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背景之下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究

2022-11-19 21:49李宗伟
小学生 2022年10期
关键词:网页教学方式信息技术

☉李宗伟

在信息化的背景之下,越来越多的学科在信息技术的引入之下创新教学方式,这也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质量。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对于信息技术的运用往往还仅停留在对多媒体运用的层面,而没有对信息技术更加深层次作用的挖掘与运用,导致学生长期在单一式的多媒体教学中逐渐地失去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因此,在信息化背景之下,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开展要注重结合信息化背景特点去创新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在一个更加丰富和新颖的教学方式的引导下更好地投入到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当中。

一、构建信息化教学课堂环境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能力还相对较低,而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理论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信息技术的一些操作也较为复杂性,为了更好地让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学习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就需要通过情境创设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中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情境氛围中更加明确学习目标以及对知识学习的收获。故而,教师要能够根据教学中教学的内容以及学生学习情况的变化,为学生创设一个更加灵活、生动的信息技术课堂,加强对学生信息技术知识以及技能的学习引导,使得学生能够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和更多的学习收获[1]。

例如,在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实践中,为学生讲解“电脑病毒的危害与网络信息安全”理论知识中,教师要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对学生的知识学习进行引导,并为学生创建一个知识理论学习的具体情境。

首先,教师借助信息技术的相关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放映一段与电脑病毒有关的视频资料,且最好是要以动画形式展示电脑病毒的视频资料,这样能够更好地借助动画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也有助于学生理解,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动画视频中了解到电脑病毒与信息安全的基本知识。其次,教师继续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为学生播放现实生活中的关于“电脑病毒”的真实案例,如最为典型的“熊猫烧香”病毒,让学生在观看动画视频资料的基础上再去观察和思考现实中的电脑病毒案例。为了更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学习掌握,教师还要向学生进行文字式的解释说明,让学生能够在视频与教师文字解释的结合之下更加清楚地了解和掌握病毒的知识。通过利用网络多媒体信息技术为学生播放相关的动画视频、生活案例的视频等,能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信息技术知识学习的氛围,并在情境的引导之下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以及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在情境的引导之后,再通过问题的引导,使得学生在情境中能够更好地调动自己的思维。如学生在观看完之后教师要及时进行提问:“你们观看视频之后知道病毒是怎么进入到电脑中的吗?病毒会给电脑和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危害和困扰呢?你们了解到的杀毒软件有哪些呢?”让学生及时将自己在视频中所观看到的内容在问题的引导之下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究,这样能更好地在情境之中激发思维,完成学习的目标。

二、借助信息技术掌握学习新方式

在传统的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实践中,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和吸收大多数都是在课堂上完成,并且对于相关知识的学习也是实践有限,而且简短的课堂时间并不能满足学生的知识学习的需求[2]。借助信息技术翻转课堂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突破学生学习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让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提升更加自主与主动,并借助信息技术的平台实现学生课内课外的同步学习、共同学习,让学生掌握新的学习方式。同时,教师借助信息技术还能够及时地获得学生在课后学习中的问题和反馈,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下一节课的教学方案和内容,解决学生在自主学习和探究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效率以及质量。

例如,在教学小学信息技术课《录制声音》的教学内容中,教师首先要借助信息技术的相关软件,如微课等教学的平台,将录制好的教学内容放入到微课平台软件中,让学生在课前先通过微课提前进行观看和学习,帮助学生预先掌握“录制声音”的基础知识以及基础的方法。这时学生对更加深层次的声音的编辑和拼接的部分存在较大的困惑,教师在课前通过信息技术平台对学生观看情况与问题的反馈能够对课堂教学方案进行完善,教学中也能将学生所遇到的问题进行重点教学和讲解,进而使得教师能够有针对性地去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教学实践中,针对于这个内容的问题,教师能够利用信息技术中“Cool Edit Pro”软件对学生进行知识学习和技能操作的引导,让学生能够加强对“声音的编辑和拼接”知识的学习和理解。

不仅如此,借助信息技术还能够为学生的知识学习进行有效拓展和延伸。例如,教师能够在教学结束之后,为学生布置一个具有实践性以及趣味性的课后作业,让学生下载喜马拉雅听书APP,或者使用手机自带的录音功能对自己的声音进行录制,然后再放到电脑上进行自由编辑和拼接,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并结合所学的知识、技巧进行实践。这样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能够更好地创新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知识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吸收以及运用等能够更加灵活,进而提升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和技巧的掌握。

三、深度技术融合开发教学新模式

在传统的小学课程教学实践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大多采用的是直输式、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学生一般通过教师的知识讲述以及理念的灌输去学习和记忆[3]。在这样的教学环境影响之下,学生不仅是对相关知识的学习和思维一直处于被动式的状态,对于知识的理解能力也会不高,而且对知识的掌握度也会比较的浅。这是一种低效率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都不能够有效地激发出来。在信息技术的融入之下,为了能够更好地改变传统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局限性与弊端,教师要将课程教学与信息技术进行深度的融合,为学生开展创新性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小学信息技术课的《网页元素》知识中,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支撑的“微课”来实施教学内容,让学生能够在课前借助微课提前对知识进行学习和掌握。如对网页、网站、文本和图片、超链接等网页的元素知识理论有一个提前了解和学习。在课堂教学开始阶段,教师先组织学生上台为其他学生讲解自己在观看微课视频之后对知识的理解,让学生在相互分享与互相学习中实现知识补充,进而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被动性学习知识的状态,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更好地融入知识的学习中。这个过程中,教师借助微课在课前、课中的学习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自主学习思维和能力,从而实现借助信息技术对学生知识提升以及综合素养提升的作用。

借助信息技术开展新教学还能采用其他信息技术渠道进行学习。例如,在教学的课后,当学生学习与掌握课堂中的网页知识之后,教师可以向学生分享几个与“网页制作”相关的网址,让学生在课后利用这些网址进入到专门的网页制作平台中,根据自己的兴趣去选择相关的网页制作拓展知识内容,以此实现不断地丰富和拓展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再如,也是让学生在课后通过“哔哩哔哩”等视频软件,搜索关键词“网页知识”去自主地学习。上述信息技术平台、软件在教学中的利用,可以让学生更具有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使得学生在课后也能够积极地去利用信息技术去进行知识的拓展性学习,从而更好地发挥信息技术在学生课前、课中、课后的学习作用,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质量。

四、丰富教学资源并促进教育公平化

在教育实践中,学生会因为自身的认知能力、家庭因素以及心理因素等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对学科知识的学习以及认知层面各不相同,也就是在教学中会存在学生学习的差异化现象,而这种差异化的现象会对学生今后学习产生不好的影响。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在于,传统的课程教学当中教师往往注重的是知识的学习,缺乏对学生心理需求和学习需求的回应,当学生的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往往就会在学习上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4]。因此,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为避免这种问题的出现,教师要科学利用信息技术对学生学习进行引导,丰富学生的认知,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理解能力,更好地去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

例如,在教学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加全面、高效接受相关信息技术知识,使得教育公平化,教师要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建立专门的信息技术学科专题网站、资源库、软件平台等,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享受到优质学习资源。如在教学小学信息技术课《应用网站主题》的相关知识中,教师可以对教学内容中不同的模块进行设计,将对应的知识内容、拓展性学习材料等分别放入到对应的模块中,让学生能够不受到时间、空间限制随时随地都能借助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和观看,并且能够让学生根据自身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题学习及训练,进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攻克学习中的难题,以此来满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不同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这样一种教学方式既能有效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思维习惯,也能提高学生课堂知识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总而言之,在信息化的背景之下,教师要科学借助信息化的特征与教学理念的相互结合,为学生带来更加生动、丰富、多样化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从而让学生在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氛围之中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教师在教学中,要尽可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切实让学生掌握相应的信息技术课程的基础知识以及技巧,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最终实现为培养现代化人才奠定更加坚实的教学基础。

猜你喜欢
网页教学方式信息技术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探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信息技术应用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基于HTML5静态网页设计
浅谈新型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困境及解决策略
搜索引擎怎样对网页排序
网页智能搜索数据挖掘的主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