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学开
“五彩香囊襟前戴,姑娘娃娃逗人爱。”香囊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先秦时期就出现了香囊,《礼记·内则》记载:“男女未冠笄者,鸡初鸣,咸盥漱,栉縰,拂髦总角,衿缨,皆佩容臭。”这里的“容臭”即香囊,意思是说,子女去向父母请安时要佩戴香囊,不让父母嗅到秽气。香囊深受我国人民的喜爱,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独特的香囊文化,在中华传统文化之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香囊是承载传统文化的有效载体,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一是可以彰显身份,古代的达官贵人为显示自己高贵的身份,喜欢随身佩戴香囊。《晋书·谢玄传》:“玄少好佩紫罗香囊。”《红楼梦》中的贾宝玉特别喜欢佩戴香囊,以标榜自己是贵族公子哥。二是用作装饰,古人常用香囊装饰床帐或车辇,给人以美的享受。《孔雀东南飞》中有“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的诗句,刘兰芝被休回娘家、与焦仲卿辞别时,给焦仲卿留下了一床四角都垂挂着香囊的红罗做的双层斗形的小帐。三是作为定情的信物,香囊是随身携带之物,散发着沁人的馨香,恋人之间互相赠送香囊表达情意。电视连续剧《延禧攻略》里魏璎珞送傅恒香囊以表衷情。四是作为馈赠的礼品,香囊携带方便,具有实用价值,古人常用作礼品赠送别人。清代各地督抚每年都要给宫里进贡大量的香囊,逢年过节皇上例行赏赐给臣下香囊,以示恩宠。五是可以用来治病,香囊中填入药物,可以做成药物香囊,用作治病。孙思邈《千金要方》、李时珍《本草纲目》中都有香囊治病的记载。我国民间有“身上戴香包,门上插艾蒿,瘟病全除掉,吉祥光高照”的谚语。
我国古代诗歌中有许多诗句与香囊相关联,小小的香囊寄托了文人的浪漫情思。三国魏繁钦《定情》:“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后。”唐孙光宪《遐方怨》:“红绶带,锦香囊。为表花前意,殷勤赠玉郎。”唐韩翃《送崔秀才赴上元兼省叔父》:“行乐远夸红布旆,风流近赌紫香囊。”宋秦观《满庭芳》:“销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宋张孝祥《水调歌头·闻采石矶战胜》:“忆当年,周与谢,富春秋。小乔初嫁,香囊未解,勋业故优游。”元白朴《木兰花慢·感香囊悼双文》:“览香囊无语,谩流泪、湿红纱。记恋恋成欢,匆匆解佩,不忍忘他。”
香囊还留下了不少美丽动人的传说。据《晋书·贾午传》记载,贾充的小女儿贾午与贾充的幕僚韩寿相恋,幽会时贾午送给韩寿一个西域香囊。上朝时,贾充闻到了韩寿身上的香味,觉察出了他们之间的隐情。贾充非常开明,并没有责怪女儿,而是将女儿嫁给了韩寿,成就了一段美好姻缘。安史之乱,唐玄宗携杨玉环仓皇入蜀。途经马嵬坡时,禁军将领请求处死杨贵妃。唐玄宗万般无奈,只好赐杨贵妃自缢。杨贵妃自缢后,尸体就地埋葬。待到收复西京后,唐玄宗派人悄悄将她的遗体移葬,宦官发现杨贵妃的遺体只剩下一具白骨,唯有胸前佩戴的香囊还完好如初。宦官取下杨贵妃身上的香囊交给唐玄宗,唐玄宗睹物思人,老泪纵横,把贵妃的香囊装入衣袖中留作纪念。唐代诗人张祜写有《太真香囊子》一诗:“蹙金妃子小花囊,销耗胸前结旧香。谁为君王重解得,一生遗恨系心肠。”这首诗感情真挚,表达了对唐玄宗、杨贵妃的怜悯与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