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2022-11-19 18:34唐娇娇
小学生 2022年20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教学模式评价

☉唐娇娇

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学生积极主动性较差、教师教学模式单一、课堂氛围较为严肃、教学目标不够清晰、没有突出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会阻碍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主题教学模式,属于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它是把教材中的某篇课文或学生需要学习的内容、知识作为核心,系统性开展教学活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利用主题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弥补以往教学不足,为学生营造相对轻松的学习环境,进而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效果。[1]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利用多样化教学手段,开展主题教学活动,促使学生可以扎实掌握相关知识,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主题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价值

(一)有助于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学生语文素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主题教学,符合学生认知发展水平,教师开展主题教学时需要指引学生在交流和感悟的氛围下对知识进行获取,能够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此同时,在主题教学中教师需要把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能力作为重点内容[1]。每篇课文的内容是不同的,学生的看法与见解也是不同的,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结合学生个体化差异安排教学,结合小学生特点,开展主题式教学,提升学生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有效吸收感兴趣的知识,有助于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和语文素养。

(二)有助于丰富课堂教学模式,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主题教学模式的出现,使得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变得更加丰富,打破了传统灌输式教学样态,课堂教学不再仅仅是教师支配,能够有效提升课堂活力。在主题教学模式下,课堂教学内容得到扩充,还可以促使学生利用语文思维分析和解决问题。好的课堂需要由教师和学生协作,这就需要教师不断探索和实践,不断对教学模式进行丰富。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千篇一律讲解课文,课堂教学枯燥无趣。而在主题教学模式下,教师积极主动提供给学生良好的氛围和环境。例如,角色扮演教学,指引学生演绎课文内容,可以有效集中学生注意力,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还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因此,在主题教学模式下,课堂教学形式在不断优化和创新,进而有效提升教学效率。

(三)有助于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促使教师专业发展

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主题教学模式,能够促使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有助于教师专业化发展。教师在开展主题教学活动时,需要顺应素质教育方向、新课改要求,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束缚,在教学中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充分发展学生个性。并且,在主题教学模式下,教师需要在教学中深度融入学科知识与实践知识,拓展延伸课内知识,有效整合课外知识和课内知识,在该过程中可以开阔教师眼界,增加教师教学经验,对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具有较为积极的意义[2]。

二、主题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问题

(一)主题教学目标设计灵活性有待提升

根据相关调查显示,很多教师在对主题教学目标进行制定时,都是优先考虑学生学情,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进行选择与制定;这些教师都是以知识和技能为核心,指引学生把握课文内容,提升学生能力。在该种教学目标下,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时会围绕知识和技能开展,且教学步骤机械化,无法有效调动学生情感共鸣,严重阻碍了学生思维发展和个性发展。该种主题教学目标的制定和传统教学目标制定大致相同,缺少灵活性,进而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主题教学资源开发创新性有待提升

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转变课程功能、转变学生学习模式具有较为积极的意义。教师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能够引发和学生之间的思想碰撞,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但是,根据相关调查显示,很多教师开发资源和收集教学素材时,来源较为单一和保守,大多是利用网络资源,缺乏主动探索精神,导致资源开发缺乏创新性。这些教师很少深入挖掘和创新教学资源,仅仅是为了拓展而拓展,没有深入剖析和学习拓展延伸内容,导致学生学习效果受到影响。

(三)主题教学内容过于注重单篇教学

现阶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主题教学活动时,教师大多是按部就班地讲解课文,没有整合优化重组文章篇目,仅有少部分教师会结合教学需求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删减,以至于没有区分开主题教学和传统教学[3]。经过课堂观察发现,很多教师在主题教学中仍然根据单篇课文开展教学活动,没有对单元主题教学整体功能进行发挥,以至于课课相同。此外,很多教师在教学时都局限于教材文本,没有对课程资源进行积极拓展,没有迁移延伸课文内容,导致学生知识面较窄。

三、主题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整合教材内容,提升教师教学效率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想要充分发挥出主题教学模式的优势,教师应打破传统根据教材内容一篇一篇讲解的教学模式,而是需要以单元主题为基础,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整合,这样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新鲜感,还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进而保证教学整体效果。在整合教材内容时,教师需要对整个学期的教学大目标、各个阶段的教学小目标、学生兴趣爱好、学生诉求和能力等因素进行全面考虑,确定新颖且满足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主题,促使学生可以更加高质量、高效率地学习教材内容,提升语文水平,培养语文素养。

例如,在讲解《黄山奇石》《日月潭》《葡萄沟》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设定主题“祖国大好河山”,开展主题教学活动。在具体教学时,教师可以灵活利用微课的形式指引学生自主预习课文内容,帮助学生大致了解课文内容。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把黄山、日月潭、葡萄沟的图片和视频播放给学生,利用生动形象的画面吸引学生,指引学生积极主动进行学习。最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写一篇观后感。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实现了课堂翻转,有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帮助学生温习与拓展知识,提升教学新颖性,有效保证学生学习效果。

(二)拓展语文知识,丰富学生知识体系

在新课改背景下,对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仅仅依靠教材中的阅读篇目是无法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把教材内容作为基础,在纵向、横向方面进行延伸,进而对学生知识体系进行丰富。在该过程中,教师需要有轻有重、有的放矢,简单来讲把教材作为基础进行知识拓展,促使学生可以夯实基础,且结合自身能力拓展知识,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逐步提升学生语文能力[4]。与此同时,教师还需要具有广泛的拓展思路,从文章题材、传递的感情、语言描述、表达方式等层面入手丰富知识,促使学生的知识在数量、质量上均能够得到提升,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

例如,在讲解《两小儿辩日》时,教师可以春秋战国四大家为主题,指引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学习,促使学生理解孔子是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感受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学无止境进行体会。紧接着,教师可以引入其他三大家:墨家、法家、道家等,且简单介绍其代表思想。在该过程中,学生可以了解到墨家代表思想是兼爱和非攻,道家代表思想是清净和无为,法家代表思想是依法治国。最后,教师可以指引学生灵活利用信息技术,在网络中对相关资料进行查阅,这样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还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提升学生语文阅读理解能力。

(三)创新教学模式,充实学生学习体验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中出现了诸多新型教学模式,如问题探究法、情境教学法、故事导入法、情感体验法等,每种教学模式的优势与价值都各有不同。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不同主题、不同教学目标,在传统教学模式上进行创新,有目的、有选择性地运用新型教学模式,并且灵活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设备,对教学模式进行丰富,尽量联动学生多重感官,带给学生更加充实的学习体验和感受,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不断提升教学效果[5]。但需要注意的是,教师需要对自身的专业知识进行不断丰富,善于总结,对更多、更加新颖的教学模式进行探索。

例如,在讲解《揠苗助长》《亡羊补牢》时,教师可以设计主题:我会讲寓言故事,打破传统灌输式教学,坚持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原则,把学生进行分组,小组成员合作学习这两则寓言故事。最后,教师可以要求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用自己的话,对这两则寓言故事中的一个进行讲述,对于讲述较好的学生,适当给予奖励,激发其他学生讲述故事的积极主动性。在该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发挥出自身的引导作用,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和困难。通过这样的良性竞争、小组合作模式,可以带给学生良好的学习体验,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此外,教师可以推荐给学生一些寓言故事。如,《杞人忧天》《利令智昏》《望洋兴叹》,指引学生进行对比阅读,或者是在课后阅读,这样不仅可以充实学生的学习体验,还可以扎实掌握有关寓言故事的阅读技巧,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语文素养。

(四)确定评价标准,优化主题教学评价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学评价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不同主题语文教学活动的重难点知识是不同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目标也是不同的。因此,也需要对评价标准进行确定,且不断细化与具体化,进而逐步提升主题教学评价质量,保证教学评价能够发挥出自身的价值和作用。在该过程中,教师需要对主题内容进行透彻理解,对学生的现状进行了解和掌握,以此为基础,确定更加科学、更加具有执行性的评价标准。与此同时,在评价活动中,教师需要给予学生更多鼓励与支持,提升学生自信心。此外,教师还需要坚持动态化原则,进而保证主题教学评价的实效性。

例如,在讲解《猫》《母鸡》《白鹅》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设计主题:可爱的动物,在教学评价时需要对学生理解课文程度、生字掌握程度进行评价,还需要对学生是否有关心爱护动物的意识、是否感受到人和自然的和谐之美进行评价。针对生字词掌握不扎实,但是充满爱心,对动物非常友爱的学生,教师也要给予积极评价。在这样的评价模式下,不仅可以促使学生扎实掌握单元课文内容,还可以促使学生更加友善、充满爱心,能够全面发展。

总而言之,新课改背景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主题教学模式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可以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还可以有效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和能力,为学生未来语文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基础。现阶段,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理念影响,小学语文教学效果还不够理想。想要有效改善这一现状,教师需要创新自身教学理念,明确主题教学模式价值,深入分析当下存在的问题,制定针对性解决措施,利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手段,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促使学生扎实掌握所学知识,提升学生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进一步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发展。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教学模式评价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培优辅差小组教学活动的实践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之自主发展的教学活动设计
以数学类绘本为载体的幼儿园教学活动探究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