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回顾与展望
——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2022-11-19 09:52于光长常进锋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共同体中华民族意识

于光长 常进锋

(①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河南 郑州 450046;②西北民族大学,甘肃 兰州 730124)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要理论。这一理论是对新时期民族工作不断发展的现实回应,也是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民族理论的经验总结与升华,并成为我们党在新时代开展民族工作、制定民族政策与促进民族团结发展的行动指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之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学界亦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投之以巨大的理论关照,相关研究成果十分丰富。分散的学术成果如不加以系统梳理,终究难观其发展脉络与未来之势,部分研究人员已敏锐察觉到这一问题,产出了一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可视化分析结果,给本研究搭建分析框架提供了重要参考。本文在借鉴已有成果的基础上,更新了研究文献,将文献统计截至到2021年,文献数量从不足200篇,扩展到800余篇,以期更全面地反映相关研究的最新变化与特点。

一、数据来源与方法

(一)文献选取与除重

本研究依托中国知网CNKI平台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检索时间范围设置为2011—2021年,期刊类型为CSSCI来源期刊(含扩展版),检索日期为2022年1月13日。具体操作步骤:先在CNKI数据库中以“篇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分别进行高级精确查找,共得到1499篇相关文献;然后对1499篇文献进行筛选除重,剔除会议综述、相关度不高以及重复出现的文章后,共计得到891篇有效文献。

(二)分析工具与方法

采用CiteSpace.5.8.R3c对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该软件可以“对特定领域文献(集合)进行计量,以探寻出学科领域演化的关键路径及知识转折点”[1],利用该软件可以分析文献的作者、发文机构、关键词等关键要素并形成可视化图谱。CiteSpace提供了很多深入分析的功能和解读信息[2],其特点是形成的图表具有美观性并且结果容易理解[3]。本文分析的方法主要是借助CiteSpace分析文献的作者及其合作情况、研究机构及其合作情况,通过关键词分析时下研究现状以及热点。

二、近十年研究情况分析

(一)论文总量以及变化趋势

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献发文量可以直观反映出该领域在一段时期内的研究状况。根据统计分析结果(图1),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研究出现最早的2011年共有3篇文章。值得注意的是,这几篇文章都以辛亥革命的历史视角为切入点,这应该与2011年恰逢辛亥革命一百周年有关。彭南生、罗福惠两位研究人员在论文中主要探讨了辛亥革命后中国人民在建设民族国家过程中积累的经验与教训,认为辛亥革命的发生促进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构与民族精神的演进[4][5]。此后学界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缓慢发展,相关研究成果在2015年之前非常零散。2014年5月和9月习近平总书记分别在新疆工作座谈会和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概念后,2014年12月,刘海池等在其文章中指出要深刻把握住我国民族工作的新形势新特点,必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其中之一就是“坚持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6]。此后,该领域的研究成果逐渐增多,尤其是2019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显著优势”后相关研究呈现急剧增长态势,仅2021年一年间就有464篇核心文章发表,可以看出论文总量的变化趋势与国家重要指示精神在时间节点上有密切联系。

图1 2011—2021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论文发表趋势图

(二)研究作者以及研究机构分析

1.研究作者分析

图2 作者合作网络图谱

表1 2011-2021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发文量前十的作者

2.研究机构分析

图3显示,共有210个节点(N=210),76条连线(E=76,Density=0.0035),即该领域发表过文章的机构有210家,有合作关系的为76家,与其它机构合作较多的是中央民族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等单位。从整体上看,机构之间的合作关系比较弱,在数量上,发文最多的机构是中央民族大学,共计83篇论文。

图3 发文机构合作网络图谱

(三)研究热点和趋势分析

1.关键词共现分析

关键词的分析可以得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如图4所示,N=366,E=494(Density=0.0074),这说明共有366个关键词,关键词之间的连线有494条,密度为0.0074,这一结果显示该研究领域关键词集中程度较高,有较为突出的研究热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等是热点关键词。

图4 关键词共现图谱

对研究热点的分析,还可以借助软件计算出关键词的中介中心性。中介中心性所表示的是某一关键词与其它研究主题的联系,中心度越高说明该关键词与其它研究主题的联系越紧密。根据表2,除“文化认同”外,所有高频关键词的中心性数值都大于0.10,具有较高的中心性,其中最高的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心性数值有0.78。

表2 2011-2021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高频关键词统计

2.研究热点分析

据前文分析可知,该领域研究热点有多个,其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最大的热点之一。结合文献来看,学者们对于这方面的研究较为深入,主要有以下几点:

(1)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意蕴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鲜明的价值特点,开展相关研究讨论能够展现该领域研究的独特意义。王延中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于维护国家统一与完整、顺利开展民族工作和决胜全面小康均具有重大意义[7]。此外,也有人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高等教育工作结合起来。张伦阳等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主要有四个方面,从理论意义上讲是一种战略性举措;从历史意义来看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从现实意义来讲是内在需要;从社会意义上来说是一种有力的保障[8]。杨显东等以推广普通话为切入点,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政治效益、经济效益、文化效益和社会效益四个维度的效益[9]。

(2)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渊源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其独特的历史积淀。有人认为我国古代思想观念是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渊源,严庆等就在其研究中指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渊源来自于我国古代数千年的“大一统”思想,“大一统”思想贯穿于我国历史的各个时期[10]。也有人从古代神话体系与记忆脉络来探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渊源。王丹认为“同源共祖”的神话故事孕育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雏形”,我国各民族流传的神话故事与共同的记忆形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文化根基[11]。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更像是一个结合的过程,它不断吸收各种观念与理论。陈纪等指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存在共同性要素,包括历史上各民族共同的记忆,在经济上的互通有无与共生依存以及在文化上的多种交流形式与交融共享,这些构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基础[12]。

(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要素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无论是作为政策话语还是理论概念,都有其独特的内涵,这方便了我们对这一概念的认识。通过对文献的梳理,学者们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要素的认识大体相同,但各有侧重,总的来看主要聚焦于“大一统”观念、民族融合与价值认同、文化认同等几个方面。从观念上讲,严庆等认为培育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要继承的就是“大一统”的理念;李龙等持有类似观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治国理政的概念其基础思想就含有中国古代的“大一统”观念[13]。从文化认同上讲,杨虎得等指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是我国各民族荣辱与共、利益相连的命运共同体和认同中华文化的各民族共同体[14];从政治认同上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建构新时代中国特色多民族国家的重要举措[15],而政治认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核心问题,这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兴衰和存续,政治认同也是其它认同的前提[16]。

(4)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框架

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框架有助于开展相关研究。常士訚指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构逻辑不同于西方国家以边界为特点的建构方式,是对西方的建构逻辑的一种超越,同时他还认为我国的领土空间建设提供了庞大的“有机”网络,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构上有着非凡的意义[17]。李华霖等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构的主要推动者,并提出个体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构的基础,群体是关键,整体是目标的观点[18]。朱军从秩序视角出发,认为现代化的建设过程需要借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民族“符号”,这也是政治主体有目的、有计划地优化政治秩序、凝聚集体认同的过程[19]。郝亚明从历史文化层面、政治经济层面、社会结构层面以及国家对民族关系掌控力四个维度,梳理了导致族际关系冲突的理论,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可以对族际关系中的张力起到消解作用[20]。

(5)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

实践路径研究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学理层面的探讨,二是对各地方具体实践案例的分析。在学理层面,平维彬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把握历史、当下与未来的三重向度,继承历史是根基,立足当下则是基础,面向未来对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与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应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形势有重要意义[21]。有人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在于处理好“一”与“多”的关系,不能靠少数民族的单向铸牢,需要少数民族和多数民族的双向铸牢[22]。在具体措施上,武汉市以促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融入城市、促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强化少数民族群众民生保障、坚持各民族学生共居、共学、共事、共乐、促进少数民族企业和经营户健康发展、大力对口支援民族地区六大举措来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3];浙江省北仑区的实践主要聚焦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进入城市的“三不适应”问题,逐渐形成了党委重视、多方联动、共同参与的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成为内地城市民族工作的标杆[24]。

三、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一)研究结论

本文利用Citespace软件对891篇CNKI收录的文献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分析,通过对论文发文量、论文作者、发文机构,以及论文关键词等进行分析得出一系列可视化图谱与统计表格。综合来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主要有以下特点:

第一,论文数量众多且增长迅速。本文所选取的是2011-2021年十年间所发表的核心论文,从数量上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研究领域文献数量丰富,几乎每年都有高质量的论文涌现;从增长速度上看,自2017年以来论文发表数量一直处于快速增长阶段,而2020-2021年数量增长最为迅速,预计未来相关论文仍会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第二,核心作者与核心研究机构合作并不紧密。郝亚明、严庆等学者在该领域发表了多篇且高质量的文章,但是根据数据分析结果,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关研究仍处于分散研究状态,学者们之间的合作比较少。在研究机构方面,主要核心研究机构以中央民族大学及其相关研究机构为主,与作者合作情况相似的是,研究机构之间联系密度也比较低。

第三,研究热点较为突出。在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文献进行关键词分析后可以发现研究主要聚焦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意蕴、历史渊源、内涵要素、理论框架、实践路径等五个方面。

(二)研究展望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研究由最开始的几篇文献,到现在数量较为丰富且热度不减,其研究也从单一变得越来越深入与丰富。未来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吸纳多学科视角,打造学术共同体。目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领域无论是学者还是学科视角基本上都是以民族学、政治学为主,学科视角较为单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涵丰富,单一学科视角会导致研究成果带有局限性,引入其它学科,借助其优势特长开展研究,能够为这一研究领域注入活力,创新研究成果。因而,在今后研究中应注重学科视角的多元化,吸收社会学、人口学、新闻传播学、边疆学、国家安全学等学科进行交叉研究。除了避免单一的学科视角,针对目前学者与研究机构的分散状态,还应加强不同专业背景的学者、不同类型的研究机构的合作,构建区域性、全国性的研究团队,打造学术共同体。学者与机构的紧密合作与协同研究能够挖掘深度、拓展广度。

第二,扩展研究类型,创新与丰富研究方法。目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相关研究大部分是以理论研究为主,应用研究较少且研究地域集中在西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随着研究成果的不断积累,对于这一领域的研究讨论逐步深化,所以在后续研究中应当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向应用研究转进。应用研究开展应该围绕我国民族工作的具体实践同时致力于扩大研究地域范围。未来的研究应着重关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政策执行、政策效果、困境与障碍,研究地域的选择也应包含中东部民族聚居区。另外,以往的研究绝大部分所采用的方法是定性的,这可能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研究多是学理分析有很大关系,但是,单一研究方法并不足以应对该领域的研究需要。未来的研究应当加强定量研究以不断理清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研究领域的总体概况与特点,在此基础上描绘出这一领域的现实状况。同时,深化定性研究,创新与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体系,不断发掘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价值。

第三,完善研究的系统性,促进研究内容的多元化。目前,学术界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价值意蕴、历史渊源、内涵要素等方面,且多以论文形式呈现,少见系统性研究专著出版,因此,虽然成果数量十分可观,但因论文版面受限,难以实现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系统论述。下一步的研究需要在保证论文高产的同时,争取推出一批有分量、有影响力的学术专著。此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内容应尽可能地多元化,可以将研究对象扩展到海外华人群体,研究华人华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方式、路径、意义、价值等。同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还要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治理城乡相对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有机衔接,并着重探索他们在理论支撑与社会基础、内涵要素与运行机制、困难挑战与实施路径等方面的共通性,为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可借鉴的思路。

猜你喜欢
共同体中华民族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爱的共同体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体的战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中华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