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苏丹丹
新高考的提出对标社会发展,将人才的定位锁定在能力、素养的全面发展之上,借助命题思想的转换,统领了整个高中阶段学科教学的方向,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学科能力、素养,以使素质教育得到更为深入的推广。数学学科在这一背景下尤其需要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建立数学思维,更加自如地应对新高考题型。而自主学习意识一旦形成,学生未来的发展就会朝着更加全面的方向。这无论对学生自身还是对学校育人工作的加强、社会的建设,都是一种推动力量。
随着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新高考政策的发布,学科教学正面临新一轮的改革。高中数学从原来的强调对单一题型的训练转为加大对综合题型的考核,这不仅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还要求其具备一定的发散性思维和系统的解题思路。而这些能力与素养仅靠海量题型的训练无法生成,往往需要调动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使其自主展开对数学规律的探索。培养高中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即帮助其建立问题的探究思路,积累一定的解题经验,形成数学的视野与思维,进而更好地运用基础知识应对题型的变革。从这一角度来看,培养高中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不仅能提高其对教学改革政策的适应性,使其更好地融入新的学习理念,还能辅助教学改革的开展和落实,对学校的改革工作而言,是一股有效的推动力量,能让学校在改革转型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新时期的教育强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其中包括保证学生基础知识的系统化提升,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科思维和态度,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吸收、对学科规律的掌握,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其相关经验的生成等。传统的教学模式侧重教师的“教”而忽略了对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及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在能力与素养上多有欠缺,缺乏拓展创新意识,更不要说形成良好的学习品格。学生一旦遇到超出训练范围的习题,就容易因缺乏独立解题的经验而不知所措。在这样的学习中,不要说学生无法应对高考的改革,其人生长远的发展也会受到影响。培养高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则能有效改善这一情况。当学生主动参与题型分析和问题规律的探究,在课下积极地拓展知识,在实践中探索学科的应用时,其经验的积累会更快,对问题的解决也会有自己的思路与看法,这对其长远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1]。
教育始终服务于社会的发展,其主要作用在于为社会输入综合型人才。从这一角度出发,能精准对标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并以此开展育人工作就是教育领域为社会发展做出的最有力推动。当前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新时期,互联网普及加速,智能化生产与智慧化生活的建立需要复合型、创新性的人才,以增进不同领域之间的连接和融通。因此,学校教育、学科教学的开展有必要朝着这一人才培养目标前进,除向学生灌输一些学科基础知识外,还要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通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可以在拓展学科知识之余将不同学科的内容有效建立联系,加强学科知识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在让学科得到较好发展的同时,进一步推动社会建设。总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助于满足当前社会发展建设对人才的需求。
能够影响一个习惯、一种能力形成的因素有很多,可以将其归为两大类:外在环境的影响和内在动机的形成。就高中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而言,影响这一能力形成的外在因素主要有环境因素和条件因素。其中,环境因素是指学校的育人理念、校园育人的氛围、学科教师能够提供的教学思想与模式等,即学生学习所处的环境,其决定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学生如果能够主导学习活动,则自主学习意识会得到明显的提升,相应的自主学习能力也会在实践锻炼中得到加强[2]。如果学校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在数学教学中将知识灌输的数量作为课堂效率的直观体现,忽视了学生这一主体对知识的吸收情况,学生的能力就得不到重视和肯定,也必然不会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不仅如此,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也会大幅下降,即便教师准备的教学内容再多、再丰富,其也无法有效体会。
影响高中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生成的不仅环境这一个外在因素,还包括具体的条件因素。对于高中数学教学而言,这里的条件因素主要是指教师传授给学生的自学方法和思路,和教师日常教学所采取的教学模式、手段有关。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常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思路来认识数学概念、把握数学规律,忽略了学生之间的差异,导致最终的教学效果不佳。学生想要自主探索学习也容易不得其法,只能依靠教师进一步提供思路。如果教师能够结合学生学情尝试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如问题情境式教学、思维导图教学、小组讨论学习等,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解题思路,使学生学会从整体角度辩证看待问题的解答,那么学生在探究数学问题时不但会更具开放性,而且其数学自主学习能力也会有所加强。所以,教师也应当扮演好引导者角色,加强对学生学科思维的培养。
辩证唯物主义指出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对人类历史发展的推动性,让人们意识到除客观的外在环境外,人内在的认知和动机也是使人形成某一习惯、能力的关键因素。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这种能促进学生形成学科自主学习能力的因素主要包含内在认知和内在动机。其中,认知因素是指学生对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加强该能力路径、方法的认识。一般情况下,学生都会凭借其学科基础能力而呈现出不同的认知水平,这表示不同基础的学生在接收、转化学科知识时会有不同的路径、效果。教师如果加强对学生基础能力、素养的分析,就能够明确不同学生的优势、不足,并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布置课后任务,让其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更符合科学规律。相反,如果教师不能洞察学生间的不同,且采取统一的训练方式,则不同基础的学生就可能会因为认知的不同而在建立自主学习意识的过程中出现难以跨越的障碍,无法深化该能力。
学生的内在动机是支持学生行为产生、决定学生学习轨迹的重要因素。在教学中,这一动机一般是指学生的需求和兴趣。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应注意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并通过对多元评价机制的建立让充满乐趣的教学形成闭环,使全面、全过程的评价为学生带来激励,以推动其自主学习能力的进一步加强。传统的教学较少重视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反馈,对学生的学习动机更是缺乏了解,不能把握其对数学学习的投入情况,常常导致学生“假努力”的情况出现。即学生看似积极响应教师的教学和课后作业的布置,但由于缺乏内在动能,大多采取应付了事的态度,表面上完成课上课下任务,实则对拓展知识基本没有什么见解,大大影响了其自主学习能力的生成。对比之下,如果教师能够找到学生潜在的关注点,如重视荣誉感、喜欢被夸赞等,并借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效果自然会与此前大不相同[3]。
基于对高中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影响因素的分析可知,教师要想培养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第一步就是要为学生创设一个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环境。教师要改变以往的教学理念,根据学生的发展情况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例如,教师可以开展任务式教学或翻转课堂教学,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自主展开课上或课下实践,这对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大有益处。例如,在数列的教学中,笔者为学生布置了课前预习任务,让学生对一般数列的通项an与n项、Sn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和掌握,尝试总结三者关系,并在课堂上讨论有困惑的地方。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自主整理、总结数学知识,以确保其在课堂讨论环节能够加入围绕课前习题所展开的讨论。而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也可以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加强。当学生逐渐熟悉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主体作用时,其数学的自主学习能力也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要想培养高中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就要传授学生自主学习的科学方法和分析问题的思路,让其把握怎样学、如何学的要点,确保其自主学习顺利开展。这是学生能够开展自主学习的前提条件。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然后采取一定的教学手段,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开展积累经验。例如,笔者在“直线与方程”的教学中曾利用人工智能的模拟功能向学生演示了x轴正方向与直线l向上方向之间所形成的角的变化(倾斜角的变化)以及其对应的斜率表示,并引导学生探寻其中规律,如当倾斜角为0°时,斜率的表示;当倾斜角为90°时,斜率的表示。笔者通过特殊角度的设定为学生建立正确的解题思路,再借助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为其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做铺垫。
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从外在环境角度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条件,还要围绕学生的学科基础水平提高其对自主学习的认识,让其能够找到适合自身的自主学习方式,合理规范自主学习的进度、内容,让自主学习能够持续。对此,教师可以采取分层教学的方法,为不同的学生匹配不同的知识、任务,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挑战性而又不至于因为问题、任务过难而产生挫败情绪,使其能够根据自身情况科学规划自主学习的阶段性内容、方法和节奏。例如,笔者在“三角函数”的单元教学前对学生的数学基础进行了综合的考查,明确了不同学生对几何函数的接受度(综合学生的三角形与函数知识的掌握水平合理推断学生对几何函数的理解情况),并以此对学生进行分层,对基础一般的学生布置“正余弦定理的解读和三角形面积公式的应用”等课后探索任务,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则让其进一步探索“三角形的判定”等问题,让学生根据其自身能力在合理范围内展开自主学习,使其自主学习形成一定的规律。
对于学生内在动机(兴趣)的调动,教师除了要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究兴趣,还要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使学生能够持久自主学习。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侧重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忽略了学生之间本就存在的差异以及不同学生努力的过程。为改善这一情况,笔者将学生的自主学习评价分成三层,一是学生根据教师设定好的指标自己对比经过自主学习后自身的能力提升情况;二是学习小组成员或被划分到一个层次学生之间的合作互评,这一评价层面主要反映学生的学习态度;三是教师对学生单元知识掌握情况的结果性评价。三层评价叠加在一起可有效反映学生的自主学习动态过程,对学生的激励作用更强,更能激发其内在动力。
综上所述,要想培养高中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要综合考量学生学习的外部条件与内部环境的影响,从课堂结构、环境角度加以改进,并采取先进的教育理念、方法改善教学及评价,让学生更快地适应新的教学模式和理念,提高自身能力与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