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传统音乐文化的继承与弘扬

2022-11-19 17:21姚娇娇
读与写 2022年9期
关键词:传统音乐文化

姚娇娇

(江苏省淮北中学 江苏 宿迁 223800)

前言

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每一位创作者、表演者、欣赏者都是这一音乐文化宝藏中的掘宝人,同时也是不断丰富宝藏内容的建设者。我国的传统音乐文化便在这样不断挖掘与丰富的过程中得到了传承与发展。时至今日,传统音乐文化历久弥新,依旧闪耀着光芒。

1.传统音乐文化的继承

1.1 继承内容。

1.1.1 音乐作品及体裁。首先,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主要在于对传统音乐作品的传承。我国的传统音乐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优秀音乐作品。例如,见诸于史籍典册中的河阳山歌《弹歌》,有乐谱传世的古琴曲《碣石调·幽兰》等,这些作品传承数千年仍有着深厚的艺术价值。其次,作品的传承也意味着体裁的传承。受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影响,我国传统音乐在不同发展阶段呈现出不同的音乐特点和内容,但它的发展传承都是以歌舞、器乐、说唱、歌曲以及综合音乐形式体裁的传承为基础的,如果说音乐体裁是音乐传承的基因,那么这五大类则是音乐基因的主要构成要素,贯穿了我国传统音乐发展的全过程。例如,器乐这一体裁,在先秦时期器乐主要以“八音”分类为代表;秦汉时期,因西域音乐的传入,“丝竹乐”逐渐产生,其悠扬漫长的风格为中古歌舞伎乐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宋元明清时期,说唱艺术和戏剧音乐兴起,形成了以吹乐器和打击乐器为主的历史时期。随着戏曲艺术的繁盛,二胡、京胡、板胡等乐器在“华夏旧器”革新的过程中逐渐成熟。这些乐器的发展贯穿了我国传统音乐的发展历程,是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1.2 音乐生产类型。生产是指人类为创造其生存所需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手段,而音乐艺术便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创造出来的精神产品之一,其内容、形式、质量始终随着不同时代的人们的需求而发展变化。在传统音乐的生产过程中,包括创作生产、表演生产、音乐传播生产、音乐伺服生产四个环节,它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例如,在宋代商品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传统音乐的创作、表演等发展更加系统化、专业化。《陶庵梦忆》中便记载了关于明朱云崃如何对弟子们进行专业化培训的过程,通过器乐、歌舞、女戏等内容的训练,使得女艺人具有极高的表演水准。

1.1.3 音乐文化。音乐文化是指同音乐生产过程紧密相关的思想,包括音乐创作理念、审美取向、礼乐制度等。因古代技术手段的局限以及社会的动荡,传统音乐中的一些乐谱、表演、创作方法等都已失传,故而在历代文人笔下皆千口百声哀叹古乐已亡。事实上,中国传统音乐便是在一片失传声中传承下来的,我们所熟知的一些有形的音乐器具以及无形的音乐理念便是从传统音乐传承的过程中继承下来的。以音乐的审美为例,中国古代音乐不仅注重人的情感表达和情感体验,还强调音乐对人情志的调和作用,在这一发展目标的指导下,“和”逐渐成为古人们音乐创作最理想的审美境界。《乐记》中“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和故百物不失,节故祀天祭地。明则有礼乐,幽则有鬼神,如此,则四海之内合敬同爱矣”认为美好的音乐需要与天地同和,才能实现政通人和的理想状态。在民间音乐上也同样如此,江南丝竹往往呈现出“小”“轻”“雅”等特点,但其作品不会使人产生音响细密的感觉,而是疏密相间、张弛有度的,这便是因为创作者在创作的过程中,通过填充、分离等原则,使各个声部旋律形成“相嵌”“互补”的效果,最终达到一种理想的“和”的状态。

1.2 传承意义。传统音乐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展开关于传统音乐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工作具有深远意义。首先,有利于传统音乐文化品牌的形成。当前世界音乐文化多样,传统音乐文化则是我国音乐文化身份的重要标识,加强对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有利于形成我国传统音乐文化品牌,从而推动我国传统音乐走向世界。其次,有利于提高民众文化素养。我国传统音乐是随着人们的生产生活而产生的,其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例如,其中的音乐审美同当前的社会主流价值具有高度一致性。加强对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能够提高民众的文化素养,强化其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此外,传统音乐文化中包括丰富的音乐作品、体裁、创作理念、乐器等内容。加强对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能够丰富音乐专业院校的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从而为社会发展培养出更多优质人才。

2.传统音乐文化传承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发展空间的萎缩。首先,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外来音乐的传入,掀起了一阵外来音乐文化的学习热潮。例如,大多数学校开设的音乐欣赏内容往往是西方音乐作品,并未涉及传统音乐,部分中小学生说起外来音乐时头头是道,而一谈论到传统音乐便无“话”可说,甚至一些专业的音乐学生不了解、不熟悉家乡的传统音乐。此外,随着城市经济的兴起,从前作为乡村娱乐服务或宗教祭祀的音乐会、舞队等日渐稀落。对于传统音乐文化来说,其生存空间往往依存于固定的表演场地或活动,而当前,这些带有鲜明文化特色的礼仪活动逐渐减少,使得传统音乐的生存和发展也进入了滞后期。

2.2 发展模式的阻碍。我国传统音乐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已形成了一种相对稳定的文化传统或文化模式,而这一模式由于缺乏一定的科学性、系统性和规范性,其传播渠道狭窄、受众面小,使得传统音乐在现代化传播过程中没有得到强烈的认同感。例如,有些曲种在传播过程中忽视了文字记录,使得其在动荡的社会中逐渐失传。再比如,相传起源于唐天宝年间的藳城战鼓,其在传承过程中缺乏文字记录和表演套路图示,仅依赖于人们的口口相传得以传承,再加上其表演难度较大,很容易造成曲种传承人一代比一代少,甚至面临失传的困境。

2.3 社会传承出现断层。首先,传统音乐往往存在于民间一般的婚丧嫁娶、祭祖祈神、亲友欢聚等活动中,是人们抒情达意、自娱自乐的主要方式之一,在人们的社会文化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外出打工,而鲜有时间和兴趣去学习了解这些民间艺术。在此背景下,传统音乐在年轻群体中出现发展断层的现象。其次,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主要依靠家族式口传心授的方式得以传承下来,家族式的歌师、乐手则是传统音乐传承的主要力量。随着新时代的发展变化,大多数传统歌师、乐手限于生存压力,纷纷放弃自己的“绝活”而另谋生路,本应继承传统音乐文化的年轻人则将注意力放在了对流行音乐的学习上,而忽视了对传统音乐文化的学习、继承和发扬,导致传统音乐发展后继无人。因而当前,往往是一些上了年纪的人们对传统音乐文化有着全面、深入的了解,在此背景下,“一个民间艺人的逝世,就相当于一座小型博物馆的毁灭。”因此,传统音乐面临着断层的发展困境。

2.4 教师容易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传统音乐的教学过程中,极易出现教师“一言堂”的现象,学生沦为被填鸭的对象。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头到尾按部就班的介绍作品创作背景、作品体裁、作曲家、乐器出现的顺序、情节的变化等等,这就是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我们现在应该抛弃的,这样一种教学模式完全没有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仅仅突出了教师的作用,没有关注学生的听觉体验,学生自然也不会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在传统音乐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容易陷入讲得太多、听的太少的怪圈。常常是“教师播放音乐——学生欣赏感受、教师播放音乐——学生跟唱体验”这样固定的模式,枯燥单一,效果自然好不到哪里去。而音乐是流动在时间里的艺术,教师不能只靠自己的语言跟学生说明音乐,也不能预设学生的回答和反应,而是应该在课堂中不断解决新生成的问题。

3.对传统音乐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3.1 加强对传统音乐文化的宣传。传统音乐文化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其发展离不开民众的生活空间,其传承依靠民间的世代相承,如若失去了民众的保护,传统音乐将失去生存的活力。而当前,传统音乐文化所依附的民间生存空间逐渐萎缩,人们对于传统音乐文化的保护意识也愈加淡薄,导致其继承与发展面临着严重危机。因而,政府应当加强对传统音乐文化的宣传力度,一方面,可以借助互联网、广播、电视等媒介来宣传传统音乐,深化群众对这一文化的了解认识;另一方面,地方政府还可以以传统音乐为主题展开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引导人们积极参与,提高其对传统音乐文化的喜爱。此外,政府还应当提高对传统音乐继承人的待遇,使其将工作重心移至保护、发展传统音乐上,并借助现代化教育让其将传统音乐技术传授给更多人,从而提高人们对传统音乐的了解与认识。

3.2 加强对传统音乐的保护力度。首先,我国传统音乐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产生了大量音乐作品,但因不科学、不规范的传承方式导致其大多都已失传。因而,必须加强对传统音乐的收集和整理工作。一方面,要对保存较为完整的音乐乐谱、录像等原始资料进行整理、收录和出版,通过现代化的方式将其完整保存下来;另一方面,应当加强对失传的传统音乐的抢救和研究工作,通过建立传统音乐档案馆、成立传统音乐研究课题组等来对传统音乐进行搜集与研究,尽快复原传统音乐的原始面貌。其次,传统音乐文化的保护工作是一项长期且艰难的工作,需要大量的资金,因而,政府应当多渠道筹集资金,为传统音乐的保护和开发提供足够的资金保障。一方面,应当加强对传统音乐文化的财政扶持力度,确保其工作顺利推进;另一方面,还应当争取社会的帮助,通过企业赞助、个人捐助、合作项目等方式来引入民间资金,从而推动这一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此外,政府还应当做好传统音乐文化遗产的申报工作,强化人们对这一艺术的重视程度,从而提高对其的保护力度。

3.3 拓展传统音乐传承渠道。

3.3.1 加强学校教育。首先,政府应当重视对传统音乐文化的基础教育传承,将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纳入我国中小学义务教育内容中,制定合理的传统音乐教学目标,并将其贯彻落实到教学的全过程中,通过这一渠道来提高学生对传统音乐的了解与认识,以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例如,我国部分小学将京剧逐渐引入了教学课堂,通过对京剧作品赏析、唱腔技巧、服饰研究等内容来提高学生对京剧的学习与了解。其次,高中时期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高中应抓住这一关键期,加强对学生的传统音乐文化教育。一方面,高中应当立足传统音乐,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开设相关音乐专业课,以提高学生对传统音乐的了解和认识,从而为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培养大量优秀人才;另一方面,高中应当借助其自身优势,加强对传统音乐的发掘与研究,提高对传统音乐的研究水平,并将其纳入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传统音乐理论与实践知识。

3.3.2 创新传统音乐。首先,传统音乐的传承方式较为单一,多为家族传承、师徒传承,其传承局限在少数人范围内,不利于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播。因此,应当不断创新传统音乐的传承渠道,借助互联网、培训机构等来扩大传承范围,使更多人了解、认识并传播传统音乐。其次,创新传统音乐内容。传统音乐的继承和发扬强调的是延续性,其是一种承前启后的关系,不仅要继承传统音乐的价值内容、文化特点,还应当使其充分融入到现代化社会中,以展现出其时代特征。因而,要想在新时代背景下推动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就必须不断创新传统音乐文化,使其同时代发展相适应。以京剧为例,其是在徽戏、秦腔、汉调合流的基础上产生的,随后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特征。在新时期,我们可以对其进行现代化创新,将流行音乐元素融入其中,创造出符合现代人审美需求的京剧作品。

3.4 打造区域特色传统音乐文化。传统音乐文化源于民间,更加贴近民众生活,其蕴含着人与社会、自然等文化内涵,是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文化内容。当前,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生存环境日益萎缩,其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面临着严重的问题,政府应当加强对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立足于现实,打造区域特色传统音乐文化,为其创建良好的发展环境。一方面,可以深化自然生态同传统音乐文化的联系,鼓励各地依托当地自然、文化资源,创办具有鲜明地域特点的音乐文化民俗活动,将音乐文化同当地民俗、民风结合起来,通过舞狮、锣鼓、歌舞等形式来吸引民众积极参与;另一方面,还可以引入市场机制,推动传统音乐文化的产业化发展,并以市场为导向不断调整其发展方向,这样既能够使其充分融入到社会现代化发展进程中,还能够切实满足大众对音乐文化的精神需求。现行的音乐教材中虽然有很多传统音乐的内容,但有些在编排上相对分散,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的环节对教材进行重建。教师应该对全学段的音乐教材都十分熟悉,针对同作品在不同学段出现、同作品在不同学科出现、同作品以不同形式出现这样的集中方式进行梳理研究。对教材中同主题的传统音乐重新进行单元划分。例如,在教授藏族传统音乐的时候,在不同年级的教材中分别出现了《年轻的朋友》《香格里拉并不遥远》《天路》三首均带有藏族音乐风格的作品,那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灵活的进行调整,把这几首作品放在一起进行教学。同样的,在教授“山歌”这一民歌体裁时,教材中同样在不同的学段分别出现了青海花儿《上去高山望平川》、陕北信天游《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以及具有陕北信天游风格的创作歌曲《西部放歌》,这时候就可以将这三首作品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对比教学,感受西北地区花儿和信天游的风格色彩的异同,同时还可以来检验学生是否掌握两种山歌的风格差异,能够在课堂上及时地得到反馈。此外,教师还可以关注音乐课程中的传统音乐和其他艺术门类、其他学科之间的关联,拓展学生的音乐思维模式,开阔学生的艺术眼界。比如,传统音乐中的“陕北信天游”同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回延安》就可以有机地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关注陕北地区人民方言习惯中的“叠词”对于歌词创作的影响。同时,这篇课文的作者贺敬之也是新中国第一部新歌剧《白毛女》的创作者之一,这也体现了音乐和文学之间的联系。

结束语

音乐是人民群众情感的集中表达,传递人民群众的真情实感,反映人民群众的真实生活。传统音乐是中国人民在深厚的传统文化积淀中创造的、拥有显著的中华传统特点、能够传递出中国人民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传统精神、彰显中华儿女传统自信的音乐。我们国家五十六个传统的音乐种类繁多,表现形式多样,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渗透形式多样的传统音乐,能够激发学生对传统音乐的兴趣,增强学生了解传统音乐的主动性,提升学生鉴赏音乐的能力和水平,培养学生热爱传统音乐的心理和自我教育能力,树立学生的传统文化自信。传统音乐是中华儿女上下五千年思想和智慧的产物,表达了中国人民群众的美好愿望和期待。优秀的传统音乐需要我们每一代中华儿女不断地学习、继承和发展。为了培养学生关注并热爱传统音乐的兴趣,增强学生的音乐鉴赏水平和文化素养,从而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坚定继承和创新发展我们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热情和抱负,在音乐教学中,选择传统音乐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探索传统音乐的教学,任重而道远,愿我们携手在音乐教学中的传统音乐探索之路上并肩向前。

猜你喜欢
传统音乐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谁远谁近?
音乐
音乐
秋夜的音乐
清明节的传统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