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菊香 (韶关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乡村振兴是全面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工程。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晏阳初为首的学者就引领中国教育带动乡村建设的浪潮,希望通过开展教育实验行动实现乡村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1]在历史上,高校从来都是人们心中的象牙塔,是诗和远方。当历史任务再一次摆在社会面前,人们无疑将目光投向最具影响力的智囊团代表——高校。《高等学校乡村振兴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18—2022 年)》明确提出高校要为我国乡村振兴提供战略支撑,[2]地方高校也理应积极参与、主动参与,为振兴乡村贡献自己的力量。
地方高校与地方发展相互交织、互相支持,参与乡村振兴,服务乡村建设,既是高校发展的需要,也对高校提出了挑战与要求,更是高校服务地方的直接体现。
地方院校要有特色高质量发展,必须依托地方资源。首先,地方文化是地方院校特色发展的源头活水,为地方院校提供了教学与研究的基础和条件、途径和手段,是推进高校建设有特色发展的有力支撑。其次,高校在乡村建设的帮扶活动中,逐步探索地方服务与本校学科专业建设整合的途径和方法,在服务社会的过程发现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3]为专业建设调整获得最直接的证据,使专业建设更为合理。再次,参与乡村振兴为高校教师及科研人员进行科学研究提供了全新的、实证科学研究的视角和机会,通过深入乡村,发现科学研究课题,探寻产学教研融合发展的新方法新思路;把研究成果或专利应用于乡村振兴,能够实现双赢。因而,参与乡村振兴,是高校走出校园孤岛,深度融入国家经济与社会建设,形成地方高校有特色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是高校发展的需要。
我国农村面临着广大农民文化知识水平低、科学技术运用能力比较差等诸多发展阻碍。振兴乡村必须突破当前农村发展中科技、人才、人力、文化等方面的发展瓶颈。高校的历史使命及其自身优势意味着高校能在这些方面做出贡献。同时,这也对地方高校提出了挑战和要求;地方高校要如何应对才能彰显自己的价值、不辜负社会期望;地方高校又将如何选择自己的服务着力方向,为乡村建设贡献力量的同时又实现有特色高质量发展。
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大量进城导致了“空心村”和“老幼村”现象比较普遍。农业投入大收入小的现实使大量的优质土地闲置。另一方面,乡村休闲与旅游已成为乡村文化发展的趋势,市民休闲观光的增加对于“乡愁”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文化要素有了更高的要求。而乡村文明、家训家风,邻里互助等优良传统却日渐消减,这反映了新时代人民对乡村美好生活的需要和文化传承缺失的矛盾。[4]如何挖掘乡村地方文化,传承创新与活化地方文化,寻求乡村发展潜力是乡村发展的重要问题。地方高校投身乡村振兴,就必须要研究如何利用高校的优势开展振兴行动,培养乡村精英、开展科学研究,提供技术支持、开展志愿服务,传承活化地方文化,使乡村成为充满活力和想象力的诗和远方。
高校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体,服务地方是高校的职能之一。一直以来,高校以一种隐性的、间接的方式参与社会服务,对乡村社会来说,高校是高不可攀、神秘而遥远的象牙塔。地方高校通过开展直接的、看得见的实践活动支持乡村发展,不仅使广大农民在经济上受益,而且在思想政治、文化观念、社会文明等各方面受影响,还加强了高校与乡村的情感联系,突显高校的社会价值。通过建立科学研究院,开展农村农业课题研究,广泛建立志愿帮扶队,树立乡村文明,保护活化乡村传统地方文化,使高校活跃在乡村的视野中,成为一股积极向上的榜样力量,为乡村发展注入新的血液和活力。通过开展假期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引导大学生下乡支教,为乡村儿童提供课外辅导和心理健康服务等活动,开阔他们的视野,点燃留守儿童的希望。同时,地方高校也因此在助力乡村发展中找到自己的落脚处与出发点,获得更广泛的社会支持。
乡村振兴是一场新的进步运动,需要推动乡村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人的现代化。高等院校显然具有引领进步运动的能力。
地方院校在助力乡村经济发展过程中,主动投入、积极投入,根据地方条件、院校特长有选择性地进行研究和帮扶,落实技术指导,形成常规,使助力乡村成为看得见、摸得着、有成效的脚踏实地的行动。
一方面,积极为乡村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指导服务。通过扩大科技人员队伍规模,开展各类服务活动,加强统筹联动,整合学科、人才、科研平台等资源,打出“组合拳”,形成服务地方工作的集聚效应和强大合力。如韶关学院就依托“学院科技团队、公司、合作社”三位一体的合作模式,使瑶药种植成为集种植、旅游观光、研学基地于一体的瑶乡特色产业,将果药立体高效栽培模式推广至全乡地区;新丰县充分借助韶关学院专家团队的力量,在企业技术攻坚、农业病虫害防治、技术人员培养等方面加强合作,解决农村农业发展中的各种难题。
另一方面,充分发挥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积极申报、参与省联合重大现代农业与生物技术攻关项目。如通过开展育种应用和定向改良研究、养殖业常见致病菌及防治研究、食品发酵微生物控制和智能检测研究、特定生态环境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机制研究等重大攻关项目,为乡村振兴带去科技支持。而不断的科技创新也为充分发挥高校智库功能提供动力来源和科技保障。
教育是传授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是最具可持续性、最具生命力的内源性发展动力,也是一种长效的、生态的脱贫方式,是治本之策。[5]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马蒂亚·森认为,贫困不是相对贫穷,还包含了获得某种基本物质生存机会的“绝对核心”——“可行能力”的缺乏。[6]实践证明,知识能力的提升是农民摆脱贫困的关键,是乡村振兴的发力点。
1.支持乡村教师发展
乡村学校是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和载体,是村民及农村学童重要的精神文化场域,对村民健康的文化价值观培育、基本社会规范和道德行为准则的习得以及有序社区生活与人际关系的维系产生影响;乡村文明需要农村学校的引导,也需要乡村教师的示范引领和潜移默化的濡染。[7]而乡村教育的崩塌,其根源在于乡村办学条件差、师资缺乏、教学质量不高。
为支持乡村教育,韶关学院一方面向瑶族地区的学生定向招生,为瑶族地区的发展补充高素质的地方人才。另一方面针对县级培训的针对性不强、实效性不高、中小学教师参与性不高的问题,以服务山区、贡献山区基础教育为己任,以省级重点学科教育学和教师教育专业群为依托,系统谋划、科学规划、精准施训,聚焦“校长·骨干教师·新教师”三条主线,带动全员教师发展,四方协同、整体提升,形成“二精准三主线四联动”县域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整体提升新模式。[8]乡村教育的相对滞后,乡村教师发展环境的相对滞后与满足,需要地方院校积极、广泛参与,联合地方政府制订精准方案,为乡村教育和教师发展输入活力。
2.实施家庭教育指导项目
教育的贫穷,首先是贫穷的文化,是观念。乡村的发展需要高素质的人才,高素质人才的培养需要家庭投入与教育。当前仍有许多农村家庭不太支持子女教育,导致家庭内生力不足。国务院近期发布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明确提出要构建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多渠道多方式推动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普惠享有。[9]高校师生数量庞大,有较好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可以通过广泛的志愿服务活动、下乡入户活动,利用线上、线下的各种机会开展家庭教育公益讲座,帮助他们分析教育的意义,从而从原有意识的局限中走出来,为他们提供良好家庭教育规划,促进家庭在时间、精力、资金上的教育投入,使教育成为乡村振兴的发力点。
3.开展大学生假期下乡志愿服务活动
高校汇集了各地的优秀学子,数量庞大、专业广泛,他们积极善良、一腔热血,希望将自己所学应用于实践,为地方贡献力量。查阅各高校的网站可以看到,大学生开展的教育下乡活动内容十分丰富,包含作业辅导、心理健康知识讲座、科技及艺术类课程、安全教育、理想信念传播等。研究发现,有的支教队伍甚至陪伴孩子整整一个暑假,和孩子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使孩子们感受到生活和学习的快乐、感受社会的温暖,改变了他们对社会的认知。例如,在开展暑假下乡活动中,志愿者针对留守儿童较多、作业无人辅导的难题,为小朋友们辅导作业、解疑答惑。同时对部分学生进行家访,了解学生家庭基本情况,在家访中宣传国家相关助学政策,开展心理咨询服务,宣传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志愿者还将高新技术的人工智能带进乡村,在他们心中播下科技强国的种子;带领孩子们参观战役纪念馆,开展爱国爱家乡的活动,通过展现VR、照片、油画、文字、雕塑等历史人物,使英雄在孩子们心中扎根发芽。大学生下乡志愿活动,为乡村创造了一种文化环境,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乡村的每一根神经纤维。在指导青少年活动的过程中决定青少年的未来,也因而决定社会的未来,[10]高校开展志愿下乡活动具有天然优势,也是地方院校振兴乡村的有效途径,有助于乡村儿童的成长和乡村发展。
地方文化是维系乡村情感的灵魂。振兴地方文化是振兴乡村的核心内容之一。韶关学院通过成立研究基地、打造特色品牌、帮扶共建项目,对地方文化进行理论与实践研究,具有其自身特色。在理论研究方面,成立了华南教育史研究基地、韶文化研究基地、南粤古驿道研究中心;建立了以“粤北瑶族文化”为核心的数个研创团队;设置了“南岭走廊民族与文化研究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粤北瑶族传统舞蹈”等,[11]为传承创新粤北文化提供理论基础。在实践方面,通过打造特色品牌、共建帮扶项目、培训文艺骨干,开展文化传承创新特色服务。如以粤北民族舞蹈为原型,创编了《粤北故事》系列作品展演,充分融入瑶族文化、客家文化、红色文化等元素;与乳源县合作共建了“金鸪鸪”瑶乡文艺宣讲帮扶项目;组成了文艺志愿队,编创原创文艺作品,参与服务地方各级文艺展演活动。[12]通过深入挖掘,开展实践应用研究,粤北瑶族舞蹈呈现了新的活力,走出了大山,走向了世界。
地方院校在传承创新地方文化中,需要形成组织研究机构,扎根地方文化,挖掘地方文化元素,既要有理论研究的深度,也要开展实际应用。要有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可见效果的决心和勇气,还应有为振兴乡村输血、造血的精神高度。
地方院校参与乡村建设,是地方高校的历史任务,是国家、社会的期盼,是乡村发展的需要,也是地方高校有特色发展的必然路径。在服务过程中,应重视顶层设计,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研究与服务,使地方院校服务地方发展方向明确,付诸行动、取得效果,彰显其存在的社会价值,最终实现乡村振兴和地方院校有特色发展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