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视角下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中童话选文研究

2022-11-19 15:31唐克才
读与写 2022年11期
关键词:童话教材生命

唐克才

(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乐山镇新土小学 贵州 遵义 563000)

“童话是一种儿童文学,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夸张手法,创造艺术形象,反映生活情景,可以增长孩子的观念和性格发展。”作为创造性的儿童文学作品,具有想象力、夸张、拟人化的特点。这种风格可以激发孩子的美感,丰富他内心的情感体验,对孩子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而在语文教材的选择中,需要仔细考虑一些问题,比如选择多少个童话故事,以及选择哪些故事。

1.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中童话选文编排现状研究

本次研究的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选文,包含课文与语文园地两部分。教师对其进行分析的时候,将生命视角下的价值分为三个层次,如生命认知、生命情感与生命思考,并在此基础上对教材中的选文进行分析。从童话选文数量角度分析,第一阶段教材中童话选文数量做多,并随着年级的提升,童话选文比例逐渐减少[1]。因为第一阶段学生思维处于形象阶段,其想象力与好奇心都较重,喜欢探索生命中的奥秘,童话体裁正迎合低年级学生此类特点。据统计,低年级教材中的童话选文一共有38篇,占所有文章篇数的50%以上,此对于学生来说,使用童话作品可以拉近学生与语文的距离。当升到中高年级后,教材中童话选文数量则有降低的趋势,中高年级童话选文加起来一共为11篇,占总篇数的25%左右。

据分析,童话选文中生命认知、生命情感与生命思考三大价值维度分析可知其分布不均衡。例如一年级上册教材中,缺少关于“生命思考”角度的文章、四年级上册教材只有站“生命情感”角度的文章。其余阶段教材虽然都包含三大价值维度,但是分布比例不协调,选文数量减少。以二年级下册为例,本套教材中,生命情感占有比例低,生命认知方面的文章所占比例则最高。总结说来三大价值维度的文章在教材中选文分配不合理。

2.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童话选编优化提议

2.1 均衡各年级童话选文数量。小学语文教材中童话选文数量一共有48篇,但是一至三年级童话选文数量为47篇,到了四年级只有1篇,而五、六年级则一篇关于童话选文都没有。可知低中高年级童话选文严重失衡,此是表示童话选文只适合运用于低年级?我国儿童学家朱自强曾表示“需改变不适合的语文教育观念,即学生获得科学体验后,知道童话世界只不过是幻想出来,所以就无需让学生再接触童话了”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与阶段性的特点,且每一阶段的特征也不同,需要教师掌握学生诉求,合理使用文章文体,不能使用“一刀切”的方法,直接完全删除高年级中的童话选文。所以教师要立足于学生身心发展,适当在高年级教材中增加童话选文。

那么童话选文是如何选择的呢?对于刚入学的学生来说,可以挑选趣味性与幻想性较强的文章,以此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做到幼小衔接,让学生快速适应小学生的学习生活,如《拔萝卜》、《风娃娃》等。到了中年级,学生已经掌握很多汉字,阅读水平与思维发展也获得阶梯性上升,此阶段教师可适当增加一些真实、有浅层道理的童话选文,其数量可保持在十篇左右,令每一年级都有一些童话选文篇章,增加的原创童话篇章为《骄傲的孔雀》、《小王子》等。而高年级学生在思想上与语文认识上更加成熟,需适当添加思考性的文章,包含内容也不断延伸,甚至可以接触死亡类童话,如《夜莺与玫瑰》、《狐狸的窗户》。由此可知童话选文不应只存在于低年级教材中,也不能只为学生呈现通俗易懂的篇章,而是要蕴含多种深刻含义的童话,可与其他文学作品媲美。所以教材选编者需做好多个年级童话作品的选文衔接,特别是关于“死亡”类思想的传达,使用童话手段就是最好的载体。

2.2 合理分配三大价值观。前文可知部编本教材中的童话选文包含三大价值观,但是这三种主题思想呈现比例不合理,需要详细分析。语文教材中童话选文生命思想主题呈现以外显与内隐两种。外显倾向于生命思想的直观表达,内隐型表达的就比较隐蔽。小学阶段涉及到生命主题中,生命认知为外显类型的通童话作品,而生命情感与思考则属于隐蔽的童话作品。以《小蜗牛》一文为例,此为一年级教材中列入的童话故事,以动物的口吻讨论四季变化。教师在讲解此文章,则同其中内容一样,站在蜗牛的视角,对春夏秋冬四季特点进行描述。本童话选文中的一大特点,就是第二自然段与之后的段落结构相同,通过小蜗牛与妈妈的重复聊天展示中心思想。且这种的重复性的语言也适合刚入学小学生思维发展,容易把握文章中的中心思想,进一步体会其中表述的生命情感。例如文本中小蜗牛爬啊爬,他说“妈妈,小树上长满了叶子,碧绿碧绿的,地上长着许多草莓。”“已经是夏天了!快去摘几颗草莓”“已经秋天了,快去才几个蘑菇!”等等,以对话的形式向读者展示一年四季,同时在小蜗牛与妈妈的对话下,体现大自然的生机勃勃,唤醒学生对美好生命的向往[2]。另外,内隐型的童话选文,往往是借助离奇的人物活动,与含蓄内敛的语言,牵动学生内心情感,展现生命情感与生命思考。例如《我是一只小虫子》则以虫子为第一视角,为读者展示一只虫子的世界,通过文本中“虫子”的自诉,将虫子的灵动展示的淋漓尽致,让学生在阅读的时候感受生命的顽强,并想到即使是默默无闻的小人物也有自己的快乐,让学生感受生命不分高低。童话选文中需优化主题的呈现形式,其让每一种主题都能在童话作品中表现,以此帮助学生更深刻认知与理解生命感悟,潜移默化滋养学生思想。

2.3 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在部编版教材当中选择的童话内容重视学生品德培养与情感体验,教材的编排从学生角度出发,根据其发展需求,选择童话内容,保证内容的选择契合学生年龄特点。生命教育注重学生多方面成长,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也是完整的个体。在教材的编写方面,应该尽可能选择更多教育资源。虽然部编版教材关注学生生命认知、情感和思考等方面的内容,然而对于自然生命关注略有不足。所以,选编人员还可以选择文质兼美自然童话,为学生带来自然之美的学习体验,同时,理解童话当中蕴涵对美好生命的向往,既能学习知识,又能让学生的生命更加完整。所以,教材编者可以适当添加自然生命相关的内容。

比如:可以选择安房直子作品,在她的作品当中“森林思想”蕴含传统文化,能够传达自然万物和人类共生之观念,是展开生命教育的良好素材。在作品《秋天的风铃》内容当中,提到“你家风铃太吵……我坐在杂草丛生落地上……全都是波斯菊……一晚上……开出了花海”。文章的起始部分以明信片开头,具有“抗议”的情感基调,让作者不由自主展开猜想,通过系列线索,寻找明信片主人,原来是美丽的波斯菊。童话内容将花草拟人化,流露出生命之美好。在作者眼中,自然事物不但有生命,而且有情感,花开一刻才是生命最美好的瞬间。添加此类通话,有助于学生对于自然万物蕴含的生命力量进行感悟,体会自然的神奇,让学生生命更加完整。

3.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童话例析教学优化建议

3.1 以文体意识强化学生对生命价值的认知。对于童话选文进行教学,还需要帮助学生树立问题意识,在备课阶段,深入分析全文内容,挖掘其内部生命价值,为学生呈现,使之深入理解,让学生对于选文生命主题差异性有所明确,彰显童话的生命育人价值。在童话作品当中,对生命的描写十分生动,在童话世界里,自然生命特征显著,雨能与大树对话,枫叶能够亲吻小女孩,通过这些童话内容,实施生命教育,素材更加鲜活。

比如:《荷叶圆圆》这篇童话主要讲解各类小动物,包括鱼儿、青蛙和蜻蜓等,还有小水珠,讲述了上述事物和荷叶之间的故事,在童话当中学生能够体会到自然生命的活力。在《夏夜多美》当中,有这样的描述“夏夜里,公园……水池中,睡莲紧闭双眼……一只蚂蚁趴在……”阅读以后,学生能够感受故事当中优美的画面。学生在学习《荷叶圆圆》以后,对于自然事物有了更加形象的认识,知道荷叶的形状是圆的,颜色是绿的,小水珠的外表是亮晶晶的,小蜻蜓能够展翅高飞,小青蛙可以呱呱歌唱,小鱼儿可以口吐水花。小蚂蚁将睡莲惊醒,在小蜻蜓、睡莲的帮助之下顺利回到家中。在童话故事中,无论是娇小的松鼠,还是迟缓的蜗牛,或者是一片普通的绿叶都拥有生命光彩,教师带领学生阅读选文内容以后,还可以设计学习任务“要求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说出荷花开放的季节,枯萎的季节,荷花种子是什么?”还可以要求学生讲述“小青蛙、蚂蚁和蜻蜓这类小动物的相关知识,可以描述动物外貌,还可以介绍其生活习性或者生命周期”,引导学生自主完成对生命认知的构建。通过对上述生命教育内容的梳理,让学生通过自然动植物的生命特点,逐渐完善自身生命认知体系。所以,课堂上,语文教师应该善于抓住各个生命要素,联系生活,对于学生展开生命教育,激发其热爱生命、尊重生命情感的形成,体会自然生命丰富多彩。

3.2 丰富教学形式为学生带来生命体验情感。童话教学,应该兼顾学生对生命的认知和对于生命的情感。随着认知能力的提升,情感也更加丰富。童话教学情境创设方法运用的合理性,能够将学生生命体验激发出来。具体来讲,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类图片、音频和视频资源,将学生引领到童话的意境当中,体会其中的真善美,逐渐丰富其生命情感体验。

例如:《小雨沙沙》通话内容讲述阶段,情境创设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童话歌曲,利用动画加音乐的形式,帮助学生体会童话语言韵律之美,还可以让学生共同演唱,活跃课堂氛围的同时,顺利将通话内容导入其中。由于该篇童话语言韵律之优美,能够为学生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将学生带入幻想的情境当中,将自己想象为小雨点儿,走到哪里花就红、草就绿,进而思考雨点、植物二者之间拥有紧密地联系。课堂导入内容贴近自然事物,学生能够根据生活经验,愉快的学习。

部分童话作品需要学生先对故事内容展开联想,之后利用视频的方式再现童话内容。比如:《在牛肚子旅行》童话内容的讲解,可以先组织学生阅读童话,后利用多媒体展示牛肚子结构图,利用红色的箭头表示食物在牛肚子里的移动过程,运用动画的形式展示故事内容,可以加深学生印象。学生在多媒体营造的语文课堂当中,可以被童话魅力所吸,逐渐形成热爱自然的情感,巧妙利用童话作品,培养学生生命意识。

3.3 平衡童话的角色类型,防止性别的思维定式。我们教育目标的复杂性不容忽视。因为孩子无时无刻不在发展,他们遵循着自己的成长规律,在不同的阶段用不同的童话故事发展身心,促进成长。因此,我们必须充分了解儿童发展的特点,认识到常人体童话与超人体童话对儿童学习能力发展的重要作用。首先,常人体童话并不是真正的“常人”,从日常生活的角度描述冒险,会使用夸张和隐喻来教导和教育孩子。比如《皇帝的新装》中,赤身裸体的皇帝在市场上走来走去,人们对他赞不绝口,用幽默和讽刺的技巧让读者发笑。笑后藏着的是人们对绝对的权威的盲目崇拜。超人体童话故事的主人公都是天才,拥有巨大的神通和强大的力量,他们所表现的世界是一个异想天开的幻想城市,可以让中高学段的学生产生很大的兴趣。就像《爱丽丝梦游仙境》中,爱丽丝的眼泪变成了湖泊,在槌球游戏中,槌球是活的刺猬,槌球棒是活的火烈鸟,经常会发生一些不寻常的事情。爱丽丝帮助兔子找到了丢失的扇子和手套,帮助三名同丁摆脱了红皇后的压迫,并抵制国王和王后对好人诬陷。它包含了许多超自然冒险的经典魅力和审美品质。它非常俏皮有趣,体现了孩子的纯真,这也是童话永恒生命力的基础。

3.4 引导学生续写童话,不要拒绝悲剧色彩。悲剧性美学是一种以人物为基础的艺术形式,通过制造恐惧和怜悯来表达和升华读者的感受。悲剧行审美的终极目标是对个体的“悲剧精神”的赞美。悲伤的故事可以为那些在受伤之后迷路的无助儿童开辟一条精神之路:苦难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人总是难过?如何与不幸作斗争?在《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当女孩离开这个世界时,“嘴角挂着微笑……手里拿着一根火柴”,这个微笑意味着她在生命的尽头经历了幸福,而火柴象征着即使在饥寒交迫的情况下,仍存有强烈的向往美好的愿望。安徒生不仅创造了一个诗意而美丽的童话世界,还营造了悲剧人物美好的特质,如坚强和勇敢。在儿童与童话的交互过程中,直接回应了不幸的童话中的主人公所面临的困惑和痛苦——即使在逆境中也要带着希望生活。

结论

综上所述,语文教材中借助童话书写生命,加深学生对生命的认知与完善,并在童话世界中获得启发,丰富对生命的情感体验。经过对教材中童话选文的分析,科学优化,让学生更好在童话世界中认知生命,尊重生命,为小学生命教育带来一丝鲜活之气。

猜你喜欢
童话教材生命
教材精读
童话镇
午夜童话镇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