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婷婷
从我国的小学基础教育概况来看,语文是基础学科之一。学生语文学习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其他学科的知识理解和学生的后续发展。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具备独特的人文性,这造成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困难。如语文抽象概念的理解、长篇文章的阅读、作文练习等。在新课改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指导下,教师结合小学各阶段学生的学习特点,丰富并实践语文阅读的多种教学方法,为学生打开语文学习的新视野,有望在保证教学任务和质量的同时,减负增效,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对于语言信息的处理能力不足,该阶段的语文教学重点应围绕学生的生字词学习和运用展开,通过造句和看图表达来学习语言应用。该阶段学生的思维偏向处理直观、形象的信息,尤其是包含丰富颜色和图像的信息。在低年级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格外重视学生的这些学习特点,采取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既往的语文低年级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往往围绕教材大纲和主要教学目标,从教辅材料中选择合适的习题案例来开展课堂教学[1]。随着多媒体教学设备的普及,语文低年级教学课堂会结合统一的教学课件来开展教学。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课堂学习环节较为固化,课件内容大而全,缺乏教学重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全盘照收,无法厘清学习重点,无的放矢,学习效果不佳。除此之外,统一的教学课件涉及到的教学案例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但是也存在案例不经典、不新颖的情况,这样教师就无法通过趣味的教学素材来提高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意愿,降低了课堂教学质量。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往往需要根据自己的教学内容,对教学课件进行更改,但是许多教师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迫于教学压力和行政任务,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进行课件分析和升级,无法运用课件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学生理解能力参差不齐,教师需要重视自身语言使用的规范性和启发性,如教师在课件中的用词用语,以及在课堂上问题的组织和表达,都需要重视用词用语的规范和标准,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打下标准用语的基础,启发学生的叙事逻辑。
针对上述教学难题,教师可以参与到低年级语文教学组的合作中,从实际出发,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在统一课件的基础上对课堂教学环节进行重新设计,并根据教学环节的需求,更新或增加教学案例,优先采用包含丰富图画和色彩的教学案例,提高课件与课本教材、实际教学情况的适配度。不同的教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设计有不同的、个性化的想法,也可以在低年级语文教学组统一课件基础上进行课件的再加工。此外,教师可以结合互联网平台丰富的教学资源,考虑学生对色彩图形等信息形式的偏好,结合绘本进行语文课堂教学,在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意愿的同时,从语文教学的文学性、艺术性出发,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艺术性的教学氛围,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例如,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课文《雪孩子》,是个情节曲折、充满童趣的童话故事,教师可以重点讲解故事的转折处以及趣味性的情节,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对故事逻辑的梳理培养学生的叙事逻辑,引导学生体会故事中涉及到的“孤单”“快乐”“难过”等情感,提高学生的情感认知能力。在该堂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前根据自己的教学需求对教学课件进行修改和补充,例如丰富教学环节,即带领学生初读课文之后,板书故事情节重点,引领学生根据关键词来梳理整篇故事的结构;使用多媒体设备的展示功能,带领学生翻看《雪孩子》绘本,通过多彩的、充满故事性的画面,顺应学生的天性和认知能力,再次梳理故事情节,也可以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来复述故事情节。在引导学生进行二次阅读时,教师尤其需要注意通过设置启发性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对故事情节进行思考,如“兔妈妈为什么给小白兔堆了一个雪孩子?”“雪孩子在救了小白兔之后为什么消失了?”“最后雪孩子为什么变成水汽了呢?”等等,引导学生根据课文提示寻找答案,如兔妈妈给小白兔堆一个雪孩子是为了小兔子独自在家有玩伴,不让自己的孩子感到孤单,教师可以在此联系学生的生活,联系到学生家长对学生的关爱,引导学生体会家长的关爱。而雪孩子变成了水汽,则涉及到自然中水的形态变化相关知识,既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又可以提高学生语言分析能力。
小学中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经过学校课程目的性、针对性的训练,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学生普遍在观察和语言表达上有了进步,可以理解稍微复杂的逻辑和概念。在教学中,教师尤其需要注意分析学生的语文能力发展情况和语文能力发展特点,从学生的基础能力出发,丰富教学方式和手段,结合恰当的教学素材,进行课堂延伸。该阶段学生的语文阅读理解以及习作练习难度比低年级的难度增加了很多,但是通过观察实际教学,教师不难发现,中年级的阅读理解和习作教学仍然无法摆脱固有的教学方式,大部分教师几乎只是跟随教学大纲模式化地组织课堂教学,教学环节、课堂内容的设置毫无新意,学生在这样的课堂氛围和学习活动中,无法体会到足够的语文趣味,逐渐丧失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并形成语文学习刻板乏味的印象,不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不利于学生攒足长期的学习动力。学生没有开阔的知识视野和包容万象的文化心态,教师无法提高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意愿,更无从谈起对学生语法素养的培养。
文字阅读能力和文学审美能力是学生在小学阶段思维水平和知识水平的综合体现。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应用能力,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就必须对以往的教学活动进行改变。学校的教学从来都不只是局限于教室和课本,语文是一门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教师应该树立学生在生活中寻找知识、运用知识的学习意识,养成将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学习习惯[2]。此外,该年龄段学生的生活经验十分有限,学生理解语文知识中部分抽象概念和逻辑的难度较大,教师应该结合学生有限的生活经验和经历,将知识融入日常生活,拉近知识与学生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鉴于教学理念滞后、教学课时安排紧张等情况,小学语文实践活动式的教学方式往往不被教师和学校重视,但教师结合教材内容、教学目标,进行科学、合理的实践活动设计,往往可以帮助学生在兴趣中学习,收获较好的教学效果。在实践活动中,学生转变思考角度,主动参与,根据自身既有的观察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来提高语文知识应用能力。例如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从该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来看,在该堂课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学习生字和新词,读懂课文,通过课文了解爬山虎的特点,梳理课文的叙述逻辑等等。该篇课文体现了作者对于生活中常见现象的细致观察,对于启发学生的阅读理解思维,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可以从该角度出发,设计并开展相关的教学实践活动。爬山虎在校园中比较常见,但大部分学生往往没有对爬山虎植株进行过细致观察,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带着课本,根据课文中“嫩叶铺得均匀”“六七根细丝”“蜗牛一样的触角”“细小的脚由细丝变为小圆片”“没触着墙就萎了”等描写来对应真实的爬山虎,启发学生的观察。后续,教师可以再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依托互联网资源,寻找爬山虎相关视频,如爬山虎的生长过程进行课堂展示。教师可以结合视频内容和现实观察,让学生将课文的描写重点与视频一一对应、串联起来,讨论爬山虎的形态是否真如课文中所说,增加学生对课文中精彩描写的印象。这样的实地观察和讨论活动可以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创造自由、轻松的学习氛围。
小学高年级学生经过前期的语文训练,观察能力、阅读理解能力以及语言的应用能力等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该阶段的学生认知能力以及思维发展,已经逐渐从具象化发展阶段转向了抽象性的发展阶段,所以高年级阶段的教学重点相应发生了变化。从教材内容来看,其编写目的转变成发展学生的抽象概念理解和逻辑训练,注重学生的语言应用和逻辑表达,课文选择也更倾向于长篇的逻辑叙事文体。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更需要重视对学生文字语句的处理能力,以及逻辑叙事的训练[3]。该年龄阶段的学生具有向生活进行探索的强烈欲望,随着生活知识以及经验的累积,学生对于事物的理解能力也逐渐提高,可以从个人情感出发,对事物产生自己的感叹和体悟。教师的一切教学实践活动都需要秉持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既有的语文教学方式和手段刻板、单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必须创新教学方式和手段,考虑学生的认知发展能力和思维能力,贴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来优化小学语文教学。
随着新课改以及素质教育的颁布和落实,一线小学语文教师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开展了各种各样的教学实践。从教学方式和手段出发,优化课堂教学一直是当前改革小学语文教学的热点,通过许多一线教师的语文教学实践总结不难发现,创设情境的教学方式往往可以通过生动的、沉浸式的教学特点,收获符合预期的教学成果。高年级的习作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将创设情境与习作教学相结合,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国四大名著的节选内容,其单元习作的主题是“写读后感”,读后感的写作建立在学生对作品的品读和理解基础之上。相关的读后感作品可以由学生自行选择,但是如何品读名著获得体悟和感想,需要教师结合该单元的名著节选内容进行讲解。该单元节选的名著都是小说题材,具有鲜明的故事性特点,人物众多,角色性格特点鲜明,要使学生分析并体会小说内容中的隐藏信息,就必须使学生沉浸到作品当中,设身处地感受。教师在开展作品品读教学时,可以邀请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将小说内容表演出来,帮助学生厘清其中的人物关系,将抽象化的人物角色和性格特点,落实到具体的人身上,让学生直观地体会小说内容。在需要提前向学生梳理背景信息的情况下,教师应在开展品读环节之前将大概的背景内容板书到黑板上,帮助学生理解并及时根据剧情进行比对。
补充内容如《景阳冈》节选内容中出现的人物“武松”的背景,“为何武松会出现在阳谷县这个地方”“武松经过阳谷县是为了去哪里”等等相关背景内容。《红楼春趣》的情境创设中,教师就需要提前向学生普及故事发生的背景以及节选内容中出场人物的主要关系,如“宝玉”“黛玉”“紫鹃”“宝琴”“探春”等等人物之间的关系。除了在开始之前普及必要的背景知识,教师还需要将主要问题板书到黑板上,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角色表演,带着问题来倾听和观看表演,引导学生随着剧情的发展来分析问题。创设情境、角色扮演的教学方式,都可以引导学生从具象化表演中抽象出文章中包含的深层寓意,找到隐藏在叙事语言当中的深层情感和逻辑。
语文是小学阶段的主要学科,在学生的义务教育阶段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小学语文的课程设置综合考虑到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发展能力,围绕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基本能力的任务进行设置。在当前新课改深入落实的实际情况下,小学语文全方面的素质教育得到了教师和家长的重视。在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可以将小学课程教育功能发挥到最优,为学生打好知识基础,培养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