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殿成
(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保安中心学校 江苏 宿迁 223800)
物理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因此学习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下,大部分教师只注重学生的成绩而忽略了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不仅如此,大部分的物理老师在课堂上重视照本宣科,将书本里的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对知识点死记硬背,让学生逐渐对物理失去兴趣,降低了物理教学的有效性。将合作学习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不仅可以提高物理教学的有效性,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1.1 事实和执行力度有待提高。初中阶段的老师和学校应该对合作学习模式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和认知,不能够只片面地认为实施了合作学习模式就能够万事大吉了,其余的就交给处于青春期的少年们自行把控,这样的想法是非常不利于合作学习的,甚至会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并且从目前的状况来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合作教学,大多数院校都还没有建立起比较完善的成熟的系统认知和理解,以及完善的支撑流程等,这样一来就会造成合作学习模式在应用上得不到广泛的落实,其中还存在着非常大的发展空间,而我们为了更进一步的保证合作学习模式能够在初中物理的教学当中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提高整体的教学效率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各个院校和老师就应该积极主动地保持着开放发展及与时俱进核心,并采取更多的措施对学生进行鼓励和引导,从而为实施合作学习模式创造良好的条件。
1.2 无法兼顾所有学生的差异性。对于青少年们来说,尤其是处于初中时期的青少年来讲,他们的成长受到了环境、学习能力能诸多方面的外部影响,并且初中时期的学生更容易受到青春期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对于处于青春期的少年们造成了不少的阻碍。而在合作学习模式落实到初中物理教学的过程当中,也能够明显的感受到处于这个时期的学生们的差异性,并且从目前的合作学习模式的实施上来看,在进行实际落实的过程当中,很难全方位的兼顾每个学生的特质和利益。
其主要原因还是因为能够及逆行合理有效的分组才是落实合作学习模式的关键,而目前阶段的合作学习采用的是先进与后进相结合的方式方法,虽然说能够在其中取得一些积极的影响和进步,但是却不能够满足当下的教学所需。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物理老师在课堂上只是一味地传递书本知识,因此物理课堂总是死气沉沉,也容易让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从而导致物理的教学有效性低,课堂的教学目标也不如意。但是将小组合作运用到物理课堂教学中,让物理课堂的学习氛围变得活跃,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且还形成了良好的师生互动,有助于使学生全身心投入物理学习。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不再被动地接受知识点,而是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学习对教师教学的知识点进行理解和吸收,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若要实现全面提高物理学习水平,首先要提升学生对物理的兴趣。目前大部分物理老师对学生学习物理的关注点还局限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看重学生的解题和计算能力,却忽略了培养学生的物理的兴趣。若物理教师知识片面地注重学生的物理成绩而忽略了兴趣培养,这样将大大限制了学生学习物理的能力。对于物理成绩好的学生而言,好成绩只是一时的,但是对于日后的物理学习将会因此而受到局限。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以及学生的探索意识,增加学生的自信心,从而提高教学有效性。
我国的教育大多数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学生们对于老师油然而生的畏惧心理导致学生们,在日常的生活学习方面不敢向老师提出自己的疑问,怕给老师造成不好的印象又或是怕耽误学习的进度,所以不敢大胆的发言。而采用合作学习的模式能够使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出现问题时可以在小组合作中进行解决,学生和同学之间也能够更加大胆直接的提出自己的疑问,小组成员之间可以进行互作学习互帮互助,从而能够使在学习过程当中遇到的问题得到及时的解决。除此之外,进行合作学习的模式还能够使学生们在进行沟通的过程当中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合作学习的模式又与传统的单向教学方式不同,学生们从以往的被动学习状态得到了改变,充分的调动了学生们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在获取知识的渠道和对象上也得到了显著的变化。由之前的向老师获取知识变为从同学或者家长那里获取知识,甚至可以利用课外资料和网络资源等获取知识。因此老师应该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放弃灌输式教育的方式,注重教学的多样性和艺术性,适当的采用合作学习的模式,加强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这样一来才能够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程为课堂的主体,更好的投身到学习当中。
3.1 合理设定目标。在开展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大部分教师无法脱离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即使开展了合作学习模式,依然会一味地注重学习能力。为了让合作学习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效果,物理教师在开展合作教学前要提前制定要课堂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在课堂上根据计划进行教学活动,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计划。物理老师要脱离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转变教学主体,以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在课堂上围绕着课本,根据教学计划开展物理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为学生设立合理的目标。在开展分组时,物理老师要注意有针对性地进行分组,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组,同时在校园生活中,物理老师要多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便于与学生进行更加良好的沟通,同时也可以以此为依据在对学生进行分组时将志趣相投的学生分在一组,这样一来不仅可以让学生对学习问题进行更好的沟通,同时还可让学生在小组进行互补,营造良好学习氛围的同时提升学习效率。
例如,在教学《浮力》这一章节时,物理老师自身要对这一章节的教学重点有所了解,并且制定好教学计划,设计好章节中重点的导入方式,例如可以通过问题的形式将章节重点导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问题进行探讨,通过组员直接的讨论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欲,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
3.2 强化课堂提问。提问是课堂上不可缺少的环节,提问的目的不仅为了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和对问题进行思考,同时也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反馈,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吸收程度。但是在传统教学模式下,传统的提问无法达到引起学生兴趣的效果,为了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氛围,物理老师要对提问的方式进行创新。通过新型的提问方式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让每个小组都积极地参与到提问环节中来,从而激发组员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可以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中来,不断地对知识进行探索,并在探索的过程中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充分发挥合作学习模式的作用,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最终全面提高学生的物理成绩。
例如,在教学《平面镜成像》这一章节时,物理老师可以先向学生提问,什么是平面镜成像、生活中是否存在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有哪些、平面镜成虚像的原因是什么等,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的同时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在提出问题后,物理教师可以留给学生一些时间,让学生展开合作学习探讨,从而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讨论结束后,教师可以让每个小组轮船阐述他们的答案和观点,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达到了活跃课堂气氛的效果。让学生在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下,更好地掌握相关物理知识,对相关知识有更深入地了解,让物理教学的有效性和教学质量都得到提升。
3.3 重视学生的自主性。要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首先要确保小组水平的统一性,即每个小组内组员的学习水平相当,这样分组的目的是为了让小组的实力相当便于小组之间竞争,还可以让组内学习能力较好的学生带动学习薄弱的学生,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有各自的角色。除此之外,小组成员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物理教师可以根据实际的教学目的进行组员分配。此外,课后的复习与课堂学习同样重要,物理教师要重视课后学习,可以利用微课资源将物理教材与其相结合,在课后利用信息技术上传物理学习内容,让学生进行课后复习。同时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为学生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以组为单位,通过沟通软件进行交流,对课堂知识进行巩固,同时也对课堂上的难点进行深入的剖析,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同时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对在课后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同时也让学生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同时激发学生的大脑,使得学生可以从新的角度对知识点进行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构建,充分发挥合作学习在物理教学和学习中的有效性。
例如,在学习完《熔化和凝固》这一章节后,物理教师可以根据课堂学生的吸收情况,通过微课资源将这一章节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梳理,上传到学习平台让学生课后进行观看复习,这样一来可以帮助学生梳理难点加深影响,还减轻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同时在课后物理老师还可以为学生留下一些思考问题,例如,“该怎么正确分辨物体的形态是气态、液态、还是固态?”、“不同状态之间是否可以进行相互转化?”、“非晶体与晶体的区别有哪些?”、“物体发生状态变化的条件是什么?”等,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对问题进行探讨并得出相应的结论,而后各个小组将自己的答案提交到学习平台上,让物理老师进行批改,并根据回答的情况对小组进行针对性的交流。
3.4 全程评价,激励合作。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是难免的事,在小组合作的学习过程中同样也会遇到困难,如果长时间或者多次小组合作都无法解决难题,久而久之就会让小组丧失信心,学生对小组合作也会失去兴趣。为了避免发生这样的情况,物理老师在实施小组合作的过程中,要积极对小组取得的成绩进行全程评价,及时地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在遇到难点时要积极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必要时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暗示,帮助学生建立起信心,避免学生因为在学习上遇到困难而产生畏难情绪,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团结一致,齐心协力解决难题,培养学生坚持不懈、勇于创新的精神。
例如,在学习《摩擦力》这一章节时,物理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摩擦力,可以先让学生用自己的双手进来来回搓动,通过双手的搓动让学生感受摩擦力的存在。而后在让学生用弹簧秤在桌面上拉动小木块,让小木块进行匀速运动,让学生通过感受小木块的运动再次感受摩擦力的存在。当学生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物理教师要对每一组的实验进行观察,并对小组的实验成果予以肯定和表扬,以此增加小组的信息,若发现小组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要及时提出或给予一定的提示,让学生可以及时发现自己的错误,并对错误的产生进行思考,最终可以顺利完成实验。对于顺利完成实验的小组,物理教师可以鼓励他们创新实验方法,借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物理教师的鼓励下,学生的自信心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使得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对知识点进行探究,对实验和解题思路进行创新,从而大大提升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以及动手能力。
3.5 多媒体技术加强师生合作。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能够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使学生们的注意力更加的集中,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从而可以使学生获得更加直接生动的感受知识。老师在进行初中物理教学的过程当中可以适当的结合多媒体技术,能够更好的向学生们传达知识和技能,从而可以近一步的加强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不断的优化教学过程,从而能够使教学取得更加高效的效果。
比如,在进行课程“探索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过程当中,如果在课上进行实验那么将需要大量的课上实践,从而导致课时的延长,有时甚至连一个实验都完成不了,因此造成很多老师在课堂上不做实验,只为学生们讲解理论知识,学生通过老师的描述去进行实验的想象,这样一来就会造成学习效果不佳的现象。但是有了多媒体技术之后,老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们播放实验视频,学生们通过对实验视频进行观察,随后再进行小组之间的讨论,分析在实验的过程当中应该注意哪些事项和问题,分析实验产生的现象,收集实验数据等,最后通过一系列的讨论之后总结出实验结论。老师也要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生们的学习过程当中去,在整个的学习过程当中充当的是引导者的角色,并且能够对学生们出现的一些原则性上的错误进行及时的纠正和提醒,由此一来才能够保证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其余的学习过程都是由学生自主进行完成的,结合多媒体进行教学大大的缩短了实验的时间,同时提高了教学的效率,也能够对学生的分析能力、观察能力以及总结能力等方面进行一个提高,还加强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合作学习的优势在于学生的讨论对象是自己朝夕相处的同学,在谈论时可以畅所欲言不受约束,可以将自己的想法大胆地表达出来。同时,通过小组合作过程中的讨论不仅可以集思广益实现创新,还可以通过小组成员进行取长补短,通过同伴之间的相互学习形成正确的认识,因此在初中物理中开展合作学习具有一定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