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高效对话 增进师生情感
——对话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的运用与策略

2022-11-20 01:37杨伶俐
小学生 2022年5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能力数学

☉杨伶俐

小学课堂中师生有一种教学关系即为对话。对话式教学不仅是一种教学方式,同时也是一种教育哲学,是知识观、教学方法的融合。教师在小学课堂教学中采用对话式教学,可显著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课程改革背景下,传统教学方式已无法满足现阶段对教学目标、教学任务的要求,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效果也不明显。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重视传统教学模式的转变,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自主探索问题,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一、小学数学对话教学课堂的优势

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用对话教学的优势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其一,有效集中学生注意力,并延长学生课堂有意注意时长。一堂课的时长为四十分钟,然而儿童的注意力集中时长仅为十分钟。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学生有意注意时间的延长为重点教学任务[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便可采用师生对话的教学方式,促使学生注意力与教师注意力保持同步,展开高效的知识传授活动。在此教学模式下,还会有效增加师生交流,调动学生课堂注意力,增加学生学习兴趣。

其二,强化学生语言交流能力,为合作探究意识的培养创造良好条件。观察数学人才发现,很多人具备较强的解题能力及知识领悟能力,却在与人合作方面存在一定障碍,因此在小学阶段,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表达交流能力,以此为学生合作探究意识的养成创造良好条件,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其三,可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加以了解,以便查缺补漏。分析传统教学模式发现,多为教师讲述内容,而学生被动记忆知识。此种情况下,学生需保持安静,在课堂中不可随意发言导致教师讲课中断[2]。这样的课堂中,学生容易出现表面听课但实际走神的现象,影响听课质量;而在对话教学模式下,师生对话增加,教师可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了解,并对学生的学习问题予以明确。借此实施针对性的教学活动,推动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

二、加强小学数学“对话式教学”的具体对策

(一)展开多样化预习活动,独立探究数学知识

教师在小学阶段需对课前预习环节予以足够重视,并着重于学生良好预习习惯的培养。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鼓励学生展开课前预习活动,促使学生可通过预习拓展对于知识的了解[3]。学生在独立预习过程中,也会找寻自身感兴趣的数学知识点,展开深层次的探究活动,以此还可有助于学生探索能力的强化。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应将独立课前预习的正确方法向学生传授,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听讲效率,有效提升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分数乘法运算”内容时,可在课前向学生布置预习任务,先引导学生围绕教材中所提及的基础理论知识展开阅读,了解本节课所讲述的基本内容,随后结合定义,将教材内容加以融入,尝试自主完成课后练习题[4]。

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及时记录课前预习中所遇到的疑惑之处,在课堂解答中提醒学生注意此部分的听讲,以此深化学生的知识记忆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学生在预习环节并未计算出“5/38×6/7= ?”的答案,在课堂中将会认真聆听教师对于一个分数乘以一个分数计算方式的讲解,再次遇到此类问题时便可以独立完成问题的解答,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

(二)合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现代教育技术高速发展背景下,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若可实现多元化教育资源及多样化教育手段的合理应用,则可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借助多媒体的应用引导学生展开数学学习活动,利用视频及图片的播放,以实现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激发。

除此之外,还可借助多样化教学资源的应用,将抽象的知识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以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圆”的知识时,便可借助交互式白板的应用,引导学生自主绘图,在操作过程中深化学生的学习体验。

此外,教师还可借助动态图的应用,引导学生对于C=2πr,即圆的周长公式推导过程加以了解,借此对于学生在数学知识方面的短板加以弥补,健全学生数学知识体系。

教师在结束课堂教学后,可布置适当习题,巩固学生课堂学习成果。在此环节,教师除应重视学生基础知识能力的提升外,还应着重于学生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将所掌握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中[5]。教师可让学生思考,若一个铁环直径为60 厘米,由操场东端翻滚至操场西端,转90 圈,而另一个铁环直径为40 厘米,从东端滚到西端,共需转多少圈?显然,此问题是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对数学的魅力所在加以感知,借助问题的提出可实现学生数学思维的拓展,还可帮助学生了解问题解决的多样化手段,在此过程中,还可深化学生的探究意识。

(三)适当应用多媒体,生动展现教学内容

分析小学阶段学生特点发现,对于生动有趣的视频及色彩艳丽的图片,他们多会集中注意力。因此要求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需借助多媒体的适当应用,将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6]。唯有如此,方可吸引学生集中课堂注意力,提高数学知识的吸收效率。如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倍的认识”内容时,若将此部分知识直接向学生传授,学生将会产生乏味、枯燥之感,对于抽象知识也难以形成准确理解,无法牢固掌握倍的概念。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分析能力、抽象思维能力也难得到有效培养。鉴于此,教师可利用课前时间围绕“倍”的知识内容完成电子课件的制作,借助课件的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倍的概念。

课堂中,教师可先将一幅学生生病在床的生活图片展示出来,同时向学生提问:同学们,在我们生病时,是否会获得爸妈加倍的照顾?学生听到后均会回答:是的。随后,教师可将倍的概念引入课堂中。教师还可播放一幅学生参加运动会的图片,其中女生身着红色运动服,而男生身着蓝色运动服,图片旁边标注男生数量为女生的两倍,随后教师向学生提问:同学们,图片中女生为5 人,而男生的数量为女生的2 倍,则此班级中共有多少名男同学参加运动会呢?

教师在学生思考问题时,将另一幅图片向学生播放,图片中有梨与苹果两种水果,其中梨是6 个,苹果是3 个。此时教师向学生提问:同学们,图片中的苹果和梨各有几个呢?学生回答相应的数量后,教师再次向学生提问,梨的数量中是否包含两个3呢?借此帮助学生对于“倍”的概念形成深层次的理解。教师再次向学生提问:同学们现在是否能计算出共有多少名男同学参加运动会呢?此时学生回答,共有10 名男同学参加运动会。借此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倍的含义,并将知识牢固掌握。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借助多媒体的恰当应用展现教学内容,除可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以生动直观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外,还可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增强学生数学学习信心,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效率。借此,还可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全面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综上所述,新课改教育背景下,对话式教学成为一种值得广泛应用的课堂教学模式,借助此教学模式的应用,可有效增进师生间的互动交流,调动学生课堂活动参与积极性,还可有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借助现代教育设备的应用及加强课前预习环节引导等诸多教学手段,鼓励学生展开数学学习活动,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推动数学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能力数学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