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穿生命教育,绽放别样光彩
——论小学语文教学中贯穿生命教育的策略

2022-11-19 15:31
读与写 2022年11期
关键词:生命语文教育

苏 涛

(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乐山镇新土小学 贵州 遵义 563000)

生命教育帮助年轻学生更好地看待生活,尊重自己的生命和他人的生命,形成适当的人生观、快乐观和人生观。小学汉语是小学生提高对生活和学习的理解的重要语言课程。如果你能通过学习中文加深对生活的理解,你的学习习惯就会变得更加准确,你的学习动力也会增加。安全教育和生命教育是两本应该纳入中国小学课程的教材。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享受生活,关爱生活,树立语文学习的信心。教师要让学生在学习中思考人生的意义,鼓励他们为自己设定远大的目标,理性地规划自己的人生,更好地理解人生的价值。因此,本文就小学语文教学中贯穿生命教育的策略进行分析,对于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开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1.小学语文教学中贯穿生命教育时存在的基本问题

一些中国小学教师不承认与生活相关的教学知识,不帮助学生充分理解和享受课堂活动。同时,年龄较小的学生生活意识低,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例如,当一个小学生写一篇关于郊游的文章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郊游过程中所见所闻,特别是注重景物描写和故事描写,忽视生命教育,教师专注于教学生想象他们在旅途中所见所闻,尤其是对场景和故事的描述。同时,由于中国小学教师对每个学生的重视不够,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低,对生活的理解不足。因此,教师应积极调整汉语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活,尊重生活,树立健康的生命观。

2.利用阅读教学感悟生命

2.1 课内阅读,把握教材。以往语文课堂比较鼓噪,教师的一言堂教学模式逐渐磨灭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小学生生性活泼,喜欢游戏,好奇心强,教师设计的课堂活动也需符合学生此特点。新改编的部编本教材人性化更强,以学生阅读兴趣为主,而不是单一进行阅读技巧的联系。新版本教材中增加了很多我国传统文化,古诗词篇目比例增加,以此注重对传统文化的讲解与学生品德的教育。另外新教材整体结构设计比较清晰,每一单元都有明确的教学方向与目标。教师在此利用教材中的阅读材料完成生命教育,可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因为新教材中关于生命教育资源丰富,包含自然类、心理类、情感类与社会类的生命教育,此都为教师实施生命教育提供便捷[1]。因此教授需深入挖掘教材中生命意义的文本,实现情感渗透。例如《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文本讲解老屋、小猫、老母鸡与蜘蛛之间的故事,即每次老屋决定倒下的时候,小动物们都会出现请求老屋保护它们,最终老屋一一答应它们没有倒下。此塑造了一个善良老屋的形象,让学生懂得帮助他人,让生命发挥最大的价值。新编语文教材中关于生命教育类的题材有很多,为了让学生感悟生命价值的重要性。另外这些作品虽然是对情感的表达,但是却实现作者与读者思维的碰撞,让学生感知生命价值,心灵获得滋润并重生。

2.2 课外阅读教学则利用网课手段。可借助课外阅读帮助学生完成与生命主题有关的群文阅读。2020年初,我国新型冠状病毒的产生影响巨大,学校不能开课、工厂不能上工。基于此,教育部门印发《关于中小学延期开学期间“停课不停学”的工作安排》,指出中小学需开展停课不停手段。教育部负责任人对此提出“注重疫情防护知识的普及,加强生命教育”此是近几年教育部公开文件中第一次提及的生命教育。在此背景下,全国开展了网络课堂,借助网络手段,开展语文生命教育,通过课外阅读教育手段。教师通过互联网搜集生命教育课外阅读资料,然后通过网络直播,为学生展示生命教育。绘本可作为教育途径,日常生活中,学生从冷清的街道与大人的禁足令中已经知道新型冠状病毒是不好的事情。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借助绘本阅读的方法,让学生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如《2020,这个春节发生了什么?》让学生了解新冠病毒知识与防护。还可通过《一只篇幅的自述》让学生更好爱护动物,敬畏生命,促使动物与人类的和平相处。体验生命的宝贵,获得对自然的热爱之情,与动物和谐相处,建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

3.以口语习作彰显生命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中,7-12岁的学生思维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可以自己组织语言或者抽象符号,表述自己的观点,并借助具体事物完成事物的抽象。因此当学生积累一定数量的汉字学习后,就可进行说与写的训练。

3.1 口语交际。在社会发展中,口语是人与人之间交流与交流的主要途径,此已经成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主要内容。部编版语文教材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从不同阶段的教学内容与方法进行介绍,但是部分教师不重视口语教学,对此版块也缺少必要的思考与研究,所以教师不会进行口语教学,此版块形同虚设。在此进行生命教育,教师需重视对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提升,多为学生提供开口说的机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中年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要求为:使用普通话交谈,学生认真倾听、思考,不懂的地方则向同伴请教与商讨。另外教授学生听人说话的时候要把握谈话内容的主次,并能简单转述。可以清晰讲解所见所闻,说出自己的想法,生动表述出来。例如三年级上册口语交际板块中的“身边的‘小事’”主题,需要学生在小组中交流沟通,诉说遇到的温暖事件,并谈感想。教师指导学生清晰讲解见闻。听者有心,说者有意[2]。再如以“请教”为主题,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更多说的机会,教师提醒学生讲话过程中注意礼貌,不但要将事情说清楚,还要注意礼节。

3.2 习作训练。进入三年级,就有了写作教学,教师训练学生写作,需鼓励其多写日记,多写随笔,先写短小的内容,缓解学生写作文中的畏难情绪,提升写作兴趣,然后认真观察,不拘形式,记录见闻与感想。最后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科学指导。学生初步接触写作的时候,教师不能过多束缚,减少写作的条条框框,扩展学生思考空间,让其可以大胆、自由表达。例如“奇妙的想象”主题习作,为学生展示了更广阔的天地,可在其生活经验下自由想象,提升写作兴趣。通过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思想天地,就可借助生活经验,大胆想象,然后将情感外化。

说和写本身就是知识输出,只有将其说出来、写出来,才能有效获得生命能量,并充分释放。借此教师捕捉生命教育契机,结合学生想象,进行有效指导,让学生知道生命就是平等的,并有效尊重自然生命,热爱一切与生命有关的事物。

4.个性化教学体会生命

4.1 作业分层,尊重生命发展。因为学生存在个体差异,学习能力、理解能力均不相同,如果作业统一,那么可能造成优等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中等生“吃不好”这样的缺陷。所以,教师在布置作业方面,应该考虑学生能力差异,设计分层作业,切勿打击其积极性,让学生产生厌学心理。作业布置可以从学生兴趣方面入手,这样才能调动其主动学习的兴趣。有的学生喜欢朗诵,有的喜欢表演,有的善于写作,还有的热衷于唱歌或者画画,所以,教师可以事先调查,掌握学生兴趣爱好,将兴趣相同的学生划分为一个小组,留同样类型的作业。

例如:古诗《咏柳》学习以后,可以要求喜欢朗诵的学生为古诗配音,还可以要求擅长画画的学生根据古诗内容画画,如果学生喜欢唱歌,还可以将古诗以歌曲的形式唱出来,若学生擅长写作,那么可以将古诗为题,写出一篇作文。这样的作业形式更加人性化,也更加灵活,能够发挥学生所长,尊重学生生命差异,为其带来更多学习感受。

4.2 个性化朗读,体会生命律动。

4.2.1 多媒体教学,丰富活动形式。教育信息化环境之下,各类电子产品的应用为语文课堂生命教育的融入提供了更多支持。教学过程,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音频,辅助学生进行朗诵。利用“为你诵读”学习软件,将朗读技巧向学生渗透,学生在信息化环境下,学习朗读技巧,包括重音、抑扬顿挫和停顿等,倾注情感进行朗诵,感受朗诵作品意境。

与此同时,学生朗诵阶段,教师还可以将配乐节奏放慢,要求学生有感情朗读,将韵味体现出来。该软件的应用下,学生课后也可以参与配乐朗诵的练习,当音乐声响起的时候,就能快速进入朗诵氛围。学生朗诵之后,可以将录音向班级群内发送,教师和其他学生都可以收听,之后教师根据学生朗诵情况,给予指导,通过激励式评价,让学生获得幸福感。部编版教材内部古诗文内容丰富,对于学生朗诵古诗兴趣的培养十分有利。

教学过程,还可以要求学生根据古诗内容,为其进行插画。因为部分学生拥有较高的绘画天赋,这一设计能够发挥其所长,既能锻炼朗诵,还能练习绘画,带给学生良好的学习享受。绘画过程,对于学生理解诗意也有巨大帮助,因为学生需要根据自己对诗意的解读,才能准确画出其中的内容。比如:《风》一首诗内容,诗题和诗文虽然表面上来看并无关联,然而,实际上作者是利用其他景物对于风进行侧面描写。在绘画过程,有的学生画出绿叶,有的学生画出的树枝笔直,由此可见,学生对于诗意的解读并不准确。对此,教师可以适当点拨,要求学生重新阅读,思考诗意,分析自己绘画作品,加以完善。关注学生个性培养,感受学生生命的律动,让生命教育之花在语文课堂绽放。

4.2.2 歌曲演唱,让学生快乐学习。大部分唐诗和宋词都能配上曲子变成经典歌曲,语文课堂,引入歌曲唱读的教学方式,能够活跃氛围,上课堂灵动十足,又充满诗情画意。在教学以前,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歌曲,烘托课堂氛围,还可以通过读歌词的方式,调动学生兴趣,或者由学生朗诵,教师播放伴奏音乐,激发学生热情。素质教育环境下,经典诵读受到高度重视,在教师的指导下,以音乐演唱的方式吟诵古诗,为学生带来更多审美享受,优美的歌词经典流传,学生在演唱过程中会更加自信,从经典歌曲当中感受生命和阳光,享受学习之乐。

4.2.3 角色表演,体会生命价值。分角色朗读就是由学生扮演特定角色,展开课文朗读,按照自身对角色的理解,将语言、表情和动作传达出来。在角色朗读环节,能够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感受角色传达的情感,体会文章语境,为学生表演搭建平台。若要表现优异,学生需要通读全文,了解故事梗概,才能自主完成内容复述,熟悉自己掌握的台词。

比如:《陶罐和铁罐》课文学习过程,文章内容是以对话的形式呈现,教师可以引领学生对于文章进行诵读,虽然文中仅有两个角色,但是,学生可以利用自由阅读、示范阅读和齐声阅读多种方式熟悉课文,按照自身喜好,对于角色进行选定。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还可以针对自身所选角色仔细分析,明确角色语言运用特点,了解角色表情和动作,为其体会角色情感奠定基础。学生正式表演之前,笔者要求其对课文进行反复阅读,抓住细节,学生可以感受到“铁罐十分骄傲”,因为他说话的语言有傲慢、有轻蔑、有恼怒;相反陶罐却十分谦虚,也十分善良,因为他的语言十分谦虚。通过仔细品读,感受不同角色个性特点。学生表演阶段,教师还可以鼓励其大胆联想,对于角色特点进行揣摩,重新创造,设置开放类问题,激发学生思考。比如:故事的结局可以提出如下构想“若陶罐、铁罐能够隔空对话,他们彼此会说什么?”为学生想象力的发展插上翅膀,发散思维,生命得到发展。学生在表演环境当中,亲身经历表演过程,能够深入理解角色,情感表达也更加真挚。在表演之后,还可以相互点评,收获学习心得,能力得到提升。

5.尊重学生个体学习差异,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的生命观

小学阶段是学生提高观念意识、树立正确人生观的重要时期。当教师积极引导学生看生活时,他们的生活意识就会增强。在面向生命的教育中,教师必须对学生给予充分的关注和奉献,这样才能发展学生的思维,加深对生活的理解。生命教育肯定了以人为本,让学生了解生命、理解生命、热爱生命,最重要的是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尊重个人素质。我们鼓励学生学习最新的中文知识。它可以帮助学生获得学习中文的信心,更好地了解他们的中文知识。生命教育是一种通识教育理念,旨在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增加学习兴趣,拓展全面潜能。主要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闪光点,激发内在的学习能力,建立自信心,让他们变得现实和鲜活。在汉语课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信任学生,为学生提供平等的交流机会,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让学生更有爱心和自信。然而,部分教师忽视了学困生、后进生的生命教育问题,这降低了他们学习的热情,阻碍了他们从语文学习中获得最大的收获。教师必须尊重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并确保学生有足够的宽容和关爱,从而达到小学语文课堂理解生命教育的效果。

结论

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展开生命教育,打破传统教育僵局,加深对生命理念的融入,提升语文课堂中的人文性教育,为课堂注入新的活力,让学生的生命得到滋润,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从教育层次探究小学语文生命教育目标。

猜你喜欢
生命语文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