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勇 成希
课程是劳动教育的基础,是实现劳动教育目标的重要支撑。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教育的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教育部门近年来不断完善劳动教育政策体系,把劳动教育课程建设摆在突出位置。2020 年3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将劳动教育纳入中小学国家课程方案,形成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和针对性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2022 年5 月,教育部印发了《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标准》),根据学段为学生制定了整理与收纳、家庭清洁、烹饪、家居美化等劳动教育目标。《标准》 更加关注整体设计和课程体系建设,规定了义务教育学校的劳动教育课每周不少于1 课时,标志着劳动教育课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根据有关调查数据统计,2021年,全国80%以上的中小学已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劳动教育课程化建设取得较大发展。
尽管劳动教育越来越受重视,但从现实情况来看,劳动教育课程仍然面临着课程目标不明确、课程内容缺乏时代性、课程实施缺乏系统性等诸多问题。有关调研显示,中小学生在花草树木种植、烹饪、手工等简单劳动中参与度高,而略显复杂、技术含量高的创造性劳动教育课程偏少,旨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工程设计、发明创造、科技实践、工艺制作”等内容,仍未完全纳入劳动教育课程的范畴。[1]首先,学校的劳动教育课程还没有改变完全以生产劳动,特别是农业劳动为主的“体力劳动”模式。换言之,还没有实现从劳动技术教育向新时代劳动教育的转型。其次,劳动教育课程融入现有学科教学已有一些尝试,但在以知识继承和考试升学为目标的教育现状下,技能与文化、理论与实践、身体与精神的二元对立并没有消解。第三,由于一些劳动教育课程与时代和当下社会联系不紧密,课程缺乏吸引力,容易走向形式化,造成劳动教育边缘化。面对当前劳动教育发展的时代机遇和现实困境,笔者认为,教育工作者应将视角更多地转向创造性劳动教育,并将其作为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重中之重。
劳动是一种实践的过程,是对真实问题进行探索与解决的过程,是通过行动和实践产生创造的过程。马克思认为,劳动创造出人类的物质世界和社会历史。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物质生产中,脑力劳动正在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而体力劳动也越来越依赖于劳动者的智慧努力。在学生时代,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并不是要在脑力劳动负担之上机械地增加体力劳动的负担,而是要在体力劳动中不断地运用智慧的力量。[2]创造性劳动相对于单一的体力劳动、脑力劳动,更多地体现体脑结合,注重把知识创造性地运用到实践中。在这一过程中,人会产生一定的满足感,这不仅是在体力上做出的努力,更多的是对个人创造力和智力因素的认识。
基于“教劳结合”“体脑结合”“全面发展”等教育主张,笔者认为,新时代的创造性劳动教育,就是以劳动、经济和科技为核心,以工程设计、发明创造、科技实践、工艺制作等作为教育的主要形式,把先进的劳动形态、劳动意识、创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融入劳动教育教学中。这种劳动教育注重在真实社会情境和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综合劳动能力,让学生感受劳动智慧的力量。
当前,如何有效解决人的素质片面化、能力与社会需求脱节等问题,成为大众和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问题。20 世纪70 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重要文献《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 中就提到,根据技术进步的速度,许多人在一生的工作过程中,将有几种不同的职业或经常变换工作地点。但是,教育却很少能够帮助人们适应这种变化。近十年来,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认为,面对未来更具不确定性和挑战性的社会环境,人们有必要习得一些终身受用的素养,而这也正是学生未来面向世界应具备的核心素养。2016 年,我国一批专家学者提出,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将核心素养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其中,社会参与中“实践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劳动意识。可见,劳动意识作为实践创新核心素养的内涵之一,是学生满足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学生通过劳动教育,实现个体与个体、个人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并在其中养成自觉、迅速更新技能的意识和能力,为参与未来职业劳动、社会生活做好准备,打下基础。因此,中小学劳动教育应把创造性劳动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通过劳动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育,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
当前,劳动领域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新兴劳动形态不断出现,旧的劳动形态不断消亡。体力劳动、农业劳动、生产性劳动的比重逐渐减少,但依然为我们的日常生活做出贡献;脑力劳动、工业劳动、服务性劳动、创造性劳动、复合性劳动的比重不断增加,劳动的现实形态呈现日益多元、融合的态势。[3]特别是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加速演进,世界进入空前的创新密集型时代,人类知识迅猛增长,劳动形态也随之剧烈变革,社会发展需要进行更多的创造性劳动,而创造性劳动也必将成为引领未来劳动形态的主流。教育性是劳动教育的本质属性,时代的发展对劳动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创造性劳动教育,不是仅仅将劳动教育视为一种简单的手工操作、技术技能和体力劳作,而是去思考劳动教育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技术进步等方面所应发挥的作用[4],与时俱进地将信息化社会生活、现代科技因素、创新创造精神融入劳动教育教学内容,着力培养创新、创造型人才。这是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应有之义。
陶行知先生曾经非常形象地阐述道:“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他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要以做为中心。光学而不做,或者光教而不做,都不是彻底的教育。说“行动是老子”,是指让学生通过行动获得知识。“创造是孙子”,是指学生在行动基础上的再创造,即创新。然而,当前我国教育特别是中小学教育,由于激烈的升学竞争及其带来的巨大压力,学生的学习方式依然没有改变,学生将绝大部分时间用在规定内容的学习上,缺少闲暇和自由的探索。而以应试为目的的学习,又消磨了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在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欲望本应最强烈的成长阶段,由好奇心所驱使的、相对自由的探索被大幅度压缩,这是当前中小学教育不可回避的问题。尽管过去几十年间,对素质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多有提及,并积极推进劳动教育的改革,但劳动教育依然发展不均、任重道远。在当前国家大力推进劳动教育课程化的背景下,我国教育工作者应该抓住这一宝贵机遇,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独特的育人价值,以开展新型劳动教育为契机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纵深发展,激发起学生应有的好奇心和活跃的创造力,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毫无疑问,中小学应该实施融合性的劳动教育,既包括直接劳动教育和间接劳动教育、学科劳动教育和活动劳动教育的融合,又包括校内劳动教育和校外劳动教育的充分融合。学校应该构建起整合性的劳动教育实践体系。但也要看到,校内劳动教育特别是校内劳动教育课程,不可能做到“包打天下”,既要注重学校与家庭、社会的协同育人,又要做到有所侧重。比如,种植、烹饪、垃圾分类以及社区志愿服务、公益劳动教育,应主要依托家庭、社区开展,充分发挥家长在劳动教育中的引导作用;而注重与其他学科知识有机结合的创造性劳动教育,应该成为学校教育的重点。基于这个认识,创造性劳动教育课程定位于面向未来、面向职业、面向社会的综合劳动能力的培养,构建既融合又独立的课程内容体系,做到符合时代发展需要,契合学生成长发展需要,满足社会现实期待。
劳动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劳动价值观,即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体会劳动的价值和意义。创造性劳动教育课程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劳动能力为目标。一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即学生能够运用恰当的方法或工具,或综合运用多方面知识,解决真实劳动情境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还包括学生通过劳动有效收集、加工、呈现、分析问题等。二是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要鼓励学生创造性地思考问题,创造性地动手设计制作,在解决问题或者生产实践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激发学生各方面的创造力。三是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马克思认为,人们在生产中不仅仅同自然界发生关系,他们如果不以一定方式结合起来共同活动和互相交换其活动,便不能进行生产。为了进行生产,人们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5]可见,劳动是人与人相互协作的重要纽带,劳动教育课程应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加强学生个人与社会、他人的联结,通过创新教学形式,着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作为与传统劳动教育课程相区别的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创造性劳动教育课程应体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创造性。顾名思义,创造性是创造性劳动课程的核心。在内容和形式上,创造性劳动课程应改变过去只简单地教会学生操作流程、体验技术技能、感受身体劳作的方式,而把重点放在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上,以及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上,解决学生们普遍存在的动手能力、操作能力不足的问题。二是生活化。即劳动课程应是基于真实的、现实世界的。创造性劳动教育模式关键在于构建情境,从真实情境中寻找认知路径,提高自我修养。通过劳动教育生活化、具体化、问题化,让学生以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为背景,通过主动参与学习,并不断进行反思,最终实现在生活中的有效应用。三是个性化。以培养全体学生的综合劳动能力作为课程发展的主轴,更加注重向个性化、多元化的课程体系发展。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和自己喜欢的课程,从而产生学习的内在动力,真正体悟劳动教育的价值。四是开放性。劳动教育要始终保持开放的姿态,重视现代化、知识化和信息化,紧跟新时代劳动形态的变化,及时更新教育内容和教学方式。
创造性劳动教育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应以创新探索、知识应用为核心,结合现实劳动形态设计若干主题,进行跨学科知识的整合,做到知识、能力、态度的融合,让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更具深度。
第一类是基于现实问题解决或现实任务实施的主题课程。教师要设计跨学科劳动教育主题单元,开展项目式教学,让学生围绕真实的劳动项目提出问题、规划方案、解决问题并进行评价反思,亲历劳动的实践过程。这类课程改变了先理论后实践的线性传授模式,一开始就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劳动意识及创新意识的培养。课程设计的难点在于教师需要构建出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探索认知路径,提高劳动素养。比如,在高年级学生中,可以设计“能源使用与环境保护”等主题课程。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综合运用物理、数学、地理、历史等学科知识,让学生在跨学科知识融合的基础上,解决能源使用和环境保护中遇到的现实问题,并进一步引导学生设计一些小型装置。与当下一些劳动教育课程不同的是,这个过程需要学生组成团队,设计方案,购买原材料,使用工具,全程动手参与。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师给予学生方向性指导,同学之间相互启发,彼此团结协作。这类课程还可以与学科课程中的知识点有效结合、交相呼应。比如,在教授小学数学的四则运算时,教师可以设计以购买、消费为主题的课程,给予学生团队一定金额的活动经费,让他们购买原材料并完成某项物品的制作,让学生亲自体验劳动力市场和商品市场的价格。当经费不够时,需要学生重新设计方案并学会解决经费不足的问题,体会作为消费者或者劳动者在社会中的生存之道。在中学劳动教育课程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模拟市场营销,进一步体验从劳动到产品,再到价值的过程。
第二类是以实验研究、探索创新为主的创新类课程。这类课程主要是借助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载体,实施创新性劳动教育。从理论上看,每一门课程都应根据其学科知识,深入挖掘其内在的劳动教育元素。学科课程中的部分内容,可以开发成为劳动教育的教学素材。比如,在小学劳动教育课程中,教师可以设计“神奇的杠杆”等科学类课程,让学生动手运用杠杆原理、轮轴原理设计一些简单机械工具,并掌握杠杆、滑轮在生活中的运用;教师还可以设计“自来水是怎么来的”课程,让学生动手运用工具把污水或雨水变成干净的水。在中学劳动课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思维能力的不断增强,设计相应的劳动创新类课程。比如,教师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了解机械能、能量转化、热能等方面的知识,将学科知识进行迁移拓展,引导学生在认知与实践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学生通过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正视劳动价值、体味劳动不易、思考劳动创新、提高劳动效率。
第三类是基于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自选课程。这类课程主要是在中学阶段开展,注重校内实践和校外体验相结合。一方面,让学生通过实地调研、见习参观等方式,更多地了解不同行业劳动的状态和产生的劳动价值;另一方面,结合学生的爱好和特点,让学生自主选择未来职业生涯需要掌握的劳动技能,如3D 打印、测绘、小型机器人或无人机、软件设计、社会调查、团队运营等。这些课程让学生在劳动体验过程中实现探究精神、研究能力与创新思维的培养。为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还可以加入一些销售、管理的环节,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了解社会,通过劳动教育将学校教育与外部世界紧密联系起来。
一是实施项目制教学。教学实践中有这样一种现象,很多学生参与的劳动教育并不少,但是他们却没有做到有始有终,因而大大降低了劳动教育的价值。项目制教学最大的特点就是注重整个项目的完整实施,做到“有始有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以任务驱动为导向,注重知识、能力、意识的高度融合,按照劳动项目实践、劳动过程评价、劳动体会反思等流程,将课程目标层层实现。项目实施前,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定项目,教师将选择相同的学生组成团队。在项目授予方面,教师要注重仪式感,让学生亲身体会承担劳动任务的快乐。在项目制教学中,教师不仅是学生的指导者,也是整个项目的推进者。教师应加强不同团队之间的讨论与交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还可以增加拓展性内容,扩大技能应用范围,以进一步增加劳动项目本身的灵活性和开放性。项目结束后,团队成员要共同分享经验,指导教师则对团队成员的劳动成果给予反馈并提出建议。
二是实施“作品导向型”教学。以作品为导向的课程教学,实质是对典型劳动的模拟,同时又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把学生从“消费者”变为“劳动者”和“制造者”。教师在确定教学方式时,从学生的“学情”出发,关注学生的劳动兴趣、劳动效率、劳动习惯等。教师在评价学生时,从学生的“获得感”出发,关注学生的劳动意识、创新意识的培养等。“作品导向型”教学,需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要把更多的教学时间还给学生,尊重学生在劳动过程中的自主探索,教师更多的是鼓励学生创作有意义的作品。这种“作品导向型”教学,既可以是在课堂上现场制作模型作品,也可以是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在校外制作真实的产品。在劳动作品完成之后,教师要及时进行现场评价,让学生欣赏劳动成果之美,并激发学生从事创造性劳动的信心。由于劳动作品或劳动成果通常是复杂的,需要一定的时长,因此学校在学时设计上可以更加灵活些。
三是实施劳动反思教学。从劳动教育的核心目标来看,所有的劳动教育课程都要强化价值引领,引导学生崇尚和尊重劳动,体会到劳动原本就是创造财富、创造价值的过程,是美好生活的源泉。陶行知先生认为,“教学做合一”中的“做”含有三种特征:一是行动,二是思想,三是新价值之产生。一面行,一面想,必然产生新价值。[6]劳动教育不仅要引导学生有行动,更重要的是给予学生思想的力量、产生新价值的力量。在劳动教育课程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回顾、体会劳动的过程,把学生的劳动感悟转变为思想,加强对学生奋斗精神、服务精神、奉献精神的培养。通过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分享进行劳动反思,使学生的劳动实践活动具有理论沉思的意义。这样,学生才能借由劳动,实现全面发展。此外,劳动反思还可以和语文等学科课程结合起来。比如,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同步布置以“我最喜欢的劳动项目”“作品诞生”“创造计划”等为主题的作文,引导学生感悟、对比、反思劳动前后的身心状态,体验在劳动中的成长与进步,寻找、思考、感受劳动的价值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