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中运用情景教学法的实践探寻

2022-11-19 15:46黄国青
小学生 2022年13期
关键词:明度美术作品美术

☉黄国青

小学美术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对色彩的进一步认识,发挥学生的想象和个性,学会使用不同的绘画工具和材料,感受颜色、线条、图形的美感,经过美术教育和训练,可以欣赏经典美术作品,可以使用简单的绘画工具表达自己的审美。情境教学法可以通过结合不同的教学主题和内容为学生提供直观性、趣味性、生动性的课堂教学。通过结合自然情景、经典美术作品、生活实践以及信息技术等开展美术情境教学,可以极大提高教师美术教学效果。

一、创设自然教学情境

“美,源于自然。”大自然是生命的来源,孕育着能量和希望。大自然为人类提供的独特的美能够带给人精神上高度的审美体验和富足,使人类的灵魂得以栖息。古今中外诸多经典美术作品也都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此外,大自然中包含丰富的颜色、线条等等美术元素,通过结合教材内容,教师创设相关自然教学情境,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自然审美。随着互联网娱乐以及电子设备的发展,许多学生在课余时间往往都是目不转睛地盯着电子设备屏幕进行娱乐,对窗外的自然风景视而不见,离自然环境越来越远。许多家长手机不离手,也没有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对学生教育的深入研究,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提上教学日程[1]。教育部相关教育文件明确指出,学生教育阶段,教师需要着重发挥自身的审美引导作用,引导学生接触并感受身边美好的人和景物,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激发学生对美的意识和追求。学生的艺术表达和创作是建立在对美的充分感知基础上的。大自然有最丰富的线条和色彩,是最富于变化和魅力的存在,引导学生亲近自然、感受自然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美的本质,在感知自然美的基础上才能迸发美的灵感。

陈鹤琴在《谈谈儿童绘画》一书中将学生绘画与唯物论相结合,论述了学生对于颜色和美感的认知对绘画能力有积极作用,认为美是一种知觉性的学习,鼓励学生走到自然中去感知。例如,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自然景色迥异的四季,在换季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结合教材内容进行教学。如教学三年级上册《剪纸》相关内容,可以组织学生一起到附近的自然场所进行植物观察,如观察植物的植株外形特点、叶片特点、颜色特点;也可以到菜地观察常见蔬菜的外表和形状,来进行剪纸,剪出“喇叭花”“萝卜”“白菜”等形态,然后运用胶水和剪贴板等材料,使用剪纸作品进行拼贴、上色,具有充足的审美趣味和安全性。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在不同的季节带学生来同一片景色前,进行观察,进行不同季节的剪纸、拼贴活动,然后将不同季节的作品放在一起对比,让学生讨论不同季节的景色有什么不同,景色里的哪一部分让自己觉得“美”“可爱”。同样,在三年级上册《我的动物朋友》《水墨画动物》以及《动物装饰画》等课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观察生活中常见的动物,如猫、狗,或者动物园里的老虎、狮子、锦鸡等开展教学活动,结合图形、颜色以及线条的观察,引导学生从自己的观察出发,描绘自己眼中的自然界。

二、结合经典美术作品,创设教学情境

受限于实际的教学情况,小学教师在开展美术教学时,往往只根据统一的美术教材和课件来开展教学,教材的篇幅有限,没有充足的教学案例辅助讲解。部分教师受制于自身的美学知识以及课堂组织能力,无法从教材内容的某一点或者某一部分延伸出去为学生扩充与教材内容相关联的美学知识,无法结合相关的经典作品创设情境。教师在进行美学理论知识点讲解时,可以结合课本中较为经典的教学案例,也可以考虑美术教学图文结合的教学需求,使用多媒体设备收集并展示相关图片、文字和视频内容进行展示。很多学生对于美的表现和表达较为敏感,经典的美术作品可以为学生建立审美观点提供积极的导向,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漫长的美术历史发展过程中,经典的美术作品经过了无数人的审美考验和实践沉淀,带给人的审美体验历久弥新,包含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和经典韵味[2]。“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经典作品符合人的基本审美观点和规律,也展现出了人类的审美层次和高度。教师通过结合经典美术作品讲解课堂教学内容,可以引导学生按照自己的喜好和取舍,在美术情境之中形成自己的审美体系,寻找到自己独特的审美风格。

例如,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对称美》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对称构图延伸出其他经典美术作品的对称构图使用。如经典的静物作品,梵高的向日葵、鸢尾花等。还可以从对称构图延伸至月星构图、垂直构图等等,常见的圆形构图会在视觉上给人一种旋转、运动和收缩趋向的美,使人产生稳定且具有凝聚力的感受。教师可以结合经典作品《舞蹈》,画中的五个女子形象形成圆形构图,保持一种动态,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粉笔或电子笔来分析画作的构图。构图方面还可以延伸出水平线构图,这种构图可以是画面向左右横向扩张,带给观者以稳定感,适合用来表现较为宽阔和广大的场景,教师可以结合经典的印象派画作《查令十字桥》的画面来向学生展示横向的水平线构图。水平线的构图方式使得晨雾笼罩中的桥梁与远处的薄雾融为一体,光又在薄雾的间隙投向水面,营造出斑驳的反射效果,营造出动感,一片开阔又富有诗意的景象。除了上述作品还可以结合中国南宋马远的水图进行讲解。除了圆构图、水平构图还可以结合我国经典壁画《永乐宫》来向学生展示垂直线构图在画面中发挥的骨架作用,结合丰富的线性人物形象形成画面的动感和氛围,还可以结合中国古代经典瓶花图,又或者是当代常玉的瓶花图进行展示。由于小学生更偏爱动漫类、现代类的题材,所以,教师也可以选取优秀的数绘板绘插画来创设教学情境,或者依托互联网使用绘本、水彩插画类的作品辅助讲解。

三、结合学生活动实践,创设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的创设不仅可以结合经典的文学作品,转换教学的地点到自然场景来实现,还可以结合探究性、实践性的美术手工课程来创设教学情境,常见的美术活动实践如集体绘画、做面具、动手画画、设计版面、做模型等,是在既有的对于现实物象的了解基础上,对物象进行艺术加工,但是从教学观察中不难发现,许多学生对于日常生活中的物象缺乏基本的观察,导致在进行绘画时对物象的形状、颜色等等既没有足够的客观认识,也无法通过想象力进行精彩的加工处理[3]。此外,大部分的小学美术课程都是在室内开展教学,教师可以通过转换教学场地,将课堂搬到室外,到大自然中,创设与平常课堂不同的情境,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学生在自由宽松的范围下,更愿意表达自己,与同学和教师交流,教师更容易获得反馈,学生之间也可以通过沟通和交流更好地合作。

例如,三年级上册的第一课,教材设置了基础美学理论课《色彩明度渐变》。教学涉及色彩的基本属性以及明度的渐变效果等内容,与明度相关的生活场景并不罕见,明度、彩度、色相是颜色的基本属性。为了减少其他属性对学生辨别色彩明度变化的影响,教师可以采用水墨画的画法来创设教学情境,带学生在室外进行树叶颜色明度的观察和绘画,以墨水的焦浓重淡清来讲解色彩的明度,也可以采用单一色彩的水彩或中国画颜料来讲解明度的变化。在课堂中,学生可以根据实际生活中存在的东西,进行实地的观察和思考,将颜色理论与现实生活中的实际物象相结合,如同样一朵花上的花瓣有很多,不同的花瓣颜色的深浅是否一致,教师可以通过这样小问题引导学生在该教学情境下,结合具体的小组活动进行观察实践和合作实践。如,以小组为单位,使用水墨画中的焦浓重淡清概念和方法,将纸染上不同深浅的颜色,将纸剪成花瓣的样子,通过对现实花朵的观察,将不同明度的“花瓣”制作成一朵新的花,引导学生体会明暗的差别是如何形成花朵层次的。

四、结合教学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

在以往的小学美术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只是围绕教材和经典的美术画册以及当前主流艺术形式来为学生进行讲解,丰富学生的美学视野,总体上来看,美术相关教学资料较为匮乏。但随着互联网艺术平台的发展,电子设备、教学设备的更新换代,教师可以在结合教材内容扩展教学案例时,从互联网上的艺术专业网站,如写意画、工笔画、水彩画、油画、泥塑、雕塑等专业艺术文化平台获得丰富的教学案例,应用于小学美术教学,为创建美术教学情境提供基础和支撑。此外,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投影技术还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并以多样的信息表达方式调动学生的心、手、口等多重感官,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4]。结合使用信息技术来开展小学美术教学时,教师还可以结合课堂教学需求来设计教学课件,如课堂教学是自然色彩、动物相关的内容,教师就可以选择自然界的配色,如棕色、绿色、蓝色、红色等,来制作教学课件,在使用投影技术时可以将动物相关的卡通图像投影到教室墙壁上,通过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来改变投影的内容,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除了帮助学生补充相关背景知识,收集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经典作品,运用投影技术与学生互动,采用和谐的、具有审美趣味的配色来提高学生审美之外,还可以运用丰富的小游戏来帮助学生理解部分较为枯燥的美学理论,营造放松、活跃的课堂氛围,帮助学生在放松的状态下,以放松的思绪和放飞的想象力来理解美术作品,进行美术思考,提高美术学科综合素养和想象力。

以小学三年级上册的《点彩游戏》为例,教师可以依托互联网平台结合经典的点彩作品,如保罗西涅克的作品《圣特罗佩港的出口》《马赛港的入口》等,来辅助教学,让学生将教材中的文本内容与实际的点彩作品相结合、相印证,深入理解点彩作品的创作理念以及绘制过程,学习绘制方法,学习如何确定自己的绘制对象,学习如何使用点彩的绘画方法来表达自己的艺术想法。在该课教学中,教师也可以使用点彩绘画小游戏鼓励学生或小组进行点彩绘画展示,通过互动来推动课程。如三年级上册中的《皮影戏》教学,结合信息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丰富的皮影戏资源来创设教学情境,可以将教师准备的皮影戏道具引导学生通过投影来进行皮影戏表演,通过小组沟通和合作,体验皮影戏表演中的要点和乐趣,在后续教学中可以使用现实材料制作皮影道具,或者依托互联网上的皮影戏模拟游戏来进行故事情节的设置,设计形象,进行表演。在设置皮影戏道具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优先使用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如毛线、布料、纸板等,降低材料成本,保证材料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课堂学习的核心,即皮影形象的设计以及颜色的搭配,最终以完整的成品参与到皮影戏的表演中,获得艺术活动的成就感,鼓励学生参与到艺术活动中来,提高学生的艺术综合素养。在此需要强调的是,皮影戏道具的制作涉及到多个环节和过程,耗时较多,可以优先选择小组合作,既可以引导学生学会沟通表达和合作,还可以配合课时安排设置任务,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五、结束语

小学生的思维尚处于直观的印象思维阶段,学生具有强烈的生活探索欲望,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积极使用教学情境的设置,可以为学生带来沉浸式的学习体验。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情景、经典美术作品、探究性的活动、信息技术等来创设教学情境,可以转变学生的思考角度,为学生补充观察环节,树立观察意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丰富相关美学理论知识,强化艺术来源于生活的教学观点,提高学生的艺术感受力和表达力,使之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艺术。

猜你喜欢
明度美术作品美术
美术篇
新中式风格室内空间纺织品的色彩分析
颜色三属性及其在图像调节中的应用
如何让学生在设计中有效认识和使用色相环
美术作品
浅谈中学生对色彩的认识与表现
美术作品
美术作品
美术作品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