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认识美育、劳育与体育:以心理健康为指向

2022-11-20 07:34林玮
中小学校长 2022年5期
关键词:美育劳动心理健康

□林玮

2021 年11 月,教育部对全国政协《关于进一步落实青少年抑郁症防治措施的提案》进行答复,提到抑郁症筛查将纳入学生健康体检,要求各地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充分评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2020 年,笔者翻译的《深井效应》在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迄今已四次印刷,书中用大量例证说明了心理健康筛查的重要性。在译后记中,笔者也明确建议将其纳入学校体检。[1]而今,这一举措就要成行,让人感到的却不是振奋,而是多少有些揪心。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何以频发?其中固然有互联网迅速发展、时空高度压缩带来的“现代病”表征,但也未必没有教育的问题。教育要介入人的成长,这看起来是“老生常谈”,可真要落实在具体的教学之中,却往往舍“德育”(甚至主要是班主任“多做思想工作”)之外而无他。理想化的教育中,有可能表达出更多的现实关切吗?

“古之学者为己”,其核心是孟子所言的“自得”,“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孟子·离娄下》),即一个“(怡然)自得”的人,就是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而要使现实的教育呈现出这种理想的状态,使理想的教育体现为与人之现实相关的关切,其实也无外乎回到教育理念本身。近年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表述重新回到教育话语之中,使一度偏颇的教育有了平衡的可能。这种可能是需要教育工作者予以重新认识和深入体会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当然是一种理想的教育,而在学生心理健康这一现实的关切面前,它们如何发挥作用呢?

一、重新认识美育:把情感洋溢的生活还给学生

且不论已有诸多研究的“德育”和“智育”,先从“美育”入手来重新反思这一问题。说到“美育”,一般人想到的多是唱歌跳舞、写字画画;而专家学者们则引经据典,说美育是“启蒙话语”,是人性的解放。前者失之过狭,后者失之过高。其实,美育要做的不过是让学生找回本该属于自己的情感。

自朱小蔓教授首倡“情感教育”之后,“情感”日益成为一个教育学里的重要概念。可是,论情感教育者往往试图将其扩延成一个统摄性的概念,如“情感—交往型课堂”,而没有将其与美育结合起来。事实上,美之为美,恰在于它切中了某种特殊的情感,如歌词“最美的不是下雨天,是曾与你躲过雨的屋檐”(《不能说的秘密》)中,“躲过雨的屋檐”作为一种生活场景,在学生生活中不算罕见。事实上,每一个日常生活的片段,都有呈现为一种美的可能。而美育的核心要义,实在不只是教给学生唱歌、跳舞、写字、画画的技能、技巧,也不只是欣赏唱歌、跳舞、写字、画画的知识、规律,乃是体会日常生活之中的情感,扩充日常生活之中的情感,使日常生活“变容”而成为一种情感洋溢的氛围(气氛)罢了。

这种“变容”有两种形态。第一种是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把握情感的变化。人在生活中总会产生各种情感,其端倪者则称为“情愫”,其外化者则称为“情绪”。可是,人总是在外物的牵引下随波逐流:刚被一朵隐藏于草丛中的花朵吸引,上课铃就恼人地响了,想要闻一闻这朵花的好奇就此被遗忘——这是多么令人遗憾的遗忘。而深入体会情感的人,不但不会忘了这种“想看花却不得不上课”的情感,还能够把它与生命体验中诸多“求而不得”的情感相印证,甚至把它写进日记里、画到画板上,某种人生的无奈便形而上地出现了,而情感的生成与酝酿,也在这一艺术(日记是文学,画画是美术)创作的过程中得到了释放。第二种是广泛创造情感生成的机会,让学生沉浸在情感洋溢的世界之中。校园生活是工业文明形态的典范。笔者读本科修学《教育学》时教师的一句话,笔者记忆至今,他说:“上课的铃声一旦响起,课堂的纪律就仅次于军队。”这固然是赋予教师权威的需要,也是知识传授本身具有严肃性的需要。但是,它也深刻地体现出校园中情感的单调与生活的乏味。为什么很多学校变传统的上课铃声为一段优美的旋律?其实不过是充分运用有限的手段,调节校园生活本质上的“无聊”罢了。这种调节象征大于实质。要紧的不是边边角角的形式,如橱窗、走廊、小花园的某些设计,而是以更大的责任感为学生创造情感交往的机会,让他们有在不同场景中彼此产生友谊、冲突、和解的可能。如校园商业节、成人仪式、运动会、研学旅行……不同场景创造出不同的气氛,而人在那种气氛中就会生成充沛的情感体验,进而使自我心理素养愈加丰富,足以抵抗将来所要经历的风风雨雨。

人们必须向气氛献出自身,人们必须在自己的心境状况中来经验气氛。舍此感受着的主体,气氛就是无。[2]校园是一种特殊的、综合的气氛,美育要使这种气氛变得丰富起来,让学生的心灵也随之变得丰富起来,他(她)不再单纯地以某一特定的视角看待世界(比如,“人都是善良的”或者“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又不失与世界打交道的意愿。情感洋溢的世界是美的,有人惦念的世界是美的,留下了诸多类似“躲过雨的屋檐”记忆的世界是美的,心理自然也是健康的。

二、重新认识劳育:把创造世界的机会还给学生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这是2019 年全国高考的作文题。此题一出,议者纷纷。很多人说,不爱劳动已成为严重的社会现象:小学生不会自己整理书包,手工课由家长代劳;中学生自己不盛饭,不洗衣服;大学生往家里打电话只有“钱用完了”这一个缘由。确实,劳动能创造财富,使人得以继续存活;而不劳动、不热爱劳动,不在社会上营造一种尊重劳动的氛围,作为整体的社会就可能陷入彼此对立与分裂状态。

只是,这一道高考作文题对“劳动”的理解,有些狭隘。它的材料中说,“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学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有的说:‘我们学习这么忙,劳动太占时间了!’ 有的说:‘科技进步这么快,劳动的事,以后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啊!’ 也有的说:‘劳动这么苦,这么累,干吗非得自己干?花点钱让别人去做好了!’”——在这段论述中,劳动似乎变成了“动手去做”(体力劳动)的代名词,而把譬如“花点钱让别人去做”这一创造社会就业岗位的行为视为“不劳动”。这多少有些让人费解。其实,无论体力还是脑力劳动,其生成健康心理的关键并不在于动手,而在于创造。卓别林在《摩登时代》里扮演的一个在流水线上不断重复相同动作的钳工,天天劳动,结果成为一个毫无独立价值可言的“工具人”。那部电影在引人发笑的同时,也引发了关于“人的异化”的思考。

有一次,笔者同一位办学者聊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他微微一笑,说在自己的“学园”里没有这样的学生,因为“哪位学生有心理问题,我就给他发一把锄头,让他去菜地里劳动,等到他累得筋疲力尽了,也就没工夫去想那些烦心事儿了,心理自然就健康了”。不得不说,这位办学者的话有一定道理,但他对劳动解决心理问题的解释却有待商榷。如果劳动不能给人以“造物”的快乐,只是把人累趴下,那么,以“富士康”为代表的“血汗工厂”何以在2010 年前后一度成为全社会关注工人心理健康问题的焦点?

劳动确实能够给人以存在感。它不只是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所言的,要等到“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后”,才会出现。每一个劳动者都或多或少有这样切身的感受,劳动使自我获得了存在感,进而产生了价值感,从而愿意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其中。这种感受是怎么出现的呢?关键在于切身触摸之后的创造。笔者在一篇文章中将其命名为“创意劳动”或“创造性劳动”——这种劳动不是异化的劳动,尽管它可能也出于被迫,学生并非乐于、主动地参与其中,但“重要的是它具有创造性(创意),是对自我力量的真正确证”[3]。无论是手工课上做出了一件精巧的“玩意儿”,还是作文课上写成了一篇得意的作文,只要去创造,使“物”经由“我”之手而成型,那种造物之后的“观物”之感,便足以使人对这个世界有所依赖、有所关爱。

在这个意义上,劳动教育也是疗治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途径。它不但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去劳动”,更要让教师关注、赞美学生劳动之后的成果,也教会学生去赞美其他人的劳动成果。“在日本茶道表演中,器具的艺术欣赏占了很大的比例”[4],品茶者不仅要向主人赞美茶好、冲泡功夫好,还要赞美茶具之洁、之精,要拿起杯子(茶碗)仔细玩味。这种“恋物之癖”背后,其实有着深刻的“造物美学”,可以从劳动教育的角度来得到理解:惜物,即是尊重劳动;观物,则是使自我与劳动凝结为一个整体;而玩物,也可以导向心理的健康,“想想看,你忙了一天,好不容易下班回家,又尽责任似的把晚餐解决,坐在舒服的沙发上,端起一杯茶,好好轻松一下,你需要借着茶香,短暂地跳脱物质世界吧,这时候不应该捧着一个使你赏心悦目的茶杯吗”[5]?

三、重新认识体育:把感受自我的可能还给学生

说“体育”是心理健康教育,多数人可能跟前文提到的那位办学者一样,都把它看作是释放多余能量、使学生无暇顾及自己“小情绪”的手段。这种说法固然有理,却失之简单。不妨回到“体育”的本意展开一种新的认识。

就其本意来说,“体育”是“身体教育”的简称。因此,所有对身体感觉、知觉和素养的训练,都应列入“体育”范畴。这是一个极为广阔的概念,它与将“体育”(physical education)完全等同于“运动”(sports),甚至专指对抗性很强的“ 竞技运动”(competitive sports)的常见认识,相去甚远。那么,为什么后者会成为公认的“常识”?这背后其实有着深刻的历史缘由。

长久以来,身体竞技被视为人与人之间展开竞争的唯一形态。这从古希腊奥林匹亚的运动开始,就根植于文明的基因之中,后来更以“东亚病夫”的屈辱感成为一代中国人的心头之痛。20 世纪的中国人对“体育”和“奥运金牌”有着超乎常理的执着,把“国格”与“人格”在运动场上简单地关联起来,便显示出历史的深沉与无奈。[6]可是,这样一来,就把教育中对身体的感觉这部分内容遗落了。对身体的感觉,就只有竞技一途吗?其实不然,古人对身体的感觉还有一脉。

以“静坐”为例,今人修习瑜伽,颇为重视这一脉络。儒家自宋代始,也把“静坐”作为重要的功夫论。对此,黄宗羲在《宋元学案》里解释得最为清晰,他说:“罗豫章静坐看未发气象,此是明道以来,下及延平,一条血路也。盖所谓静坐者,不是道理只在静处,以学者入手,从喘汗未定之中,非冥心至静,何处见此端倪?久久成熟,而后动静为一。”可见,静坐的目的是体会自我身体的感觉,要点在静。于静中感受自我喘汗趋于平稳的节奏,放缓自己的心情,从而进入一个特殊的忘我的境界之中。这样的身体教育,对心理健康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而能够承担心理疗愈作用的竞技体育,也应有类似功效。报告文学作家理由在《真正的球迷》(1985)中写过一名业余球员的回忆:“我踢的是前锋位置。我们从头到尾都在进攻,在飞跑。队员们配合默契,每一个球踢得都很漂亮……我们越踢越来劲儿……可是,我们没能进球,最后踢输了……我们在球门旁边坐下来,没有一个人说话,都沉默着。就在这时,我的心里有一种潜在的美感。我想到刚才踢过的几个回合,踢得那么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好像是一种奇妙的艺术。我们以前没踢得那么好过,以后也踢不出那样好的球了……那简直是一种享受、一种陶醉、一种超越自己的创造……”体育作用于情感,使人生中不可避免的遗憾与无奈得到从容接纳,甚至实现审美愉悦的转化,本就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体现。

情感、创造和对身体的敏锐感知,是美育、劳育与体育中的核心要素。尽管这些要素未必在现实教育中能够得到普遍的观照,但其对人的感官予以训练这一事实本身,就足以造就沉稳的心理健康的基础。这就是为什么18 世纪苏格兰哲学家哈奇森讨论人的幸福感要从“美的感官”出发,提倡“消除教育偏见”。[7]所谓“教育偏见”,说到底,不过是功利主义倾向罢了①。心理健康的人,或多或少总要有一点超越功利的追求,而这种追求应该内在于“教育”之中。

注释:

①檀传宝将教育的功利主义分为两种:其一是国家和社会的功利主义,其二是个人功利主义。哈奇森所言的“教育偏见”,主要倾向于第一种,如“哥特人因教育而误认为自己国家的建筑十全十美,而某些有敌意的观念的关联会使他们憎恶并刻意去毁坏罗马建筑”。参见弗兰西斯·哈奇森《论美与德性观念的根源》,高乐田等译,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年版,第59、68 页;檀传宝《真实的乌托邦:既善且美的教育建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0 年版,第104 页。

猜你喜欢
美育劳动心理健康
“以美会友,以美育人”:2022年全国高等职业院校美育研讨会召开
“新美育”的内涵与实践路径探索
论公民美育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