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行知小学 徐余刚
统编版语文教材高度重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从三年级开始出现了浅显易懂、生动有趣的文言文,三至六年级共安排了14 篇。苏教版语文教材没有出现过文言文,许多学生初次接触,教师又缺乏教学经验,不免为学生文言文的学习感到担忧。经过课堂实践,笔者切身体会到,这种忧虑完全没有必要,一、二年级学生就已经有了学习古诗文的经历,只要教师把握统编版语文教材文言文的编排特点、掌握文言文学习的基本策略,指导学生学习定会得心应手。
统编版语文教材选编的文言文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1)篇幅短小。14 篇文言文字数相对较少,大多数都在100 字以内,字数最少的《司马光》只有30 个字,长的《少年中国说》也只有184 个字。
(2) 浅显易懂。内容多以故事为主,例如《守株待兔》《精卫填海》《铁杵成针》《自相矛盾》《司马光砸缸》等,学生对于这些内容很熟悉,也很亲切,不会因为太过陌生而产生畏惧、排斥的心理。
(3)由少到多。教材的编排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三至六年级,文言文由单篇到多篇,字数逐渐增多。
(4)蕴含智慧。教材选编的文言文,汲取了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简短的内容中却蕴含着做人、做事以及思辨的智慧。
鉴于教材选文的特点,教学时不妨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统编版语文教材从三年级上册开始出现的文言文虽然简短浅显,但由于其语言表达形式与学生的知识积累、语言习惯还是有很大的差距,读起来会感觉非常拗口且有很多的字词难以理解。因此,初学文言文时首先要激趣,可以用讲故事、情景表演等方式,降低难度,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统编版语文教材三、四年级出现的6 篇文言文均是学生熟悉的故事,教师在指导学习文言文前可以让学生绘声绘色地把自己学过的成语故事讲给同学听,然后再让学生读一读文言文,从而产生主动学习、探究的愿望。例如,教学《司马光砸缸》时,可以先问学生:“如果你发现一个小朋友掉进了大水缸里,你会怎么做呢?”然后给学生讲讲《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再让学生读一读文言文,学生自然就能明白大致意思。最后让学生将文言文和翻译的文字对照着读一读,学生会逐渐产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慢慢喜欢上语言简练的文言文。
文言文中出现的人物语言、动作和神态等,如果一开始就一字一句地让学生翻译理解,既枯燥无味,也不容易记住。教师可以试着让学生现场演一演,不仅能加深理解,同时也能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例如,学习《学弈》一文时,可以让两个学生表演“学弈”,通过表演表现“一人专心致志”的神态、一人“思援弓缴而射之”的动作。学习《两小儿辩日》时,可以用表演再现两小儿的对话情景,通过动作、语言让学生感知文言文所要表达的内容,学生定会学得兴趣盎然。
著名音韵学家陈第在其代表作《毛诗古音考》中就明确提出,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亦势所必至。语音演变是正常的历史规律,教学中无须在某个字古代怎么读上纠缠,把问题复杂化。统编版语文教材,古诗文的字音有一个总的原则就是“古音今读”,即按照现代汉语普通话的标准读音来读古诗文,文言文的读音也是如此,但有些字的读音一定要辨析清楚。
文言文中出现的通假字,应读本字的音。通假字,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由于种种原因,书写者没有使用本字,而临时借用了音同或音近的字来替代。统编版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也多次出现这种情况。例如,《古人谈读书》一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前四个“知”读“zhī”,而最后一个“知”是通假字,同“智”,应读“zhì”;类似的还有《学弈》一文中“为是其智弗若与”中“与”同“欤”,也应读“欤”的音。
文言文中的多音字和现代汉语一样要根据文中的意思确定读音。例如,《古人谈读书》中“默而识之” 中“识”,表示“记住”的意思,应读“zhì”;而“皆无识者也”中的“识”,表示“见识”,应读“shí”。此外,“为”字,在统编版语文教材的文言文中经常出现,读音也最容易混淆。例如,《伯牙鼓琴》一文,“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中第一个“为”的意思是“认为”,读“wéi”,第二个“为”表示行为的对象,应读“wèi”。同样的还有《两小儿辩日》一文,“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中的“为”, 表示“是”的意思,应读“wéi”。总之,多音字在文言文中的读音和现代文一样,都要联系上下文的意思来确定到底读什么音。
统编版语文教材中出现的文言文都加上了标点符号,从而降低了把词句读通顺的难度,但即便如此,句子之间的停顿还是不容易把握。因此,朗读时的停连指导让许多教师伤透脑筋,也让许多初学文言文的学生无所适从。其实,教师在教文言文时,不必刻意去教一些断句的知识,可以通过教师范读,让学生在跟读的过程中去感悟,在停顿换气的过程中,掌握停顿的基本方法。但教师必须把握一些基本的要点。
读好停顿和理解文意之间有着相辅相成的作用。文言文在诵读时应该如何停顿,方法有时并不唯一,只要朗读停顿时不破坏文章的原意即可。同一句子不同的断句方式,都是可以的,停顿时间的长短也是根据朗诵时的情感去把握。例如,《伯牙鼓琴》一文,“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一句,可以这样停:“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也可以这样停:“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两种停顿意思都能说得通。但有些地方是一定不能断开读的。例如,《司马光砸缸》一文中“足跌没水中”,可以在“跌”和“没”处停顿,但决不能在“足”后停顿。
一般主语,即人名、地名、物名等后面要停顿,有的动词后面要稍有停顿,在时间副词后面可以停顿,在转折连词前也可停顿。例如,《王戎不取道旁李》一文中“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是在人物后停顿;《铁杵成针》一文中“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是在动词“过”“逢”后停顿;《书戴嵩画牛》一文中“今/乃掉尾而斗”是在时间副词“今”后面停顿;《王戎不取道旁李》一文中“树在道边/而多子”是在连词“而”前停顿。
此外,文言文中经常出现的“哉”“乎”等虚词,朗读时声音要延长,把音扬上去,以此加强感情。例如,《少年中国说》中“美哉/我少年中国”、《伯牙鼓琴》中“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中的“哉”和“乎”,读时要拉长、上扬。
文言文的诵读,不能因刻意的停顿而读得断断续续,破坏了文言文的味道;也不能字字相连,一口气读到底,这样读的人累,听的人也不明所以。朗读时既要在意思间隔处稍做停顿,又要让人感觉读的声音虽然断了,但气息是连贯的,真正做到声断气不断、音断意相连。
总之,文言文的朗读以不破坏文意为原则,其朗读要求和现代文一样,仍是以自然流畅为基本目标,如能带着古人的腔调读出文言文的“味”,那是最好不过了。
有些教师在教学文言文时,不厌其烦地讲解,逐字逐句地分析,教师讲得支离破碎,学生听得昏昏欲睡。其实,在学习文言文时,不必逐字翻译,更不用死记硬背,可以教给学生一些疏通文义的基本策略,在了解大概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悟文言文所蕴含的道理,发掘文本所蕴含的精神力量,学习古人的智慧,开启学生的心智 。
统编版语文教材中每一篇文言文都配有注释,这为学生理解文意提供了学习的拐杖。教学中,教师要提醒学生关注注释,但在文意的理解过程中,也不能生搬硬套,还应让学生掌握“增”“删”“调”“换”等翻译文言文的基本方法,以此疏通文意,了解文言文的语言表达方式。例如,“增”:“家贫不常得油” 翻译为“他家境贫寒,不能经常得到香油点灯,以便在灯下读书”,这就是增补词语或句子来翻译。“删”:“通国之善弈者也”中的“也”删去不译。“调”:“群儿戏于庭”翻译为“一群孩子在庭院里捉迷藏”,这是采用调整词序的方式翻译。“换”:“孰为汝多知乎”中的“孰”用“谁”替换,“为”用“说”替换,“汝”用“你”替换,“知”用“智慧”替换,连起来说一遍,就翻译出来了。这些翻译文言文的基本方法和学习古诗词是相通的,可以相互借鉴。
有些文言文晦涩难懂,学生不容易理解其内容,可以让学生借助直观的图片,图文对照想象所描绘的画面。例如,学习《少年中国说》一文,可以出示“红日初升”“河出伏流”“潜龙腾渊”“奇花初胎”“干将发硎”等画面,以此感知文字所描绘的形象,帮助学生理解文意。
统编版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承载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任,其中蕴含着宝贵的精神财富。教学时,教师可以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指导学生体会文章的思想内涵,感受古人的智慧,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例如,学习《司马光砸缸》时,可以让学生将其他孩子的行为和司马光的行为进行对比,学习司马光遇事沉着冷静、随机应变的智慧;《王戎不取道旁李》一文,学习王戎遇事仔细观察、善于思考、不盲目行动的品质,避免不必要的错误;教学《自相矛盾》一文时,可以结合文章最后一句“其人弗能应也”,启发学生说话要符合逻辑;《杨氏之子》一文的学习,要引导学生从“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一句的回答中,体悟杨氏子思辨和礼貌应答的智慧;学习《书戴嵩画牛》一文,可以结合“耕当问奴,织当问婢”让学生懂得要从客观实际出发,向有实践经验的人请教;《两小儿辩日》一文,可以通过分析两个孩子的观点,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这样学生学习文言文才更透彻。
文言文如美酒,有韵味,更留香。它蕴含着结构美、思想美、语言美……因此,指导学生学习文言文时,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不同年段学生的特点,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在辨音明意的基础上,诵读感知、细细品评、开启智慧,为学生的成长植下民族文化之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