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分析

2022-11-19 15:46☉景
小学生 2022年13期
关键词:美术课堂教学课堂

☉景 玲

素质教育提倡保护学生的个性,要求教师能结合学生的心理需求与发展特点对学生进行教育,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这其中,如何将个性教育与学科教学结合起来成为教师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与其他学科相比,美术在培养学生的个性方面有着非常显著的优势,但仍需教师能基于对个性教育重要性的认识,积极探索将个性教育与美术教学有机整合的方法,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进而提升美术教学的育人实效。

一、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个性的意义

所谓培养学生的个性,也就是我们熟知的个性教育,它主要是对个人自觉能力、自主意识、创造性适应能力等进行培养。美术教学与个性教育存在相辅相成的关系。首先,美术学科需要对学生的审美意识、创作能力进行有效培养,以提高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而个性教育恰恰是学生创新学习的基础,能使学生拥有不从众的意识与行动,假如学生缺乏个性,美术学习就会人云亦云,不利于学生进行创新,美术教学成效必然下降;其次,个性教育需要依托美术教学进行,例如,在组织课堂活动、课外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教师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空间,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这既是促进学生独特审美意识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最后,二者的深度融合,其实也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路径。个性教育要求教师以学生为中心合理设定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设计,指导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大胆想象与创造,这不仅可以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也有助于学生其他素质的形成与提高,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二、小学美术教学中对学生个性培养存在的问题

在一轮又一轮的课改中,小学美术教学对学生个性的培养已经进行了数年,但从效果来看,并不是特别理想。根本原因在于当前的小学美术教学存在局限性。在美术教学中仍能清楚地看到旧思想、旧方法的影子,使得个性教育难以真正展开,学生的个性培养陷入困境。笔者就主要的几个问题进行了论述,具体如下:

(一)课堂氛围沉闷,阻碍学生个性发展

在小学教育中,各科教师都能从课堂教学中发现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好奇心强、好动等特点,这意味着小学生具有比较强的可塑性,在个性培养上要比初中、高中阶段的效果更好,但难度也更大。对学生个性培养,就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发挥自身的能动性。但在这一过程中,因为小学生的身心特点,不少教师为确保课堂教学秩序,就会通过各种条条框框约束学生,使得课堂氛围十分沉闷,这并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1]。

(二)学生个性培养与美术教学融合程度不足

从实际教学中不难发现,目前多数教师在学生个性培养与美术教学有效融合缺少经验,导致二者的融合程度明显不足,出现学生个性培养不合理、低效的情况。现今,在小学美术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中,传统的个性培养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代小学生的切实需求,但美术教师专业素质不强、对学生个性培养重视不够、缺乏创新意识等原因,使得美术教学中对学生个性的培养难以顺利展开,这既阻碍了该学科的发展,也对学生全面发展产生了影响。

(三)部分学生对个性的认知不正确

在现如今,受到家庭因素、社会因素等影响,许多小学生的个性十分明显,但其中既有真正的个性,也有一部分属于任性,例如,有的学生会认为在课堂上反驳教师的观点就是个性,根本没有仔细思考教师所说、所讲,这不仅影响了自身个性的发展,也对美术教学带来了负面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师不能找到合适的方法及时对学生错误的观念进行纠正,会导致后续对学生个性的培养陷入困境,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

(四)教师过度干预

目前,不少美术教师也都能认识到培养学生个性的重要性,但在具体培养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干预过多,使学生个性难以得到最大化发展。例如,部分教师在课后为学生设置了一些主题作业,要求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自由创作,但又在其中增加了自己的主观意识,对学生作品的评价也存在主观性过于明显的问题,这样的美术教学显然是不能保证学生个性得到有效发展。与之类似的干预还有很多,教师一定要对此高度重视。

三、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个性的有效策略

(一)及时进行引导启发

在美术教学中,教学示范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在以往的教学示范环节中,教师只关注对相应知识的示范,并未结合学生的个性发展,对他们进行引导启发,使学生获得个性的良好发展。对此,教师必须先正确认识教学示范,它应当是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可以主动进行思考,而不是单纯告知学生应该如何绘画或创作。在以培养学生个性为主要任务的美术教学中,教师必须对教学示范的内容进行严格筛选,这样既能提高教学的针对性,也可以防止学生产生依赖。另外,针对难度较大的问题,在教学示范的过程中,教师不应面面俱到地讲解,而是要对学生进行引导启发,使学生能够主动发现问题,在深入思考下合理解决问题。当然,在引导启发中教师还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如学生的接受能力、思维能力、教学目标、个体差异等,在此基础上选择恰当的方式在合适的时机进行教学示范[2]。

(二)教师善于换位思考

小学生因为生活经历较少、知识积累不多,对许多事物的看法与认知都相对简单。而教师作为成年人,显然会是与学生的目光存在差异的。在实际的教学中,倘若美术教师站在成人的视角对学生个性进行培养,就会出现脱离实际的情况,影响学生的个性发展。因而,在对学生个性进行培养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善于换位思考,从学生的视角深入思考如何培养学生的个性,使学生获得全方位的发展。例如,在《会滚的玩具》这一内容的教授中,教师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要求学生选择什么材料、如何设计玩具以及玩具的制作,而是应该在保证学生积极参与的情况下,为学生提供更多可选的材料,不限制学生,根据学生的需要及时提供帮助即可。在学生完成制作以后,教师要结合学生希望得到认可的心理需求,可以将学生制作好的作品用于装饰教室环境,并对学生表现优异的地方提出表扬,使学生能增强美术学习兴趣与自信心,进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三)深度挖掘教材内容

在人美版的教材中,有许多关于培养学生个性的课程资源,但在以往的美术教学中,教师并未对这些课程资源进行挖掘,自然也不能对其进行有效利用。教材作为实施教学的重要依据,教师也应重视对个性教育资源的挖掘,使个性教育得以顺利进行。

首先,教师应从欣赏环节入手。在该教学环节中,教师要清醒认识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能在欣赏环节中积极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这既能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也可以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例如,在《我们身边的痕迹》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与知识积累,准确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在此期间,教师不应过多干预学生,要尽可能理解学生表述的看法,肯定学生的积极表现,以提高学生美术学习的积极性,这样更利于教师在接下来的教学中逐步培养学生的个性;

其次,美术创作环节是培养学生个性的重要阵地。教师理应结合学生发展特点,科学开展美术创作教学活动,对学生个性进行有效培养。例如,在《学画农民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基于对学生成长需求的了解,为学生设置能彰显他们个性的作业,以促使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此,教师可以针对这一课内容,让学生从生活中获取创作材料,并根据个人对“农民画”的理解,展开自由创作。

(四)营造积极课堂氛围

在上文中提到,积极课堂氛围对学生个性培养具有重要作用,但不少教师并未对营造积极课堂氛围给予重视,只注重课堂的秩序和教学进度,以致学生的个性没有得到较好发展。对此,美术教师想要实现预期的培养目标,就应该对课堂氛围进行改变,为学生营造积极、健康、愉快的氛围,使他们可以在良好氛围中得到个性发展。例如,在《用春天的色彩装扮自己》的教学中,教师应摒弃旧思想,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使学生能无拘无束,自由地想象与表达。同时,教师要与学生进行平等沟通,形成健康、平等的师生关系,这对于引导学生直抒胸臆有着积极作用。当然,积极的课堂氛围并不代表混乱、无秩序。教师需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动态,及时制止一些与课堂无关的行为,耐心指导学生进行美术学习,进而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上也可以进行创新,如使用电子白板、电教媒体、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给予学生感官上的刺激。这既符合学生的发展特点,也可以降低知识的理解难度,同时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例如,在《影子的游戏》的教学中,为帮助学生进行个性化创作,教师需要先让学生对身边不同事物的影子进行了解,此时教师就可以通过电子白板,向学生展示人物的影子、动物的影子、花草树木的影子、不同建筑物的影子等,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课堂氛围不再像之前那样严肃,学生也能充分展示个性。

(五)深入挖掘日常生活

从以往的教学中可以发现,部分美术教师在教学生进行美术创作时,并未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的创作脱离了生活。众所周知,艺术源于生活,如果美术教学脱离了生活,不但不利于学生正确认识美术艺术,还会对学生个性的发展带来影响。在日常生活中,其实有着不少的创作素材,教师应引导学生去观察、发掘可以创作的灵感与素材。这样有利于学生养成主动观察生活的良好习惯。为此,教师对学生个性进行培养的过程中,应注重与日常生活相结合。例如,在《风来了》的教学中,为让学生体验风吹的感觉,可以带领学生到操场上进行感受,并要求学生仔细观察风吹过万物的情景。随后,鼓励学生进行自由创作。有的学生画出了柳枝微微晃动的景象;有的学生画出废纸在风中飘动的景象;还有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将风直接勾勒了出来,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印象,还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六)帮助学生认识个性

针对部分学生对个性认识不正确的问题,教师需引起高度重视。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对个性与任性进行区别,促使学生能在今后的课堂中积极展示正确的个性。具体来讲,教师可以借助电子白板,为学生展示多幅“讽刺画”,其中一部分是关于学生个性的表现方式;另一部分则是任性的表现方式,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可以进行自我反思,正确认识个性与任性,进而加深学生对个性的理解;其次,在培养学生个性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入学生自主示范的方式。例如,在《漂亮的瓶子》这一内容的教授中,教师先将学生分为几个学习小组,再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引导他们展开小组合作讨论,并要求各组将最终成果进行示范,以此展示学生的个性,提高教学质量。

(七)完善课堂教学评价

对于学生个性的培养,教师应将其融入到小学美术教学的全过程中,其中容易被忽视的一个环节就是课堂教学评价。一般而言,课堂教学评价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找到教学中的不足,还能通过对学生客观、合理的评价,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但在传统教育模式下,课堂教学评价存在诸多不足,如教师占据主导、评价主体单一、评价方式落后等,使得对学生个性的培养受到影响。对此,教师要积极完善课堂教学评价。例如,在《童话里的小屋》的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创作一个属于自己的童话小屋。随后,教师在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时,不能因为学生的创作不切实际就苛责学生,反而要肯定学生设计,给予他们一定的鼓励。同时,在尊重学生观点的情况下,还可以让学生进行相互评价和自我评价,以帮助学生实现个性的发展。

四、结束语

为促进学生成长与成才,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授课教师应充分认识培养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性,同时能根据学生的发展特点与美术学科的特点,对课堂教学进行合理规划,并对学生在学习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予以分析,以此保证学生个性培养的有效性。在此过程中,美术教师务必摒弃旧思想、旧方法,通过有效运用新思想、新方法,提升育人实效,从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更多支持。

猜你喜欢
美术课堂教学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欢乐的课堂
美术篇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一条鱼游进了课堂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