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伶冰1 唐梦霜1 汤朝淳1 蒙金月1 卢 莹1 盘莹莹1 彭红华1 刘 晓2
1.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 南宁 530299;2.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7
在传染病肆虐的时期,我国少数民族医药既要抓住发展机遇也要迎接挑战。虽然现代医学消灭了许多恶性传染疾病,但2019的新冠病毒席卷全球给世界再次敲响了传染病预防的警钟,人们意识到预防疾病的发生和扩散仍然是现今医学研究的重点,在此次抗击疫情中,不仅西医发挥了疗效,民族医药也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除了常用的汤药方剂、针灸为大众熟悉的民族医药预防病患的方式外,还有一种容易被忽略的疗法:香囊疗法。香囊比汤药和针灸更容易在普通老百姓中推广,因为它保留时间长,便于携带,且香囊疗法是以药物挥发在皮肤或者呼吸道被人体吸收,长时间发挥作用的预防和治疗方式。防感香囊在预防疾病中起到“辟邪气”和“扶正”的作用,在治疗疫病初期病症时可解表、清气、祛湿和开窍[1]。民族药香囊在减少毒副作用和预防流感方面有着强大自身的优势,但同时也面临着西医、中医和中西医结合预防方式的激烈竞争,防感香囊的作用机制研究不够透彻和实验临床数据少的问题。在传染病肆虐的今天,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扬我国少数民族的医药文化,进一步深入探究防感香囊的医学意义以及发现自身的不足尤为重要,文章通过对近年学者在避秽香囊方面的研究进行总结和归纳,阐述防感香囊的起源、应用,重点从壮族、藏族和苗族医药这三个民族对防治流感香囊的应用进行综述,为后续传染病预防提供新的研究方向。
香囊在我国历史悠久沿用千年,是我国一种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据《礼记·内则》记载:“男女未冠笄者”“皆佩容臭”。还有东汉郑玄注曰:“以缨佩之,为迫尊者,给小使也。”就是说还没有成年的男性或女性在清晨问候父母的时候,为了表示尊重,都要佩戴香囊。记载所提及的“容臭”,就是最早形态的香囊了。香囊的应用涵盖定情信物、观赏品玩、生活除臭、医药等多个方面[2]。其中香囊在医用方面的应用价值最大,也是最值得深入考究的价值。少数民族多居住在偏僻地区,经济落后,交通不发达,民族民间医药是其预防疾病的主要手段。苗族、藏族、壮族都有属于自己的医学文化,不约而同的是这些民族早在古代就学会了利用香囊预防疾病。使用香囊来预防瘟疫属于外治法中的“衣冠疗法”,“避疫气,令人不染”是《千金要方》表达香囊功效的描述,书中记载了多种中药制成的香囊可以预防不同类型的疾患。虽然少数民族多居住在偏僻地区,但对于香囊防治疾病这一认识,少数民族同胞们有着充分的肯定。例如黔东南州是有名的瘴疾之地,苗族古人常常将芳香中草药晒干放入布囊中,利用药物的挥发性达到治疗和预防流行的呼吸道疾病的目的。其中的医学原理是香囊中芳香药物的气味有驱散疫气的功能,能够抵挡外来的病原体并包围杀灭病原体,将病原体祛除到体外,或者是药物的芳香激发黏膜上皮细胞处于警戒状态,让病原体失去趁虚而入的机会[3]。此外香囊散发的芬芳颗粒随空气进入人体呼吸道时,可以刺激黏膜产生免疫蛋白,增强免疫屏障作用,灭活病毒和细菌等微生物,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4]。民族药香囊有治疗呼吸道疾病、带状疱疹、鼻炎、失眠、缓解焦虑等功效[5],其中民族药香囊对于预防流感病毒的价值得到较多的关注和研究。
2.1 药物组成 壮药防病香囊采用广西地道壮药结合一般纺织物缝制而成。王力宁等[6]表示,壮药防感香囊应选取山奈、佩兰等广西地道壮药,将药材研制成粉末,粉末过60目筛后置于无纺纸内袋制成壮药内囊,每份壮药内囊含8g细末;香囊外袋采用纺织布料缝制,将壮药内囊放于香囊外袋中即可携带在身上。用法:白天佩戴于上半身,靠近呼吸道的位置,晚上睡觉放在枕边,每周需更换壮药内囊1次。每周于晚上用肚兜固定换下的壮药内囊敷脐。王力宁等[7]的研究表明,与中医香囊疗法的以黄芪、苍术、藿香、砂仁、辛夷花、白芷等作为主药不同的是,壮药防病香囊以道地壮药山奈、大茴香、小茴香、灵香草、肉桂、艾叶作为主药,以佩兰、薄荷、檀香、藿香、川芎等芳香类壮药作为辅助。
2.2 作用机制 王力宁等[6]依据中医理论体系与经验研究所得壮药避秽香囊,并结合了当地的地理优势,选取芳香类的地道壮药制成,香囊功效有扶正辟邪、扶助正气,可起到预防疾病、治疗未病的作用。
有研究[8]指出香佩疗法是将含有治疗功效和芳香气味的壮药研制成细末,放置于香囊袋中,佩戴身上,芳香气味挥发出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芳香类壮药有着“通经走络,开窍透骨”的功效,壮药挥发出的芳香气味,从口鼻的通道而入,通过皮肤和俞穴运行到全身,调和阴阳,达到防病治病的效果。研究显示芳香药物具有改善机体免疫、抗病毒、杀菌等作用。王力宁等[7]认为,壮药对预防疾病都有特别的功效,主要产于广西的山奈有行气温中和芳香辟秽的功效;主要产地为广东、广西的灵香草是组成香囊的主要药物,可入肺经;大茴香可以温胃消食;小茴香可以祛寒止痛,理气和胃;艾叶味苦,性微温,温通;肉桂味辛,性甘且大热,归脾、肾、心和肝经,有补火助阳、温经通脉和散寒止痛的功效;藿香,味甘且辛,性微温,有化湿解暑之功效;佩兰味辛,性平,芳香,有协助藿香化湿解暑的功效;薄荷味辛,性温,有清目、散热的功效;苍术味甘且辛,性温,入脾和胃经,主平胃健脾、宽中散结;檀香味辛,性温,入肺、脾经,有疏利中焦之气和散中焦之寒的功效;川芎味辛,性温,有祛风散寒的功效。芳香药、温胃健脾药还有清解类药结合,让香囊具有独特的壮药功效[7]。王力宁等[9]研究表明吸入壮药香囊的芳香气味后会在呼吸道形成芳香微环境,刺激呼吸道内的黏膜产生抗体,呼吸道分泌IgG更加积极,同时增加sIgA的含量,形成一道免疫屏障,筑起预防呼吸道反复感染的第一道防线而达到防病的目的。
2.3 临床应用 研究表明,壮药防病香囊采用佩戴的方法,比口服药物的治疗途径副作用更小,李洁[8]观察到对儿童肺炎易感人群使用壮药避秽香囊后的治疗效果良好,此法不仅易被患儿接受还可用于预防小儿呼吸道反复感染,这体现了壮药避秽香囊对于肺炎预防和治疗有着极强的发展潜力。王力宁等[7]对壮药防病香囊进行实验研究,发现其可对儿童产生积极的影响,如减少抗生素等药物滥用和口服或静脉注射药物的副作用。
3.1 起源及发展过程 在藏族的千年历史长河中,藏族的医者从来就没有放弃过和疫病的斗争,对于疫病的认识,藏医有着其独特的见解。藏语中“仁欠”,大意为瘟感冒、流感,即传染性感冒或流行性感冒,藏医认为“食、行”和“时、敦”为疫病的形成病因,同时要想维持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就要让体内的“三因、五行”和外界的“五行”达到一种动态平衡的状态[10]。如果违背自然规律,不注意饮食,导致人体正气下降,沾染疫疠之气后,其趁虚而入,则可能导致疫病的传播。《四部医典》也提出:要预防疫病之气,首先要严防邪气从外界通过鼻、口、皮肤等途径侵犯机体,身上常佩戴预防性用药,平素注意饮食起居。
从古至今在藏族同胞的生活中,如若某地发生疫病,人们在焚烧柏树切断疫病传染源的同时,还会佩戴藏药制成的香囊抵御病邪[11]。1959年藏区尼木县出现大范围的疫情,藏医医疗队从《四部医典》等古籍文献中筛选出预防疫病的经典名方制成了“九味黑药防瘟香囊”以抗击疫情[12]。从藏族同胞对于疫病的防治中能看出,民众对于传统藏药香囊预防疫病作用的认可。
3.2 配伍规律 香囊的主要成分为艾草、苍术、山奈、藿香、白芷,主要功能为芳香化浊、解毒避秽、防疫驱邪[13]。《秘诀宝源》中记载,香囊的用药为水菖蒲、乌头、京墨、大狼毒等藏药,有资料显示[14]香囊由麝香、硫磺、藏菖蒲、金诃子等多味藏药制作而成,虽然在历史的发展中出现过不同组成和配比,但依旧充分发挥它在治疗疫病方面的显著疗效。
3.3 作用机制 藏医认为香囊可以净化空气,同时激发“隆”的驱邪卫外功效,达到表里兼顾,驱邪祛瘟、解毒避秽,从源头上阻止疫病侵袭人体,在疫病的爆发期,必须采取严格的防范措施,医者和密切接触患者的人员佩戴香囊,身体强如金刚,不被疫病所侵犯[12]。香囊在防疫过程中具有辟邪气与扶正气的作用,疫病“由口鼻而入”且“先犯肺、胃”[1]。肺开窍于鼻,邪气通过呼吸之通道进入人体,随后通过气机升降到达中焦,进而进一步影响胃的受纳腐熟水谷。现代研究[15]发现,香囊中的中药材挥发出的芳香物质,可以在周围环境中抑制细菌生长。同时有研究[16]表明,有机挥发物通过作用于呼吸道黏膜,刺激局部黏膜产生免疫球蛋白sIgA,产生的sIgA进入血循环,归巢迁移至全身淋巴结或炎症组织周围,由此可阻止细菌或病毒在鼻黏膜处的粘附、增殖、扩散,从而阻止细菌或病毒的传播与扩散,在疫病的防治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4.1 药物组成 苗族防感香囊现主要用于贵州黔东南地区瘟疫的防范[17]。苗族用于制作防感香囊的主要药物有葛嘎勒、佳葛妓米、榜葛芜等,该类药物有良好的挥发性,并以此来达到预防流感的目的[18]。此外,还有档窝凯、嘎土昂超、山、正维污、豆收、嘎欧务等苗族香药本草具有防感风寒感冒的功效[19-20]。
4.2 作用机制 据古籍记载,香囊预防流感的作用方法属外治法,“外治者气血流通即是补”,表明了香药有疏通筋络、调整机体等功效,能“率领群药开结行滞”[1]。
在现代研究中,孟庆志等[21]通过设计空白对照组和苗药香囊吸入组等动物实验,运用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法和蛋白质印迹法分别测定sIgA、IgG1在肺泡灌洗液中的含量与IgA、IgG1蛋白在肺组织中的表达,实验结果指出,苗药避秽香囊能够提高实验动物呼吸道中免疫蛋白的含量。而sIgA是由IgA发育而来,sIgA有很强的抗病毒能力,在呼吸道黏膜上,高含量的sIgA可使病毒不易存活,与相应的病原体结合后,可阻断病原微生物吸附黏膜细胞引发的感染,这不仅能保护机体,还能预防机体黏膜系统的感染[22]。而IgG1是参与抵抗病毒微生物的抗体之一,它对于穿过黏膜屏障的体外抗原也可进行免疫清除[23]。因此苗药香囊可通过增加呼吸道黏膜中的sIgA、IgA和IgG1等抗体的含量来提高机体免疫能力。
张权等[24]通过让实验动物时刻吸入苗药防感香囊四周后发现,小鼠外周血NKp46的表达增强,而NK细胞是固有免疫细胞之一,能够在两天内对被病毒感染的细胞产生杀伤作用[25],NKp46受体对于NK细胞的细胞毒功能更是起到主要作用,故体内NKp46在一定范围内活性越强,机体抗病毒的能力就越强,因此苗药防感香囊可增强人体的固有免疫功能。
在贾国泉等[26]进一步的动物实验中表明,通过让小鼠预防性用药一个月后,进行冷刺激,检查发现苗药香囊能够通过鼻腔进入肺组织后增强一类参与非特异性免疫的蛋白分子表达,从而增加炎症因子的含量,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通过一系列免疫反应,活化TLRs,传递信号给NF-κB,促进抗炎因此风暴形成,从而激发免疫反应[27],因此苗药防感香囊可通过增强NF-κB(P65)的表达来提高呼吸道免疫力。
此外,在朱名洁等[28]的动物实验中证实研究寒冷刺激的条件会使小鼠肺组织中的TLR7、IFNα、IFNβ等免疫蛋白的转录和表达受到抑制,而在机体前期抵抗病毒感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IFNα、IFNβ是I型干扰素中表达含量最多的[29],同时TLR7能够识别病毒,诱导干扰素如IFNα、IFNβ产生,最后通过一系列免疫反应来清除病毒[30],而苗药防感香囊可以对这些基因和(或)蛋白的表达水平进行很好的正向调节,因此在寒冷状态下,苗药香囊可改善小鼠肺组织中以上免疫蛋白表达的抑制状态来对呼吸道病毒感染进行预防,从而增强体内非特异性免疫功能[28]。
4.3 临床应用 现苗药防感香囊主要应用于贵州地区,在预防流感方面取得了良效,金鸣昌[31]等人的实验观察也证实了此法对于预防甲型H1N1流感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
民族医药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在当今流感频发的时代背景下,民族医药香囊积极介入进行流感防治,在民族凝聚力的召唤下发挥各自独特的治疗优势,为全民抗疫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当前还面临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如在我国的部分地区空气湿度高,不利于香囊的持久保存;少数民族医药的发展进程相对滞后,更需要今后政府相关部门在经济、政策措施等方面的支持,以及加强相关人才的培养,拓展民族医药香囊的传播途径,从而促进民族医药防流感香囊的进一步研究,也让民族医药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