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国防 徐 丽
(江苏省泗洪县梅花中学 江苏 泗洪 223900)
初中物理的核心素养能力培养在于学生本人的物理核心素养,是基于综合素养下的重要核心素养,对于学生本人的思维能力及实践能力都有一定的提升及影响。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初中物理教师注重点难点的教授,对于基础性的知识只要求做到夯实和能够灵活运用来做题,很容易导致学生形成唯分数的功利学习思维,实质的核心素养却培养不起来。因此,新式的教学模式下,“自学初探”、“合作共探”和“应运再探”的三探式教学模式正缓慢地改善着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升着学生学习物理的效率及质量。
1.1 有利于学生物理综合素养的提升。三探式通过循序渐进的教学过程,一步一步地一步地让学生从基础的夯实到应用的深化,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新型教学模式,满足了新课改的需求,也提升着学生的学习质量,培养着学生初中物理核心素养能力,加强学生在逻辑思考思维。在自学初探阶段,教师通过预习的方式先让学生进入学习物理的状态,尝试用自己的理解来学习初阶的物理知识点,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理解与思考的自主性,也能为他们指明学习物理的一道明路。在合作共探阶段,小组合作的模式激发着学生之间的交流与讨论,集思广益,也有利于知识上的查缺补漏,在互助产生的思考上不断地深化物理知识点,具备良好的物理学学习观念,增强学生对于物理知识难点的理解,培养学生物理综合素养的储备及提升。而在应运再探阶段,深化了学生的物理思维和思考层次,也让学生掌握了将物理实际运用的综合能力,对日后也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1.2 有利于教师学科教学能力的提升。三探式要如何转换传统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充分地发挥自主的能动性参与进来,是初中物理教师需要重点考量的问题。三探式的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以教师为单方面传授的教学模式,增添了模式上的创新性,拓展了教师教学的思维,也为教师提升课堂有趣度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方向。教师秉持着以学生为发展学习主体的教学观念,在课堂上充当着引导者的角色,有利于学生自主的思考,也考验着教师对于课堂质量的总把控能力以及自身所具有的学科学识。当学生的思考到了一定的深度,达到了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师要就基础性知识深化的方向去教授学生。这不仅有利于教师在物理学科上综合教学能力的提升,也有利于教师积累教学经验,为思考更多样化的教学模式积累一定的经历。
1.3 有利于初中物理教育教学的发展。新课改的发展进一步要求着教育改革,也是对应试考试所出现的多处问题进行修正与改善。三探式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途径,也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及有利的影响。核心素养教育以加强学生自身的认知能力、学习能力、理解能力为重要内容,实质上最终目的是为学生本人服务,是具有实质性成效的全面教育。以自我思考、小组交流、应用探究的三探阶段来打开学生从基础到进阶的学习道路,唤起了初中物理教学的新活力,也加深了学生对日后学习模式潜移默化的领悟与理解。在小的方面而言,三探式打开了学生另一条学习的逻辑道路,拓宽了学生学习的渠道与方式,也为展示物理学科上独特的魅力储存了一定的展示空间,对学生个人的物理综合素养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及作用。从大的方面而言,三探式对于初中物理教育教学具有深远而重要的意义及作用,深化着物理学科上独有的客观魅力,也以创新性的教学模式激活了教师及学生的教学与学习的热情,更好的平衡学科上教与学的统一关系。
“三段式”的教学模式主要是指教师在新的教学思想和理念的指导下,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构建全新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设计“三段式”教学模式时,教师首先一定要对教材内容有一个深入的研究,要清晰教材的教学目标,制定每一单元、每一课时的具体教学方向。同时,教师还要针对每一单元内容设计单元测验,并不断完善每次测验内容,最终形成完整的总结测验。而作为初中物理学科教师,教师一定要结合物理学科特点,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创新、学习、反思和改善。
物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不同之处在于两点。首先,物理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教师要在教学中要以实验为主,引导学生通过对实验器材、实验过程、实验现象的了解进行深入地学习。
其次,在一堂物理课中通常会包含几个知识点,且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有一定的联系。例如在《光的传播》教学中,里面不仅包含“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还包含要引导学生认识折射、发射现象,了解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以及了解光在社会生活与生产中的一些应用等知识内容。
例如,在《变阻器》的教学中,变阻器是电阻知识的实际应用,也就是说是在学习了电阻知识前提下才能掌握变阻器的相关知识点,可以更好地让学生理解电阻的概念,又是后面《欧姆定律》的进一步学习的基础。教师应当结合物理学科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三段式”教学,通过自主探究、合作探究以及应用探究三个阶段提升学生物理学习能力。
2.1 “自学初探”奠定学生物理知识的基础。自学初探注重的是对学生培养起对知识点的一定的初印象和初理解,是不依赖教师教学的自主性学习模式。初中物理教师可以先自行设计一些学习导案,以填空和一些选择题、应用题的方式循序渐进预习的学习进度,带动学生从基础性的定义理解到实际题目上的运用,来更好地理解初中物理基础性知识点。教师可以专门设置一些总结的小框框,让学生在里面填写自己自学过后不理解的一些知识点,比如,站的地方越空旷,声音传播的速度越慢的原理还没理解等等,把问题给细化,在脑海里先总结好一个大概的知识导图和重难点填充,形成一个大体的物理基础性知识网络。在收集答案后,教师可以根据每个人回答的情况来大概了解全班的预习状况,也能大概掌握学生对于下节知识点是否会感到困难的实际情况。
教师在上课时让学生按照导案上的教学逻辑来教学,也可以对一些学生进行提问,检查学生的学习进度,掌握全班学生的预习学习动态。在自学初探的成果夯实阶段,教师还可以设置一些好玩的物理入门小游戏来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在教学浮力的时候,教师可以上网查找一些关于浮力的小游戏或课件的小插件,扔一个苹果能产生多大的浮力、扔一个铅球是否能完全沉下……通过直观形象的描述让学生领悟并理解基础性的物理知识点,也奠定了学生物理学习的基础。自学初探利用了翻转课堂的优势特点,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建构在自身理解基础上的知识网络,完善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
辅助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探究”的另外一个方式就是采用微课教学模式,利用微课视频引导学生完成课前预习任务。微课是信息化背景下一种全新的学习模式,同时也是开展课堂教学的一种教学方式。在任何学科教学中都不能忽视预习的重要性,微课视频可以帮助学生初步了解接下来课堂教学所学知识,不至于在课堂教学中跟不上教学进度。同时学生通过自学视频还可以提高自身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以《分子热运动》教学为例。分子热运动作为内能的基础知识,其主要内容有两点:一是通过宏观的扩散现象验证物质微观世界的分子热运动本质;二水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教材中以香皂的香味引出扩散现象,再由扩散现象引出分子的热运动,通过生活事例加对物理现象做了具体的解释。教师在微课设计时就可以将“扩散现象”作为预习内容进行设计。首先在视频开头教师可以加入人物进入到医院闻到消毒水的味道、在公园里散步闻到花香等生活情境引出扩散这一物理现象。紧接着出示问题“什么是扩散?扩散又与什么因素有关?”依据这两个问题设计接下来的视频内容。教师可以通过实验来展示气体的扩散、气体的扩散和固体的扩散,三个状态物品的扩散现象。第一个实验视频,在装着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面,倒扣一个空瓶子,使两个瓶口相对,之间用一块玻璃板隔开,然后抽掉玻璃板发生气体扩散的现象。第二个实验插入中国航天员王亚平在太空进行液体扩散的现象的授课视频。第三个则是把磨得很光的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在室温下放置5年后再将它们切开,可以看到他们相互渗入约1mm深。教师通过预习视频让学生对扩散的现象进行了初步的了解,使得课堂教学环节进行得更加顺利。
2.2 “合作共探”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自学会产生许多定义或运用上的疑问,除了教师提供相应的解答,还可以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来进行知识难点之间的探讨。教师可以就整个班分为几个大组,在组员的分配上要分配得当,让对物理学习领悟较强的同学做组长,带动其余组员进行组内的学习与探讨。当遇到全组都解不了的问题时,组长负责登记相关的问题,逐一地向教师进行提问。教师就收集起来的问题进行一一地答疑解惑,能更好地提高整节课的教学质量及教学效率,增强学生对于物理的学习效果。为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教师还可以考虑其他的教学组织形式来进行小组合作,比如每组发一个小小的研究问题,让小组内成员进行各自的分工合作,一起来共同解决教师所发的物理问题。也可以带领班集体一起参与物理的小实验,就一个课题展开研究,也可以在其中的实践探索中解惑前面基础性的问题,在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的三个过程中将物理知识点一点一点地咀嚼殆尽,增大了学习密度,也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与思考能力,拓宽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途径。物理以实事求是的客观物质为主,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同时也要坚持物理学科上的重要原则,当学生产生无法解决的疑问时,实践便是一条最好的明路。这不仅实现了对学生的全面教学,也从实践中提高了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不光是知识上的理解与深化,也是生活实践中对于知识的实际运用。
在《摩擦力》教学过程中开展合作教学。教师首先针对班级学生的学习水平、知识能力与合作能力进行一个全面的分析,因为学生对摩擦力的概念已经从生活经验中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是对于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还没有一个准确的认知,因此教师就可以根据这一内容进行分组合作学习。教师首先确定小组规模和合作空间,将本次合作学习的地点设置在物理实验室内,提前为学生准备好实验中使用的材料一个弹簧秤、3~4个木块、一块玻璃板、一块毛巾及学生实验其他器材。要求小组成员共用一份实验报告单,要求填写一个实验结论。然后帮助学生明确职责分工,小组内需要包括组织者、理解检测者、综合概括者和记录员四个职责。在明确了小组成员分工后,教师布置课前任务,提出问题“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通过小组实验前的讨论,在实验中主要有以下几种猜测:
①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②可能与接触面的大小有关?
③可能与运动速度有关?
④可能与接触面的压力有关?
⑤可能与运动方向有关?
学生根据上述猜想展开实验,在最后环节由各组将实验结果进行汇报。而教师在学生整个实验过程中可以以引导者、参与者的身份加入到学生的实验过程中,监督和观察学生的行为,进行一些适当的指导。最后教师在学生汇报后再进行评价工作,采取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点评的评价方式针对学生的而表现进行适当的鼓励与指点,最后教师再对知识点进行总结与归纳。
2.3 “应运再探”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物理知识点的实际运用对于知识最终的理解与深化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在三探式教学模式的最后以认真的态度负责好知识点的应用问题。教师可以出一张试卷,以基础性的知识点为主,让学生自己进行查漏补缺,也加强了知识点与考试题目之间的联系,从理论上感知物理知识点在生活上的联系与作用。再者,抛开理论性,教师要从实践性上充分的连接好知识点与生活实际运用的联系。在学习初中物理的光、色、声基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创新教学方式,带领学生进行课外的实践活动,从大自然中近距离地感受到物理在生活实际真实客观的存在,既增强了印象,也深化了知识点的理解。在声音的传播速度的知识点教授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爬山活动,鼓励学生们在登顶的时候朝着空旷的天空大喊,亲自来感受声音在空旷的地方所存在的传播速度。在实践中感受,学生能在亲近自然的同时更加理解物理所坚持研究的物质本原,脱离开课本上的知识,亲自去发现物理学科上所独有的魅力。教师也可以在带领学生们一路游走的时候解说一些生活上的小原理,比如下雪的时候雪慢慢融化的原理;丁达尔效应的原理;小孔成像的原理;凹凸镜的原理等等,从生活中发现物理学科的乐趣,将学科的严谨知识性与生活的乐趣性结合在一起,一起打开物理学科的魅力大门。除此之外,在知识点的实际应用上,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拓展,在了解重力、推力等基础性知识点上,教师可以播放一些相关的纪录短片,或者放一些人物传记电影中的实验桥段,充分提高学生想要学习的欲望与兴趣,增强整堂课的学习质量,提高物理知识教学的有效性,也为学生日后对物理学习的发展增添了动力。
基于初中物理核心素养的教育发展,以学生的主体发展为基点,三探式的新型教学模式有利于激活初中物理教学的活力,为初中物理的教学发展增添相应的动能,也为初中物理教师传授知识点增加了新的教学方式,既更新了教学理念,也满足着新课改趋势发展的实际要求。初中物理始终有一定的学习困难与阻碍,但物理本身所具有的客观魅力却能通过不同的方式灌输进学生的精神世界,延续着这个学科的精神生命力,保持着高质量的教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