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马灵智
要想促进我国健康教育水平提高,建设健康中国,我们就要促进幼儿教育的发展。而体育作为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在各种素质结构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我们必须重视幼儿体育,为幼儿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幼儿阶段不同于其他阶段,有着自身阶段发展的特点,而幼儿的年龄、生理和心理特征不同于成人,这就意味着幼儿体育需要同成人体育活动有所区别。对于幼儿园体育活动来说,各种游戏和体育活动为主要构成,各类游戏和体育可以促进幼儿身体素质、智力、思维能力等和谐发展。
健康体育是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前提,把健康发展摆在优先地位充分说明了国家开始努力探索符合我国国家卫生与健康发展的道路。健康中国的主要思想便是提升人们的健康水平,包括身体层面、心理层面、生活层面等[1]。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如人口老龄化、青少年人群缺乏锻炼等。因此,为了提升全民身体素质,实现经济和人民健康协调发展,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我们必须把健康中国作为重要的发展战略。
幼儿园有专门从事体育活动的运动器械和场地等,所以相对而言,能够对幼儿进行系统的教育。通过学习关于体育活动方面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幼儿可以培养自己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养成良好的习惯。健康中国思想为学校体育活动的实施提供了正确的方向。幼儿体育活动的开展要按照健康中国的要求,健康中国理念的践行也要充分契合幼儿园体育教学内容,这两者有机结合能够提高教学效率,让幼儿在有限的时间和场地中得到锻炼,增强身体素质。换句话说,学校体育和健康中国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
在社会条件日益成熟的情况下,器材齐全、教育资源配备成熟、授课场地宽敞的幼儿园已不在少数。同时,随着国家政策出台,许多地方策略也在不断深化,上到地方政府、学校、教师,下到家长和幼儿,其意识里体育健康的重要性都在日益牢固[2]。硬件设施以辐射全国的趋势逐渐完备,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的理念也日渐受到全国人民的认可和支持。由此,将健康中国理念植入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可行性日益凸显。
将体育测试植入中考、高考,终结了许多初高中不重视体育课的问题。当体育意识和健康意识在青少年脑海中留下烙印后,将健康中国向低龄、初等教育阶段学生辐射就成为必要之举[3]。要改变国民普遍亚健康的这一状况,首当其冲的就是注重对下一代乃至下下代体育健康教育的熏陶。在人的价值观尚不成熟的幼儿阶段就把体育意识扎根他们的思想,能改变其一生甚至影响到下一代人,也能真正保证他们的身体健康,解决人们身体层面、心理层面、生活层面及给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一直以来我国的大环境就是以应试教育为主,把考试分数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为了追求升学率,考试科目被摆在了重要的位置,而其他的科目较不受重视。例如,体育和美术在学校课程中一直被作为副科,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主科教师因为赶教学进度常常会抢占体育课,使学生日渐形成了一种对待体育课不积极的态度。而在幼儿园课程中,在以培养幼儿兴趣为重心的教育背景下,这类现象虽然不普遍,但是很多幼儿园还是没有足够重视体育课,有的幼儿园还出现开展体育课只是带幼儿简单地活动的现象,很少充分调动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当下,健康中国这一战略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着很多的挑战。很多学校的体育活动存在着创新性不足的缺点,这也影响到健康中国战略具体落实到各个地方后的发展。在幼儿体育活动中,幼儿更喜欢并接受能够吸引他们注意力的活动。因此,教师需要将责任率先担在自己身上,付出更多的精力去钻研创新教学形式和互动模式。此外,幼儿体育课程的评价机制也应得到重视,幼儿体育课程的结课考查也应纳入学校教育成果验收的范围内。这些硬性要求能够保证教师以积极态度进行授课,这也是促使教师探索有效的幼儿体育教学方式的途径之一。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和初等教育的发展仍有很大提升空间,偏远地区的农村或者山区甚至没有幼儿园。有的地方虽然开设了幼儿园,但是由于受经济发展限制,场地和器械等硬件设施也都不如城市[4]。这导致在上体育课时,很多幼儿往往会出现“自由放羊”的现象。城乡差异无法即刻磨平,在国家政策扶持之下,各地区的教育负责人要将对幼儿的教育重担勇敢挑起,不能在无设施的情况下马马虎虎而忽略对幼儿的教育。在学生课程设置上,只有极少数幼儿园会主动涉及体育心理方面的内容,这就使幼儿园和小学的体育教学衔接不顺畅,导致在体育课程的内容编排上出现重复或脱节的现象,存在学科性的欠缺和授课逻辑上的问题。这样的体育教学效果不佳,也更容易让初等教育阶段的学生对体育失去兴趣。
健康中国这一思想观念和理论知识要想深入幼儿园体育活动中,幼儿园领导首先应组织教师进行系统的学习,让健康中国的理念深入他们的思想,使他们积极地进行课程改革。幼儿园体育教师要学会把学科教学和教育活动结合起来,在平时的体育课上向幼儿宣传体育和健康中国的历史及重要性,让他们对此有简单的认识。幼儿园在开展体育课时,要注重培养幼儿运动方面的兴趣、习惯、能力等,为健康中国战略目标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幼儿园体育课程最大的特点是让幼儿在游戏中、玩耍中收获健康,寓教于乐,增强身体素质,打开心扉。
教材的精心选择是成功开展体育活动的第一步。幼儿园的体育活动受幼儿的年龄特征影响,以游戏为主。对于幼儿来说,教师带他们玩耍是他们乐于接受的。游戏类活动也能够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体育教师在选择教材时,应充分考虑各个年龄阶段幼儿发展的不同特点和水平。当选择适合班级幼儿的体育活动时,教师要充分激发幼儿的兴趣。此外,由于幼儿对很多事情的感知能力还不是特别强,因此,在选择教材时,教师可以选择那些贴近幼儿生活实际的。例如,小班的幼儿会喜欢一些可爱的动物:兔子、小猫、鸭子等。体育教师在带小班幼儿进行活动时,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法,像龟兔赛跑、小猫钓鱼等。趣味性的活动更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集中幼儿的注意力,让他们乐于参与活动。中班、大班的幼儿因为渐渐长大,有了好胜心,也能够听懂规则。这时,教师就可以选择一些有竞赛性质的体育活动,如“找朋友”“鸡妈妈睡醒了”“过十字路口”等。这些活动可以提高幼儿的灵敏性,培养其应变能力、平衡能力等。
幼儿不同于成人的一点是他们的注意力比较容易分散,无法一直集中。所以,从这点考虑,体育教师应根据课程内容合理安排好活动时需要的器械,注意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让幼儿能够自主探索,从而使他们的潜能得以激发。例如,教师可以让幼儿共同使用一个运动器械,在游戏中学会合作。同时,教师也需要引导幼儿注意在器材使用上的安全问题。运动不当造成的校园安全问题比比皆是,而幼儿身体尚未发育成熟,体质稍差,幼儿园需要基于这些现实情况,注意运动器械的配置,探索更适合该年龄段幼儿的活动。
要想达到良好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教师必须科学合理地组织体育活动,要意识到,当他们的教学方法用得恰当时,幼儿体育活动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幼儿的求知欲能否得到满足,积极性是否得到调动,能力是否有所发展,这些都与教学方法是否使用得当密切相关。因此,体育教师在组织课程前,一定要做好周密的计划,钻研好教材,对所有的教学活动和步骤掌握得当。
第一,可以将体育活动和音乐学科相结合。在平时的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可以将音乐融入体育活动。一些比较有节奏感、律动性强的音乐,对幼儿来说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他们会跟着音乐扭动。因此,教师可以利用这点来提高幼儿的兴趣。例如,让幼儿扮演小绵羊,教师则扮演羊妈妈,羊妈妈带着小绵羊去觅食。这时教师可以播放《青青草原》之歌,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融入其中。这样既能够使原本枯燥无味的体育活动更有趣,又可以促使幼儿动作的和谐流畅。
第二,将体育活动和故事有机结合。故事本身就很有吸引力,加上它会有情节、时间线、地点和人物等,将故事融入体育课程教学,能使幼儿积极投入课堂。想要充分激发幼儿的兴趣,体育教师应多费一些精力。用游戏的形式去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不失为一个好方法,尤其是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更是如此。小班的幼儿年龄较小,要想发挥幼儿体育活动的教育作用,体育教师就应创新活动形式。教师可以用一个主题鲜明的故事将体育活动串联起来,如为了发展幼儿的走、跑、钻和平衡的动作技能,教师可以让他们分角色表演《勇敢的小矮人》的故事:随着音乐“小矮人”出场,此时响起教师的画外音:“小矮人,白雪公主病了,不过我们大家都不用伤心,我知道有一棵神奇的苹果树,只要找到它,白雪公主的病就能治好啦,但是神奇的苹果树在很远的地方,我们可能会遇到很多的困难,也许啊,还会遇到老巫婆呢,你们害不害怕?对,我们都是勇敢的‘小矮人’,一定要找到苹果树!”然后教师带领幼儿扮演小矮人,出发去寻找苹果树。“小矮人”们斗智斗勇,团结协作,最终“治好了白雪公主的病”。由此可见,采用故事的形式进行体育课程教学,能够让幼儿的想象力得到进一步发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运动能力。
第三,充分利用儿歌。儿歌旋律简单、朗朗上口。是非常适合幼儿学习的。因此,在幼儿体育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儿歌,将儿歌编排进活动中。这样既可以调动幼儿的兴趣,又可以使幼儿掌握节奏。例如,“跳绳之歌”:一根长绳两头摇,我在绳中跳啊跳,好像蝴蝶翩翩舞,更像燕子入云霄,跳出花样一个个,跳的身体壮又高。教师将儿歌编排进体育活动中,能够给枯燥无味的活动增添乐趣,也会使幼儿更加开心地融入其中。
幼儿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幼儿体育是健康中国这一战略发展的坚实基础。我们必须从小抓起,从幼儿园抓起,以体育活动为主体,以健康中国视角为前提,探讨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开展策略,培养幼儿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提高幼儿的学习能力。