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数学实践活动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2022-11-19 15:46赵伟华
小学生 2022年13期
关键词:科学素养活动数学

☉赵伟华

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推进,素质教育更加强调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其中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和提升是教育的重点。同时,在科学素养视域下小学教学活动也发生了改变,最为明显的是增加了学生教学实践活动。教师不再局限于教材和教室,可以利用身边的事物作为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更好地建构知识体系,有利于学生全身心发展。

一、科学素养概述

科学素养的概念很早就提出,各个国家对其有不同的定义。国际上普遍认为科学素养主要包含三个部分,一是了解基本的科学知识;二是熟知科学的研究方法和科学的研究过程;三是了解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和个人产生的影响。

对于小学生来说,要具备科学素养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但是在小学阶段应当学会要用科学的眼光去看待事物,不能迷信和从众。从教学和课外阅读中了解更多科学家的故事,并且从中获得精神的激励,这些是小学生能够提高科学素养的途径,同时也是教师应当努力的方向。但是,素质教育的发展面临着许多挑战,小学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也受到发展阻碍,需要教师从教学手段和教学活动方式入手对实践活动进行创新,才能促进实践活动的开展并发挥其作用[1]。

二、科学素养视域下小学教学实践活动的重要性

数学是小学阶段学生接触最多的学科之一,因此本文以小学数学作为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落脚点。从小学数学中寻找实践活动素材,不仅有利于学生逻辑思维的提升,还能使学生了解到科学方法,并且用科学的方法和过程去解决生活中面临的难题。

(一)培养学生能力的桥梁

科学素养视域下学生能力的发展是重点。一切的教学活动都是围绕着提高学生的能力而开展,其中教学实践活动也就成为培养学生能力的桥梁。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获得的直接经验比被动接受间接经验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例如,小学数学教学中学习《统计与可能性》的时候,真正地让学生针对一个问题进行统计和分析。在前期的准备过程和统计的实施过程中,学生都能感受到科学方法的重要性,并且通过亲身经历来获得的实验数据更具有说服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思考方式和科学的学习态度。这样的实践活动也就成为学生提高自我能力的媒介,不仅使学生能力得到了锻炼,对于学习的态度也得到了转变。

(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生对于课堂学习的兴趣会直接影响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兴趣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教师应当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从而充分发挥课堂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作用。小学阶段的学生都爱玩,有趣的教学实践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从而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

例如,在学习认识多边形的时候,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圆柱和圆锥等图形,如果只靠教师的陈述难以激发学生兴趣,且概念一多更容易混淆类似的图形。教师如果能够运用教室中的物品讲解不同图形之间的差别的话,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且让学生参与到图形的辨认之中,还能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让学生感受到浓厚的学习氛围。

(三)提高学生主体的作用

应试教育体制下,学生的主体地位被长期遏制,往往通过教师的讲述、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和记忆来展开学习,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严重被忽视,不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和培育。教师应当通过实践活动的方式让学生更加轻松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感受到自身才是教学的主体,促进学生知识、技能、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进步。

例如,在计算多边形的面积时,教师仅仅传授如何计算多边形的面积即可,完全可以让学生去测量多边形的面积。学生自己寻找多边形并且进行测量,再统计及记录下来,在实践活动中不仅得到了科学素养的提升,还提高了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能力,使学生获得综合素质的提升。

三、小学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现状

小学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逐渐被教育部门所重视,但还是处于发展之中,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其发展中主要表现出实践活动流于形式化、实践活动的内容不够丰富,以及缺少个性化的时间活动,这三个方面影响着小学实践活动的发展与进步。

(一)实践活动流于形式

学校不断强调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时间,通过实践活动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科学素养,但是教师容易忽视实践活动的重要性,表现出实践活动流于形式化。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时间非常少,且活动形式也比较单一。还有些教师对实践活动的理解不够到位,认为只要让学生活动就是实践活动,没有充分挖掘实践活动资源和实践活动的形式,学生只是为了实践而实践,没有真正地从实践中获得能力的提升。

还有些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占用学生的实践活动时间,学生本身活动的时间就少,加上众多教学任务给学生增添了不少的学习压力,学生对于实践活动也难以提起兴趣,形式化的实践活动不能起到积极作用。

(二)实践活动不够丰富

丰富的实践活动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到课堂之外的知识,不仅帮助学生扩展视野,还有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小学教学实践活动的现状就是,教师开展实践活动时往往以教材内容作为实践内容,没有脱离教科书。学生通过实践的方式了解教科书中的知识,这也是实践教学的一部分。但是对于学生来说,丰富的教学内容才会更加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将实践与教学联系起来,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也是小学生应当具备的一种科学素养。教师却没有充分挖掘实践活动素材,给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产生了不良影响[2]。

(三)实践活动缺少个性

不同学生在不同的方面都存在着不同优势,有的可能是记忆能力特别好,有的可能是逻辑思维能力特别出色,还有的可能喜欢探索和创新……学生身处的环境不同,兴趣爱好也不相同,因此对于实践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的偏向也各不相同。目前实践活动中常常呈现出统一化的实践活动,缺少个性化的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难以使全部学生参与到实践活动之中,也就难以通过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科学素养视域下小学教学实践活动的具体措施

(一)加强培训,提高教师意识

要充分发挥实践活动的作用,首先就要提高教师对实践活动的重视程度。只有教师更加重视实践活动,才能采用多种方式和手段来丰富实践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获得科学素养的提升。学校应当增加对教师的培训时间,通过培训的方式让教师意识到实践活动的重要性,也可采取聘请优秀教师传授开展实践活动的策略和方式,提高教师的职业技能,促使教师保持终身学习的教学理念。

(二)回归生活,寻找实践素材

科学素养中有一条要求是了解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和个人的影响和作用。科学素养不仅要为社会为生活服务,同时也来源于生活和社会。教师应当多从生活中对照实践活动素材,才有利于学生发挥科学素养的作用为生活服务。例如,在学习找规律这个专题的时候,生活中也存在着许多的规律需要学生去发现和寻找。如一年中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一周有周一到周日七天,还有些学生家中一到周末就会吃大餐等等,这些都是属于规律。生活中存在的规律可以纳入到实践活动之中,让学生去认识规律、发现规律,最后能够辨别和寻找规律,这样的实践活动能发挥其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作用[3]。

(三)个性活动,提高科学素养

科学视域下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也是教学中的重点。教师应当发现并且关注学生的兴趣点,认识到学生之间都是存在差异,且每位学生都有巨大的发展潜能,采用个性化的实践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实践参与度,充分发挥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作用。

例如,在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中,教师可以针对方程的不同教学背景来展开实践活动。如,有些学生喜欢小动物,就可以采用鸡兔同笼的解题背景;有些学生喜欢追击问题作为方程的解题背景,还有些学生喜欢一些买菜之类的生活场景,教师应当多方面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不同的教学背景展开个性化的实践活动,更有利于让学生认识到科学的方法和科学的解题过程。

(四)面向全体,促进全面发展

面向全体学生是实践活动的重点教学原则。教师应当关注每位学生的发展潜能,不能因为某些学生学习成绩好就重点关注,有些学生学习态度不好就不让学生参与到实践活动之中,这样的教学态度不正确且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在设计实践活动时就应当充分考虑每位学生的兴趣和关注点,促使每位学生都能得到全身心的发展,都具备科学素养,运用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科学素养是学生在未来学习与生活中都应当具备的一种态度和习惯。开展教学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关键,教师也应当提高在科学素养视域下对实践活动的重视程度,从生活中寻找实践素材、提高个性化的实践活动才是科学素养下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

(五)在实践活动中增强学生社会运用意识

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当前教育并不只是在于让学生掌握大量知识,主要着眼于学生的个性与全面发展,将所学习到的知识应用于探索和研究解答生活实际。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就需要结合当前学生所掌握的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从而激发学生兴趣参与其中,熟悉周围的事物和理解数学的奥妙趣味,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现实的联系,提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数学与信息》所涉及到的内容都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数字信息,因此,学生在观察中就可以发现其中存在一些规律,了解到数学是多么的奇妙。例如,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求学生了解家庭成员的出生日期以及身份证号码,再向他们提问,能从身份证号码当中了解个人的具体出生日期吗?不同的身份证号码有存在相同的部分吗?通过相关问题引导,有利于了解身份证编码所包含的信息及特点。通过这种方法,有利于积极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的实用性,有利于培养其良好的数学思维,从而使其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自觉地将所面临的问题转化为数学知识,发散型思维能得到充分锻炼。

(六)探寻生活中数学之趣

生活中大量的事物和数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老师就需要充分利用小学生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积极进行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和思考生活中所面临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从而诱发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度探究。例如,面对在生活中所常见的自行车以及汽车的轮胎,老师就可以向学生提问,为什么汽车的轮胎是圆的?如果做成其他形状又会引发什么样的问题?接下来就可以引出教学的主题——圆周率,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课堂上可以向同学们展示自古代以来关于圆周率的计算。在东汉之前基本上都是采用“周三径一”的方法,然而在经过数百年发展过后,张衡发现存在一定的缺陷,研究圆与外切正方形的关系,从而得到了圆周率。而接下来再到魏晋时期,刘徽提出了“割圆术”得到了圆周率为3.1416,这在当时是世界上最精确的数据。南北朝的祖冲之则更进一步,在数据上精确到了小数点的后7 位,比西方国家早1000 多年。通过基本知识的介绍,不仅有助于让同学们详细了解古人求解圆周率的演变过程,也能树立民族自信心激励自己努力学习。通过数学实践活动课的设置,有助于培养学生发散型思维,打破传统教材在内容上的束缚,极大拓展学生的视野,使其将所学习到的知识用于解答生活实际,让被动地学习看似枯燥的知识转变为学生更主动地学习数学、爱上数学,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基础,这对于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核心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欢
科学素养活动数学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让学生的科学素养在学科的交叉渗透教学中得到提高
如何培养学生真实记录的科学素养
关注实验数据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该活动活动筋骨了
综合实践活动与生物科学素养培养整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