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希胜
(扬州大学外语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0)
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关系,而这种关系决定了文化在世界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近年来,我国大力倡导英语语言教学,旨在逐步推进中国实现国际化发展的战略目标。但是在实际的跨文化交流中,发现部分大学生在利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大学生由于缺少对中国文化的了解,无法用英语正确地进行翻译,这种情况下,不利于跨文化交流的开展。因此,大学英语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西方的文化内容,更应该注重提高学生中国文化的核心素养,引导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观念,让学生对中国文化有更深刻的认知。同时,教师需要将中国文化的思想有效地渗透教学中,帮助学生提升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树立对中国文化的民族自信心,有利于提高大学生英语学习的综合能力。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不仅可促进学生英语语言的实践应用能力,还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语言价值观,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强烈情感,进而提高学生学习中国文化的积极性。
在高校开展大学英语导入中国文化教学的过程中,英语教师要不断钻研教学的形式及方法,同时教师要根据大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性格特征,适当地对教材内容进行取舍,并利用创新的教学模式,将中国文化的思想观念有效地渗透英语课堂中,帮助学生在跨文化交流中,发现自身在对外输出中国文化时存在的语言问题,使教师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学生英语的基本学习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英语应用的能力,进而提升英语教学的整体效率和质量。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部分英语教师在中国文化素养及英语表达能力方面有待提高。同时,部分英语教师不能够完全理解中国文化对英语教学的重要性,使得教师在教学中更加注重培养学生英语知识的应用技能,很少引导学生重视中国文化的内容及其重要的意义,导致部分英语教师极少主动将中国文化的思想及内容传授给学生,影响学生的英语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及中国文化输出的能力。因此,大学英语教师,要不断寻找中国英语教学的方向及目标,提高学生英语整体的表达理解能力。
目前,在各个高校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其中教学的素材普遍选自英美国家的报刊及杂志,这些内容多数体现的是西方的文化,但是在选材中却没有关于中国文化的内容,如在《新视野大学英语读与写教程》的内容中,经过实践调查,发现这套书籍中,只有极少部分的文章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且这些内容并不能够达到宣传中国文化的需求,一定程度上,极大地影响大学英语教学关于中国文化方面的拓展。在其他大学英语教材或资料中,同样很少提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大部分是关于西方的风土人情及价值观等。忽视中国文化的思想观念及其表达方式,是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严重问题。随着教育部门的逐渐关注,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更加明确的教学方向,提出了更加具体的教学需求,并且强调大学英语教学不仅是传授学生语言知识,更要注重拓展学生的思维和视野,使学生能够积极地接受并认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鼓励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的研究探讨,有利于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能力及综合素养[1]。
在以往的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仅注重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不断增加学生日常测试的次数,而忽视学生在实际文化中的交流能力,考试的内容主要针对听、读、写方面,导致部分学生出现错误的学习观念,认为英语学习即语言学习。由此可见,应试考试的内容对英语教学存在明显的反作用,会使教师将教学重点放在语言技巧的练习上,导致英语教师忽视中国文化内容中所传承的思想观念,使学生对母语文化的意识越来越浅,造成学生对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与学习,甚至部分学生对西方文化的认可超出对国土文化的认可程度。在这种情况下,会使学生英语输出能力逐渐下降,不利于学生提高自身的双文化素养[2]。
在大学英语的课堂中,教师需要注重教学的互动性,进一步促进师生关系的友好发展。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在课程中导入关于中国文化的内容及思想,利用合理的教材知识,提高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培养学生浓厚的爱国情怀。因而这就需要大学英语教师发散自身的教学思维,不断提升文化素养和教学能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充满情境的教学环境,使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英语教师需要结合前人的优势提升自我的文化素养,比如,我国民国时期的蔡元培等研究中国文化的学者,其具备深厚的国学素养,在接触西方文化的同时能够兼顾中西方的文化内容,并通过自身的学习,积极传播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有利于在英语教学互动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进一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维方式。与此同时,在当今时代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中国文化在现代的语言表达中逐步成为重要的内容。比如,“Belt and Road”“one country two systems”等英语词汇,在全球化的发展下已经成为跨文化交流的核心元素,因此,在大学英语课堂中通过与学生进行互动,可以有效地导入中国文化的内涵,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3]。
教师根据英语教学的互动性原则,要进一步创新英语教学的模式,使学生能够逐渐适应英语语言的应用规律,具体可分为三个教学部分。第一个部分,需要以英语教材知识为基础。在课堂中导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比如,《新视野大学英语读与写教程》Text B The great journey of learning中,教师可以在“导入环节”融入“伟大的学习之旅”有关传统文化的元素,借此可以借助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帮助学生轻松地理解文章的核心内容和思想,有利于实现英语课堂导入中国文化的教学目标。第二个部分,阅读教学或剖析文章内容为基础。教师需要根据教材内容,并对教材知识进行适当的取舍,利用文化迁移的形式,将中西文化的特征进行对比,可以使学生更直观地观察中西文化的区别,比如,《大学英语听说教程》Unit 1 Parents:Dating with My Mother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文章作为阅读的范文,帮助学生进行深入的分析解读,并引出“父爱母爱”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具体表现。第三个部分,教师要以学生关于传统文化的英语实践为基础。让学生感悟到传统文化动态发展,给予学生丰富的想象空间。此时教师可以利用英语对话的交流形式,引导学生主动探讨关于中国文化的内涵,在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中,逐渐加深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识,使学生能够有效地应用英语语言表达中国文化的内容[4]。
教师可以通过华裔作家的英文作品、中国作家的英译版本等作为中国文化教学的素材。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利用多媒体的形式,播放关于BBC的专题节目,“Tuhao and the rise of Chinese bling”,或者教师可以带领学生阅读《纽约日报》中“Greed said to be throwing Feng Shui off Balance”等内容,同时教师可以将选择的素材内容,与学生通过社交平台进行交流探讨或布置课外的教学任务,让学生深入掌握课堂上学过的内容,保障学生课内外学习的不间断。教师在选择素材内容时,可以是经典书籍中的一篇文章,让学生通过学习重点的文化负载词,把握文章的核心内容,学生在日积月累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自身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知识的能力。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延伸,有利于弥补教材中关于中国文化素材缺失的情况。比如,在《新视野大学英语》The Telecommunications Revolution的教学中,当教师在讲解这篇文章时,可以根据文章内容对中国电信业的发展过程进行补充,包括近几年中国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这种教学形式可以使学生更详细地了解中国文化的有关内容,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还能够使学生具备全球化的视野,让学生充分掌握不同国家电信行业的发展状况,有利于培养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怀,提高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自豪感。同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阅读中国古代名著以及有关中国文化的书籍。书籍能够体现中华民族关于思想政治及传统习俗方面的内容,学生通过阅读书籍内容,能够进一步加强学生对中国文化的感悟,让学生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不断提高学生的个人素养及知识储备。基于此,教师可以根据文章的主题线索,在课堂中组织学生进行关于中国文化的交流活动,比如读书汇报、演讲比赛等,既可以提高学生英语的表达能力,又能够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获得更多关于中国文化的知识,引发学生进行主动的思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5]。
例如,教师在讲解“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这一个词汇中,可以向学生介绍关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所提倡的和平合作、互利共赢等理念;当教师带领学生翻译“building a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for humanity”中,可以结合有关的内容,让学生在掌握规范的英语表达方式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学生能够更多地了解关于国家的发展情况。
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地结合教材内容,并选择具有代表性或时代意义较强的英语词汇,弥补教材中缺失有关中国文化的内容。对于刚步入大学校园的大一新生而言,教师可以从《China Daily》《Beijing Review》《21st Century》等媒体中的新闻内容及文学作品中,选择关于中国政治及经济有关的词汇,比如a long term undertaking,one country two systems等,定期为学生提供文化负载词,并要求学生进行自主的学习探究,在课堂中教师可以针对具体的词汇信息设计测验环节,使学生通过考核加深对词汇的记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进一步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强化学生中国文化的认同感。教师利用词汇弥补教材中缺失的中国文化,既不会增添学生的学习负担,又能够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文化负载词,为学生未来的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过于重视提高学生英语语言的实践能力,如听、说、读、写等方面能力的考查。虽然教材中涉及一些关于中国文化的内容,但是多数以西方文化的思想及发展为基础,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逐渐缺失中国文化的内容。而这种教学现象,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忽视对中国文化的深入学习,从而使学生缺乏英语对外输出中国文化的应用能力,使得学生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出现差距。为让学生更好地适应教材改革及英语课程的评价机制,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特别是需要教师关注学生中国文化的表达能力。
在《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中,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教材内容的正面引导性,为英语教学提供更全面的反馈信息,有利于提高大学生英语的综合学习能力。近年来,英语四、六级考试的翻译题逐渐以中国文化为核心内容,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中国文化知识的重视,基于学生的角度,考试内容即学习的方向,优化测试内容对学生学习中国文化有着重要的影响,能够使学生提高学习中国文化的主动性。例如,英语教师可以建立关于学生学习情况的电子档案,用来记录学生在不同阶段中的学习状况,让学生能够清晰地看到自身的优势及不足,可以激励学生进行不断努力的学习。与此同时,作为英语教学的管理部门及教师,要提高自身对中国文化教育工作的重视,不断革新传统教学评价考核的机制,将考核中国文化的内容逐步引入大学英语课程中,并设定具体的考核标准,采取统一的教学评价方式,促进中国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有效导入。
在大学英语教学的过程中,英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教师要将中国文化有效地融入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使学生能够在提高英语语言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将中国文化与英语教学相结合,增强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输出能力,进而提升中国文化在世界发展中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