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杨丽华
问题意识是一种意识,也是一种能力。《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非常关注对学生创造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但要想培养学生的创造与创新能力,必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以发现者、探索者的身份去思考问题。历史是一门人文学科,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所以,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也称为思维的问题性心理品质,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并因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对于一些事物,人们在没有完全认识之前经常会提出疑问,这种真实的反应其实就是问题意识的具体体现。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只有意识到问题,才会有思维、有创新。所以,毫不夸张地说,问题意识是思维的起点,是创新的源泉[1]。
21世纪是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突飞猛进的时代,学生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培养问题意识,才能实现终身发展。所以,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既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时代的呼唤。初中生正处于思维、能力和素养提升的重要阶段,也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由于知识积累不足,阅历有限,学生在许多方面经常是“一头雾水”。对初中生来说,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一种重要的能力,也是促进学生认知和能力发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基础。所以,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许多教师主张以问题为起点,让学生去发现问题、讨论问题、寻找答案、解决问题,以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促使学生的思维、认知和能力都得到发展。在以往的初中历史教学中,许多教师是将教材知识全部灌输给学生,这种教学模式虽然有利于完成教学任务,但是束缚了学生的思想。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既不敢质疑,也无法创新。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并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及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敢问、乐学、善思,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初中历史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为起点,创造性地教学,在学生的心中播下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
在传统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关注的重点是知识讲授和学生的应试能力、考试成绩。其中,成绩往往是衡量教师“教”的质量和学生“学”的质量的重要标准,而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个性发展不受重视。许多历史教师在教学中都是照本宣科,将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从不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2]。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受到了许多教育工作者的重视,许多教师意识到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但仍有部分教师无法及时扭转长期形成的思想观念,也不知道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只是片面地认为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关键就是提问。所以,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习惯大量地提出问题,让学生去思考问题、回答问题,并没有注意到问题的提问方式及问题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比如,关于“太平天国运动”,一些教师提出的问题往往是教材上的内容,如“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是什么?”“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有哪些?”“太平天国运动的局限性及失败的原因是什么?”等,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阅读教材找到答案。这种为了问而问的教学模式,只能将教学带入形式主义的误区,达不到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目的。
教学应该是一个目标明确、过程完整的体系,应包含教学评价环节。教学评价具有诊断、导向、激励和促进作用。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效果究竟如何?存在什么问题?这些都是值得关注的现实问题,都要通过教学评价去发现和诊断。但在初中历史教学实践中,教学评价是最易被忽略的[3]。关于学生问题意识的教学评价,要么是评价方式单一,要么是缺失的。从当前初中历史教学评价方式来看,大多是以考试成绩为主,具体的教学评价仍处于缺失状态。如此,初中历史教学评价在学生问题意识培养方面的作用也大打折扣。
导入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教学的开端。好的导入是成功的一半。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巧妙的导入方式可以活跃课堂氛围,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沉浸到学习氛围中。所以,许多教师都对导入环节给予了高度重视。借助问题进行导入是最实用的方法之一。利用问题导入,不仅可以拓展教学空间,促进学生思考,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促使学生及时调整思考和学习方向。所以,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巧妙设计问题,借助问题促使学生去思考和发现,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4]。
例如,在教学“罗斯福新政”一课时,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提出以下问题:“美国虽然成立于1776年,与其他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相比,建国时间较短,但是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到20世纪30年代,已经成为资本主义国家中的佼佼者。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美国得到了生动的体现。美国经济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呢?资本主义制度具有自我完善的功能,那么,资本主义是不是万能的呢?美国是不是也存在阶级矛盾?什么是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的时代背景是什么?罗斯福新政的内容是什么?罗斯福新政对资本主义国家来说有何意义?”这样结合已学和未学知识提出问题,借助问题来导入,不仅可以起到吸引学生参与学习的效果,还可以促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教师是教学的设计师,也是学生的领路人。在以往的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灌输式”教学模式。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要转变角色,以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的身份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相互交流和沟通,给予学生启发,促使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变,直至学生有新的突破。初中历史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转变自身的角色,给予学生更多的尊重和关怀,与学生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自由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有发问的机会和勇气,并以学生发现问题的引导者、探究问题的启发者、思维的激活者、创造能力的培养者的身份去参与教学,促使学生有更多的收获。
例如,在教学“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相关的内容时,教师要将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提前收集资料,阅读教材,并将自己不懂的问题罗列出来。在课堂上,教师要坚持少讲、精讲的原则,适当压缩讲解的时间,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提问时间,让他们提出问题或者将课前发现的问题指出来,在课堂上与大家一起讨论。有的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不够全面,这时,教师要本着宽容的心态,为学生指出问题并引导其思考,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如有的学生认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把国王送上了断头台,它没有保守性。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分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对君主专制制度和民主的影响,并肯定学生的想法,给予学生启发,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初中生正处于求知若渴的阶段,他们每个人的头脑中都有许多个“为什么”。但是,对于问题的发现和深度思考,也是中学生所欠缺的。所以,许多时候,如果教师让学生自己提问,他们的思考可能会偏离方向或是思考的不够深入。鉴于此,要想更好地培养初中生的问题意识,教师需要发挥引导作用,给予学生启发和引导。问题情境教学法,是学习论的基本概念之一。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促使外部问题和内部知识经验产生冲突,可以促进学生思考,让学生产生最佳的思维定向,这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思考能力来说都是有益的。所以,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依据教学进度和学生的知识水平设计一系列的问题,创设问题情境,深化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例如,在教学“秦末农民大起义”一课时,教师可以结合史料,提出问题:“关于焚书坑儒,有的人认为秦始皇坑的是儒生,有的人认为他杀的是术士。著名历史学家何兹全认为:秦始皇焚书,是当时进步思想和反动思想斗争的结果,它所体现的是在政治上代表进步的人对代表反动的人的打击。何兹全提及的‘代表进步的人’和‘代表反动的人’分别反映了什么政治力量?你是如何看待焚火坑儒事件的?”然后,让学生从其产生的现实影响与历史影响等角度分析与焚书坑儒有关的问题。教师在教学中由浅入深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可以培养学生从细节处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新课程改革主张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要想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同样需要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教育观,给学生提问的机会,让学生成为问题的发现者、探究者。但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在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时,教师还要给予学生引导,让学生知道该如何问、问什么、怎样解决问题,从而以问题为教学的纽带,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有更多的收获。
例如,在教学“鸦片战争”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给出一些史料,让学生阅读史料,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如英国曼彻斯特商会给英政府的呈文中写道:“(备忘录提呈人)以最迫切的心情呈请不列颠政府施展保护(英商的)威力,(我们认为)如果直接和中国最高政府接触,将会比通过广州那批低级官吏之迂回而又腐化的中介更有效得多。”有的学生在阅读史料后,会提出问题:“不列颠政府与中国最高政府是如何接触的?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保护英商,这为何与课堂上所讲的‘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打开中国市场,找到工业产品的倾销地和原料产地’不同?英国资产阶级的对华贸易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为什么要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有的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与教学内容没有太大的关联,这时教师要给予学生引导,并在学生的问题之上衍生出相关新的问题,如“贫穷是不是一定要挨打?鸦片战争时期,清政府挨打是因为‘贫穷’吗?”这样可以让学生在问题中增加思考的深度,自然而然地形成问题意识。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措施,也是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所以,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营造良好的、能让学生敢想敢问的大环境,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