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维贵
古诗文是我们华夏民族的文化瑰宝。学习古诗文,就是传承文化,汲取智慧;学习古诗文,我们才能更好地立人处事,通达明理。可因为古诗文很多内容精髓学生难以通晓,再加上有些文章读起来拗口,这使不少学生谈“古诗文”而色变,遇“古诗文”就回避。怎样才能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在学生和古诗文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让学生能更好地学习古诗文呢?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最有效的教学手段。
采用讲故事的方式介绍作者的简历和创作的相关背景,不但使课堂在开始就激起学生的兴趣,而且更有利于学生对文章思想的深刻领会。例如:学习曹操的《观沧海》,教师如果讲曹操远征乌桓大获全胜的情况,以及秦始皇、汉武帝,这些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君王曾到碣石山的史实,那么学生就能比较容易地从“水何澹澹”中体会到当时曹操心情是多么激奋,就能从“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中读懂曹操的壮志情怀。
采用讲故事的方式激趣,学生能在故事中知世,知人,知文和知情。
在文言文教学中,巧用古代汉语知识能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牢记重点字词的语境意义,进而更容易理解把握文章内容。词类活用是古诗文中常见的语法现象,如“将军身被坚执锐”一句,从字面上理解“穿坚硬执锐利”是不通的,那教师可因势利导,就此和学生商讨“穿什么执什么”比较好。结合起义的历史,学生不难想象出“穿坚硬的盔甲,拿锐利的武器”比较合乎实际。同时,也可以就“被”的通假字“披”进行分析,能披的往往都是质地较柔软的东西,坚硬的怎么披呢?故“披”理解为“穿”更为合理。古今词义的异同也是我常用来激趣的手段。如“臭”字,泛指有味道的气体。“右备容臭”,只有香的东西才挂在身上;“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中的“臭”则是不好闻的气味了。如今,“臭”我们都指臭气了。
诸如此类的语法现象,看起来微不足道,可一笔带过,甚至不值一提,但对学生却是一个又一个困惑点,可引导他们积极探索。
因地制宜地讲些文史知识,不仅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还能让学生欣赏到课文这一花朵旁边美丽的绿叶。笔者在补充讲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现统编教材已删)中“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一句时,可以就其取号来谈谈名、字、号间的区别。古人生三月而命名,男子二十而后取字,女子则是十五,字是名的补充解释。教师还可以就此让学生回忆所记得的古人别号,从而生动课堂。
统编教材要求初中生背的古诗文特别多,学生对它如果没有兴趣,背起来会很困难,对此,我做了以下尝试:1.采用较普通的方式,那就是分性别朗读,使课堂有一唱一和之起落。我常让男生读慷慨、悲壮、激昂等有阳刚之气的句子,女生读婉约缠绵、描景绘色等有阴柔之美的段落。2.遇到韵律很强的文章,像《陋室铭》,在读的时候,我采用一组读,其他学生闭眼凝神并配以手势来体会节奏,以此调动他们多种感官来体会、品味文章的语言美。3.有些古诗文读时很拗口,就此,我采用朗读比赛的方式看谁或哪组读得流畅。这样,学生会很快读熟文言文。4.教师的范读必不可少。教师基于对文章思想的理解,读时会带有一定的语气语调和感情色彩,这很容易感染学生,也很容易激起他们的模仿欲,这样,也更有助于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摒弃一成不变的读法,勇于创新,根据班情选择多方式地诵读古诗文,一定能让学生的情绪处于兴奋的状态,这正是教和学所需要的。
借助于当今现实生活迁移古诗文的思想内容,能让学生更好地挖掘古诗文的思想精髓,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如在学习《鱼我所欲也》一文时,教师可就“舍生取义”进行迁移,让学生明白生活并非完美,在人生路上我们要懂得取舍。“取”的是有助于人生价值实现的东西,“舍”的是对价值实现有碍的东西。
知识不仅仅用来储备,更是要学以致用,活学活用的。在“用”中才会找到知识的价值。
古诗文是先哲思想语言的精华,对当代青少年有着不可低估的教育作用。给学生一杯水,那教师就要有一桶水,一桶鲜活的水。要让学生有效地学好古诗文,我们必须加强自身的文学修养,具备广博的知识,同时还要认真仔细地钻研每篇文章有趣之处在哪里,让古诗文教学插上趣味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