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花 (甘肃省武威第二十五中)
在小学德育中渗透传统文化优秀元素,是对传统文化的有效实践,也是对其优秀价值的大力传承和弘扬。教师不仅仅只是传统文化思想的“复制者”,还应该是文化、德育高效融合的“重构者”,引领学生在现实的印证中渐行渐远。教师应该以教材内容为渗透的渠道,以经典阅读为升华的契机,以传统节日为实践的平台,以社会实践为检验的途径,并以校本课程为传承的主线,让传统文化优秀因子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德育活动中,助力醇厚学生情感,纯化其思想品质,让其心灵更加净化、精神更加丰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有助于学生进行反思与创新。”农村小学生思想的纯化、品质的醇厚,除了自身的观察和模仿之外,还要依据教材内容的示范作用或正向引导,或反面例证,或理论总结,或实例说明,都在潜移默化中引领学生走向一个理想的精神家园。同时,传统文化中的德育因子浩如烟海,并不是每一个都可以甄选到教材中供我们所用,因此,教师不仅认真研读教材,而且要充分挖掘其蕴含的文化精华,进而渗透到学生的内心深处,以此滋养学生心灵,提高学生道德修养,最终内化为一种个人品质,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教材中“苏武牧羊”里苏武的矢志不渝、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患意识以及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爱国情怀等美好品质,都可以作为传统文化中“家国情怀”思想教育的典型例证延伸到生活中。孔子“利己达人”的仁爱精神,宗悫“愿乘长风破万里浪”的豪迈气概,都让我们借助教材内容,透过“纸”的背面融入美好思想情感,渗透传统文化优秀因子;比对现实生活,让这份情感深深融入师生的内心世界,让传统文化的种子植根于学生心田并生根发芽。
传统文化因子是一种意识形态上的存在,具体表现为正向思想引领、言行规范指导、品德修养和情感吸纳。教师可以以语言描述渗透,也可以以文字记录传承,而教材就是这种渗透和传承的重要载体。或者是一则短小的故事,或者是一首优美的诗歌,抑或是一篇几百字的文章,细细读来,都是对学生品质的滋养、内心的净化和道德情感的发展。因而,教材中蕴含的优秀文化因子需要教师去挖掘、甄选、重组,然后再“传递”给学生,同样,传统文化之精髓也需要通过教材这个载体潜移默化“输送”到学生的心灵深处,成为学生道德修养的坚实基础。
许多经典著作中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优秀因子,对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正确导向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在其引领下,经典中的文化元素通过一种更为自然、无痕的形式“进入”学生的头脑中,并荡涤其心灵世界,滋养其精神生命。这样,经典中的文化精髓才能得以吸收,精神根脉才能得以灌溉。这样不仅为学生的品质涵养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品”,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搭建了广阔的平台。
读历史巨著《史记》,不仅引领学生从作者司马迁身上汲取勇于面对挫折的优秀品质,更能从书中诸多主人公身上感受到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如秦始皇的丰功伟绩、汉武帝的雄才大略、屈原对祖国的忠诚以及晏婴的智慧……阅读的过程不仅仅是让学生“深入”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汲取其精神钙质,更是对自身心灵的净化和精神的升华。
传统文化的价值内涵、精神因子以及丰富的“营养元素”都蕴藏在经典的字里行间,流淌在历史的脉络中。因为“国学经典蕴含着深厚的国学文化,是整个民族的精神底蕴”。教师可以通过言语的指导和文字的熏陶引领学生进入一种理想的精神境界,以此为学生思想境界的升华提供一个最佳场域。同时,在这个场域中,学生学会了与历史人物进行“倾心对话”,与文本编者进行“互动交流”,学会在阅读中触摸文字所蕴含的精神力量,成为自己道德成长的源头活水。
“传统节日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传统节日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节日中不乏一些具有标志性的特色民族文化活动,不乏一些复合型的文化表现形式,是当下中国社会维系人际关系的重要感情纽带,是传统文化优秀因子得以实践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学生优秀品质的关键所在。教师应该引领学生通过了解传统节日的意义、参与相关节日文化活动来醇厚小学生道德情感,丰富其精神世界,让传统文化种子“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在清明节,不妨组织学生开展“祷告英灵,发扬传统”的主题晨会,通过相关资料的搜集和分享,引导学生感知对生命的珍惜,对亲人的感恩,对英烈的缅怀,从而能够产生亲近自然、敬祖报本的思想意识;端午节,无论是插柳枝还是吃粽子,学生都在切身的体验中感悟传统节日的丰富习惯以及其内在含义,感知传统文化的精神力量;中秋节和春节,引领学生通过参与传统活动来了解节日的渊源,分享节日的快乐,感受国泰民安的幸福。
这样,传统文化优秀因子就会随着这些节日活动潜入孩子心中,去激活其道德意识、净化其心灵世界。这样,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阅读中所获得的理论知识也会在这些活动中得以实践,得以内化并为己所用,进而影响或辐射到周围人群。
“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唯有在广阔的社会生活中,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礼仪、孝悌、忠诚、感恩、责任、爱心等优秀因子才能得以实践;也唯有在社会实践中,才是传统文化精髓得以检验、得以传承、得以弘扬的平台。教师不仅仅是文化元素在学生心中落地生根的培植者,更应该是其文化精华在生活中得以实践的引领者。以生活为“境”,方能悟出其真实意义,以生活为“镜”,方能验证理论学习的实效性。
在日常生活中,孝敬父母,尊敬兄长,严格约束自己,对人诚实守信,是对《弟子规》中“首孝悌、次谨信”的践行;在学习上的“温故知新”则是对孔子《论语》中精华部分的实践;还如,利人利己、团结协作、与自然和谐相处等传统文化思想,都能在社会生活中发现它的影子并得以检验;至于勤学好问、坚持不懈、勇于探究以及勤劳勇敢等优秀品质,更需要在生活中得以印证。
传统文化优秀因子,源自生活实际的总结,也应该回归到社会生活中去接受检验。无论是规范人伦、稳定家庭、维系社会的文化理念,还是以柔克刚、崇尚自然与人类和谐相处的文化思想,都应该以实际行动在社会生活中得以验证,得以进一步的总结和提升。
理论性总结和实践性经验不能成为德育的“一次性产品”,也不能成为形式主义的“代名词”,要让它成为学生必须了解和掌握的德育理念,成为文化传承的永久性“范本”。因此,我们要重构课程体系,开发校本课程,将其“请”进课堂,“搬”到课程表上,成为德育的重要载体,成为传统文化传承的主线。可以是传统文化经典故事精选,通过文字阅读“先入为主”;可以是传统节日研学旅行,深入节日“腹地”,体验文化之魅力;也可以是农耕活动和家务劳动的实践,其蕴含的文化理念会更加深入人心,也更有实践的意义。课程的编排既要有理论性的文字阅读,又要有实践性的社会活动,还可以结合现代化多媒体,以情景剧、视频等方式呈现出来,理论知识联系实际检验,有助于激活学生的兴趣因子和参与意识。
这样的校本课程既有实效性和趣味性,也更接地气,学生也更乐于参与,乐于实践,乐于以此为言行的“导航仪”。教师要以此为传承主线,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教材内容。无论是文字方面的资源呈现,还是实践方面的活动参与,都是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对其美好品质的淬炼和道德情感的醇厚和内化。
如何通过深入浅出的言语引导将这些文化元素“植入”学生内心,通过丰富有趣的实践活动让其“落地生根”,进而循序渐进地内化为学生自身的优秀品质。做到传统文化与小学德育的“水乳交融”,是当下基础教育的理想计划,也是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弘扬的根本途径,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深入人心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