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2022-11-20 00:12郑雪娇
读与写 2022年23期
关键词:国学素养小学生

郑雪娇

(福建省漳州市高新区颜厝中心小学 福建 漳州 363000)

小学阶段是传承弘扬民族文化精神的关键时期,应该在小学生的素质教育中及时加入大量诵读国学经典的教学工作内容,以此来弥补先前留下的缺陷。这不仅仅需要各位教师制定教学内容,更需要学生一起加入探讨小组共同研究探讨诵读国学的教学方法,只有师生一起努力,才能帮助小学生更容易理解国学经典的深刻内涵。

1.小学语文教学中诵读国学经典的意义

1.1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发展过程当中,古人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宝藏,国学经典作为这些文化宝藏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含了我国5000年的精华,这对于小学生而言是丰富的精神食粮。通过诵读国学经典,可以让小学生充分地了解中华文化,在诵读国学经典的过程当中,可以使得小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感受语言的魅力,以此来提高小学生的人文素养。此外,在众多的国学经典当中,还包含有很多的历史典故,而这些历史典故都是历史当中发生的一些故事,对于小学生而言具有学习的价值和意义。因此,在小学教学当中,引导学生去诵读国学经典可以发挥出语文科目的育人作用,同时还可以提高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

1.2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小学时期,学生学习语文主要是学习一些基础类的语文知识点,比如识字或者阅读,但是大部分的学生都会将识字和阅读分离学习,而在诵读国学经典的过程当中,可以有效地解决识字和阅读分离的情况。因为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没有健全的知识体系,自主的学习能力需要不断地提升和完善,而教师就需要让学生拥有良好的自主学习意识,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融入国学经典的诵读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诵读国学经典来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并在阅读的过程当中掌握更多的阅读技巧和方法。我国的国学经典种类繁多,因此可以有效地增加学生的阅读机会和阅读量,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此外,在国学经典当中,通常都会有很多的生僻字,并且不同的国学经典当中描写的主题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在诵读国学经典的过程当中,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词汇量,还可以使学生能够学习不同主题的文章,进而使得学生在阅读的过程当中,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水平,为学生的写作积累奠定良好的基础。

1.3 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在不同的地区或者不同的国家,包含的文化底蕴也会不同。对于我们中国而言应该以有国学经典而感到骄傲和自豪,在诵读国学经典的过程当中,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方式。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引导学生积极地诵读国学经典,不仅可以使得学生能够明确我们中国的文化实力,同时也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使得学生能够正确地看待我国的文化,并且还要对我国的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和弘扬,使得小学生能够自主地参与探索传统文化的过程当中。在国学经典当中包含着不同的民族情感文章的题材,风格也会有所不同,在学习国学经典的过程当中,还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民族意识,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进而使得学生的精神世界更为富足,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

2.小学语文教学中诵读国学经典的原则

2.1 鼓励性原则。对于小学生而言,让他们去诵读一些国学经典,主要是为了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语文的学习当中。但是,如果遇到一些比较有难度的国学经典,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应该充分地鼓励学生,实行鼓励性原则,降低对学生的诵读要求,才能够让学生保持诵读国学经典的积极性。比如,在学习《三字经》时,因为《三字经》当中有很多知识点,如果要求小学生去深入地理解有很大的难度,因此,在学生诵读的过程当中应该积极地鼓励学生,使得学生能够充满自信心。并且在诵读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采用合作学习法,来使得学生积极地投入诵读当中,并且还要适当地去鼓励和表扬学生,对学生做出相应的肯定,进而使得学生积极地投入诵读国学经典的当中,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2.2 差异性原则。每个小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性格特征不同,对于语文的学习能力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在诵读国学经典的过程当中,教师也应该充分地体现出差异性的原则,如果学生的语文学习功底本身较弱,学习能力较差,在学习国学经典的时候,主要让学生能够做到熟练地诵读即可;而如果是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强,可以在诵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能够深入地理解国学经典的深刻含义。

2.3 目标性原则。在实际的国学经典诵读过程当中,为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需要制定明确的时间目标。在诵读的过程当中,教师应该为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使得学生明确自己在诵读过程当中需要完成的任务,进而使学生能够高效地开展诵读国学经典。比如有些国学经典当中具有突出的人文价值,在诵读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积极地渗透德育工作,通过学生诵读国学经典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此外,在选择国学经典的时候,教师应该选择适合小学生年龄诵读的一些比较简单的国学经典。

3.在小学语文语文教学经典诵读现状分析

3.1 对国学经典作品的选择不当。比如选择的诵读作品缺乏代表性,或者是在内容难度上缺乏层次性和递进性,这样一来就会导致国学经典诵读陷入无序状态之中,从而造成最终的教学效果不够理想。要想让国学经典诵读发挥出切实效果,就要循序渐进选好诵读作品。

3.2 局限于表面诵读,忽视内在理解。诵读国学经典,其根本目的是给语文教学提供支撑,同时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然而在当前的小学语文国学经典诵读当中,部分教师在把握上存在一定偏差,过于关注诵读活动本身,未能切实指导学生对国学经典作品的内涵形成理解,形成了一种“只读不思”的局面,从而导致国学经典诵读的整体效果不佳。

3.3 与语文教学的结合不够紧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根本目的是对语文教学形成支撑,通过国学经典诵读的引入,让语文教学更加丰富和充实。因此,在实践过程中,需要确保国学经典诵读和语文教学之间保持紧密的结合,实现一体化的构建,让国学经典诵读对语文教学发挥出切实的驱动作用。然而从实际情况来说,部分教师在开展国学经典诵读的时候,将其作为单独的活动,未能与语文教学紧密结合,这样对于语文教学的驱动作用就弱化了。

3.4 在其他方面的一些问题。除了以上几点问题之外,国学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开展,还存在一些其他方面的问题。比如,教师的参与程度不深,未能和学生实现共同诵读,这样一来,缺少了教师的引导和示范作用,就会弱化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再如,国学经典诵读与“互联网+”的结合不足。当前社会发展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推动教育与网络的结合成为一大趋势。但是目前小学语文国学经典诵读的开展,还是局限于线下课堂,这也会阻碍国学经典诵读的发展和效果取得。

4.小学语文教学中诵读国学经典的实践策略

从目前小学语文的国学经典诵读开展情况来讲,尚且存在一些方面的问题表现,这给小学语文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干扰。因此,为了充分发挥出国学经典诵读对小学语文教学的积极价值,语文教师就要对症下药,针对性创新教学活动,采取可行措施,来对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展开优化构建。

4.1 “阶梯式”循序渐进,选好国学经典作品。国学经典是由古代优秀的文人墨客精心创作的,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凝结了他们丰富多样的思想与智慧,经过了历史长河的沉淀,这些文学作品理解起来有难有易,如果不加挑选地让学生诵读就会超出他们的理解能力,那样他们不仅读起来困难,并且读了之后也没有丝毫作用,甚至会减退对诵读国学经典的浓厚兴趣,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把握好鼓励性原则同时兼备自主性原则,花费足量的时间精心选择合理匹配的诵读内容。教师必须换位思考,把握每个年级、不同年龄段学生的智力发育水平、知识理解能力的程度,精准施策、因人而异,按照国学作品本身用词用典的难度,其中蕴含的人生道理、颂扬的思想品德的层次高度,从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精挑细选出最精华的合适作品,以最优的匹配度从一年级至六年级“阶梯式”配置给每位小学生。

4.2 认知理解是诵读国学经典的点睛之笔。小学生因为特殊的年龄和身体发育阶段,他们正处于好奇心最强、识记效率最高、学习能力也最强的成长阶段。国学经典作品的诞生往往来源于古代文人学者的历史生活实际,大多包含着广为流传的故事传记、趣闻轶事,也蕴含着美好的道德品质、深刻的人生道理,所以让小学生认知作品的典故即来龙去脉,理解作品的中心思想成为辅助好语文教学中诵读国学经典的“点睛之笔”。教师通过讲故事、看动画、展示图片或漫画等多种活泼的形式启发学生,帮助他们明白国学经典到底讲的是什么内容,并一点一点理解作品想要告诉我们的是什么道理,以便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好的品质或者行为。从这个角度来讲,通过进行这种环节,已经远远超出了简单诵读的层面,作品的精髓开始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成长,帮助教育他们的思想品德,学知识更学做人。小学生最喜欢动画、漫画等形式,这样一来,以往刻板印象中难懂的国学经典也更容易被小学生接受和欢迎,在这样一种轻松活泼的氛围中达到诵读经典的初心,那就是积累文学素养,提升孩子的道德情操。

4.3 紧密贴合语文教学实,施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国学经典诵读,需要注意与语文教学形成紧密贴合,保持二者的有效衔接,充分发挥出国学经典诵读对语文教学的现实作用。第一,与语文阅读教学相结合。从小学语文教学来讲,阅读教学是核心部分。而国学经典诵读,本身也属于阅读性质的活动。因此,立足语文课的阅读教学,针对性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比如,教学李白的《静夜思》之后,便可以拓展一些李白的其他诗篇,引导学生开展诵读,并且要在诵读过程中,对这些诗篇的内在含义展开思考。如此一来,以拓展阅读的方式引入经典诵读,可以发挥出积极的作用。第二,可以与语文写作教学相结合。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写作也是一个重要的构成部分。国学经典诵读,便可以在写作教学中融入。这就可以立足写作教学的主题,在学生写作之前,设置国学经典诵读环节,让学生诵读与写作主题相关的一些作品,从中提炼一些观点,积累一些素材,为后续写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4.4 师生共同参与,鼓励培养诵读兴趣。小学是学生思想启蒙的重要时期,这个阶段他们非常活泼好动,贪玩是他们的标志性特点,所以无法充分地把注意力集中在诵读学习之上,单刀直入、扑面而来强加给他们去诵读国学经典,不仅不能让他们产生兴趣,甚至会产生厌学的逆反心理,非常不利于顺利实施国学启蒙教育工作。因此,我们要提前制定合理的方法规避这一问题,创新出有趣的经典诵读形式,让小学生感受到不一样的全新快乐体验,让学生在有趣的体验中扎实牢固地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从而为发展创新传统文化打下坚实的基础。首先,要改进传统的素质教育把教师作为课堂研究主体的弊端,突破性地把学生作为研究主体,需要教师设计多种方案把传统枯燥的课堂活动转变得精彩有趣。可以通过游戏、竞赛的方式让学生相互竞争,再设置相应的奖励机制,但最好不要设置惩罚内容,这样会加深学生的恐惧心理压力,不仅不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也无法烘托出活跃的课堂氛围,主旨是通过奖励机制等方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帮助他们慢慢培养亲近国学的良好学习习惯。比如,设置诗歌朗诵比赛活动,由学习委员带头朗读诗歌,朗读完成以后再选择其中一句诗词创作一个句子,每一位同学都进行一首诗词朗诵造句活动,在所有同学都朗诵完成以后,再由教师、同学共同进行投票选取前十名优秀的同学,分别给他们发一朵小红花予以鼓励,这样就会有越来越多的学生愿意深入学习诵读文学经典,会主动地在诵读国学经典上下更多的工夫,融入国学经典文化的氛围中,这样一来,国学经典诵读教学便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4.5 利用网络创新发展国学经典诵读平台。网络的普及、智能设备的广泛使用已经给学习媒介、学习方法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所以现代小学语文教学必须利用好这些优秀资源。智能手机上开发的学习App资源,可以满足小学生的学习,这样就可以在教师、家长的指导下,学生通过手机App学习和诵读国学经典作品,它的优势在于App资源图文并茂、有声有色,可以调动学生的感观认知能力,帮助纠正学生在识字、发音上的不足,也可以重复诵读。小学生大多喜欢表现自己,在镜头前没有那么多目光注视,会更加自信。基于此,可以利用智能手机微信朋友圈、抖音、快手等短视频软件,让家长协助鼓励学生大胆放声诵读国学经典作品,形成一段段小视频进行展示。利用手机网络搭建不一样的诵读平台,大家点赞鼓励加油,让孩子乐于诵读。这种形式既可以吸引学生多诵读,又可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教师也可以从视频中认真分析学生诵读中好的进步、欠缺不足的地方,在后续教学中就可以对症下药,提高诵读学习的实效。

5.结语

国学经典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教学内容,无论是在小学启蒙阶段,还是在今后中学的素质教育中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国学经典既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又能促进学生的文学素养发展,启发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甚至在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都会发挥点点滴滴的作用。尽管在开展诵读国学经典的教学工作中存在诸多困难,我们依然要勇敢面对、砥砺前行,多调研多研究多思考,不断提高祖国花朵的基础素质和国学修养。

猜你喜欢
国学素养小学生
“垂”改成“掉”,好不好?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
我是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