表达的情境和事件具有生成性和延伸性。小学阶段学生处于具体形象阶段,绘本比较符合他们的阅读习惯,也符合其认知发展特点。所以教师可以借助绘本故事,让大家具体看到生活中出现的各种场景,并判断行为的对错,然后反思自己的行为,看看自己是否做对了。
例如,在学习“我们的公共生活”的时候,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只有共同维护公共利益,才能更好地享受公共生活,学生要在公共生活中注意言行举止,做到遵守社会公德。此时教师展示了一些绘本,如《叮咚!公共汽车》,让大家思考在公共汽车上有哪些行为是错误的,需要改正。有的学生发现:“有人猛烈地抓车窗上的帘子,这种破坏公物的行为是错误的。”还有的学生提出:“有人在公交车上吃东西,不戴口罩,这也是错误的做法。”教师让大家思考一下不遵守公共规则的危害,如在公交车上奔跑容易让自己或他人受伤,然后反思自我,看看自己是否有错误的行为,思考要如何改正,争做一个遵守规则的好孩子。
在绘本中有不少展现社会生活规则的内容,教师可以选择这些绘本,让大家找出绘本中的错误行为,并说出其危害性,最后思考如果自己遇到了这种情况会如何做。这样,学生不仅能改善自己的行为,更能增加公共参与素养,认识到在真实生活中该如何处理此类问题。
规则来源于生活,规则的生活性也意味着个体规则品质的培养和生活的认知有关,只有源于个体现实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激发内在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教师要让学生联系身边的具体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在感受、体验、领悟中学会判断是非善恶,这样,学生能在已有的“规则”中逐步生长出新的规则内容。
围绕“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教师让学生结合身边的具体案例进行分析,看看如何分辨善恶对错。如有的学生提出:“在医院看病或者在超市结账的时候,我发现有不少人存在插队的情况,遇到了认识的人,就想插进去。我认为这种行为也是不对的。”“可是,既然对方愿意让人插队,我们为何还要阻止呢?如果在生活中遇到这样的事情,你会如何处理呢?”这些问题让学生一步步深入思考下去。学生认识到插队的行为看似破坏力比较小,但是其实也是破坏了公共秩序,如果人人都这样做,那么就没有规则可言了。在生活中,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也要勇敢地指出,并发动其他群众的力量,对违反规定的人进行批评教育,让他意识到自己的问题。
陶行知认为:“凡是生活的场所,都是我们教育自己的场所。”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自己的身边入手,说说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让他们先从个人的角度入手分析,然后再逐步上升到社会的角度。这样就能提升学生的公共参与意识,让他们认识到该如何守护有秩序的社会生活,增强自己的体验。
小学生情绪比较多变,如果强行向他们灌输规则观念,他们容易产生逆反心理,教学效果不好。所以教师要积极激发他们的积极心理,让大家用语言表达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扰,然后相互劝阻、宽慰,用同伴的力量帮助大家消除负面情绪。此后教师还要提升大家的公共参与意识,思考在生活中遇到违反社会规则的事情,要如何用语言进行劝阻。
在学习“生活离不开规则”后,有学生提出自己在生活中常常遇到不遵守交通规则的人,自己想要劝阻他,反而被人说:“小孩子,不懂事,多管闲事。”他想要知道自己这样做到底是对还是错。面对学生的消极情感,教师组织大家交流,思考对这样的人,该如何处理。如有的学生提出:“如果附近有交通协管员或者是人民警察,那么就可以向他们求助,这样就能让违反交通规则的人得到教育。”还有的学生宽慰烦恼者:“你的做法并没有错,如果我在你身边的话,一定会响应,和你一起批评不文明的现象。”在同伴出谋划策中,该学生的消极心理逐步得到改善,认识到自己并没有错,不应该向不遵守规则的行为妥协,而应该继续批评这样的行为。
在交流表达的过程中,学生拉近了和规则之间的距离,他们认识到规则并不是外在强行的要求,自身也要做到规则要求的事情。同时他们也积极关心他人是否遵守规则,并用语言加以引导,这样大家就激发了主体意识,让他们更积极地融入社会生活中,规范自己和他人的行为。
规则具有约束社会成员的作用,很多学生认为自己只是被约束者,这样容易让他们产生逆反心理,也不利于他们融入社会生活中。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规则是社会成员共同制定,用来约束自我的规则,而不是个别人制定的。所以教师要给学生一个实践机会,让他们亲身参与到规则的制定中,这样,学生能正视自己和规则之间的关系,认识到自己也是制定规则的一分子,这样他们就能更自觉地遵守规则。
“当冲突发生”的学习让大家反思自我,认识到在班级生活中也常常会有很多矛盾。“打饭的时候,大家争先恐后,大扫除的时候,都争着干轻松的活儿,不按时交作业,这些问题导致同学之间出现大量冲突,但是归根到底,这还是因为我们的班级生活缺乏应有的规则。”教师的启发激发了学生的思考,他们认识到班级规则比较简单,缺乏对具体问题的处理方案,于是,他们在班长的带领下围绕各种主要矛盾进行商讨,探究该如何约束自我,规范班级成员的行为。在指定规则后,教师还提醒大家积极践行,当遇到冲突的时候,就要对照班规分析一下,看看是否有违反班规的情况。最后,学生的规则意识得到了提升,认识到不仅仅是班级,在社会生活中也应该有各种规则。
如果学生对规则产生了认同感,认识到这些规则也是自己想要制定的,这样他们能更积极地融入社会生活中,不仅遵守社会规则,同时也积极反思,探究该如何改善规则,这样,大家的公共参与意识自然会得到提升。
小学生的注意特征以无意注意为主,注意力容易分散,却容易被新颖有趣的事物吸引。而游戏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能激发大家的注意力,所以教师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形式,引导大家围绕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事件进行角色表演,让他们认识到群众也可以参与国家大事中,也可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久而久之,学生的主人公意识得到了激发。
“我参与我奉献”让大家思考个人要如何融入社会,参与社会生活,奉献自我。教师组织大家参与角色扮演的活动中,探讨问题:“小区建停车场,会破坏原来的绿化,小区召开了民主讨论会,让小区居民也参与评议中。”学生有的扮演社区工作人员,有的扮演小区居民,就此问题探讨,有的提出这样可以让大家有更多的停车空间,也有人认为,破坏绿化就是破坏生态环境,这是错误的行为。最后进行票选,决定最后的解决方案。通过角色扮演,学生认识到普通人也能融入社会管理中,并且监督有关部门的行为,为社区建设出谋划策,他们充分认识到民主监督的重要性。
民主监督的形式十分多样化,包括信访制度、舆论监督制度、通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系群众制度,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等。教师可以让学生围绕具体事件一一参与到评议中,让大家认识到民主监督的重要性,并掌握民主监督的方法。
公共参与是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学生能提升规则意识,那么就能继续深入思考自己要如何融入社会生活中,提升公共参与能力。所以教师要积极进行规则教育,一方面,要强调外在约束,另一方面,要强化学生对规则的自主内化。这样才能优化教学效率,让学生认识到该如何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