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圆圆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乌江镇中心学校 甘肃 张掖 734000)
小学作为学生认识自我、认识社会的重要阶段,强化作文教学不仅能够有效提升他们的布局能力与表达能力,还能为后期更加深入的语文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广泛多元化的课外阅读对提升作文教学效果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应提高对课外阅读的重视程度,使其能够为小学作文教学水平和质量的提升做出突出贡献。
1.1 中心主题并不凸显。在当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过程当中,中心主题不凸显是学生最为普遍的一个问题。由于小学学生身心发展尚不成熟,对语言表达与写作的掌控能力仍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欠缺,因此为了满足作文题目当中的字数要求,往往采取“东拉西扯”的写作手法,笔下叙述的事物与论述的相关观点通常与作文需要表达的主题产生背离,一方面难以对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行有效锻炼,另一方面也使学生作文的质量普遍低下,学生得不到作文学习带来的有效反馈,对作文学习的兴趣不断降低,影响了作文教学效果和质量[1]。
1.2 素材事例较为趋同。在小学阶段,其主要作文体裁多为记叙文,要求对学生身边发生的某件事物进行描写,但一些教育工作者没有结合学生当前生活的实际情况,仍沿用传统的“我最难忘的一天”、“我最爱的某某”等作为作文题目,由于小学学生生活阅历较为不足,写作素材积累程度较差,只能通过生搬硬套的方式来进行写作,文章当中的情感流露较为单薄,事例夸大、虚假等现象屡屡出现,使学生对作文写作存在一定的抗拒和畏难心理,不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不断提升。
1.3 与教材结合不紧密。语文教材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提高写作素养的重要渠道。但在一些作文课堂当中,教师对教材的重视程度较差,教学过程当中推出的题目要求与语文教材之间的联系也并不紧密,导致学生也很难有效从教材当中汲取到充分的素材和养分应用到自己的写作文章当中,影响了学生的写作质量与写作水平,同时也制约了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健康发展。另外,很多学生对语文教材的兴趣不高,重视程度有限,教师也没有针对教材的重要性进行积极引导,导致作文教学形成了“空中楼阁”,基础不稳定、不牢靠,作文所表达出的思想和情感受到限制。
1.4 教学形式较为单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学生对外来信息刺激的阈值也在不断提高,这就要求教师在制订教学方案和教学规划的过程当中进行不断创新,有效改良教学形式与教学手段,才能使学生对作文教学的接受能力得以进一步提升。然而现阶段很多教育工作者仍沿用传统的教育模式,即“以练代学”,认为只要强化学生的写作练习频率,就能有效促进学生写作能力与写作水平的不断进步,而并没有将相关写作技巧与写作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导致学生对写作这一问题的认知程度仍较为浅显,写作态度并不端正,对语文作文学习的兴趣也较为有限,影响作文教学的健康发展。
1.5 语言逻辑较为混乱。在小学语文作文写作的过程当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能力以及整体布局能力三个方面决定了学生的写作水平,但一些学生在作文写作过程当中对整体写作思路把握不明确,对布局要求不严格,导致落到笔下时语言逻辑较不顺畅。例如一些学生在描写学校运动会的过程当中,没有按部就班地将运动会的准备工作、正式召开以及最终意义进行描述,行文过程当中也没有抓住流程重点,导致自己的心理描写比重与过程描写比重较不均衡,整篇文章头重脚轻,同时也偏离了文章的中心主题和主要观点,影响了作文质量[2]。
2.1 提升学生对写作的兴趣。课外阅读相较于单调的作文教学来说,具有趣味性、科普性和多元化等方面的特点,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过程当中引入课外阅读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对作文学习的兴趣,避免发生学习厌倦或畏难心理。受小学教育工作特性的影响,语文教师能够分配给作文教学的课时较为有限,因此提高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速度对强化作文教学效能,提升教学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2.2 使学生对写作素材进行有效积累。随着学生对写作技巧与写作流程的学习,对素材的积累重要性也越来越重要。很多学生由于生活阅历不足导致写作素材较为匮乏,影响了写作质量和写作水平。引领学生进行高质量的课外阅读,能够让学生们从阅读材料当中有效汲取营养,并对写作素材进行有效积累,强化学生的写作功底,为提高学生作文水平,保障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2.3 培养学生的语言和逻辑思维能力。在课外阅读的过程当中,学生能够对名家名作的写作框架与写作方法进行学习,并与自己掌握的写作技巧进行有机融合,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与写作能力都得到更加充分的提升,同时还能逐步形成具有自我特色的写作特征和写作框架,使学生对作文写作的兴趣进一步提高,作文水平得以不断进步。另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将课外阅读当中的感悟与收获与大家一同分享,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真正实现“下笔如有神”[3]。
2.4 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眼界。在小学阶段学生成长发展的过程当中,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层次,保障学生的课外阅读质量,对拓宽学生眼界,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对阅读目标和阅读任务进行设定,并要求学生对阅读成果进行交流和沟通,从而使学生的社会生活更加丰富,素材来源更加宽广,保障学生的知识面得以进一步拓展。
3.1 创新教育教学模式。要推动课外阅读在小学作文教学当中的有效应用,首先就应当创新教育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无法有效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教师可以结合信息化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将课外阅读书目向学生进行介绍,让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进一步提升,阅读体验和阅读印象得以进一步加深,使课外阅读在作文教学当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教师在选择教学素材并制订教学方案的过程当中,可按照以下几方面原则进行考量,首先是引入方式多元化,教师应结合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方面元素对学生进行引领和介绍,让学生了解课外阅读书目的故事梗概,从而思考课外阅读与写作学习之间的关联,避免单一枯燥的课程引入形式导致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不断降低,教学效果受到影响。其次是创新教学表达方式,在学生对推荐书目阅读完成后,教师应要求学生对阅读后的体验和感悟进行表达,并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对书目当中所涵盖的内容进行评价,使课外阅读素材当中的营养能够被学生有效吸收,进一步强化作文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听课体验。最后还应引导学生对课外阅读素材的主线进行找寻与探索,使学生明确正确的写作手法与写作规律,抓住写作的线索中心进行仔细研究,从而进一步明确作者需要表达的情感和意义,避免发生学生作文写作主题不明确的现象。使作文水平得以进一步提升。
3.2 培养学生形成自己的阅读技巧。在进行课外阅读学习的过程当中,有部分学生没有具备科学合理的阅读技巧,对阅读素材的关键点把握不明确,导致课外阅读对写作学习形成的作用不明显。因此教师在进行阅读写作教学过程当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与阅读技巧,针对阅读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讨论,使学生的阅读水平与写作水平能够相辅相成,共同提升[4]。首先,教师应带领学生对不同类型和不同方向的课外阅读素材进行分类,让他们能够根据素材的标题与结构进行想象,并在阅读过程当中对阅读素材当中的实际描写与自己的想象进行对比,使学生对素材当中的写作手法与写作理念进行更加深入的理解,进一步提高课外阅读对作文教学的重要作用。另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对课外阅读素材进行对比阅读,对两者之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进行分析,并研究作者的写作思维,论证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使课外阅读与作文教学得以有效衔接,并使课堂更加科学。
为全面提升学生对阅读活动以及作文教学的参与感和积极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小组交流活动,要求学生们将自己在日常学习过程当中所养成的阅读技巧以及写作技巧进行总结,并在小组交流过程当中与其他同学进行互动和沟通,实现经验的相互交融,使学生能够从更加新颖的角度看待阅读和写作活动,并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总结能力以及沟通能力,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3.3 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进行课外阅读的过程当中,积累写作素材对小学学生而言是提高作文水平见效最快,也是最为明显的一项作用。为提升写作素材积累效果,使课外阅读得以进一步推动小学学生作文水平的不断提高,教师应当要求学生在进行课外素材阅读的过程当中,采用摘抄、记录、总结等形式对优秀的描写和表述进行学习和积累,并能够将其融汇到自己的文章写作当中,使学生的阅读习惯得以有效养成,同时也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不断进步。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当在课堂当中建立起一个较为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邀请学生将自己最喜欢的课外书带到学校当中,并在学生当中开展书目分享活动,使班级当中形成热爱课外阅读、崇尚课外阅读的良好风气,为进一步提升学生对写作教学的兴趣,促进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不断发展做好铺垫。为积极落实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教师应当做好引导工作,一些教师未能适应小学学生的实际情况,将阅读习惯的养成作为作业进行布置,制约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应当从源头向学生介绍摘抄的重要意义,并结合写作教学的实际让学生们能够感受到素材积累的价值,从而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
3.4 对课外阅读篇目进行深入选择。由于小学学生身心发育尚不成熟,对语言和文字的驾驭能力和理解能力都较为有限,因此教师在针对小学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篇目的选择过程当中,应当遵循以下几方面原则。第一是因材施教原则,由于小学学生的年龄存在差异,生活背景各有不同,因此针对不同年级和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应当推荐的阅读篇目也应当存在变化,例如在针对低年级学生进行推荐时,可选择《安徒生童话》、《父与子全集》、《阿凡提的故事》等浅显易懂,较为经典的课外读物,而针对较高年级的学生则可以推荐《小王子》、《汤姆索亚历险记》等内涵更加深入,故事更加曲折复杂的篇目,使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接受能力得以进一步提升,同时也有效促进了学生写作水平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其次是全面性原则,在教师推荐课外阅读篇目的过程当中,不应仅针对单一方向进行选择,无论是国内国外、文学科普、长篇短篇等类型篇目应均衡涉猎,使学生的兴趣得到全方位满足,写作素材也得到更加全面化的积累,有效保障学生写作水平的不断进步。最后是结合参考原则,教育部每年都会引发《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教师可以从中进行筛选和判断,并引导学生进行阅读,使学生的课外阅读量适应教育部的规定要求,同时也为语文作文教学工作的进一步推广和深入奠定坚实的基础。
3.5 制订科学合理的课外阅读教学计划。在进行课外阅读的深入开展之前,制订一个科学合理且可行性较高的阅读规划和阅读目标是强化小学学生课外阅读能力,提升阅读素养的重要前提,同时也是促进作文教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5]。在规划与目标制订过程当中,不应按照阅读篇目数量的多少而进行评判,主要应按照阅读的质量与效果进行评比。很多学生由于阅读流程较不规范,没有按照教师的要求对优秀的表述和词句进行摘抄,而只是完成任务式的快速浏览,导致阅读质量得不到有效保障,同时也很难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与写作素养。因此教师在制定目标的过程当中应结合学生的自身感悟、一个阅读周期内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效果以及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进行分析,使学生能够真正意义上将自己在课外阅读当中所得到的收获和感悟应用到写作当中,促进写作水平与素材积累水平的有效提升。
3.6 开展读写结合的教学实践。除了科学进行课外阅读之外,写作实践在作文能力的培育过程当中同样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应当时刻关注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与其阅读反馈,当教师发现学生阅读和积累量达到一定水平后,可针对其阅读篇目和阅读内容制订出一个阶段性的作文题目,并要求学生进行写作,检验学生的写作水准。例如在学生读完《小王子》后,可针对友情、爱、责任与担当等题目类型要求学生进行写作,使作文主题与课外阅读篇目当中的主要内容相符合,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反馈,使学生能够快速将课外阅读当中的各项内容融汇到文章当中,提高学生对阅读内容的利用和理解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文字的驾驭和使用素养,从而使学生的写作兴趣与写作水平得以不断进步,作文质量实现飞跃。
总而言之,在当代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过程当中,丰富的课外阅读篇目不仅能够为学生的写作积累多元化的素材,还能提高学生的文字驾驭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使作文写作得到更加充分的正反馈。教师应当从教学模式、阅读习惯、阅读内容等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确保小学学生的语文写作素养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