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合理教学情境助力小学数学学习氛围营造

2022-11-19 13:40茅佳燕
小学生 2022年18期
关键词:图形情境探究

☉茅佳燕

在新形势的小学数学教育中,教师需坚持以启迪学生形成良好数学思维,提高数学探究实效为目标引领,对接下来的课堂环境以及对应的教学举措加以优化。重点关注情境教学这一模式对于改善课堂环境、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所具备的支撑作用,并积极地转变育人思想观念。在教学期间,教师需结合不同主题,以所包含的各类课程知识有效搭建课堂情境,让学生能够在感知体验的过程中有效思考,并真正领悟相关数学内涵。

一、情境教学概述及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价值分析

情境教学法是基于一定的素材作为支撑,借助一定载体和手段构建具有一定想象空间的情境,进而实现课堂环境有效改善和优化,能够为学生思维发散、能力拓展与提升提供重要的条件基础。在小学数学教学发展过程中,情境法对于激趣、引思等方面具有较强的功能价值。通过结合课程教学主题,合理创设情境,能够让学生切实感受数学内在含义以及所彰显的探究魅力,让学生在围绕有关情境进行感知思考和体验的过程中,真正掌握数学定理,并在今后学习中,能够真正地学以致用。

二、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现状分析

在小学阶段,情境法对于数学课堂所具备的改善与优化功能比较显著。但是,在具体运用这一模式时,因为教师自身的思想观念、专业能力等方面局限,导致最终所展现的育人综合成效与改革要求略有偏差。在面对情境法这一模式上,教师缺乏一定的主观认识,对其所具备的功能了解不够全面。在课堂上,因为受到以往以成绩为先导的思想影响,导致其在课程施教期间仍然以理论说教为主,所展现的课堂环境和氛围比较枯燥,给学生的思维发展带来一定阻碍。同时,在情境法教学实践时,教师对于情境的构建所具备的专业素养相对比较薄弱[1],未能够真正从学生兴趣层面考量,就情境类型和活动进行多元设置,而是盲目地借助课件,就相关的图片等事物进行展示,这样的情境教学模式并不能够有效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甚至还会因为所构建的情境比较单一,且在氛围呈现上比较枯燥,而给学生的数学课自主创新造成一定的阻碍。

三、情境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一)搭建故事情境

故事情境能够有效启迪小学生的文化意识,让其在围绕故事进行思考和聆听的过程中发掘相关的数学含义,并在今后的学习和探索中保持更为端正的学习观念。在创设故事情境时,教师需根据对数学主题的了解和认识,搜集更加丰富多元的文化素材[2]。然后在课堂上运用生动幽默的语言,合理地创设故事情境,让学生通过自主地聆听感知和思考,进一步加深相关数学知识要点的掌握。

例如,在小学阶段《负数的初步认识》比较关键,能够让学生对负数的特点以及所具备的概念内涵加以了解。为了保证围绕这一部分内容所构建的数学课堂更加直观生动,教师可以搜集与之有关的文化要素,将《九章算术》中关于负数的介绍和应用在课堂上进行描述,可以讲述在2000 年以前,古人以粮食入仓为正,出仓为负的故事,然后让学生在感知中思考正数与负数之间的关联。在讲述趣味数学故事搭建情境时,教师还需引领学生大胆地进行思维发散。比如,可以让其根据对故事情境举一反三,将父母的收入设为正,而将支出设为负,然后进行有效对比,促使学生逐渐建立起良好的数学思维,让其对负数的内涵以及相关的表示方法加以了解。

(二)搭建联想情境

在数学课上,教师可以切实关注数学知识点本身所展现的抽象性特征,基于有效发散学生数学思维,提高整体能动力的原则,对当下的课堂施教环境进行优化,让学生能够真正地感知和思考,并在情境联想过程中形成更加清晰的数学思维意识。

以《圆》为例,在这节课进行情境化教学规划设置时,教师需本着培养学生形成良好图形意识的原则,通过设置多媒体课件的手段,展示现实生活中的圆形事物。比如,车轮、球拍。也可以在构建情境时,合理地展示更为复杂的图形,然后引领学生在观察中有效识别和筛选出圆形图形,并总结观察这一图形与其他几何图形之间的差异。例如,可以将圆形与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对比,可以发现圆形的线段是曲线,而别的图形则是直线。此外,在构建联想情境时还可以以圆心和半径绘制不同的阴影部分,然后引领学生观察,并进一步了解圆心与半径的特点。在创设联想情境时,还需基于“圆”为基础图形要素构建更富有创意的图形。如色彩鲜艳的圆形万花筒,然后让学生切实感受圆所展现的图形魅力。

在情境创设时,教师还需设置动态情境游戏,加强动画与视频的有效呈现,让学生能够在感知和观察中真正掌握与了解有关的数学概念。以《升和毫升》为例,在联想情境中准备好量筒,明确刻度,然后通过向量筒中注入不同量的水,引领学生观察水位的变化,进而切实掌握升与毫升的概念内涵,并在接下来有效运用数学常识,解释生活现象和规律。

(三)搭建游戏情境

在数学课上,教师需要加强寓教于乐这一思想有效指导,加强趣味游戏情境合理搭建,让学生在游戏情境参与和体验中切实感受数学文化,并在掌握一定数学应用和实践技巧的前提下,更为规范地完成数学探索,保证学生能够真正地有所理解和感悟。

在小学阶段,《元角分》是比较基础的数学内容,对学生的数学思维具有一定要求。为了让其能够真正掌握相关的内涵,并有效应用于生活当中,教师可以合理搭建游戏情境。在课堂上组织“小小商店”的趣味游戏体验活动,先准备好丰富的游戏材料,投放铅笔、水果、书本等各类材料,然后模拟商店的情境,合理地进行情境创设,并引领学生在一定的情境支撑下做好角色分配和划分。在小组内,一部分学生负责扮演顾客,由一名学生负责扮演售货员。之后,“顾客”就小小商店情境中的各类物品进行价格询问,然后准备好元、角、分的人民币进行交易模拟体验。在整个游戏参与中,学生能够对元、角、分有一个明确的认识[3]。并通过商品交易模拟合理地进行转化,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购物常识与经验,以便在今后的生活环境中有效运用数学知识及实践经验,对各类问题加以分析和解决。

此外,在创设游戏情境时,还需要基于培养学生形成灵活数学思维的原则,构建具有一定计算训练功能的游戏活动。例如,可以围绕《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设置游戏竞赛。由教师作为裁判负责出题,然后学生通过争相抢答的方式完成计算训练任务。在整个过程中能够保证小学生的数学计算思维更加灵活,也能够让其在接下来有效运用数学计算能力,切实解决各类实际问题。

(四)设置问题情境

数学是一门对学生思维逻辑要求较高的课程。运用情境教学法时,教师需关注,问题情境的有效构建对启迪学生形成良好思维认知,助力其深入分析数学内涵,总结解题规律所发挥的作用。教师要结合课程中的基础内容,合理构建问题情境,指导学生根据自身所掌握的基础要素进行有效分析。

以《多边形的面积》为例,在课上,为了让学生能够真正掌握多边形面积的正确计算方法,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际合理地搭建问题情境。比如,用4 个细木条钉成长方形框,已知长为12厘米,宽为7 厘米,请思考一下这个图形的面积是多少?假设通过拉伸将长方形转化为平行四边形,那么所对应的面积是否会发生变化?

同时,也可以设置具有一定生活化特征的问题情境。比如,学校的花坛是梯形的形状。对于小学生来讲,梯形图形相对陌生,但可以通过思维转化,运用所学的已知图形对其加以探索。比如,通过对梯形进行分割,可以发现能够将其转化为三角形和长方形。而这两种图形对于小学生来讲比较熟悉,可以运用所学的面积公式进行分析,然后合理地进行运算,最终得出梯形花坛的面积。

(五)构建实验情境

数学所具备的科学特征比较突出,在实施授课时,教师需发挥实验情境所具备的科学探究助力功能,让学生在掌握一定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根据对实验主题和相关原理的了解,大胆地展开情境探索。首先,可以通过联想情境设置的方式,将实验的流程以及所涉及的实验器材操作要点加以展示;其次,准备丰富的实验材料和工具,引领学生通过合作方式来完成实验探究。在整个过程中保证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数学科学实验思维,促使其在实操中真正掌握数学要点。

以“圆柱和圆锥”为例,为了让学生能够真正掌握这两个图形之间的规律,可以开展趣味性的实验情境教学活动。通过情境创设的方式,展示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模型,观察两者之间的差异和特点。之后,准备好一定数量的纸壳、沙子,先指导学生制作一个圆柱模型和一个等底等高的圆锥模型,之后将同等数量和重量的沙子分别放置于这两个模型当中,观察沙子在模型中的高度数值,进而分析这两个图形在体积上的特点。

(六)设置探究情境

在数学课上,教师需把握学生的思维与能力培养要求,加强探究式情境的有效设置,让学生明确接下来的课程学习任务,并在一定的任务驱动下,更高效地完成对情境内容的深入剖析与有效探索。在构建探究情境时,教师需结合课程内容明确育人目标,然后根据所搜集的数学搭建具有一定探究空间的情境。并发挥学生的合作能力,让其在互动互助的环境下,主动围绕有关数学任务展开深入探究。

例如,在进行《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教学时,可以将古代建筑上的一种窗格图案展示到课堂上,之后引领学生通过观察与探究的方式找出窗格图案中的图形。通过合作,有学生找出三角形,也有人找出四边形或者五边形,之后进行对比。在引领学生围绕这部分内容进行探究时,还需设置拓展任务,鼓励学生大胆发散思维,就生活中常见的平行四边形进行总结归纳。也可以为学生准备一个钉子板,之后提供橡皮筋等材料,引领学生在互动中围出不同类型的平行四边形,并在实践中观察这一图形所展现的特征。

(七)创设生活情境

生活情境是将生活与数学的内在关联进行有效发掘,然后本着支撑学生学以致用、有效内化的原则,构建具有一定实践特征的情境。引领学生深入到生活当中,结合数学的主题进行大胆的实践探索。在整个过程中,能够让学生将所掌握的数学基础知识要领合理地转化为实践技能,并规范地应用于现实生活中各类问题的解决与探索当中。

例如,“统计表与条形统计图”是小学生需要掌握的重要知识点,为了让其能够在今后的学习和实践中更自主地构建统计图表,并学会数据分析和统计的要领,则可以与生活搭建趣味性的实践情境活动。首先,渗透小学生体育运动健康的文化内涵,围绕运动与身体的关系合理创设情境,引领学生积极参与到生活调研当中,就班级同学的身高体重以及运动周期等进行数据收集。其次,合理地构建统计图和统计表,在数据分析中,让学生了解运动对身体健康的影响;也可以围绕扇形统计图设置生活化情境,结合生活中的网民数量以及对应的比例进行展示,并构建扇形统计图的模型。最后,引领学生观察和思考中国网民的数量变化情况;还可以指导学生借助对扇形统计图的知识储备,就自己家庭的收入情况进行有效统计。

综上所述,情境法的运用能够切实改善以往以枯燥灌输为主的课堂形态,让整个数学课堂充满魅力,也能促使学生在真正体会和感受数学文化中的快乐,并逐渐产生对数学情境进行多元探索的主观意识。所以,为了将情境教学所具备的启示和驱动作用有效彰显出来,教师需进一步明确情境教学在小学数学课领域的育人功能和发展定位,并全面了解当前的数学情境教学现状。然后,在育人活动中,重点加强故事、联想、游戏、问题、探究、生活等不同情境有效构建,让学生在综合情境体验中真正了解和领悟相关数学内涵与定理。

猜你喜欢
图形情境探究
设问引导探究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分图形
找图形
图形变变变
图形配对
感悟三角形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