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NKI数据库文献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研究解析

2022-11-19 09:52:04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英语课程思政大学

潘 文

(四川大学,四川 成都 610207)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大学英语是高等教育阶段必修公共基础课程,覆盖面广,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有助于大学生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守好意识形态主阵地、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43[3]22目前,全国高校大学英语课程正积极探索实施课程思政,涌现出了大量研究成果。那么,从2016年至今,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研究的状况和趋势如何?有哪些特点?2022年7月21日,笔者以“大学英语 * 课程思政”在CNKI主题栏检索,显示已有1,842条结果。(1)本文在2022年7月21日对研究所需数据进行了检索和收集。按CNKI的检索方法,输入运算符*(与)、+(或)、-(非)时,前后要空一个字节;“大学英语 * 课程思政”表示检索到的文献主题同时涉及“大学英语”和“课程思政”。由此,本文对已有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研究成果进行文献计量学的定量分析,并对检索结果中(按发表时间排序)排在前20位的文献进行定性分析,(2)理论上,新近的研究最有可能代表新近的研究趋势,本文选取的这20个文献代表了截至2022年7月21日,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研究在当前最有可能的发展状况、趋势和特征。从而分别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对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研究的现状、趋势和特点进行剖析,进而对现有的研究进行思考,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研究的宏观分析(3)本文所有的宏观层面的文献计量结果和数据都来自CNKI在2022年7月21日即时生成的可视化文献计量分析,包括图1、图2。

(一)发文量趋势

根据CNKI文献计量统计,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研究在2017年起步(2篇),2018年缓慢发展(30篇),在2019年到2021年之间,年发文量呈倍数大幅度上升,从122篇增长到893篇。据预计,2022年CNKI的发文量将在965篇左右。这表明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研究正蒸蒸日上,这也将助力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英语的教学实践。

(二)研究主题分布

主要主题分布共现矩阵(图1)显示,迄今为止对“大学英语”和“课程思政”结合的探索非常突出,二者共现频率最高,达802次;其中“课程思政”“大学英语”和“大学英语课程”出现的频率依次排在前三,除“思政建设”和“思政教育”分列第6和8位外,“大学英语教学”“思政教学”“混合式教学”“实施路径”和“教学设计”分列在第4、5、7、9和10位,这表明教学及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是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研究的重点和主要切入点,同时“高职院校”和“高职大学英语”展现出了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一大特色阵营。次要主题分布共现矩阵(图2)的前10位表明,“大学英语课程”“大学英语教师”“立德树人”和“教学内容”也是已有研究的突出主题和热点。

图1 主要主题分布共现矩阵

主题分布共现矩阵一方面展现了当前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研究的多元内容和着力点,比如“文化自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文性”“价值引领”等,另一方面以此为对照也能挖掘出当前研究的薄弱环节。例如,在次要主题分布共现矩阵中(图2),“产出导向法”与“思政教育”的结合仅出现了1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与“立德树人”的结合各出现了1次,“人文性”与“立德树人”的结合出现2次,等等。共现矩阵中高频率指向了现有研究的重点和热点,而低频率则表示对该主题的研究偏少、可能还有继续研究的空间。

(三)发文机构和基金资助分布

从发文量机构分布来看,北京、东北和中东部大学有明显优势,西部地区除贵州财经大学外,表现疲软。从CNKI提供的前40位发文机构分布来看,传统的985/211大学和目前的双一流大学并没有入围,反而是一般院校表现抢眼,如安徽农业大学、三峡大学和包头医学院等。从基金资助来源地来看,前30位中除云南和贵州排在第29位和30位外,西南地区并无其他资助基金入围。总体而言,西部地区在资金支持和论文产出方面与中东部地区有较大差距。

图2 次要主题分布共现矩阵

(四)被引高频率文献特征

根据CNKI统计,截至2022年7月21日,在被引率最高的前20篇文献中:被引最多的文章是2018年安秀梅写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功能研究”一文,被引260次;关键词出现频率最高的是“大学英语”(9次)、“思政”(9次)、“思想政治教育”(8次)、“立德树人”(8次)和“思政教育”(7次)。可见,“立德树人”的确是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研究的核心。

在被引率最高的前20篇文献中,位于前5位的期刊来源分别是:《文化创新比较研究》《中国大学教学》《外语电化教学》各占10%,《北京联合大学学报》《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各占5%。扩大检索范围,在被引率最高的前50篇文献中,位于前5位的期刊来源分别是:《外语电化教学》占6%,《文化创新比较研究》《中国大学教学》《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中国外语》各占4%。这与前述的一个宏观特征一致:高职院校是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力量之一。另外,在被引率最高的前20、50篇文献中,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的最多,比例都是10%,这也反映出国家对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支持和重视。

二、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研究的微观分析

上述CNKI文献计量分析从宏观上揭示了迄今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研究的现状、趋势与特点,下面对2022年7月21日CNKI检索结果中(以发表时间排序)前20篇论文的内容进行梳理归纳、展开微观分析。这20篇论文有1篇发表于北大核心刊物(表1中的4),4篇发表于南大核心刊物(表1中的11、14、15、19),其他发表于普通刊物,较好地覆盖了核心期刊和普通刊物,并且包含了3篇针对高职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研究。这些特点与前述宏观特征相符,因而对这20篇论文的分析也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4)CNKI检索结果更新较快,不断有新文献出现,2022年7月21日检索到的最新发表的前20篇论文见表1。现今再次检索时,先前的20篇论文已呈分散状态,这实际上增强了案例选取的随机性,从而也有助于增强本文研究的信度和效度。

表1 CNKI检索“大学英语 * 课程思政”结果中的前20篇论文(5)检索时间:2022年7月21日,表中的文章信息详见文末“参考文献”部分。

(一)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式

表1的研究凸显了当前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研究两种比较常见方法:案例分析和问卷调查。总体而言,呈现出了三类研究范式:

第一,从顶层设计和总体教学思路上探讨开展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原则、标准和方法,如表1中的2、5、11、15、16等,这类研究主要从理论层面探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意义、存在的问题及提出解决策略,一般不涉及具体的教学个案分析。

第二,以实际中的大学英语教学活动为例,探讨课程思政元素如何融入具体的教学内容和环节,如表1中的1、6、8、13等,这类研究突出教学实践中的具体做法,偏重经验分享。其中比较常见的研究是从某一教学手段或教学模式出发,对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英语的方法进行具体案例分析,如表1的8、10、19、20等。

第三,从大学英语和课程思政二者之外的视角来探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如表1中的3、4、9、17、18,分别从新文科建设、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ELF)的语言态度、互文性视域、成果导向教育(OBE)理念和后现代课程观多个不同理论视角拓展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思路、方法和路径。这类研究可与不同的教育理念相结合,还可以跨领域、跨学科与其他理论相结合,理论上无穷尽。一般而言,这类研究通常会突破“大学英语”和“课程思政”固有的研究内容和边界,具有创新特质。

(二)根本问题和解决策略

表1的研究揭示了当前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一个根本问题:如何在学习英语语言知识和培养语言应用能力的过程中,“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地实现对学生的价值引领和塑造?实践中需要克服的问题是:思政元素生搬硬套、强行融入课程教学,从而造成专业和思政分离的“两张皮”现象。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应从课程本身出发,发挥课程对思政教育的辐射推进作用、而非逆向地将思政理念并入课程教学;要处理好挖掘与融合的关系,在克服“两张皮”现象的同时也要避免将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混为一谈。[3]25[12]问卷调查显示,实际教学中的确存在“两张皮”现象,不少教师并未在教学中做到课程思政与教学内容的无缝衔接。[16]33

如何解决这个根本问题?表1的研究对此作出了回答: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即教学设计应以学生的内在需求为导向,尊重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在有效运用讲授、提问、讨论等传统方法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化信息教学技术的运用,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评价体系等,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在体验中积极主动地学习,比如:产出导向法[13]和成果导向教育理念[19]等。

“以学生为中心”或“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是解决教学与思政隐性融合这个根本问题的基本策略。具体而言,表1的研究提出了以下可操作措施和方案。

第一,从教材编写入手,在教材编撰时系统设计和规划好思政内容。

第二,提升教师思政教学能力和素养。一方面,教师应加强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在各教学环节中创造性地深挖课程资源中潜在的思政元素,强化对课程思政内容的融合能力,实现显性与隐性的有机结合。另一方面,院校管理层要将课程思政目标明确写进大学英语课程大纲,制定相关文件,确保思政教学质量;充分把握思政方针政策,定期开展经验交流活动,形成对大学英语教师的培训制度;积极打造高水平教师团队,尝试建立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具有本校特色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语料库等;还应发挥全员育人协同作用,比如发挥好辅导员在思政育人中的引导和示范作用。

第三,运用先进信息化教学技术,采用线上线下混合互补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多渠道帮助学生接触思政元素。例如:充分利用网络慕课平台博采众长;巧妙使用立足时代变化的“学习强国”平台资源;利用微信公众号和小程序,如英语流利说、TED 英语演说、China Daily、英语趣配音、薄荷阅读等;搜集相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素材适时融入教学环节;借助微信或QQ平台与学生共同构建起虚拟学习空间,信息媒体技术与传统课堂结合,师生间形成新的学习共同体;开展学生间评价,相互激励,教师对学生的点评不仅限于语言点,更应注重对价值观潜移默化的引导、对道德素养的培养和文化自信的提升。教学与思政结合可以是引导学生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如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等,也可以是提升对外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能力,还可以是培养高尚道德品质和健康良好习惯、宣传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等等。

第四,通过线上信息化教学环境,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平台和英语表达平台,提供个性化学习资源和评价体系,推进第二课堂的开展,激励学生自我学习思考能力。丰富校园活动,开展诸如“讲好中国故事”英语演讲活动、到博物馆等地锻炼英文讲解能力等。

(三)具体热点和革新趋势

表1的研究表明,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研究的内容和切入点多元,目前研究的具体热点包括:课堂活动设计、创新教学策略、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教材编撰设计与思政元素挖掘、思政内容设计、教学模式、教学改革、教学评价等。同时,高职院校也是目前开展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阵地。

梳理表1研究内容,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呈现出了三大革新趋势。

第一,对一线教师课程思政能力进行培训和提升常态化。所有课程思政的探索和教学设计在微观层面都需要授课教师来具体落实,离开了教师这一主体,课程思政建设无疑是“空中楼阁”,因而注重对大学英语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的提高是今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主要落脚点之一。

第二,创新性运用互联网背景下多元混合式教学模式。例如:构建“课程思政+一流课程建设+人文素养”的混合式教学模式,采用“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混合式”教学法,形成“互联网+混合式”课堂评价机制,等等。[14]99-100[18]74当前,大学英语教材基于“互联网+”更新迭代周期加快,现代信息技术不仅推动了慕课、在线课堂、智慧课堂、翻转课堂等的发展,也促进了线上教学、线上线下混合式、微课教学等教学模式的广泛运用。教学设计与教学方法手段必须与时俱进,这是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

第三,虚拟教学共同体将迎来蓬勃发展。2022年7月,《大学外语课程思政教学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已研制完毕,[3]20[17](6)据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何莲珍教授介绍,《大学外语课程思政教学指南(送审稿)》已于2022年2月提交给教育部,现待正式出版。今后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研究的新趋势之一则是围绕《指南》拟定的思政教学目标,以《指南》制定的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评价、教学资源、教师教学能力等为标准,结合《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开展研究和实践。《指南》将首先推动教材编写革新,在教材中融入《指南》的思政要求和内容。[22]值得注意的是,在对《指南》进行编制时,研究人员表示:“教师通过跨校课程思政交流平台和金课建设项目促进自身发展的比例相对较低……网络虚拟教学共同体建设才刚起步”。[16]34这表明,在后疫情时代,虚拟教学共同体、虚拟教研室、跨校交流平台和金课项目建设将是今后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发展的一个新方向。

(四)折射出的问题

1.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缺乏与其他课程思政的配合

对于如何落实好立德树人的课程思政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这表明学科教育间应有沟通和配合,各学校在思政教育顶层设计时,应对不同学科的思政教育内容、方式和资源等进行统筹协调,从整体上优化课程思政的建设实效。目前的研究虽赞同在挖掘思政元素时,结合学科特点和单元教学主题,根据学生的专业特色进行个性化课程思政教学,并与其他课程教育合力,形成一个完整的立德树人育人体系,[2]47[18]74[20]122但研究还仅限于对大学英语课程思政体系本身的探索,缺乏与其他专业、其他学科在课程思政教育方面贯通式的配合与协同。

2.东、西部在实施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效果方面有较大差距

在表1的研究中,有两篇论文分别对上海财经大学大学英语听说课程和云南两所普通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大学英语课程的思政教学现状和效果进行了分析。前者的问卷结果显示:35.29%和41.18%的学生认为这门课的思政工作做得“很好”或“好”,虽有23.53%的学生选择“一般”,但没有学生选择“差”或“没有思政教育”。[9]63后者的问卷结果则显示:28.6%的学生对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效果非常不满意,32.3%比较不满意,由此,不满意的比例高达60.9%。[14]98这明显折射出西部高校在落实课程思政建设方面的不足。造成此种情况的原因是:“思政内容生搬硬套,不能引发兴趣;教学内容脱离实际,实效性不大;授课方式陈旧,教学方法、手段单一”;[14]98-99该文章在访谈中发现了阻碍教师进行课程思政教学的两大原因:一是教师教学任务过于繁重,课时量大,很多教师并没有对课程思政进行认真思考;二是教师年终考核和职称评定对学生四级过级率有要求,因而很多教师的精力都放在指导学生过级方面,对课程思政敷衍了事。[14]99可见,要改变此种状况,必须改革这些院校管理层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针政策,并对一线教师进行有效培训,提升他们的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和效果。

三、结语

本文根据CNKI数据库文献检索结果,结合宏观量化分析和微观定性分析,对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研究的现状、趋势与特点进行了剖析,下面对此进行总结思考,并提出相关建议。

第一,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研究正蓬勃发展,涵盖的主题内容广泛。已有研究的突出主题和热点问题包括“大学英语教学”“混合式教学”“教学设计”“大学英语课程”“大学英语教师”“立德树人”和“教学内容”,主题共现矩阵中的高词频突出了已有研究的重点和热点,而低词频则揭示了已有研究的薄弱环节和今后可能继续挖掘的空间。当前研究的具体热点和切入点包括:课堂活动设计、创新教学策略、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教材编写设计与思政元素挖掘、思政内容设计、教学模式、教学改革、教学评价等。案例分析和问卷调查是常见的两种研究方法。在现今流行的三种研究范式中,第三类研究范式有明显的创新特质,即在大学英语和课程思政二者之外寻找新视角、可跨学科、跨专业与完全不搭界的理论进行碰撞,进而产生新思路、拓展现有研究的边界。由此,今后的研究可在研究主题、具体热点(或非热点)和研究范式三者间进行创造性挖掘或拓展。

第二,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呈现出了三大革新趋势。一是培训提升一线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常态化。二是革新教学方法和思路,互联网和先进信息技术将进一步推动线下、线上多元混合式教学手段和模式的创新运用发展。三是后疫情时代,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将围绕《大学外语课程思政教学指南》进行探索实践,首先将推动教材编写,比如在教材中加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同时,虚拟教研室、虚拟教学共同体、跨校交流平台和金课建设将是新发展方向之一。

第三,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的根本问题是如何隐性巧妙地实现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相统一,避免专业与思政割裂的“两张皮”现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是解决该根本问题的基本思路和策略,具体方案设计可包括四要素:在教材内容编写中融入思政元素和理念;加强对教师思政能力的提升(包括教师个人和院校管理层);运用先进教学手段推进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创新;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平台和英语表达平台、推进第二课堂和相关校园活动的开展。

第四,对现有研究折射出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一是985/211大学和双一流大学要加大对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支持,助力相关科研产出;西部高校和相关科研组织机构应加大对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科研立项和基金支持。二是院校对课程的安排要有整体观,应从课程顶层设计出发,加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与其他课程思政教学的配合,优化跨专业、跨学科的课程思政协同效果。三是要提升西部地区高校实施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的质量和效果,某些学校的管理层应改变原有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针政策,东部地区高校也可进行经验分享或对口帮助。四是高职院校是当今开展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特色力量,相关部门应重视高职院校的思政建设,确保高职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落实成效。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影响甚至决定着接班人问题,影响甚至决定着国家长治久安,影响甚至决定着民族复兴和国家崛起”。(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 (2020-05-28)[2022-8-31].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06/t20200603_462437.html.大学英语课程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是实施思政隐性教学的有效载体。在我国国际地位与国际事务参与度不断提升之际,大学英语教师应该“种好责任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提升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能力,坚定文化自信,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文明互鉴,为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世界影响力贡献力量。[11][22]

猜你喜欢
英语课程思政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 07:24:10
《大学》
大学(2021年2期)2021-06-11 01:13:12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海峡姐妹(2020年12期)2021-01-18 05:53:08
大学求学的遗憾
思政课“需求侧”
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 01:51:54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 09:47:22
论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